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五,三胞胎的满月宴。
皇上皇后携文武百官前来给景秋蓉册封“英雄母亲”的赐号,因为没有提前得知消息,给靖亲王府打了个措手不及。
也幸亏被皇上勒令封口的胥子泽,还是让醉仙楼送了十几桌的席面,场面才得以有序维持。
那一天,靖亲王和世子(胥定淳)出足了风头,和离断亲后,名声狼藉的景秋蓉也重新在贵妇圈里站稳了脚跟。
皇帝御笔亲书的“英雄母亲”牌匾挂入了祠堂,这种尊荣几代再难超越。
把以上文章中的内容进行详写。主要体现靖亲王府的热闹场面,体现受到的尊重和尊荣。也把皇帝带着文武百官到来的意外之喜及措手不及体现出来。最好带点诙谐风趣话语和场面。
@petalmail.com
翌日清晨,靖亲王府门口的红地毯才铺到一半,御林军已列阵两侧。靖亲王穿着朝服,腰带勒得喘不过气,一路小跑迎驾:“臣……臣……接驾来迟!”
皇上笑眯眯地下辇:“不迟不迟,朕也是临时起意。”
皇后补刀:“主要想蹭口满月酒。”
文武百官鱼贯而入,把本就不大的前厅挤得跟元宵灯会似的。靖亲王妃急中生智,把花园里的太湖石、海棠树全挪开,愣是腾出空地再放十桌。
“娘,”胥定淳抱着长子晃过来,“孩儿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寸土寸金’。”
“别贫!”靖亲王妃一指头戳过去,“赶紧把你媳妇请出来,一会儿皇上要宣旨呢。”
景秋蓉原在后院喂奶,一听“皇上来了”,差点把帕子掉盆里。还是春熙机灵,三下五除二给她换了件绛红绣金褙子,扶出来时,三胞胎像三只粉团子齐齐亮相,哇的一声大合唱,百官纷纷鼓掌:“好嗓门!将来必是我朝栋梁!”
鼓乐齐鸣,礼官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靖亲王世子妃景氏秋蓉,育三麟儿,功在社稷,特封‘英雄母亲’,赐黄金百两,御笔亲书匾额,钦此!”
靖亲王带头高呼万岁,嗓子劈成二胡。皇上亲手把“英雄母亲”金漆大匾递过去:“老靖,你府上祠堂够高吧?不够朕让工部现加一层。”
“够够够!”靖亲王笑得见牙不见眼,“臣连夜把祖宗牌位往上摞!”
颁完旨,皇上又凑趣:“朕听说这三兄弟一个模子刻出来,哪个是老大?”
景秋蓉哭笑不得:“回陛下,并排一躺,臣妾也得分半天。”
百官轰然大笑。礼部尚书捋着胡子道:“无妨无妨,反正都是‘英雄’,分不清也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靖亲王端着酒杯四处敬酒,脚步虚浮:“诸位大人,本王今日才知道什么叫‘蓬荜生辉’——蓬荜都快被挤塌了!”
御史大夫打趣:“王爷莫慌,工部的人已经在外头排队,等着给您扩宅子。”
靖王妃笑得花枝乱颤:“扩什么扩!回头把王爷俸禄扣光,直接让他去醉仙楼端盘子!”
世子胥定淳抱着老二、老三满场飞,逢人就炫耀:“看,我左拥右抱,人生赢家!”
胥子泽端着酒杯跟在后面,小声提醒:“大舅哥,您差点把我未来媳妇的弟弟甩出去。”
春熙提着裙子追在后面喊:“哥!孩子不是糖葫芦,别乱抡!”
最热闹的是祠堂门口,御赐金匾在日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靖亲王领着全家三跪九叩,叩完才发现:三胞胎被裹得粽子似的,并排躺在供桌上呼呼大睡,小嘴吐着泡泡,竟把祖宗牌位拱到了一边。
老亲王哭笑不得:“祖宗莫怪,小英雄们先占个座!”
夕阳西斜,百官告退。皇上临走前还顺了两坛醉仙楼的梨花白:“朕今日才知,靖亲王府的厨子比御膳房强。”
靖亲王躬身道:“陛下喜欢,明儿臣给您送一车——顺便把工部账单也带上?”
皇上大笑:“老靖,你这算盘打得比朕的国库还响!”
人群散尽,王府灯火未歇。靖亲王望着满院狼藉,摸摸御赐金匾,忽然感慨:“本王这辈子,最风光大概就是今日了。”
靖王妃白他一眼:“别急着感动,先把欠醉仙楼的银子结了再说。”
夜风里,金匾上的“英雄母亲”四个大字熠熠生辉,映着三胞胎此起彼伏的奶嗝声,像极了一曲热闹的凯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