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转世为皇:逆天求生路 > 皇家卫队巴尔萨泽

皇家卫队巴尔萨泽

    第二天,我待在房间里,一边喝着蒂莫娜泡的花草茶,一边梳理着即位大典与政变的细节。

    昨天从地下遗迹带回来的那把剑——如今的“仪式用剑”,正被一块紫红相间的布仔细包裹着,放在房间角落的矮桌上。

    我暂时还没有合适的剑鞘,昨天已经让蒂莫娜帮忙寻找了,但用布包裹并非只为了保护剑身,更因为这是即位典礼的传统流程之一。

    这块布的颜色被称为“洛萨之色”,据说在洛萨帝国时期,只有皇帝才能使用这种颜色,被视为“神圣之色”。不过到了现在,对颜色的使用早已没有了等级限制,这一做法,大概只是流传下来的传统罢了。

    此刻被包裹在布里的剑,核心能力是“持续吸收并储存周围的魔力”,使用者需要时,能随时调动剑中储存的魔力释放出来。这种能力,如今的魔法道具工坊确实能复制,算不上稀有;可即便如此,我还是格外看重这把剑——它对我接下来的计划,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到魔法师,人们通常会想到“魔杖”。其实在我学会使用这个世界的魔法后才明白,“魔法师配魔杖”的说法,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有其理论依据的。

    使用魔法最基础的方式,是调动体内的魔力,去影响空气中游离的魔力,进而触发魔法效果——这也是这个世界大多数魔法师最常用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有个难点:施展魔法时,需要同时完成两件事——“在脑海中构建想要施展的魔法形态”,以及“引导体内魔力进行精炼,使其适配魔法形态”。

    当然,即便省略“魔力精炼”的步骤,魔法也能触发,但威力会大打折扣;若想让魔法拥有足够的力量,就必须扎实做好“魔力精炼”,二者缺一不可。

    可同时在脑海中完成“构建形态”与“引导精炼”,难度极大。尤其是在战斗中,还需要关注敌人的动向、周围的环境,多种思绪混杂在一起,很容易出现失误,导致魔法失控或失效。

    而魔杖的作用,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使用者只需专注于“构建魔法形态”,魔杖会自动承担“精炼魔力”的工作——换句话说,它能帮使用者“梳理魔力与思绪”,避免混乱。

    打个比方,若直接从“大脑”这一个源头,同时传递“魔法形态”与“魔力精炼”两个指令,很容易混淆;但有了魔杖这个“中间载体”,就能将两个指令分开传递,效率与准确性都会大幅提升。

    若是魔杖还具备“便捷传导魔力”的特性,那更是一举两得,能让魔法的释放速度更快、更稳定。

    我自己使用魔法时,也会下意识地做出手势——若是刻意留意,不用动手也能触发魔法;可一旦分心,就会不自觉地抬手。后来我才明白,这是我在无意识地“梳理魔法形态”,借助手势辅助魔力运转。事实上,动手施展时,魔法的准确性与速度,确实会比不动手时更高。

    也就是说,“辅助魔力的载体”不一定是魔杖,手势可以,剑也同样可以——这把能储存、释放魔力的剑,对我而言,就是最适合的“魔法辅助工具”。

    而且这把剑还能储存魔力,实际使用时,能释放出远超我自身单次调动的魔力。当然,它的魔力强度远不及那把人造圣剑“瓦斯塔特”,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不过要注意的是,单纯将剑中储存的魔力强行释放,就像用水枪喷水一样,只有冲击力,没有针对性,无法直接作为攻击手段。

    但我要的,恰恰是这份“强大的魔力冲击”——毕竟,即位大典上会布设的“封魔结界”,其“束缚魔力”的效果并非瞬间生效,而是需要时间逐步压制空间内的魔力。

    昨天回到房间后,我特意在房间的小型结界内试了试——借助剑中储存的魔力,我依然能顺利施展魔法。这说明,剑中储存的魔力并非附着在剑身表面,而是蕴藏在内部,不会被结界轻易压制;而且借助这份魔力触发魔法时,即便结界开始发挥作用,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固定魔力、阻止魔法运转。

    一直以来,我都只能依靠体内储存的魔力施展魔法;从现在开始,这把剑能为我提供额外的魔力来源,换句话说,我的战斗力几乎翻倍。

    更何况,这把剑外观与圣剑一致,本身也具备一定的物理攻击力,算是一件兼具魔法辅助与实战能力的武器。

    也就是说,只要用好这把剑,在即位大典上发动政变的成功率会大幅提升。毕竟规矩明确“只有皇帝能佩戴仪式用剑”,且为了防止意外,大典当天一定会布设“封魔结界”——到时候,我会是全场唯一一个佩戴武器的人,也大概率是唯一一个能在结界内使用魔法的人。

    凭借这份绝对优势,我们完全能掌控现场局势;若是能将到场的贵族全部控制住,后续掌控帝都、平定内战,都会顺利得多。

    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我能否发挥优势”,而在于“如何掌控皇家卫队的阵型”——我需要卫队中的可靠之人,配合我控制现场,防止贵族逃跑或反抗。此刻,我正在等待沃德伯爵与蒂莫娜的报告,确认他们是否找到了合适的人选——毕竟皇家卫队中,既有忠于贵族的人,也有瓦伦公爵讨伐军的外围士兵,成分复杂,必须谨慎筛选。

    “陛下,臣找到了一位符合要求的卫队成员,已经把人带来了。”

    门外传来蒂莫娜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进来吧。”

    我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投向门口——不知道他们找到的,会是怎样一个人,能否承担起配合政变的重任。

    皇家卫队的士兵——这是我必须掌控的力量。

    由于第六任皇帝爱德华三世的暴政,尤其是他推行的“官职售卖政策”,皇家卫队的地位一落千丈,从“守护皇室的精锐”沦为贵族与商人“提升声望的工具”,昔日的荣耀与尊严早已荡然无存。

    现在,只要是大贵族或富商的长子,花些钱就能获得“皇家卫队成员”的头衔,哪怕毫无战斗力,也能挂着这个名号享受优待。

    但“守护皇宫”的核心职责,并未因此消失。爱德华三世虽然昏庸,却极度执着于“生存”——他很清楚,即便手握人造圣剑,没有卫队的保护,自己也随时可能遭遇暗杀。因此,他在高价售卖“皇家卫队成员”官职时,并未将“皇家骑士(夸里阿克斯)”的头衔一同卖出——换句话说,他刻意保留了“真正负责守卫的卫队”与“挂名充数的贵族子弟”的区别。

    后来,他甚至连“骑士”的头衔也开始售卖,却始终没动过“爵位”,算是守住了最后一点“等级底线”。

    当时负责实际守卫的卫队士兵,就没有抱怨吗?或许有,但最终都被“加薪”堵住了嘴。我不知道他们当时的真实想法,但至少那些拿到加薪的士兵,没有反抗爱德华三世的统治。

    顺便一提,这也是如今皇家卫队薪水偏高的原因——原本爱德华三世只给“实际守卫的士兵”加薪,后来首相与礼部尚书掌控政局后,为了拉拢贵族子弟,将政策改成了“所有皇家卫队成员,无论是否实际任职,都能享受高薪”。

    说实话,我对卫队的高薪一直很担忧。从经济角度来看,削减薪水能减轻帝国财政压力,但这么做必然会得罪卫队成员,失去他们的支持——后果有多严重,看看前世地球罗马帝国“皇帝因得罪禁卫军而被暗杀”的例子就知道了。

    若是我失去卫队支持,被他们反过来包围,恐怕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因此,我必须提前做好规划:先在没有卫队核心支持的情况下,完成即位与政变,掌控大局;之后再追究部分卫队成员“偏袒首相、礼部尚书”的责任,要么削减薪水与编制,要么直接解散那些“挂名的贵族卫队”——这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可问题在于,若是提前流露出“要削减卫队待遇”的意图,即位大典当天,他们很可能会叛变,配合贵族反抗我。一旦无法阻止叛变,我不仅会陷入危险,最重要的是,混乱中很可能让贵族趁机逃走,政变计划也会彻底失败。

    权衡之下,我决定将重点放在“彻底控制贵族”上——至于皇家卫队,先拉拢其中可靠的人配合行动,其余成员暂时放任,等大局已定再处理。

    毕竟,如今的“皇家卫队”,很大程度上只是个“给贵族子弟镀金的头衔”,真正负责守卫、有战斗力的人并不多,而且大多是平民出身,对贵族本就心存不满。换句话说,只要拉拢到核心的平民士兵,剩下的挂名贵族子弟,根本不足为惧,很容易就能压制。

    也正因为如此,我才选择“秘密会见卫队成员”,而非公开召见——这样既能避免打草惊蛇,也能降低贵族对我的警惕性。毕竟现在瓦伦公爵的军队逼近帝都,他们已经够紧张了,若是再看到我频繁接触卫队,难免会猜到我的意图。

    前来会面的人,在门口被蒂莫娜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携带危险物品与魔法道具后,才被领进房间。

    “这边请,谢维拉尔先生。”

    蒂莫娜领着一个男人走进来,男人立刻单膝跪地,头埋得很低,刻意避免与我对视,姿态恭敬又带着几分拘谨。

    “臣……参见陛下。”

    “免礼,抬起头来。”我开口说道,目光落在他身上。

    “臣巴尔萨泽·谢维拉尔,见过陛下。今日承蒙陛下召见,不知有何吩咐……”

    他刚说完,我便看清了他的脸——瞬间认出了他。

    他就是当年我第一次参加游行,被周围民众的欢呼声弄得不知所措时,悄悄在人群中提醒我“微笑点头即可”的人;也是后来我坐在马车上,偶尔能看到的、在皇宫外围巡逻的卫队士兵。

    只是比起那时候,他看起来苍老了些——或许是真的年纪增长,或许是这些年的生活太过操劳?我记得以前他没有留这么浓密的胡子,如今胡须遮住了大半张脸,气质也沉稳了许多。

    “自从上次游行之后,我好像听说,你改名叫‘鹅’了?”我故意提起旧事,语气带着几分轻松,“没想到这个国家,还有这种随意改名的习惯。”

    听到这话,他的肩膀明显抽搐了一下,头埋得更低了——这反应倒是有些好笑。或许是没想到我会记得这么久以前的小事,又或许是被我戳穿“改名”的事,有些慌乱。

    其实早在之前,我就拜托沃德伯爵,帮忙寻找一个叫“鹅·什瓦洛夫”的卫队士兵——当年他跟我搭话时,用的就是这个假名。我只和他聊过几次,但能感觉到,他是皇家卫队里少有的正直之人,且有自己的判断,不是那种会盲目服从贵族的人。

    后来沃德伯爵回复我说,“皇家卫队中没有叫鹅·什瓦洛夫的人”,我便猜到他用了假名;只是没想到,蒂莫娜最终还是找到了他,还把他带到了我面前。

    我需要的,是一位有实战指挥经验、且愿意真心效忠我的卫队成员——领导能力至关重要。毕竟,潜伏在卫队中的间谍或许能传递情报、化解小麻烦,却无法在政变时有效指挥士兵、掌控局势。而从蒂莫娜的调查来看,巴尔萨泽恰好有指挥小股部队的经验,完全符合我的要求。

    “所以,当年你跟我说的‘鹅·什瓦洛夫’,是假名?还是说,是我记错了,把别人的名字安在了你的身上?”我故意追问,观察着他的反应。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语气也变得紧张:“陛下……当年是臣一时糊涂,用了假名,并非有意欺瞒陛下!臣罪该万死,恳请陛下原谅!”

    说到底,他还是对皇帝撒了谎,此刻大概是担心,会因为当年的“无礼”而受到惩罚。不过我倒没怎么生气——他当年用假名,大概率是怕惹上麻烦,反应也算机敏;这种“感知危险、及时规避”的能力,在接下来的政变中,反而能派上用场。

    若是换成那些下级贵族,就算没听过对方的名字,甚至没跟对方说过话,也会先搬出自己的官衔或家世炫耀一番,哪里会像他这样,低调到用假名隐藏身份。

    和刚才一样,巴尔萨泽依旧跪在地上,一句话也不敢多说——或许是在等待我的处罚。就这么让他一直跪着,似乎也有些残忍,毕竟他并没有做错什么。

    “当年你用假名,我不怪你。”我打破沉默,“至于我是否原谅你,还要看你接下来的选择。首先,抬起头来,看着我说话。”

    我必须确认他的态度——若是他不愿意配合,甚至可能泄露消息,那我只能要么杀了他,要么将他监禁起来,绝不能留下隐患。

    我没有绕弯子,直接向他说明了当前的局势:首相与礼部尚书如何把持朝政、架空皇权,前任皇帝与前太子(我父亲)的遭遇,以及我计划在即位大典上发动政变、夺回实权的意图——包括“控制贵族、平定内战”的核心目标,都一一告知了他。

    “也就是说,陛下是想让臣配合您,在即位大典上发动起义,控制现场?”巴尔萨泽听完后,并没有表现出惊讶,语气平静地确认道。

    他的反应倒是出乎我的意料——难道民间已经流传出“皇帝要夺权”的谣言了?还是说,他早就对首相与礼部尚书的统治不满,猜到了我的意图?

    “没错。”我点头承认,“按理说,作为皇家卫队成员,配合我是你的职责,但现在的我,还没有真正掌控皇权,不能用‘命令’强求你。所以,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陛下坦诚相待,臣很感激。”巴尔萨泽低头沉思了片刻,缓缓抬起头,眼神坚定了许多,“只是臣还有一个疑问:陛下为何偏偏选中了臣?”

    “因为经过调查,我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既有指挥能力,又有自己的立场,不会盲目服从贵族。”我坦诚道。

    其实,最初找到巴尔萨泽,是蒂莫娜的提议,并非我一开始就选定了他;但我信任蒂莫娜的判断,既然她认为巴尔萨泽可靠,我便愿意将这件事交给她——从决定召见他的那一刻起,这就是我的选择。若是后续出现意外,我也会承担所有责任。

    我想,无论是君主,还是其他身居高位的人,大概都该如此吧——可惜我前世没有任何相关经验,只能在摸索中慢慢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统治者。

    “……多谢陛下信任。”巴尔萨泽的语气里,多了几分动容,他再次单膝跪地,语气郑重地说道,“陛下,臣愿意配合!身为皇家卫队的一员,臣在此宣誓,此生效忠陛下——您才是我真正的君主。”

    “好,多谢你。”我心中松了口气,“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们需要频繁沟通,确认大典当天的细节。在即位大典结束前,我会指派一名可靠的间谍,作为我们之间的联络人,稍后我让蒂莫娜为你介绍。”

    当然,这名联络人还有一个隐藏作用——暗中监视巴尔萨泽,确保他不会泄露消息。抱歉,事关政变成败,我不能有任何疏忽,只能多做一层保障。

    “臣明白,全听陛下安排。”

    “不用一直跪着,起来吧。随便找个地方坐……对了,以后不用再提‘假名’的事了,我不会放在心上。”

    巴尔萨泽起身,在沙发上坐下,接过蒂莫娜递来的花草茶,喝了几口后,紧绷的神经似乎放松了些,说话也比之前大胆了。

    “那么陛下,接下来的事,臣就全听您的安排了。对了……陛下刚才说的‘鹅·什瓦洛夫’,您不会真要这么叫我吧?”

    “……饶了我吧陛下,臣认识一个人,名字就叫这个,每次听到都觉得别扭。”他说着,还露出了一副真心厌恶的表情。

    看来他是真的不喜欢这个假名。早知道这样,当年我就不该特意记住这个名字。

    “开玩笑的。”我笑了笑,切入正题,“巴尔萨泽,我们先讨论第一个关键任务:以你目前的影响力,能掌控多少皇家卫队的成员?”

    “……回陛下,帝都的皇家卫队,总共有五十人左右。其中十人是贵族出身的干部,剩下的四十人,都是像臣这样的平民士兵。”巴尔萨泽立刻收敛神色,认真回答,“那些贵族干部,大多是挂名充数,平时根本不在帝都,要么待在自己的领地,要么跟着首相、礼部尚书做事;真正负责皇宫守卫的,都是我们这些平民士兵。”

    也就是说,只要拉拢到这些平民士兵,即便只有几天时间,也能掌控帝都的卫队力量——到时候配合政变,控制现场,会顺利得多。

    “我们这些平民士兵,大多都看不惯贵族的所作所为,对首相与礼部尚书的统治也很不满,只要陛下振臂一呼,想必会有不少人愿意配合。臣自己,也是早就受够了贵族的欺压……”

    毕竟,皇家卫队本应是“守护皇室、掌控皇宫安全”的力量,如今却被贵族子弟霸占头衔,真正做事的平民士兵,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对贵族的不满,早已根深蒂固——而这些贵族,正是我们接下来要对付的敌人。

    “即便你能掌控平民士兵,那你对帝都所有卫队成员的情况,都了解吗?比如他们的真实想法、与贵族是否有私下联系、性格是否可靠?”我追问关键——若是有士兵暗中投靠贵族,很可能会泄露计划。

    “陛下放心,这些信息臣都清楚。”巴尔萨泽点头,“而且这些信息,每隔几个小时就会更新一次——都是沃德伯爵大人的人,暗中调查后传递给臣的。”

    想来也是,如今瓦伦公爵的军队已经逼近,首相与礼部尚书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调兵防御”上,之前负责监视皇家卫队的人手,得以抽出一部分,专门收集卫队成员的情报,效率自然高了不少。

    “……不过,臣也有顾虑。”巴尔萨泽话锋一转,语气有些犹豫,“即便掌握了所有人的情报,要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控四十人,还是有些困难,臣怕出现疏漏,耽误陛下的计划。抱歉,臣不能说‘一定能做到’的大话。”

    嗯,他的顾虑很有道理——毕竟人心难测,即便情报显示可靠,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会在关键时刻配合,强行承诺“完全掌控”,反而容易出问题。

    “没关系,不用勉强。”我安抚道,“与其说‘能做到’却最终失误,不如提前说明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既然无法完全掌控,那不如换个思路:你只挑选一部分绝对可靠的士兵,让他们负责即位大典现场的守卫,如何?”

    “陛下的意思是……”巴尔萨泽有些疑惑。

    “我猜,想参与即位大典、在贵族面前露脸的卫队成员,应该不少吧?尤其是那些贵族干部,肯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巴尔萨泽立刻明白过来,点头道:“陛下说得对!那些贵族干部,早就盼着能在大典上露脸,拉近与首相、礼部尚书的关系,肯定会主动申请参与现场守卫;就连一些平民士兵,也想亲眼见证大典,参与的意愿很强。”

    嗯,这就好办了——贵族干部想参与,正好能将他们集中到现场,方便一起控制;而我们挑选的可靠士兵,也能借着“参与守卫”的名义,进入现场,占据有利位置。

    巴尔萨泽沉思了片刻,挠了挠头,提出了一个具体方案:“陛下,臣有个想法——不如让我们掌控的可靠士兵,负责即位大典会场内部的守卫;至于会场外部的守卫,就让那些无关紧要的人负责,按平时的流程来就行。关键是,会场内部的守卫,我们可以提前跟贵族说‘为了安全,禁止携带武器’,这样他们就没有反抗的能力了。”

    “禁止会场内守卫携带武器?”我有些意外——之前没听说过有这样的规矩。

    “是的,陛下。”巴尔萨泽解释道,“虽然规矩说‘除陛下外,任何人不得在大典上佩剑’,但其实皇家卫队的守卫,是可以携带基础武器的,只是平时很少有人注意这一点。我们正好可以借‘安全’的名义,要求会场内的守卫卸下武器,贵族们不会怀疑。”

    等大典进行到关键环节,我发动行动时,巴尔萨泽再带着早已准备好武器的可靠士兵,全副武装冲进会场——这样一来,既能控制住会场内的贵族,也能压制住那些没带武器的守卫。

    “不过有个问题:臣和士兵们的待命地点,离会场有一段距离,冲过去大概需要几十秒的时间,这段时间里,陛下可能会面临危险……”巴尔萨泽语气担忧地补充道。

    “没问题,这几十秒的时间,我能应对。”我自信地说道——凭借那把剑的魔力,以及我在结界内使用魔法的能力,即便有贵族想反抗,也能暂时压制住,等待他们赶来支援。

    “好!那我们就按这个方案来,再慢慢细化细节——比如挑选哪些士兵、待命地点选在哪里、何时发起行动……”

    距离即位大典,还有四天。

    只要我们按部就班地准备,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位,这场决定帝国未来的政变,一定能成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