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厅内气氛一片“翁婿和睦”、“君圣臣贤”之际,长孙皇后也带着换好统一青白院服的一众儿女,来到了前院。
刚跨过月亮门,长孙皇后和萧嫦曦等人,便听到屋内传来李世民极其爽朗愉悦的笑声,以及那句:
“好,好,好,不愧是朕的贤婿啊!”
闻声,并肩而行的长孙皇后和萧嫦曦,对视一眼,心中皆暗自松了一口气。
守在正厅门口的无舌,连忙走下石阶,躬身行礼,恭敬道:
“奴婢拜见皇后娘娘...”
长孙皇后微微颔首,轻声道:
“车驾已备好,你去问问陛下,何时起驾?”
无舌会意,立即转身,轻轻叩响了房门。
不多时,
得到消息的李世民和秦明,便一前一后走出了正厅。
二人此时皆面带微笑,一副大有所获的样子。
长孙皇后莲步上前,挽住李世民的胳膊,笑着问道:
“二郎、贤侄,你们刚才在聊什么?这么开心?妾身在院外都听到陛下的笑声了。
李世民扬了扬下巴,得意一笑,指着秦明,抢先答道:
“观音婢,你来得正好!”
“其实也没聊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就是秦明这小子,非要不依不饶地央求朕,出任书院的那个什么...哦对,‘名誉山长’!”
李世民轻叹一声,满脸惆怅。
“唉!朕原本是坚决不想答应的,毕竟国事繁忙,分身乏术啊!”
“奈何这小子性子执拗,一片赤诚,一直苦苦哀求,”
“还说什么当今天下,文治武功、德望声誉,唯有朕能担此殊荣,震慑天下学子,引领文风!”
“朕实在是拗不过他这片为国育才的诚心,这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秦明在一旁听得嘴角狠狠抽搐了一下,心中万马奔腾: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分明是你自己眼馋‘天子门生’的名头!恬不知耻地应下此事!]
[如今,怎的就变成我央求你了?!]
反观长孙皇后、随行而来的诸位贵妃、以及一旁的秦府众女眷,听闻此言,皆是一愣。
她们的目光,在李世民和秦明之间来回流转,最后纷纷侧目望向秦明,眼神中充满了探究与求证之意。
与此同时,李世民微微偏过头,眯着眼,笑呵呵地看向秦明,语气“和蔼”地问道:
“贤侄,朕说得没错吧?是不是你...极力恳求于朕的?”
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尤其是自家女眷们那好奇的眼神。
秦明嘴角再次抽搐了一下,内心无语问苍天,但面上只能朝着长孙皇后拱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缓缓道:
“陛下所言...句句属实,小侄...确实有此不情之请,多谢陛下成全。”
这话说得他自己都牙酸。
长孙皇后是何等玲珑心窍之人,只看秦明那略显僵硬的笑容和李世民那藏不住的得意,便将方才屋内情形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她掩唇轻笑,目光流转间横了李世民一眼,带着几分了然与嗔怪。
随即,她虚抬手臂,示意秦明起身,柔声道:
“贤侄快快请起。”
“此乃大好事,陛下得闲能关顾书院,是学子们的福气。”
“天色已然不早,咱们还是先前往书院吧,莫要误了孩子们入学考试的时辰。”
秦明如蒙大赦,连忙称是。
随即,一行人浩浩荡荡朝着府门走去。
未时三刻,秦府门前。
秦明先是将李世民这一大家子人送上了马车,这才转身,望向一直安静等候在旁的萧嫦曦、长孙沁羽、高幽若、独孤影等一众世家贵女。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萧嫦曦身上,变得格外柔和。
秦明上前一步,很自然地握住萧嫦曦的纤纤玉手。
指尖传来微凉细腻的触感。
“曦儿,”
他的声音低沉温柔,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
“你如今身子重,需要静心养胎,不宜过多操劳奔波。”
“书院新址那边人多事杂,你就不必跟着过去了,回清馨院好生歇息,一切有我。”
萧嫦曦闻言,绝美的脸庞上掠过一丝迟疑。
她微微侧头,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杨梓君,朱唇轻启,欲言又止:
“可是...郎君,妾身担心...”
秦明知道她忧心何事,无非是杨梓君与杨淑妃相认之事恐生波折,或惹圣心不悦。
他手掌稍稍用力,捏了捏她的掌心,递去一个“安心”的眼神,柔声宽慰道:
“放心,一切我自有分寸。”
“陛下那边已然说妥,不会有事的。”
“你如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照顾好自己和我们的孩子。”
感受到他话语中的坚定与沉稳,萧嫦曦紧锁的娥眉终于缓缓舒展,顺从地点了点头,轻声道:
“嗯,妾身听郎君的。”
安抚好萧嫦曦,秦明转而看向长孙沁羽、裴幽若、高扶摇等人,语气温和却带着明确的安排:
“沁羽、幽若、扶摇,你们几个先送嫦曦回清馨院休息。”
“随后,你们可一同去前院办公室。”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女,继续说道:
“媚娘此时已为你们各自的家族,备好了书院的邀请函。”
“你们领取之后,可以命府中信使,将其送回族内。”
“也可以让府中下人,准备马车,亲自去送。”
长孙沁羽、高幽若等人闻言,虽然心中对“邀请函”的具体内容有些好奇,但仍是齐刷刷地屈膝行礼,姿态优雅,异口同声道:
“是,郎君,我等明白。”
秦明微微颔首,正欲转身,突然又想起一事,立即停下脚步,回身吩咐道:
“对了,你们顺便告知媚娘,让她直接将其余家族的邀请函派送出去,不必刻意等着丹阳郡主她们了。”
“是,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