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府。
“民生多艰啊!”
看着最新的移民数据,李牧忍不住感叹道。
受江南抗税运动的影响,北方地区报名移民的人数大增。
除了破产的底层百姓外,一些小地主、小商人、手工艺者,也加入到了移民队伍中。
“夫君,京中的这个年,怕是不好过了。
不少姐妹在书信上,都在抱怨京中物价高。”
景雅晴顺势说道。
能够和她相识的闺中密友,要么是勋贵之家,要么是皇室宗亲。
这些权贵都觉得物价高,底层百姓的日子,那就更难熬了。
京师尚且如此,其他地区怕是树皮都没得吃。
以往听到安南都护府,一个个都畏之如虎,现在却是拖家带口的报名移民。
下南洋风险很大,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可风险再大,总比留下饿死的强。
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一步,移民船队能容纳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移民。
很多时候船队满了员,还有人想方设法的托关系,就是为了尽快逃离北方大地。
“怎么她们现在,也收不抵支了?”
李牧诧异的问道。
自家夫人的社交圈子,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全部都是大虞的豪门显贵,随便拎出一家,都是能够排上号的。
即便这些年,有些家族没落了,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哪怕死撑着牌面,也能再维系几十年的富贵。
能让这些人,在外人面前抱怨物价高,那就代表着经济真出现了困境。
“受天灾的影响,城外的庄子减产严重,根本收不了多少租子。
京中乃至北方的商业,全部遭受到了重创。
据说京中的商铺租金,下跌了足足八成。
京中各家的收益,都在严重缩水,许多人家已经开始寅吃卯粮。
一些混吃等死的家伙,近期也出来谋取差事。
如果不是我们家的商铺,大都租给了那帮粮商,估摸着也会受影响。”
景雅晴平静的阐述道。
北方经济崩溃,连带着京中富人的消费水平,也被动开始降级。
许多以往生意火爆的场所,现在都受到了冲击。
汉水侯府的产业没受影响,那是粮食贸易带来的红利。
在普遍缺粮的时代,作为大虞朝最大的粮食供应商,先天就掌控着市场话语权。
同样是卖粮,肯定是优先批发给熟人。
商人都是精明的主,好不容易搭上了关系,可不会因小失大。
京中其他家族,就没这种优势了。
在朝堂上执掌大权的还好,大虞朝廷再怎么财政困难,从来都不会亏待在职的官员。
手中的权力,决定他们的收入。
纵使家中产业收入锐减,凭借官职捞来的钱粮,也足以支撑一家人的开销。
真正受冲击的,还是在政治斗争中失利,丧失话语权的倒霉蛋。
表面上看起来地位尊贵,实际上早就远离政治中心。
如果不是祖辈留下的人脉庇护,他们早就沦为肥羊,被各方饿狼给瓜分掉。
有点成算的,早就安排优秀子弟出仕,以期重新回到政治中心。
纵使没有爬上去,多几名子弟在朝为官,也能多几份收入。
在大虞朝,最好的职业就是做官。
大宗商业活动,全都是依附在权力之下进行的。
李牧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京中担任千户的时候,只敢捣鼓几个商铺,外加几个远郊的庄子。
到了扬州任职时,就打上矿山的主意。
入主安南之后,成为一方诸侯后,更是质的飞跃。
只要他愿意,大虞朝最赚钱的买卖,都能掺和一手。
“其他问题都好说,谋取差事的事,你可别答应。
如果真有能力的话,早些年就被推了出去,拖到现在这种时候明显是饿急了。
举荐他们出仕,那就是祸国殃民。”
李牧开口提醒道。
莫不过交情,伸手帮一把,在勋贵圈子里是常态。
在一些眼皮子浅的人看来,举荐为官也就动动嘴的事情,只要不是借钱都好商量。
到了李牧这里,情况恰恰相反。
借钱的事情,反而好商量。
纵使未来还不上,多几个老赖债主,那也无伤大雅。
反倒是举荐出仕,必须要慎重。
每一次举荐,代表的都是汉水侯府。
这些人在官场上闯出祸来,侯府就有义务负责善后。
尽管以李牧现在的地位,没人敢揪着不放,但私底下肯定会骂娘。
积攒名声不易,可不能这么轻易让人败坏掉。
真要是想获得侯府提携,那就自己到安南这边来,通过考验之后,李牧自然会给机会。
“夫君,你就放心好了,妾身没那么傻。
京中那么多关系不找,要找到我这边来,摆明就是有问题。
何况她们也不是傻子,手中最好的资源,肯定得留给自己的儿子。
非到万不得已,她们是不会轻易开口求助的。”
景雅晴笑着说道。
顶尖勋贵出身,处理人际关系,那是必修课。
对闺中密友的定义,那就是塑料姐妹情。
不过闲着也是闲着,同儿时的玩伴通信,还能收获一波情绪价值,关系也就维系了下来。
力所能及的小忙,顺手就给帮了。
一旦涉及到利益,那就要权衡利弊。
……
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本该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此刻的京城却是半点年味都没有。
受漕运中断的影响,京中物价持续走高,百姓们都在为生计发愁。
或许是受气氛的影响,京中许多豪门大户,也削减了开销。
往年热闹的爆竹声,今年突然从大家的视线中消失了。
文渊阁。
“外面那么多官员堵着,也不是一个办法。
户部想办法,先发放一部分禄米,让百官过个好年吧!”
姜书翰语气低沉的说道。
漕运中断的影响,比预想中还要严重。
海运带来的增量,远远填不上这个窟窿。
更糟糕的是漕粮是朝廷征收的实物税,成本是地方上在负担,海运却是正常商业贸易。
前者以税款名义入库,朝廷是不需要花钱的,后者则需要户部掏钱采购。
高昂的粮价,直接拖垮了帝国财政。
“首辅,国库空空如也。
江南地区的税款,又征收不上来,湖广、四川的钱粮也耽搁在路上。
您让我们户部,上哪儿去弄钱啊!”
吕凌风双手一摊说道。
哪怕尽可能高估,江南抗税运动带来的影响,最终结果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料。
仅仅只是晚来几个月,脆弱的大虞财政,就被干破产。
不光普通百姓的日子难熬,一众清水衙门中下层官员的年,一样过不下去。
在朝为官,还要向家中伸手,也算是变相的付费上班。
如果只是也就罢了,大虞官员的俸禄虽然少,但各项福利待遇却非常优厚。
中了进士,就有2000亩的免税田。
京中的七品小官,都有3000亩免税田。
官职品级越高,能够拥有的免税田也就越多。
官员免税田亩数量,最高上限是一万亩。
尽管名义上,朝廷的优免制度,仅限于徭役和部分赋税。
可实践操作中,地方衙门都不会上门去征收官员家土地的税,一应负担全部都转嫁给了自耕农。
哪怕家中没地,也会有乡邻带着土地投靠。
只要做过一任大虞的官,就很少有穷的。
这些优免制度,带来的收入,仅仅只是官员财源的一小部分。
在职期间的各种孝敬,才是收入的大头。
如果擅长经营的话,发家致富只需要一代人。
本来这套模式运营好好的,但架不住天灾人祸不断。
再多的免税田,也得要田里有产出才行。
经营产业,同样需要赶上好时候。
在百业凋零的时代,大部分买卖都得赔钱。
局势恶化到现在这一步,北方地区的中小士绅地主,一样到了破产边缘。
没有了这些隐性福利收入,指着俸禄过日子的清水衙门官员,自然无法容忍朝廷欠饷。
“不光是京官的俸禄,京营和边军也在闹饷。
如果迟迟得不到解决,怕是会出大事!”
镇东侯神色凝重的说道。
最近这些日子,为了安抚军心,搞得他是精疲力尽。
嘴上说的再好听,也架不住肚子挨饿。
不说是吃上大米白面,好歹搞一些粗粮,让大家度日。
受此朝廷欠饷的影响,京中甚至出现了成建制的部队逃亡。
很多时候,登船离开了,消息才会上报。
能出现这样的局面,自然是军中同僚在帮忙遮掩。
朝廷发放的钱粮有限,减少一些士卒,大家还能多吃上一口。
收到消息后,都督府跑去和汉水侯府扯皮,那也于事无补。
移民船一旦出港,就不可能调头回来。
想要追究逃兵的罪名,朝廷要派人去南洋地区,一个岛一个岛的搜寻。
大虞朝缺的是钱粮,又不缺士兵,犯不着这么折腾。
京营尚且如此,边军逃亡的数量更多。
朝廷钱粮供应不及时,士卒们也要活命,前线将领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不是朝廷发放的钱粮,根本养不活手下的士卒,勋贵少壮派将领也不会那么急切的想搞事。
“侯爷,您说的这些,下官都清楚。
可是户部没钱啊!
今年的秋税,都到了这个时候,入库的还不足十分之一二。
这些钱粮,都没在户部过夜,就被划拨了出去。
东挪西凑,也得有地方挪才行!”
吕凌风哭丧着脸说道。
无论是行政开销,还是军费开支,都是朝廷的必备开销。
按理来说,全部都应该足额发放,怎奈户部现在是真没钱。
“没钱也得想办法!”
“宗室那边,现在也闹的厉害。
你且看着,再拿不出钱来,你的尚书府都要被人给平了!”
礼部尚书袁天宇顺势补了一刀。
对清流党人的作风,他一直都看不惯。
明知道朝廷财政困难,这帮王八犊子,前面还在朝堂上提出给江南士绅减税。
如果不是这些家伙拖后腿,去年结算发现江南税收锐减时,朝廷就该采取强制手段催收,根本不会拖到秋收后才行动。
作为户部尚书,最了解朝廷财政的人,没有未雨绸缪提前准备,本身就是最大的失职。
面对群臣的围攻,吕凌风向队友投去了求助的眼神,可惜迎接他的却是假装没看见。
没有办法,清流党的政治理念听起来非常诱人,可一旦到了具体运用上那就遍地都是坑。
不光无法用来解决问题,反而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吕尚书,当年白莲教叛军席卷半壁江山,我大虞都挺了过来。
难道仅仅税款晚来几个月,帝国财政就要在你手中破产么?
别忘了关中的叛军,此刻已经出了潼关,正在向京师逼近。
受困于钱粮,朝廷至今都没有调部队过去围剿,再拖下去江山社稷就全完了!”
兵部尚书罗文博厉声训斥道。
受北方缺粮的影响,朝廷在平叛问题上,都变得消极起来。
倒不是大家不知道叛军的威胁,主要是镇压了叛军之后,朝廷也没粮食养活灾民。
填不饱肚子,迟早都得反。
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尽可能往南洋输送移民。
送走一船人,就减少一船人的压力。
可惜破产的百姓太多,安南都护府的移民能力又有限,只能优先疏散涌入顺天府的难民。
“罗尚书,现在说这些,不嫌太晚了么。
大家若是真想筹粮,那就在京中清查贪腐吧!
先从我户部的官员开始,万一运气好抓几个巨贪出来,没准还能应应急。”
吕凌风当即赌气道。
理论上来说,反腐是解决财政困境的有效措施。
可现在的大虞,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粮。
在漕运中断的大背景下,现在只能指望海运。
粮食生意的门槛高,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掺和的。
其中拥有海船的,数量占比就更少了。
海上贸易本就是暴利,海商们不会因为北方临时缺粮,就放弃原来的买卖转行。
目前京师的粮食来源,主要依赖安南都护府的移民船队。
船队北上的时候,通常都会装上一船粮食。
配额不够的时候,偶尔也会在半路靠岸,顺道采买一部分。
受制于航海技术,船队什么时候抵达,全靠老天爷肯给多少面子。
到了年根上,依旧不见船队抵达。
本就陷入粮荒的京师,一下子绷不住了。
“查就查!”
“希望到时候,吕尚书还能这么硬气!”
一旁的高阁老开口嘲讽道。
彻查户部,不一定能变出粮食来,但肯定能找到背锅侠。
以大虞官僚的节操,进了户部这种衙门,能够干净才有鬼。
“高阁老,你不要欺人太甚!”
“真要是掀开了盖子,大家都别想体面!”
见高景风要让他背锅,吕凌风忍不住威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