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筠回到京城时,正是他们争得最激烈的时候。
潘筠都没去见父兄,直接带着三个师侄进宫,住进钦天监里。
她前脚进宫,后脚就出现在皇帝面前。
朱祁钰有些着急,见她慢悠悠的喝茶,就急忙问道:“国师,这样放任不管真的没问题吗?”
潘筠道:“让他们吵吧,论吵架,武将怎么可能吵得过文官?”
朱祁钰:“但武将会造反。”
“大同兵马在邝埜手中,陛下手握禁军,陈怀没有把柄,王骥忠心耿耿,井源如今在军中也颇有影响力,杨洪嘛……他好名,且有脑子,石亨说不动他。”
朱祁钰慢慢坐下:“那……”
潘筠道:“陛下,武将勋贵的贪腐,并不只武将勋贵内部,他们多与当地士绅豪族联合,而当地士绅豪族又与文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真清查,他们一个都逃不掉,此时他们不言,不过是觉得陛下做不到深究罢了。”
朱祁钰想到去年亲征的惨败,脸色铁青:“大明的军政的确要改革了。”
潘筠目光微闪,道:“但改革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须得先小范围试点。”
朱祁钰:“好比凤阳宗室改革?”
潘筠点头:“一地成功,才能推广到多地,多地若也能成功,方可推广至全国。虽然慢了一点,却稳妥。”
朱祁钰:“国师觉得从哪一地开始合适?”
潘筠:“改革的话,就从泉州府开始吧,但军队腐败问题,的确应该全国清查了,哪怕一些地方查不到根本,也要打草惊蛇,把能抢回来的食物抢回来,让他们短时间内不敢动手,给军户们喘息之机。”
潘筠细细地说起她这一路上路过的几个驻军的屯田情况,道:“很多孩子知道自己一出生就是军户,却不知道军户是在为朝廷、为陛下效命,只当是为了给某个大人耕田种地。”
这和只知某某,不知皇帝有什么区别?
愣是哪一个皇帝听了脸都得黑。
朱祁钰气得原地转圈圈,道:“皇兄早想整顿军中,但他要倚靠勋贵武将对抗文官,所以迟迟不动手,且勋贵们居功自傲,与部将联系紧密,很难开展,朕只怕步皇兄后尘,最后不了了之。”
潘筠垂眸略一沉思,抬头道:“亲征一战,勋贵武将损失惨重,对战死的勋贵武将可既往不咎,只要其家人主动清退侵占的军田,陛下再约见其子、其孙,加以安抚恩赏,有他们开路,其他人就好办了。”
朱祁钰微愣:“他们可以吗?”
潘筠点头肯定道:“可以!”
她意味深长的道:“他们的祖父和父亲在墨水池里打滚,身上的黑墨洗不干净,但他们却都还稚嫩,青年人,胸中自有一股意气,还没那种污糟事。”
她说的是成国公朱勇之子朱仪,朱勇活着的时候亦劣迹斑斑。
因为他管的是京营,是随驾的重要武将之一,但他误入瓦剌包围圈,又指挥失当,即便战死,孙太后亦恼恨不已,不仅孙太后,朱祁钰也恨他。
觉得他无能,丧师辱国,所以此前许多武将战死都得加谥和祭葬,只有他和王振没有。
哦,他还是王振一系的人。
所以朱勇死后,其子朱仪一直不能袭爵,也求告无门。
潘筠道:“贫道今日入宫,正巧在皇城门口看见了他,贫道技痒,就顺势给他相面。”
朱祁钰闻言眼睛一亮,问道:“怎么样?”
“比其父廉静持重,不过……”
朱祁钰见她说到一半就沉吟不语,不由身体前倾:“不过什么?”
潘筠微微一笑:“不过他虽是武勋出身,却羸弱,且无守防之才,在武功上比他父亲差得很远。”
朱祁钰闻言皱眉:“羸弱,那就是没有进攻之力,又无守防之才,这样的武勋要用在什么地方?”
潘筠:“可以用做文官治理地方,也可以放在少争斗,多民生的岗位上,若用作武将,也可以放在久安之地,他必能管理好驻军和地方的关系。”
“而且……”潘筠顿了顿道:“他在当下就是最好的刀子。”
朱祁钰目光微闪。
他没有再问下去,潘筠回钦天监休息。
她旅途一个多月,也是很累的。
且政务这种事,作为道士还是不要过多参与,她只是代替皇帝巡视民间,给他说了一些民间的见闻罢了。
皇帝因此发火要管理军政,关她什么事?
潘筠挑起官场的惊涛骇浪,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每天修炼、去工部,忙得是不亦乐乎。
而皇帝召见了朱仪。
朱仪离开之后,皇帝便恢复了朱勇的爵位,并重立朱仪为世子。
朱勇人都死了,结果朱仪还是世子。
石亨等人冷笑,还没来得及嘲笑朱仪献媚献错了人,朱仪已经开始整顿家务,难得一次,强逼族人清退了之前侵占的良田。
更不要说他父亲曾经占去的田地,一清算,家中大半资产都填进去了。
朱勇和王振私交过密,活着的时候没少贿赂王振,加上成国公府生活奢糜,填进去不少家财才把账目给平了。
为了节省开支,朱仪裁掉了很多家奴,皇后闻声而动,当即命人去把成国公府裁减的下人都买了,还查清楚了他们的底细。
借着成国公侵占良田的刁奴,皇后买了以后全都送到皇庄里去劳作,其余的奴婢,则是全部分田分一部分财产,入籍为良民。
这些奴婢被卖出去时惶惶然,拿到良籍书时整个人都是懵的,待听到他们每人还都有两亩地和二两安家银子时,整个人都惊愣住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没错,这就是皇后想的一个慈善项目。
她现在热衷于赎买奴婢,再给人安家,还喜欢给人做媒。
很多大户人家出来的婢女都会被乡间的小地主家庭疯抢,娶做媳妇,因为觉得她们见识多。
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快的融入乡间,她就喜欢给他们做媒。
上行下效,都知道皇后喜欢赎买奴婢来做善事,今年鬼月,为了祈福消灾,就有不少人家主动放出奴婢,并给安家银子。
中秋在即,他们还计划着凑一笔钱去其他地方赎买奴婢。
民间欢乐一片,朝中腥风血雨,形成了两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