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 第731章 李超人:真要栽在林浩然手里?

第731章 李超人:真要栽在林浩然手里?

    富国银行的亚洲区副总裁约翰·安德森快速扫了一眼A4纸上的内容,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阴沉和严肃起来。

    李加诚的心猛地往下一沉,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瞬间笼罩了他。

    虽然因为坐在安德森的对面,他无法看到对方手上那张纸写了什么,但他几乎可以肯定,出事了,而且一定是大事!

    安德森抬起头,眼神变得非常复杂,先前的那种合作热情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公事公办的疏离和警惕。

    “李先生,非常抱歉,我们刚刚收到市场传来的紧急消息。”他改变了称呼,语气也变得冰冷起来。

    他扬了扬手中的A4纸,又或许是刻意让李加诚看到上面的内容:“寰宇调研公司正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和记黄埔的,嗯,非常负面的财务风险评估报告。

    报告中提到贵集团现金流极度紧张,可能只能维持40多天,并且,贵公司接连紧急寻求外部多个投行资金援助,这些,都被泄露出去了。”

    安德森顿了顿,目光严肃地看向脸色已经开始发白的李加诚:“这个消息,是否属实?在这个时间点,贵集团的信用风险似乎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想,我们需要立即暂停目前的谈判,重新评估这笔融资的风险和抵押物的价值,很抱歉,在情况明朗之前,我们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这番话,如同冰水浇头,让李加诚从头凉到脚!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而且偏偏发生在他即将谈成最关键一笔融资的时刻!

    来时,他早已经知道寰宇调研公司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可他没想到,对方针对的,居然是和记黄埔!

    毕竟,全香江的人都知道,寰宇调研公司已经被林浩然收购了。

    林浩然!

    你真是要赶尽杀绝啊!连最后一点时间都不给我!

    李加诚张了张嘴,还想试图解释什么:“安德森先生,这只是一家调研公司的片面之词,他们并不了解集团的全面情况,我们……”

    “李先生!”安德森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语气强硬,“我们是银行,我们只看重风险和事实,现在市场已经做出了反应!”

    他指了指窗外的方向,那边,正是香江证券交易所:“我相信此刻贵公司的股价正在暴跌,这本身就是市场风险的直观体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对股东和储户的资金负责,今天的会谈就到此为止吧。”

    说完,安德森不再给李加诚任何机会,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带着他的团队头也不回地迅速离开了会议室。

    空荡荡的会议室里,只剩下李加诚和他带来的两名高管。

    死一般的寂静。

    李加诚僵在原地,脸色惨白如纸,身体微微摇晃,几乎站立不稳。

    一名下属赶紧上前扶住他。

    “李生,您没事吧?”

    这时候,他的保镳也快速地冲了上来,看到会议室门是打开的,他便急匆匆地跑进来将移动电话递给李加诚:“李生,有电话找您。”

    不用想,肯定是和记黄埔总部那边来的电话。

    电话刚一接通,他就对着那头几乎是吼了出来:“现在情况怎么样?寰宇调研公司到底怎么回事?”

    面对林浩然这位商界竞争对手,李加诚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失态了。

    以往的他,总会维持好在外人面前的儒雅形象,但此刻,巨大的危机感和被算计的愤怒让他彻底失了方寸。

    作为上市企业,和记黄埔其实要定时对外公布公司的经营状况。

    很多上市公司掌舵人为了股价稳定、银行贷款方便等,更多的是喜欢报喜不报忧。

    甚至,到了要发年报表的时候,有些上市公司甚至伪造财务数据,以此来掩盖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

    因此,李加诚早已经打算,在集团资金危机没有度过之前,该隐藏集团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就要隐藏。

    这些,都是为了集团的发展大局。

    度过难关后,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可如今,他们没公布,有人却帮他们公布了。

    可想而知,如今李加诚多么的恼火。

    电话那头,传来了秘书着急的声音:“李生,就在刚刚,和记黄埔跌了超过30%,而且现在还在跌!汇沣银行刚才也来电话询问我们的情况,还提到了那3.58亿贷款能否如期还清!

    寰宇调研公司那边不知道如何查出我们集团的情况,将我们集团的经营状况调查得几乎没有太大出入,我们的情况完全被对方暴露了!”

    啪嗒!

    移动电话从李加诚手中滑落,摔在地上,电池和后盖都飞了出去。

    他整个人如同被雷击中一般,彻底失去了所有力气,踉跄着后退两步,重重地跌坐在椅子上。

    此刻李加诚双目失神,喃喃自语:“完了……彻底完了……”

    不出意外,经过此事之后,和黄与长江实业资金出问题,肯定会对他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为,两家集团的经营状况,根本不经查。

    一旦他否认寰宇调研公司的调查报告,对方极有可能抛出更详尽的资料、甚至让证监会介入调查,将他的否认彻底击碎,那将是毁灭性的第二次打击,和记黄埔将彻底信用扫地,再无翻身可能!

    可若是不否认,那就等于默认了报告的真实性!

    市场恐慌将如决堤洪水,银行抽贷、供应商断供、股价崩盘……

    所有他最恐惧的事情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变为现实!

    承认与否,都是死路一条!

    林浩然这一刀,捅得又准又狠,直接封死了他所有的退路!

    和记黄埔家大业大,以他如今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办法度过难关。

    可这些办法,他却是无法承受。

    比如,变卖和黄的一些资产。

    可他不甘心。

    当初,经过韦理一番大刀阔斧之后,和记黄埔不良资产全部清理得一干二净,留下来的,可以说都是优质产业,比如码头、零售业、地产业、仓库地皮等等。

    如果是靠变卖资产度过难关,肯定是要抛售很多。

    可这些,他都不愿意抛售。

    作为一位非常有前瞻性的商人,李加诚自然清楚,和记黄埔这些产业未来会为他创造很多的财富。

    更何况,这个经济环境下抛售,肯定会有很多人趁火打劫,压低价。

    除了抛售资产,倒是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出售一部分股份。

    长江实业如今持有40%的和记黄埔股份,只要他让长江实业减持一部分股票,便足以度过这个难关。

    可如今股价明显大跌,这个时候出售股份,显然太亏了。

    而且,作为一名谨慎的商人,李加诚深知股权就是控制权的生命线。

    一旦减持过多,哪怕只是几个百分点,都可能引来秃鹫般的资本大鳄觊觎,甚至可能动摇他对和记黄埔的绝对控制。

    这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底线!

    为了掌控和记黄埔,为了跻身香江顶级财团行列,他付出了太多太多的代价了,岂能因为如今的困难,就轻易放弃?

    更何况,林浩然虎视眈眈,一旦他露出丝毫破绽,对方必定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扑上来,疯狂吸纳股份,甚至可能趁机夺取和记黄埔的控制权!

    那他半生的心血,岂不是为他人作了嫁衣?

    这种结果,比让他破产更难以接受!

    虽然他并不觉得,林浩然会盯上被持股40%的和记黄埔,但也不得不防。

    而坚持继续持有40%股份,他却是很放心。

    持有这么多的股份,他进可攻,退可守,防止一切觊觎和记黄埔的敌人。

    可如果不卖股份,不卖资产,该如何度过这个难关呢?

    香江这边的银行,对他有帮助的金融机构,说实话,实在是很有限。

    除了渣打系,就剩下恒生集团系。

    可恒声集团系,是对手林浩然所掌控的。

    而渣打系,他如今欠着汇沣银行不少资金,有不少还会在接下来几个月内就到期。

    如果汇沣银行和渣打银行资金良好的情况下,对方肯定会主动推迟还债时间。

    可如今,渣打银行并不好过,他们也继续资金回笼。

    而且,他的好友,渣打银行原来的大班布朗先生也已经回英国去了,新来的接班人,如今处理事情非常谨慎,根本不敢担任何风险。

    这种情况下,对方不仅仅不放贷,甚至还要催还。

    这也是为何李加诚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国际投行的缘故。

    香江的银行借不到钱,他就找国际大行想办法。

    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很多国际投行都在香江有分行或者办事处。

    原计划是不错,可如今,这条路显然很难行得通了。

    这些国际投行都精得很,如果还想从他们手中获得资金,他需要付出的代价必定会更大!

    利息更高,抵押物要求更苛刻,甚至可能要求附加极其严苛的对赌条款!

    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李加诚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仿佛被困在蛛网中央,越是挣扎,束缚得越紧。

    林浩然这一击,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正好在他青黄不接、最依赖外部输血的时刻,彻底切断了他所有的融资渠道!

    他谨慎了一辈子,却接连在林浩然手上吃亏。

    这让他甚至都有些不自信了,自己真的这么容易被击败吗?

    他可是被媒体称为李超人的存在,是华人之光。

    难道真要栽在林浩然这个后起之秀手里?

    不!

    绝不!

    李加诚猛地攥紧了拳头,骨节因用力而发白。

    数十年的商海浮沉,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多少次濒临绝境,最后不都化险为夷了?

    他李加诚能从一个逃难少年爬到今天这个位置,靠的不仅仅是运气,更是远超常人的韧性和狠劲!

    林浩然是厉害,出手狠辣,布局精密。

    但他李加诚也不是泥捏的!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运转,分析着眼前这盘死局中可能存在的、哪怕一丝丝的活路。

    国际投行、本地银行的路子几乎都被堵死,变卖核心资产和股权是底线,绝不能触碰。

    那么,应该如何是好?

    这一刻,即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可头脑依然乱糟糟的。

    “走,先回和黄大厦!”李加诚说着,便带头往电梯口走去。

    这里,终究不是自己的地盘。

    而且,富国银行的态度,他很反感。

    路过旁边的办公室,富国银行的亚洲区副总裁约翰·安德森敷衍地道了声:“李生,慢走!”

    李加诚没有出声,而是加快脚步,想要尽快离开这里,回到和黄大厦去。

    集团到了危难关头,他必须坐镇中枢,稳定军心。

    电梯门缓缓合上,隔绝了富国银行那令人窒息的冰冷氛围。

    狭小的空间里,只剩下李加诚粗重的呼吸声和三名下属和保镖忐忑不安的心跳。

    “李生,我们……”一名高管刚想开口,却被李加诚抬手制止。

    他闭上眼,手指用力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不能乱,绝对不能乱!他是和记黄埔的灵魂,如果他先垮了,那集团就真的完了。

    如今的李加诚,没有马世民这样的手下大将,霍健宁这样的未来大将也同样被林浩然提前挖走了。

    可以说,他可用的人虽然多,可顶级人才却不多!

    这也是他如今无奈继续留用李察信、夏伯殷、韦彼得等韦理旧将的缘故。

    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稳住和记黄埔管理层,他暂时没有能力接管整个和记黄埔。

    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又何尝不是因为没有人手可用呢?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顶尖的商业帅才,可遇不可求。

    如今盘点他众多手下高管,能真正独当一面、在如此绝境中为他分忧解难的,竟几乎找不到!

    李察信等人能力虽有,但终究是“外人”,在集团生死存亡之际,能否完全信任、能否与他同心同德,都要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他甚至怀疑,内部信息的泄露,是否就与这些韦理旧部有关?

    他就不相信,寰宇调研公司真有这么神,居然能够预估出这么精准的数据?

    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家寡人的悲凉感,涌上李加诚的心头。

    无人可用的窘境,让他此刻倍感艰难。

    每一个决策,每一个指令,都需要他亲力亲为,反复思量,无人能替他分担这泰山压顶般的重负。

    电梯下行带来的轻微失重感,让他本就翻江倒海的胃部更加不适。

    “叮——”

    电梯到达负一楼停车场。

    他迅速钻进劳斯莱斯的后座,一刻也不想继续留在这边。

    而此时此刻,整个香江都因为寰宇调研公司的这场新闻发布会而轰动。

    特别是四大交易所内,和记黄埔的股票代码仿佛被诅咒了一般,卖盘如山倒,买盘却稀稀拉拉,每一次微弱的反弹都被更汹涌的抛售浪潮瞬间淹没。

    银河证券公司那边买入了一部分之后,见股价继续在跌,便暂时停止了吸纳,改为时刻紧盯和记黄埔的股价。

    如此以来,就更没人买入了。

    所以,银河证券公司停止吸纳之后,和记黄埔的股价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路向下俯冲,刺眼的红色数字不断刷新着跌幅纪录,牵动着无数股民和机构的心脏。

    欧美国家下跌用红色表示警惕,因为西方觉得绿色象征生机与希望,因此,在香江绿色同样代表上涨,而红色则代表下跌。

    “又跌了5%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交易大厅内顿时一片哗然,恐慌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

    持有和记黄埔股票的投资者面如死灰,捶胸顿足者有之,呆若木鸡者有之。

    原本,因为置地集团退市、九龙仓股价回归理性、怡和洋行退出香江、汇沣银行被东亚银行击败、恒声银行退市等缘故,许多两三年前牛逼轰轰的上市巨头,如今在股市中不见踪影。

    也正因为如此,和记黄埔的市值在今天之前,已经成为香江第二大上市企业。

    自汇沣银行的危机解除,和记黄埔的股价迅速攀升,市值一度超过一百亿港元,仅次于林浩然旗下的港灯集团。

    至于港灯集团的市值,更是已经高达两百多亿港元,冠绝整个香江上市企业,有种一览众山小的孤傲感。

    可现在,和记黄埔这艘市值百亿的商业巨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倾覆。

    每下跌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数以亿计的市值蒸发,意味着李加诚的身家急剧缩水,更意味着市场信心的彻底崩溃。

    而上市企业中,因为和记黄埔股价的大跌,后面的太古洋行、香江电话、中华电力、中华煤气等纷纷前进一名。

    很快,林浩然旗下的企业中,除了已经退出上市的置地集团、万青集团等之外,香江前五大上市企业中,居然有三家被林浩然掌控。

    其中,第一的港灯集团,更是遥遥领先。

    自从林浩然入主港灯集团后,经过他一系列的投资之后,港灯集团的业务越做越好,财报越来越好看。

    再加上林浩然这位香江超级富豪,赚钱能力是人人皆知的,要不是港灯集团不能私有化,估计早被林浩然将其退出股市了,因此在许多股民看来,买港灯集团,绝对有赚不赔。

    如此一来,市值自然就不断暴涨了。

    至于太古洋行,如今市值尚未破百亿港元。

    中华电力,虽然掌握的电力供应市场要比港灯集团大,可市值却是少了数倍。

    股市,有时候并不一定完全反映公司的实际资产价值,更多是市场信心和未来预期的博弈。

    林浩然旗下的企业,恰恰掌握了这种“预期”的魔法,被投资者视为高成长、高回报的代名词。

    此消彼长之下,李加诚的和记黄埔,此刻更像是一个被市场抛弃的旧时代象征,在新时代的浪潮冲击下,显得摇摇欲坠。

    而他另一家巨头企业,长江实业,同样在大跌中。

    恐慌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香江股市,恒生指数也被拖累,开始掉头向下。

    一些原本走势良好的股票也受到波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当李加诚回到和黄大厦的时候,和记黄埔的股价下跌情况,已经跌破40%。

    也就是说,原本市值高达上百亿港元的和记黄埔,如今已经跌至不足六十亿港元。

    而且,股价还在继续下跌中。

    至于长江实业,原本将近七十三亿港元的市值,也同样跌了超过35%,目前已经不足四十七亿港元了。

    “完了,这次真的完了。”一个中年股民瘫坐在交易大厅的椅子上,双眼无神地看着简易led电子屏幕上那一片刺眼的红色,嘴里喃喃自语。

    他几乎将全部身家都押在了和记黄埔上,指望跟着“李超人”喝点汤。

    原本,他并没有投入这么多。

    可随着和记黄埔涨幅越来越大,他投入的自然越来越多。

    甚至,上个月他还贷了一笔资金,全买入了和记黄埔的股票。

    却没想到等来的是灭顶之灾。

    类似的绝望场景,在各个证券营业部上演。

    追高,向来是股市中最为常见的行为。

    可当大跌的时候,股民心理防线便很容易崩溃。

    这也是为何许多普通股民会高价接盘,低价割肉的原因。

    李加诚的劳斯莱斯停在和黄大厦停车场后,他迅速坐着电梯,直接回自己的董事会主席办公室。

    电梯打开,他明显能够感受到,整个办公室的气氛,有着一股凝重。

    所有人的脸色,都不那么好看。

    在这层楼的,都是和黄中高层管理的办公室。

    和记黄埔的发展好坏,也关系到他们的利益。

    “老板,我们的股价还在继续下跌,要想办法止跌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李察信早已等在电梯口,一见到李加诚,立刻迎了上来,脸色苍白,声音急促。

    李加诚面沉如水,大步流星地走向自己的办公室,一边走一边快速下达指令:“立刻召集所有执行董事,十分钟后在大会议室开会!

    另外,让公关部和财务部负责人马上到我办公室来,寰宇调研公司发布的内容资料也给我带一份!”

    “是!”秘书立刻跑去安排。

    如今,让股价止跌、重振股民信心,是李加诚最紧迫的任务。

    否则,将会引发一系列棘手问题,甚至可能触发更严重的连锁危机。

    他可不想在资金链还未断裂时,就被股市拖入深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