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95章 艰难决断

第95章 艰难决断

    “请陛下御览此信。”曹宁连连叩首,而后膝行向前数步,将文书递到了同样面色凄然的侍中王肃手中。

    王肃接过文书,有些犹豫:“陛下……”

    “拿过来!”曹睿伸手低吼,停了半瞬之后却等不及,主动向前走去,一把将文书夺过,当即展开。

    此文书是黄权亲笔所书,内里满是哀戚之语。不仅将满宠临终之语悉数记录在了文书之中,还细细介绍了当下德阳处的战况现状。

    出乎曹睿的意料,黄权在文书中明白说明,他是以左仆射、假节之身承满宠遗命,暂时担负起统率大军的重任。这种任命并非出于皇命、也非出于满宠和他本人的意愿,而是事急从权的选择。

    黄权明确表示,自己不擅军务,仕官圣朝多年也多为侍中、刺史、仆射等文官,并非领军之将,才智也不堪指挥数万大军,请皇帝另择高明,自己会在德阳为陛下维持现状,等待新的主帅到来。

    “侍中且去,召诸将议事。”曹睿语气之中满是感伤。

    “臣遵旨。”王肃拱手一礼,而后离去。

    此前在攻克阳安关后,王昶往攻阴平的偏师回归,除了护羌校尉周铎的六千羌骑留在阴平守备,曹睿身侧的军队数量将近六万。

    而此时的剑阁北面,除了费耀、陈凭的两部之外,曹泰、曹平、胡遵、孙礼所辖的近四万兵都已在经米仓道前往蜀中的路上,此时大约应到了宕渠附近。

    大约再过十余日,近四万生力军就能抵达前线的德阳处,若再攻之,蜀军又如何能挡半分?

    只可惜满宠薨逝太早,来不及看到蜀地覆灭的这一日了。

    四位侍中、卫臻、徐庶、费耀、陈凭等人来到中军帐后,曹睿面色清冷,并不言语,而是伸手一指王肃。

    王肃当即会意,与诸位同僚徐徐分说此事。

    “陛下,”卫臻率先说道:“满公薨于军中,甚为不幸。满公效力曹氏近五十年,德行、功劳皆为天下之先。若在朝中,陛下当为满公辍朝七日、素衣以示尊荣。”

    “但今日不同。”

    “满公位置虽高,却也只是一人。可德阳处尚有五万大军,且更有四万军卒正翻山援岭、朝着蜀中跋涉。不可因一人之生死而稍误国家大事!”

    “请陛下早定接任满公之人选,再定用兵策略,而后方可议满公身后之事!”

    曹睿长叹一声:“卫师傅所说的道理,朕又如何不懂呢?”

    “出兵之前,朕给了黄权、陆逊二人假节之权,就是要他们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替朕料理一切。”

    “如你们所见,陆逊留在白帝城盯防魏延,黄权又明言拒绝继续统兵……不论他是谦辞还是自觉能力不足,入蜀的大军已有九万之数,他既然不勇于任事,这般信心都无,朕也不能放心将权柄与他。”

    “当下之事,当以谁为主帅?”曹睿环视一周:“卫师傅是否愿往?”

    卫臻当即拱手:“臣不会推辞,但臣自以为并非最佳人选。还请陛下另择主帅。”

    “你呢?徐卿?”曹睿看向徐庶:“你可愿为主帅?”

    徐庶恭敬躬身一礼:“臣也不会推辞,但臣与卫仆射的言语一样,臣并非最佳之人选,请陛下另择主帅以统大军。”

    “择谁?”曹睿反问:“难道让军中的郭淮、曹泰等人为主帅吗?还是将白帝城的陆逊召入蜀中?”

    卫臻道:“臣以为陆王可以担当主帅之任。”

    曹睿抿了抿嘴,而后陷入了沉默之中。

    卫臻是个勇于任事的人,曹睿对他的一切都放心,只是指挥大军的能力除外。统率如此大军,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关键的、能够影响朝廷政治生态的一项政治问题。

    倘若仓促决断,对皇帝、对朝廷都不是一件好事。

    枢密副使徐庶过了片刻,也拱手出言道:“禀陛下,臣也以为陆王可为此任。”

    “臣附议。”裴潜附和道。

    崔林、王肃二人也点头表示了赞同。

    至于费耀、陈凭二人,他们知晓这么重大的话题并非他们可以参与的,故而闭口不言,低头站在原地装死。

    曹睿依旧还是没有表态。

    片刻之后,侍中王雄向前迈了一大步,稍稍拱手,而后以宏亮的声音说道:“虽是事急从权,但又岂只有陆王一人之选?满公效力曹氏近五十年,忠贞信重为天下诸臣之首,又有几人可与满公比拟?”

    “陛下!”王雄目光炯炯,嗓音洪亮到了些许震耳的程度,中气十足:“大军皆已南下,陛下御驾停在剑阁又有何用?”

    “论军略,论将才,天下哪有一人能比得上陛下半分?陛下当年能亲自驰援千里,急行军从洛阳行至陇西略阳,挫败蜀国进犯。陛下也曾亲领数万大军跋涉数千里,远征辽东亲自平定叛乱,彼时满公亦只协助陛下统领军务而已!”

    “臣以为陛下应当亲为主帅!从朝廷和国家的角度来说,陛下亲率诸军才是最好的选择!灭蜀已经指日可待,又何必将军事操于臣子之手?”

    说罢,王雄复又腰背挺直,竟显出了几分昂扬之感。

    几瞬之后,王雄又转身向后,目光扫了一圈看向自己的诸位同僚:“何必要用陆王?瓜熟蒂落之时,陛下自可为之!”

    费耀、陈凭二人心内愈加恐慌了起来,在皇帝与侍中、与枢密和仆射议论这种大事的时候,他们都想向后躲起来了!这种事情干嘛让我们听到!

    裴潜微微眯眼打量了一下军帐中的氛围,见陛下眉头又皱似在思索之中,咬了咬牙,也随之拱手应声:“臣附议,王侍中真知灼见,陛下可以亲自前去蜀中,统率大军!”

    “如若陛下亲至,灭蜀只在朝夕之间,彼辈割据鼠辈不足为虑!”

    有了裴潜打头,王肃、崔林二人随即也附议了起来,倒是显得最初提议的卫臻和徐庶二人有了几分尴尬。

    曹睿深吸了一口气:“若朕入蜀也可,但需令邺王随卫仆射留守此处,不得进入剑阁!此处军队交由徐枢密来督,卫仆射带邺王返回长安留守!”

    “朕已决断,就这般行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