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 第1928章 臣身为书院山长,不能因私废公......

第1928章 臣身为书院山长,不能因私废公......

    秦明笑着“打趣”了一下燕王李佑,旋即转而望向杨梓君,轻声问道:

    “君儿,院服可都备齐了?”

    杨梓君敛衽一礼,旁若无人地答道:

    “回禀山长,诸位殿下的院服,均已备妥。”

    言罢,杨梓君拍了拍手掌。

    随后,几名身着淡雅衣裙的娇俏侍女,便应声越众而出。

    她们手中各自捧着一叠叠浆洗得干净挺括、款式新颖统一的青白色院服。

    秦明微微颔首,转而望向长孙皇后,温声道:

    “劳烦婶婶,暂且随嫦曦移步清馨院,安排人给诸位殿下更换院服。”

    “小侄与陛下先行去往前院等候。”

    言罢,秦明朝萧嫦曦使了个眼色。

    萧嫦曦会意,回了秦明一个安心的眼神。

    长孙皇后则笑着点了点头,柔声道:

    “好,婶婶这就带他们过去。”

    言罢,长孙皇后便欲转身,带着一众女眷离去。

    “婶婶且慢...”

    这时,秦明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出声叫住了长孙皇后。

    “听闻婶婶近日凤体欠安,夜不能寐。”

    “小侄特意命人将百里请了回来,为婶婶请脉,调理一番,也好安心。”

    言语间,他侧身将温婉娴静的百里芷轻引至长孙皇后身前。

    长孙皇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欣慰的笑意,声音愈发温柔:

    “贤侄有心了。”

    随后,长孙皇后牵起百里芷柔弱无骨的小手,微笑道:

    “稍后,就有劳你了。”

    百里芷羞涩一笑,轻轻点头。

    .....

    未时初,秦府前院正厅。

    侍女已被屏退,厅内一时静寂,只余清雅的茶香袅袅弥漫。

    秦明拎起紫砂壶,为李世民添了一盏茶。

    旋即,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整了整衣冠,朝着李世民深深一揖,郑重道:

    “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李世民正端详着茶盏中舒展的叶片,闻言眉峰微挑,唇角勾起一丝玩味的弧度。

    “呦嗬,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慢悠悠地说道:

    “你秦大山长,如今在这蓝田地界上呼风唤雨...”

    “连朕的爱子与掌上明珠都收入彀中严加管教,竟也有事要...求到朕的头上了?”

    闻听此言,秦明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不知道李世民这是单纯的嘲讽,还是在暗戳戳地向他表达不满。

    秦明迅速收敛心神,暗中提高警惕,但面上却露出一抹苦笑,神情尴尬道:

    “陛下说笑了。”

    “臣区区一介寒门,若非得陛下赏识,何来今日之荣光。”

    “臣心中感激不尽,唯有尽心竭力,报效...”

    “行了,行了!”

    李世民忍不住嗤笑一声,摆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

    “这种门面话,换作旁人说与朕听,朕没准儿就信了!”

    “至于...你这臭小子~~”

    他斜睨了秦明一眼,冷哼道:

    “哼,依朕看...还是算了吧!”

    言罢,李世民望着秦明高大的身影,指了指对面的座位,故作不悦道:

    “装装样子就行了,坐下说说,何事求朕?!”

    不知道为何,自从看到了杨梓君的真容后,李世民心中总有一股想要暴揍秦明的冲动。

    秦明没料到李二今日竟然不按套路出牌,心中愈发不解,搞不懂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秦明深吸一口气,缓缓落座,正色道:

    “陛下,臣想...”

    然而,秦明刚一开口,就被李世民挥手打断。

    “停,让朕猜猜。”

    李世民收回手,轻轻地摩挲着茶盏边缘,双眼微微眯起,饶有兴致地问道:

    “你是不是想让杨家那丫头与淑妃相认?”

    他的声音异常平静,听不出半点儿喜怒。

    秦明心头一紧,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连忙屏息凝神,语气诚挚道:

    “陛下明鉴,臣确有此意。”

    李世民眸光闪烁,眸底快速划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惆怅与追忆。

    他缓缓抬眸,微笑道:

    “朕,可以答应你这个请求,甚至可以下旨...敕封杨家丫头为郡主。”

    “但,前提是,你得答应朕一个条件。”

    言语间,李世民伸出一根手指,在秦明面前晃了晃。

    这画面,怎么看,怎么熟悉!

    此话一出,厅内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秦明怎么也没想到——他的“报应”,居然来得如此之快!

    他眉头微皱,心中暗自盘算:

    [能让李二开出如此价码,那他要提的条件,绝不会简单!]

    [他该不会是...仍对“鸿渊号”心存觊觎吧?!]

    思索间,秦明微微躬身,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正色道:

    “陛下请讲,臣,洗耳恭听。”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身体稍稍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秦明,缓缓道出了他的条件:

    “朕要你在书院乔迁庆典之前,将‘清北书院’正式更名为‘贞观书院’。”

    秦明:“.....”

    秦明的嘴角狠狠地抽搐了几下。

    他千算万算,也没料到李世民在“起名字”这件事上,执念如此之深!

    “清北”二字,于他而言,并不仅仅是一个名称,更是心灵上的一种寄托,一种来自遥远时空的念想。

    厅内的寂静持续了片刻,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风声。

    秦明抬起眼,迎上李世民那看似平静却不容置疑的目光,心中却念头急转。

    他深知,这个条件看似简单,只是变更一个名字,但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却远非如此。

    “贞观”二字,是帝王的年号,代表着当今天子的赫赫功业与时代印记。

    一旦书院冠以此名,无论秦明建立这所书院的初衷为何,

    在外界看来,这座位于蓝田的书院,俨然已经成为了大唐第二个国子监。

    最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书院淳朴、踏实的学风,恐怕也会逐渐变得功利!

    这与秦明建立书院的初衷相悖。

    秦明沉吟良久,方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斟酌与试探:

    “陛下,书院之名,乃立院之本,象征其治学精神。”

    “臣身为书院山长,不能因私废公......”

    “好一个因私废公!”

    李世民嗤笑一声,打断了秦明的话,语气却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

    “难不成,朕的年号,还能辱没了你的书院?”

    “哼,天下书院,多无牛毛。”

    “朕愿意将年号为你的书院冠名,乃是无上的荣光。”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深邃:

    “况且,你这书院本就在大唐疆域之内?学子亦皆是朕的子民?”

    “既受大唐庇佑,冠以朕之年号,以示其正统与荣耀,有何不可?还是说......”

    李世民的语气微微转冷,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压力:

    “你秦明,创立书院,培养人才,乃是存着某些私心?”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