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 第一卷 第1261章 新规

第一卷 第1261章 新规

    “臣等遵旨!陛下圣明!”山呼之声响起,比以往多了几分真实的敬畏与震动。

    朝会散去,帝国的机器在皇帝的意志下,开始以一种带着痛楚却异常高效的方式,重新加速运转。

    ……

    半月后,御书房。

    烛火通明,秦明仍在批阅奏章。新任的吏部尚书与都御史恭敬地立于下首,呈报着官员补缺的进展与第一批“巡风御史”的派遣名单。

    秦明仔细审阅,不时发问,问题尖锐直指核心。新任吏部尚书虽紧张,却对答如流,显是下了苦功,将所选官员的履历、政绩、风评摸得一清二楚。秦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很好。就按此名单下发任命。告诉他们,朕,看着他们。”秦明合上名册,语气平淡,却重若千钧。

    “臣遵旨。”

    都御史呈上巡风御史的密折渠道章程与首期巡查计划,重点便是刚刚经历剧痛的江南漕运与沿河州郡。

    秦明快速浏览,提笔在几处做了修改:“巡查范围,扩大至全国各道。首要查访《考成法》落实,民生疾苦,其次才是贪腐。朕要的是能吏,不仅是清官。若遇庸碌无为、尸位素餐者,同样报上来!”

    “是!陛下!”

    二人退下后,秦明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他拿起另一份密报,是听风卫指挥使直接呈送的关于各地对新政反应的汇总。

    密报显示,新政推行,阻力巨大,却无人敢明面反抗。官员们被迫打起十二分精神处理公务,效率显著提升,但怨言与不安仍在暗流涌动。寒门擢升,打破了原有的权力格局,引来了旧有势力的嫉妒与排斥,摩擦时有发生。巡风御史权力过大,已引起地方官员的普遍警惕与抵触…“登闻鼓”下设半月,已有数十起状告,真伪混杂,需投入大量精力甄别…

    问题很多,困难重重。秦明却并无意外,更无退缩。他深知,刮骨疗毒之后,必有阵痛。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秩序,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

    他提起朱笔,在一份关于某地官员消极应对《考成法》的奏报上,批下:“惰政即过,革职查办。”

    在另一份关于两家商户为竞标军需而互相攻讦的密报上,批下:“查!若诬告,反坐其罪!”

    在一份关于某寒门知县被当地豪强联合胥吏架空排挤的诉状上,批下:“着巡风御史暗查,若属实,豪强法办,胥吏流放,知县若无能,一并革职!”

    他的批示,依旧冷酷、精准,毫不拖泥带水,如同精准的外科手术,切除着新政推行中的每一个病灶。

    秦明以雷霆手段处置了江南、陇西、中原三地的苛政酷吏,血淋淋的人头再次震慑了朝野。新政的推行在短暂的扭曲后,似乎被强行扳回了一些轨道。然而,帝国的肌体在经历连番剧痛后,虽表面趋于平稳,内里的暗流却愈发汹涌。

    朝堂之上,幸存的官员们愈发谨小慎微。奏对时字斟句酌,行事时如履薄冰,唯恐一步踏错,便步了那些被抄家灭族的同僚后尘。往日里还有些许生气的议政,如今变得沉闷而压抑,仿佛每个人都戴上了一副无形的枷锁。高效的背后,是一种近乎僵化的服从和恐惧驱动的忙碌。

    秦明端坐于龙椅,冷眼俯瞰着下方鸦雀无声的百官。他自然察觉到了这种变化。恐惧,是他用以整肃纪律的工具,但他深知,仅靠恐惧无法长久维系一个帝国的活力。然而,眼下他并无他法,乱世重典,沉疴需用猛药。任何一丝的松懈,都可能让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这日散朝后,秦明并未立刻返回御书房,而是信步来到了宫城东北角的观星台。此处地势最高,可俯瞰大半个京城。时值黄昏,夕阳的余晖将这座巨大的城市染上一层暖金色,炊烟袅袅,市井喧嚣隐约可闻,一派太平景象。

    但秦明的目光却越过了眼前的繁华,投向了更遥远的南方和西方。帝国的疆域太过辽阔,朝廷的威严和皇帝的意志,从京城发出,经过层层传递,到达那些边陲州郡时,究竟还剩下几分?

    “陛下。”影七如同幽灵般无声地出现在他身后。

    “说。”秦明没有回头。

    “各地巡风御史密报汇总。”影七递上一卷细小的竹简,“新政推行,阻力依旧。阳奉阴违者众,尤以江南、荆楚、蜀中等地为甚。旧有吏员、地方豪强,盘根错节,新上任的寒门官员多有被架空、孤立,甚至…遭遇‘意外’者。三起,两死一重伤,皆报为失足或暴病。”

    秦明接过竹简,指尖划过那些冰冷的刻痕,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唯有周遭的空气似乎又冷了几分。

    “还有呢?”

    “民间…有怨言。”影七的声音依旧平淡,“《考成法》催逼甚急,官吏为求政绩,不免苛待百姓。强征、强役之事,恐非孤例。‘登闻鼓’下,诉苦喊冤者日渐增多,然…其中亦混杂大量诬告、攻讦之词,真伪难辨,地方官府疲于应对,多有怨怼。”

    秦明沉默片刻。这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打破一个旧世界,必然伴随阵痛与混乱。那些地方的魑魅魍魉,绝不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

    “还有…一事。”影七稍作迟疑。

    “讲。”

    “北庭都护府蒙挚将军八百里加急密奏。”影七又递上一封火漆密信,“原神木故地,表面臣服,然民间暗地里祭祀旧主华云鸿之风未绝,且有流言称…称华云鸿并未死,乃潜藏民间,伺机复国。更有甚者,边境巡骑发现小股不明马队穿梭往来,似与境内某些豪强有所勾连。”

    秦明展开密信,快速浏览。蒙挚的笔迹粗犷而急切,详细禀报了边境的异动和民间的暗流,请求增兵严查。

    “华云鸿…”秦明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即便死了,他的阴影依旧笼罩在那片土地上,成为所有不甘心者凝聚人心的旗帜。

    他将密信收起,目光再次投向远方。南方新政受阻,吏治顽疾未除;西方羌族虽暂退,却狼子野心不死;北方故地,人心未附,暗流涌动;而朝堂之上,百官噤若寒蝉,活力尽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