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号,上午九点多钟。
铜锣湾某大厦的一楼大堂,聚集了超过八十家的媒体。
其中,有五十多家是受邀过来的,有将近三十家,不在受邀名单内却主动过来。
这栋大厦,正是寰宇调研公司办公室所在的大楼。
虽然在几个月前,在林浩然的授意下,东方报业公司将这家调研公司收购了,但它的办公室并没有从原址搬迁出去。
这里虽然属于铜锣湾,却在铜锣湾与湾仔的交界处,距离湾仔的东方报业公司总部仅仅两百多米的直线距离,崔子龙这位母公司老总过来这边,也极其方便。
而此前,寰宇调研公司的总经理喻志泽先生正是在这里,对外公布了东亚银行与汇沣银行进入双霸主时代,从而轰动整个香江,也让这家调研公司名扬香江。
虽然它的规模不大,名气却是不逊色于那些上市大公司。
所以,此时此刻,在场的所有媒体记者都非常好奇,这家调研公司搞出这样的阵仗,究竟又要爆出什么猛料?
镁光灯闪烁,记者们交头接耳,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猜测。
翡翠台,此刻更是已经做好了直播的准备,摄影机对准舞台,等待着这场发布会的开始。
十点整,寰宇调研公司总经理喻志泽身穿笔挺西装,神情严肃地走上临时搭建的舞台。
顿时,现场所有的目光都齐聚在他的身上。
而另一边,位于施勋道别墅家中的林浩然,也打开了电视机。
今天他并没有早早出门,就是为了等待这场电视直播。
郭晓涵早早出门了,林浩然慈善基金会初建不久,有着浓浓事业心的她,恨不得把这家慈善基金会经营好,把她的浩然哥慈善家的完美形象经营好。
林浩然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正等着发布会的开始。
他倒是想看看,喻志泽会不会令他失望。
希望发布的东西,有点料吧!
此刻,喻志泽倒也显得非常淡定,毕竟经历过此前更大的阵仗了,他也是香江名人了。
卖了公司之后,他依然是公司的总经理,倒是没有以往的经济压力,再加上有林浩然这个后台,发展起公司来,更加得心应手了。
喻志泽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各位媒体朋友,感谢各位莅临,寰宇调研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可观、公正的数据分析,揭示市场的真实状况。
今天,我们将发布一份关于香江部分大型企业近期财务状况与经营风险的深度调研报告,旨在提示市场潜在风险,促进商业环境的健康透明!”喻志泽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大厅。
寰宇调研公司自然不能只发布和记黄埔的调研报告,否则就显得太有针对性了。
因此,此番公司特意调查了香江一部分有名的上市公司,比如中华电力公司、新世界发展、香江隧道、和记黄埔、港灯集团、长江实业、新鸿基、太古地产等公司,此番寰宇调研公司一共弄出了十家企业。
而这些公司,目前都是香江上市企业中前二十的存在,甚至可以说大部分都是位于前十。
台下的记者们立即屏息凝神,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企业中,肯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否则不可能让喻志泽特意弄一个新闻发布会。
“我们首先来看中华电力公司。”喻志泽按照既定的顺序,开始逐一分析,“中电作为公共事业股,盈利稳定,负债率处于健康水平,现金流充沛,是我们评估中抗风险能力极强的企业……”
他详细分析了中电的业务构成、未来资本开支计划以及电价调整机制带来的稳定性,给出了“稳健,推荐关注”的评级。
接着是新世界发展、香江隧道等公司。
喻志泽的分析客观而专业,既指出了某些企业扩张速度较快可能带来的资金压力,也肯定了其优质资产储备和长期发展潜力。
报告有褒有贬,显得十分公允,逐渐让会场的气氛从纯粹的猎奇转向了专业的聆听。
这些,都是上市企业,正常情况下,这些企业都会发布他们的财务报表。
可实际上,大部分企业都只发布年报表,至于月报表、季度报表、半年报表等,根本没有什么企业会发布。
因此,寰宇调研公司基于更短周期、更深入市场一线调研得出的动态评估,就显得尤为珍贵和具有前瞻性了。
更何况,作为香江知名度最高的调研公司,寰宇调研公司如今在香江是具有非常高的权威性的。
记者们飞快地记录着,心中暗自敬佩寰宇调研公司工作的细致和数据挖掘的深度。
这种基于实时动态的财务健康“体检报告”,对投资者而言,价值连城。
然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前面的几家公司的分析,无论是褒是贬,都更像是为了铺垫最终的重头戏,维持报告“客观公正”的幌子。
如果所有发布的企业情况都是如此健康,就没有必要召开这场新闻发布会了。
真正的风暴眼,必然是近期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那几家企业。
果然,在平稳地分析了六七家公司后,喻志泽说出了一个令在场的人都感兴趣的企业,和记黄埔。
如今,和记黄埔可以说是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企业了,因为和黄旗下的百佳超市,如今可是在打着价格战。
“接下来,我们将关注近期备受市场瞩目的和记黄埔。”
施勋道,林家别墅,林浩然也认真起来,终于到了他最为关注的内容了。
对于寰宇调研公司先拿出其它公司的调研报告发布,林浩然自然是持着赞赏的态度,这喻志泽果然没有令他失望,是位值得培养的人才。
除此之外,整个香江其实也有不少人正在观看着直播。
虽然此刻才上午的十点多钟,而且还是工作日,大部分人都已经上班了,可毕竟这是一座人口高达五百万的大城市,人口基数在,总会有人在这时候打开电视机看。
特别是股民们,对这种事情更感兴趣,他们消息本来就灵通,因此观众中,便有许多是股民。
他们也想通过寰宇调研公司的调研报告,来研究接下来如何进行股票投资。
“根据我们的持续跟踪调查与建模分析,自香江地产业热度下降,和记黄埔的营收开始大幅度下跌。
特别是近两个月,和黄旗下码头市场占有率大跌、港口货仓空置率增加、酒店入住率下滑严重等问题,都已经严重影响到和黄的现金流。
而近半个月以来,和黄旗下的百佳超市与牛奶国际旗下的惠康超市进行了激烈的价格战,根据我们现场随机挑选顾客采访而得出的调查结果,再基于超市门店流量、成本价格对比、毛利率以及往年财务数据分析测算,百佳超市每天预计亏损四百万到六百万港元之间。
也就是说,仅仅半个月时间,百佳超市预计亏损资金会去到六千万港元以上,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亏损。”
“哇!”
电视内外,同时响起惊呼声。
普通市民可能对亿级数字没概念,但“每天亏几百万”这个直观对比,冲击力太大了!这得卖多少件商品才能赚回来?
“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模型保守估算,百佳超市这场价格战,有弊无利,半个月亏损超过六千万港元,意味着接下来如果继续持续到完整的一个月时间,和黄集团将被侵蚀超过1.2亿港元的现金储备,这是一个持续失血且短期难以缝合的伤口。
更为严峻的是其债务结构,根据公开资料及我们的测算,和记黄埔在被长江实业收购后,到9月份,总负债率已经高达65%以上,其中,短期债务占比惊人,预估超过12亿港元的债务将在未来1到6个月内到期!”
喻志泽的声音通过电视喇叭,清晰地传到林浩然耳中,也传遍了所有正在观看直播的香江市民家中。
林浩然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数据很扎实,切入角度也很刁钻。
如果放在地产业火爆的时候,负债率65%实际上不算什么,毕竟固定资产变现容易,且资产价值持续攀升。
但在市场转冷、流动性收紧的当下,高负债率便成为了悬在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今香江地产业这种行情,像和黄的一些地产项目,或者固定资产想要抛售,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难度却大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没有任何的谈价权,价格必定会被压得很低。
四大证券交易所、各大证券公司,许多持有和黄股票的股民,此刻开始担忧起来。
“而和黄集团原本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地产开发快速回笼资金的关键项目,由于近期香江地产市场的意外转冷,其预售情况和资金回笼速度远低于市场预期。
这使得通过项目销售造血来改善现金流的核心计划,面临重大不确定性,甚至可能落空。”喻志泽继续说道。
“综合以上核心因素,我们的风险评估模型显示,在现有经营策略不变、核心亏损业务无法止血且无法获得新增重大外部融资的情况下,和记黄埔的现金流状况,极有可能仅能支撑其正常运营及刚性债务偿付约40至55天。
如果其间发生任何意外抽贷或销售进一步不及预期,该集团将面临极高的短期债务违约风险,不排除和黄集团需要采取紧急出售核心资产或进行重大债务重组以渡过难关的可能性。”
“四十到五十五天?”
“资金链出问题了?”
“和记黄埔这么大的公司,只能撑一个多月?!”
这一刻,无论是在发布会现场,还是在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前,无数人都被这个结论震惊得目瞪口呆!
“另外,就在昨天,我们还得到了一个意外消息,据我所知,和记黄埔掌门人突然暗中接触一些国际投行,大家应该都知道,和黄向来只和汇沣银行合作,而接触国际投行足以令人寻思。
我们猜测,和黄此次之所以接触一些国际投行,是因为其在汇沣银行那边应该有一笔即将到期的巨款需要偿还,加上渣打银行近期高层变动,布朗先生已返回英国,使得和黄这笔即将到期的资金只能从其它地方想办法。”
喻志泽再度公布一个内幕消息。
顿时,现场哗然一片。
这则“内幕消息”的公布,彻底点燃了现场!
这不再是分析和推测,而是近乎直指核心的“爆料”!
它从侧面印证了寰宇报告的核心观点,和记黄埔的现金流已经到了岌岌可危、需要病急乱投医的地步!
和记黄埔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了吗?
既然如此,它怎么敢让百佳超市如此和惠康超市打价格战,而且打得这么狠?
这一刻,发布会现场彻底炸锅,记者们的问题如同海啸般扑向讲台。
电视镜头敏锐地捕捉着台下记者们震惊、兴奋、难以置信的表情。
林浩然关掉了电视声音,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
他已经不需要再听下去了,喻志泽的表现堪称完美。
这份报告数据详实、逻辑严密、结论惊悚,却又披着“客观风险评估”的外衣,让人难以直接指责其动机。
最重要的是,它选择的发布时间点,正是李加诚最虚弱、最需要时间的关键时刻。
而且,不出意外,接下来喻志泽必定会公布关于长江实业的调查预估报告。
而长江实业的处境,可好不到哪里去。
如果长江实业不收购和记黄埔,即便是香江遇到非常严重的地产危机,也依然能够凭借其稳健的财务和优质的土地储备安然度过。
然而,收购和记黄埔这笔“蛇吞象”的交易,无疑让长江实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如果今年香江地产业还如去年那般,那么长江实业自然不担心这些债务。
可今年开始,他们想要通过地产项目回笼资金的难度越来越大。
这就导致了长江实业的现金流也承受着巨大压力。
林浩然甚至可以想象,此刻的李加诚正面临怎样的焦头烂额,股价崩盘、银行逼债、合作伙伴质疑……
所有的一切,都会因为这份报告而加速爆发。
“李生,这份‘见面礼’,希望你还满意。”林浩然轻声自语,眼神中没有任何波澜,只有商场博弈中决胜千里的冷静与淡然。
这场由寰宇调研公司点燃的烽火,已然烧向了李加诚商业帝国的根基。
虽然林浩然不再关注,可发布会还在持续。
正如林浩然所想的那般,喻志泽果然没有让众人久等。
在引发了关于和记黄埔的轩然大波后,他稍作停顿,便又继续开始讲了起来。
“接下来,我们必须关注和记黄埔的控制股东,长江实业集团。”喻志泽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在所有人听来,这无疑是风暴的延续。
“长江实业本身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其地产业务根基扎实,土地储备优质,然而,我们的分析显示示,为完成对和记黄埔的收购及后续的增持,长江实业动用了大量杠杆资金,其自身的负债率也因此有显著提升。”
“根据我们的测算,长江实业的负债率目前已攀升至60%左右,虽比和记黄埔稍好,但也远高于其历史平均水平,进入了需要警惕的区间。
更重要的是,长江实业为和记黄埔的部分债务提供了连带责任担保,两者在财务上存在着高度的联动性和风险传导性。”
这句话,大家的意思都明白。
两者之间,因为控股权的原因,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和黄不好过,长实也别想好过!
寰宇调研公司的新闻发布会还在持续,可这场暴风雨却已经提前席卷了整个香江金融市场!
香江联合交易所。
就在喻志泽的分析通过直播传出的同时,交易大厅已经陷入了彻底的疯狂。
和记黄埔的股价如同断了线的风筝,毫无抵抗地向下俯冲,众多的抛单像雪崩一样层层堆积,而买盘却寥寥无几,仿佛瞬间蒸发。
跌幅迅速扩大至15%、20%……
长江实业紧随其后,遭遇了同样的恐慌性抛售。
市场意识到这两家公司已是命运共同体,抛售长实成为了规避风险的必然选择。
半个小时里,跌幅一度超过20%!
恒生指数被这两大权重股拖累,狂泻超过300点,一片哀鸿遍野。
交易所内电话声、叫喊声、惊呼声、咒骂声响成一片,经纪人们忙得焦头烂额,不断接到客户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抛售的电话。
红色的数字疯狂跳动,映照着一张张惊恐失措的脸。
而在大家惊慌失措的时候,银河证券交易所的操盘团队,已经暗中加快吸纳的速度。
这么好的机会,如果都错过的话,那么后面想要再遇到,可就难了。
毕竟,包括李加诚持有的股份,以及一些重要股东的股份,再加上银河证券公司所持有的股份,都表明,不管是长江实业还是和记黄埔,股民持有这两大巨头的股票,越来越少了。
当然了,加速增持可以,但不能太过,否则肯定会被李加诚的操盘团队注意到。
不过,如今抛售的股票太多,银河证券公司即便加速,倒也不算显眼。
就在外界一片哗然,股市中一片慌乱的时候,李加诚此时此刻,却对这些事情全然不知。
此刻,他正在中环一家商业大厦中的高层办公室中。
这里,是富国银行在香江的办事处。
昨天,他分别会见了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和高盛。
他想要贷款,自然不难,更何况还是抵押贷款。
不过,涉及的资金比较多,所以他自然是要对比三家,找出一家条件对他们最有利的国际投行。
前面三家,要么利息过高,要么期限太短,要么要求额外的认股权证,条件都极为苛刻,让他难以接受。
此刻,他正与富国银行的亚洲区副总裁约翰·安德森进行最后的磋商。
从上午九点钟,到现在的十点多钟,李加诚与对方足足谈了一个多小时。
富国银行的条件相对前几家稍好一些,利率虽然也上浮了不少,但尚在可接受范围内,贷款期限也给了两年,最重要的是,没有要求额外的股权条款。
“李生,我们非常看好和记黄埔的长期资产价值,特别是其优质的港口和土地储备。”
安德森是一位四十多岁、举止得体的美国人,他微笑着说道:“因此,我们愿意以这些资产作为抵押,提供这笔总额6亿港元的过渡性贷款,帮助贵集团度过眼前的流动性难关。”
李加诚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这是他今天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虽然代价依然不小,但至少看到了希望。
只要这笔钱能及时到位,他就能偿还汇沣那笔迫在眉睫的3.58亿贷款,剩下的2.42亿也能稍微缓解一下百佳超市的出血和支付一些紧急款项,为他争取到宝贵的喘息时间。
两年时间,足够了。
以他在香江地产界多年的经验,香江地产业不可能低谷太长时间,很快便会恢复高速增长的涨势。
到时候,长江实业对和记黄埔的消化,也差不多了。
到时候,满血复活的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即便斗不赢林浩然旗下的企业,也会立于不败之地。
既然香江市场抢不赢,那就投资国际市场!
此刻,李加诚内心中充满了激动,也想了很多。
“非常感谢安德森先生和富国银行的信任,请放心,一旦市场情绪稳定,我们的地产项目顺利推进,这笔贷款一定会按时偿还。”李加诚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而充满信心。
“我们相信李生的能力。”安德森点点头,正准备示意旁边的律师拿出初步协议框架。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随后,安德森的一位华裔助理神色紧张地快步走了进来,俯身在安德森耳边急促地低语了几句,同时将一张刚刚从传真机接收到的4A纸递给了他。
安德森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