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电影协会南岸影院内,有一家著名的咖啡艺廊,这里是伦敦电影界和文艺人士的著名聚集点。
这里经常聚集了一群演员,导演,影迷以及文化工作者,堪称知识分子的“加油站”。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刚刚跟莎拉·布莱曼看了一场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新片《ET》,这是一个儿童科幻故事,而且感人至深,看得人大为震撼。
两人看完之后又在咖啡艺廊小坐起来,聊着电影剧情和角色,韦伯舍不得跟莎拉分开,恨不得分分钟都能看到她。
尽管现在他还是有妇之夫,不过他向莎拉承诺,他正在努力离婚,只是他也算是有些家业的成功人士,离婚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搞定的事。
“放心,在《狮子王》上演之前,我肯定会离婚的。”这样《狮子王》就不算是婚内财产了。
莎拉不想聊结婚离婚的话题,这样会显得他们的关系不道德,而且自己明明只是跟他看个电影喝个咖啡,又不是开房。
于是她转移话题:“《狮子王》你现在写得怎么样了?”
“挺顺利的,已经写了好几个重要唱段,明年或者就能开始排演了。”
只是因为剧情问题,他虽然可以让莎拉担任女主角,但戏份肯定不会太多,这部歌剧只能有一个核心主角就是辛巴,核心唱段都集中在他身上。
两人聊了一阵《狮子王》,有人进了咖啡厅,是一对情侣,而且每人手上都拿着一本封皮是个外星飞船的书。
莎拉这才发现,咖啡厅内其实已经有人在一边喝咖啡一边看《第九区》了,上架一周多的时间,《第九区》以极快的速度冲到了英国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于是莎拉又把话题转移到了魏明和《第九区》身上,以及人类对大虾和ET这两种不同外星人的态度上。
见莎拉说起y眉飞色舞的样子,韦伯耸耸肩:“好吧,看来我应该买一本《第九区》看看,要不然都要跟时代脱节了,其实我对科幻题材没那么大兴趣,不过看完《ET》后有些心动了。”
“一定要试试,我已经看完了,看完之后内心非常不平静,同时还有对南非人民深深的同情。”莎拉道,一周前梅琳达就送了一本给她。
喝完咖啡,出门回家的时候,莎拉还看到有人游行,为南非的曼德拉先生请愿,看的她都想加入其中了,不过考虑到自己是公众人物,还是坐在车里默默给他们加油吧。
英国人对曼德拉的关注始于何时不清楚,不过热度起来确实是因为魏明去年的那篇文章,之后陆续有不少记者冒险来到南非采访曼德拉的相关事迹,拿到了很多一手资料,让这个反种族隔离斗士的形象更加丰满。
而这种游行行动还是《第九区》发表之后才出现的,圣母的伦敦人民希望伟大的日不落帝国能为可怜的南非人民做点什么。
要说这里面没有英国政府的推波助澜,魏明肯定是不相信的。
这段时间整个英国最出名的就是两个外星人,一个是丑萌的ET,一个是丑怪的大虾。
ET之父斯皮尔伯格还没听说《第九区》,不过他最近听说了第九区之父的大名。
《ET》自上映以来取得了堪称辉煌的口碑和票房成绩,谁能想到这么一部只有一个外星人,而且内核是温情的科幻电影竟然收获了堪比《星球大战》级别的票房。
这也成了导演斯皮尔伯格自从《大白鲨》和《夺宝奇兵》之后的又一座票房高峰。
而这时他也开始为后续的作品寻求选题,首先是跟老朋友卢卡斯合作的《夺宝奇兵》续集。
另外他还想拍一部恐龙题材的特效电影,他希望在大银幕上复活恐龙,是那种栩栩如生的恐龙,不是以前那种皮套子。
他跟卢卡斯讨论过,现在的电脑特效技术是可以做到的。
这时候斯皮尔伯格经常合作的编剧向他推荐了《侏罗纪公园》,这部书的英文版都已经出到第二部了。
斯皮尔伯格看过之后拍案叫好,感觉这就是自己想要的那种,既是恐龙题材,还有惊悚等卖座元素,关键按照故事里写的,其实恐龙出场的时间非常有限,这样也能极大减小拍摄难度,天然的好剧本胚子啊!
然而斯皮尔伯格派人打听之后才知道,这部的选项权已经落在了米高梅手里,暴殄天物啊,米高梅哪里会拍这种高投入的特效大片啊!
魏明并不知道这件事,知道也没用,老斯只能等了,等看看三年后米高梅有没有魄力启动这个项目。
收到梅琳达的包裹当天他先是去了图书馆上班,经过馆长同意,还把两本英文原版的《第九区》放到了北大图书馆的英文书库里。
据说第一个借到这部书的是80级西语系的俞敏宏同学,他看到书脊上写着“y”几个字,也不管是写的啥就抽出来借走了。
之后好久都没还回来,因为他看完还没来得及还回来就被其他同学借走了,这可把俞敏宏急坏了,看书的是你们,可如果弄丢了赔钱的是我啊!
而且他借的是那本有多幅精美插图的精装本,背后的售价看得他这个农民的儿子触目惊心。
魏明在图书馆还碰见了平安叔,他最近正在搞托福教学这个项目,来图书馆查资料。
魏明的包里就带着两个变形金刚,不过没直接给平安叔,送礼物当然要当面送啊,所以约定晚上去他家吃饭。
“好啊,叫上小红,让你婶子多做俩好菜。”
平安叔两口子现在工资也高了,虽然跟大侄子比不了,但吃也是吃不穷的。
当魏明出现在女生宿舍楼下的时候,马上就被崇拜他的女大学生围住了,并出现了催更现象。
在她们眼中魏明上一部带有文学性的作品还是去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魏明马上透露最近会出一个散文文集,另外《花城》会发一部中篇。
魏红下来后,魏明忙拉着她离开了女生的包围。
当得知有礼物的时候,喜子开心地给堂哥堂姐表演了个翻跟头,乐乐也没有让哥哥独美,给魏明吹了一段口琴。
不过她吹的时候喜子就忍不住了,直问:“大哥你给我带的啥啊,是大白兔吗?!”
见喜子开始翻魏明的包,乐乐急了,就不能等等我吗。
魏明指了指乐乐:“欣赏,先欣赏。”
喜子哪里欣赏的下,急的抓耳挠腮。
等乐乐一曲结束,魏明魏红立即送上掌声,然后才掏出了两个包装精美的盒子。
魏红也好奇呢:“哥,到底是啥礼物啊?”
魏明:“玩具,就我跟你说的那个变形金刚。”
魏红眼前一亮:“这个好玩,绝对好玩!”
因为她玩过,当时性能还不太好呢。
魏平安也知道变形金刚,听到后从厨房出来看。
“这就是那个玩具啊,这挺贵的吧?”
魏明摆摆手:“没多少钱,这两个加起来也就您和婶子一个月的工资吧。”
魏明倒也不是为了显摆,说明其昂贵价格只是为了防止喜子把这东西送给班里的什么小美、小丽、小芳之类的女同学,以前这种事他没少干。
“啥,这么贵!”吕晓燕端着菜出来,听到后一惊一乍的,“这玩具是金子做的还是翡翠做的啊?”
魏明笑道:“这是专门为了赚老美的美金做的,小姑打算先攻克美国市场。”
这下子饭也先不吃了,两口子赶紧催促两个娃打开看看,然后就看到了一辆做工精美的红色卡车和一辆黄色小轿车。
喜子嗤之以鼻:“不就是汽车模型吗,外公还给我买过坦克模型呢,有这么大。”
他比划的还真不小,不愧是司令的礼物。
魏平安拍了他一下:“这个玩具叫变形金刚,听这名字就知道肯定没这么简单啊。”
不过他也不会玩,他看魏明,魏明示意小红:“来吧,展示。”
魏红压了压手指,拿起擎天柱,一边动一边介绍:“这是擎天柱,是汽车人的领袖,而汽车人是赛博坦星球的民用机器人,还有另一派的军用机器人叫威震天。”
“威震天?”喜子听完露出一个“哇哦”的表情,感觉这个名字很酷,比擎天柱还酷,明天到了学校自己就叫威震天了!
然而他一个走神,魏红手里的玩具已经变成了人形,她又动了不知道哪里,一个能够站立的,威风凛凛的,红蓝白相间的机器人就完成了,哇,这就是擎天柱吗!
喜子一下子就爱上了,关键它竟然真的可以变形,从一辆车变成了一个人!
然后他就拉着堂姐教他怎么变形,魏平安叹为观止地看完总算能理解为什么卖这么贵了,这里面科技含量还是很高的,需要极高的精密度。
吕晓燕也看的目瞪口呆,不过还是催他们先吃饭,吃完饭再玩。
饭桌上她问:“我刚才听小红念念叨叨的,这玩具背后还有故事?”
魏明点点头:“我写了,又让阿龙那边画了漫画,现在美影厂还做了动画,漫画和动画会投放在美国的漫画杂志和电视台上,都是为了宣传这款玩具。”
“好家伙,这才叫会做生意呢!”魏平安感叹,“作为宣传品,漫画和动画也能赚钱啊。”
魏明摇摇头:“哪啊,动画制作要花钱吧,在人家美国的电视上投放也得花钱,而且比制作动画还要贵。”
“啥?!”魏平安两口子听得瞠目结舌,那这成本得多高啊,是得卖贵点,要不然咋回本呢。
吕晓燕又问:“你说这个变形金刚的故事放在《童话大王》上行不?”
魏明想了想:“恐怕不太行,这玩意儿没什么内涵和意义,就是两帮机器巨人在地球上干架。”
现在除了《故事会》这类彻底丢掉文学意义的纯地摊文学杂志外,其他文学刊物,包括儿童文学刊物上的作品还是要讲一些意义和内涵的,尤其是儿童文学类,要承担一定教导儿童三观的任务。
所以《黑猫警长》才会如此受欢迎,首先是好人抓坏人,然后还能学到科学知识,家长们主动逼着孩子看。
吕晓燕遗憾不已,吃完饭也没收拾桌子,然后就拉着小红玩起了变形金刚,搞得喜子哥都插不上手。
趁着大家都高兴,魏明跟平安叔提了《大桥下面》的事。
“这次又是给龚樰演儿子,不过戏份不算太多,集中拍摄,大概一个多月就能拍完,估计也是暑假期间拍。”
吕晓燕听到后回头笑道:“有机会也是可以给朱霖当一回儿子的嘛。”
这是羞臊魏明呢,他没脸没皮道:“婶儿,那你是同意啦?”
吕晓燕道:“同意同意,不过我可没工夫陪他进组,反正小雪也不是外人,就让她帮忙带着吧。”
魏平安也没意见,不过他拍着魏明的肩膀道:“别忘了你答应的,给喜子写一个港片本子。”
魏明一愣:“叔你不是说着玩啊?”
“谁跟你开玩笑啊,”魏平安压低声音道,“我这不是也想让你婶和乐乐沾光能去趟香港玩玩嘛。”
这个理由魏明倒是能理解,老魏可没少给魏平安家寄信,上面写的拍的到处都是香港的灯红酒绿。
不过晓燕婶父亲身居高位,政策上她这个身份去香港容易吗?魏明不太清楚。
~
很快,《花城》最新一期发布,魏明的新作《第九区》在目录上被加粗凸显了出来。
即将毕业的刘振云看完之后瞠目结舌,这竟然是一部有卡夫卡遗风的国外科幻,看后面的编者按,还真是用英文创作,然后魏明翻译回中文的。
这太,太,太……他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只觉得自己的天地只有头顶和脚踩的这一块,而魏老师已经拥有了全世界。
在《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大长篇之前,他的创作基本都是围绕农村创作的。
在那之后,他开始创作并不是自己熟悉的京城大院子弟题材,开创新京味之风,有个叫马卫都的老小子颇受启发,还有一个叫王硕的也开始此类风格作品的创作。
现在他竟然连京爷都不写了,开始写外国人甚至外星人了!
《侏罗纪公园》那种不算,那是魏什么写的,而且刘振云从这部中读到了“孤独”和“悲悯”,这就是一篇实实在在的严肃文学。
难怪《花城》会堂而皇之地把它发表出来,这应该是四大名旦上发表的第一篇科幻吧。
刘振云感慨良多,他觉得以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他无法评价这部,因为确实不懂,他只知道这大概是基于南非政局创作的,但他既不懂南非,也不懂外星人,写了也只是徒增笑尔。
不过他却根据魏明创作题材上的变更写了一篇文章,讲了这四年来魏明文学作品的进化,并在最后一言以蔽之:恭喜魏明,他已经是一名世界级的作家了!
这一期的《花城》销量大增,比《妈妈再爱上我一次》还高,毕竟那只是剧本,可看性没这么强,也比遇罗锦《春天的童话》那一期更高,因为两人的影响力不是一个档次的。
观看人数多,评价也多,而且因为是国外科幻题材,天然门槛就高,有些地方的读者努努力还是能想到京城大院子弟是什么样的生活,但他们无法想象把人按人种分开是几个意思。
而且人类为了获得外形能力和形似大虾的外星人交合,这些在国外大受好评的桥段也极大冲击了国内读者的世界观。
所以这也成了魏明文学作品中争议最大的。
有些评论家看不懂还要硬着头皮点评,除了能看到一些《变形记》外就看不到别的了,评论也多是一句“中国版变形记”基本就概括了。
这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还有一些不喜欢的,说的更是五花八门。
有的觉得魏明飘了,中国土地上的事还没弄明白呢,就开始写外国人外星人的事,手伸得太长了。
还有人说魏明如此明火执仗地讽刺南非政府是否会影响到两国的邦交关系呢,希望能封禁这部。
结果有人告诉他:不好意思,我们和南非没有建交。
更有甚者认为这部看起来不知所谓,魏明的心思已经不在文学创作上,这篇看上去就像是应付交差的,并用大量篇幅表达笔者的可惜和遗憾,中国多了一个会赚外汇的商人,却永远失去了一个能给愚昧者当头棒喝的思想巨人。
当龚樰看到这篇评论的时候又气又开心,生气很好理解,开心是对方把小魏看的也太重了。
今天魏明是来她这里过夜的,昨天魏明在团结湖折腾了一宿。
魏明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份《人民日报》过来。
“有什么大新闻吗?”她问。
魏明笑道:“我在国际版块看到自己了。”
“啊?”龚樰赶紧拿过去,找到国际新闻板块。
这是一篇关于英国的新闻,在英国,78名议员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南非释放曼德拉,另有50多个城市市长在伦敦参加伦敦人民要求恢复曼德拉自由的游行。
新闻提供了一张当时的现场照片,而领头的那位市长手里还拿着一本书,龚樰虽然看不清封面上的字,但她认得出来,这是小魏那本《第九区》。
巧了,写这篇报道的记者也认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