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秦明“迟迟”不开口,李世民冷哼一声,慢悠悠地端起茶盏,用杯盖拂了拂并不存在的茶叶沫。
随后,他微微抬眸,用眼角瞥着秦明,一副“你继续求朕啊!朕高兴了,没准儿就答应了”的模样。
岂料,秦明根本不吃 他这套。
此时秦明脸上那点“失落”与“惋惜”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明晃晃的嫌弃。
他很是“诚恳”地点了点头,缓缓起身,对着李世民拱手道:
“陛下教训的是!”
“是臣思虑不周,妄想以书院俗务叨扰圣驾,实属不该!”
“陛下日理万机,岂能为此等小事分神?!”
李世民放下茶盏,斜了秦明一眼,冷哼道:
“哼,你知道就好...”
他停顿了一下,犹豫着是继续等秦明开口相求,还是要顺坡下驴应下此事。
然而,下一刻,秦明已然站直身子,语气变得无比“体贴”和“懂事”。
“既然陛下觉得为难,那此事便作罢。”
“身为臣子,总不能为了书院这点儿小事,让陛下为难。”
“至于...名誉山长之位...”
言语间,他竟真的转身,一边朝厅外走,一边像是自言自语般地嘀咕:
“唉...看来,我只得即刻命人跑一趟洪鸾渡,将老爷子提前请回来。”
秦明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李世民听个一清二楚。
“看他老人家能不能看在孙媳妇...哦不,看在我还算有点儿孝心的份上,勉为其难回大安宫住两天...”
“等到书院乔迁庆典那日,再劳驾他老人家出来露个面,演一场‘三辞三让’的戏码...”
“虽说兴师动众了些,但也总好过让陛下为难不是...”
他这话说得那叫一个“通情达理”、“为君分忧”,脚步却丝毫不停,眼看就要迈出厅门。
“站住!你这混账小子!给朕滚回来!”
李世民这下彻底装不下去了,“噌”地一下从沙发上站起来,几个跨步上前,一把拽住秦明的胳膊,又好气又好笑地骂道:
“你这孩子!怎的,沉不住气,说走就走?!”
“朕不过是与你说句玩笑话,你怎么还急眼了呢?!”
他一边把秦明往回拉,一边换上一副“慈爱长辈”的口吻,仿佛刚才那个拿乔摆谱的,不是他本人。
“来来来,快坐下!”
“多大点事儿,也值当你去惊动父皇他老人家?”
“他老人家最近一直在忙着训练飞鱼卫...筹措远航一事。”
“你让他这个时候...回去住那冷冷清清的大安宫?像什么话!”
“快坐下,坐下!”
李世民几乎是把秦明“按”回了沙发里,自己也在旁边坐下,语气变得无比“推心置腹”:
“咱们翁婿之间,有什么话不能好好商量?”
“说吧!那个什么...‘名誉山长’,具体都要朕做些什么?朕听听看!”
李世民此刻笑得见牙不见眼,亲切地拍着秦明的肩膀,让人如沐春风。
仿佛之前脸上写满傲娇,一副“朕还不稀罕”的模样之人,并不是他。
“只要...不是太麻烦,朕就看在丽质和希瑶的份上,勉为其难地应下了。”
秦明被李世民按回座位,听着这番“慈爱”的言论。
心里的小人,早已翻了一百个白眼,但面上却迅速调整表情——
从刚才的“嫌弃”无缝切换为“受宠若惊”和“些许为难”。
“陛下...您方才不是觉得此事...”
他恰到好处地停顿,露出一丝“不敢确信”的犹豫。
“欸!”
李世民大手一挥,打断得干脆利落,仿佛刚才那个百般不愿的人根本不是他。
“方才朕那是...那是考教你的诚心!”
“看看你是否真的重视此事,是否真的认为非朕不可!”
“如今看来,你虽行事孟浪,但这眼光还是不错的!”
“知道此等荣耀,非朕莫属!”
“朕心甚慰!甚慰啊!”
他自夸起来毫不脸红,顺势还拍了拍秦明的肩膀,一副“你很上道”的赞许模样。
[我信你个鬼!这种话,你都说得出口,真不要脸!]
秦明内心疯狂吐槽,面上露出“恍然大悟”和“感激涕零”的表情:
“原来如此!陛下用心良苦。”
“臣愚钝,竟未能领会!陛下恕罪!”
他赶忙拱手,语气充满了“感动”。
“既然陛下金口已开,那臣之前的请求...?”
“嗯?请求?什么请求?”
“哦,你是说杨家丫头那事儿啊!嗨!见外不是?!”
李世民板起脸,拍了一下秦明的肩膀,故作不悦道:
“咱们翁婿之间,用得着这个求字吗?”
“之前那事,你就算不提,朕也会提的!”
“毕竟,淑妃这些年...”
李世民语气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似是感慨,又似是追忆。
“...也确实不易。”
“宫中岁月看似繁华,实则难免寂寥。”
“若能寻回血脉至亲,于她而言,亦是莫大的慰藉。”
他轻轻叹了口气,仿佛一位真心为家人着想的寻常长辈,而非高高在上的帝王。
“况且,杨家那丫头...朕瞧着也是个知书达理、才华出众的好孩子。”
“流落在外多年,若能认祖归宗,也是她应得的福分。”
“此事,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朕都觉得是该办的。”
他大手一挥,仿佛作出了一个重大而慷慨的决定,语气也变得斩钉截铁:
“就这么定了!”
“待此间事了,朕便让皇后亲自安排,择一吉日,让她们姐妹相认...”
“一应仪程、敕封旨意,朕都会让礼部妥善办理,定会办得...”
这一刻,李世民完美地将帝王心术与“家事关怀”融合在一起。
既答应了秦明的请求,全了自己看重亲情、体贴妃嫔的形象,
又将主动权牢牢抓回自己手中,仿佛这一切都是他主动体恤、早有安排,而非被秦明“求”来的。
这时,秦明连忙挥手打断,轻声道:
“多谢陛下,不过...敕封郡主一事就算了!”
“如今,她只想安心在书院任教,潜心学问,不想被俗事所扰。”
“能得陛下恩准与淑妃娘娘相认,已是天大的幸事,不敢再奢求更多。”
李世民闻言,微微一怔,眸色深了深。
“如此淡泊心性,倒真是难得...”
“既然这是她本人的意思,那也罢。”
“敕封之事,便暂且搁置,待她们姐妹相认之后,再议不迟。”
“现在...”
李世民语气一顿,亲切地拍着秦明的肩膀,笑容和煦道:
“你仔细跟朕说说,这‘名誉山长’和‘天子门生’,到底是怎么个章程?”
“朕也好提前准备准备,总不能堕了咱们皇家和书院的颜面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