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咱们家从世界各地进口的,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回来后。
因为语言不通,都是用这种土办法学习的。
你还别说,土办法也有土办法的优点。
只需要一次翻译和记录,艇员们就能很快掌握该按钮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其实在船上,就有一套特拉法尔加级潜艇的操作手册。
但那上面的文字可都全是用英文写的,这批船员里面就没几个能看的懂英文的。
所以,那本《驾驶手册》只能摆在中队长手里,等几个会英语的船员们以后慢慢翻译。
现在,他一遍遍的亲自讲解,再手把手的教他们几遍,再让船员们给所有的按钮贴上中文标签,这也是同样的目的。
就这样不停的讲解,等孙志伟将潜艇的全部功能都讲解完毕,他才发现天已经黑了。
想到大家都没吃饭,他赶紧打住,让中队长将人带回基地。
可战士们实在不放心,把《企业号》就丢在这里不管了。
中队长和几个小队长们商量了一下,最后留下了一个10人小队,负责河口码头的晚间执勤。
孙志伟也不干涉他们的决定,以后不管是船坞、码头还是潜艇都要他们来操作和维护。
这些东西他们提前适应一下也好,他不准备干涉。
这个河口码头修建在一条河流的河口上游,周围全部是茂密的丛林,隐蔽性很好,在高空中很难发现这里的建筑。
以后这里就作为专门的潜艇基地了,不仅要有各种功能建筑,还需要扩建出更多的潜艇泊位。
孙志伟可不准备就此收手,他以后肯定还要继续弄到更多的潜艇回来。
不过,潜艇基地的扩建,他并不准备再请外面的施工队过来施工。
这就要感谢部队了,部队在准备让这一大批战士退伍前,给他们做了不少培训。
特别是有一本书的出现,大大增加了退伍兵们回到家乡后,建设家乡的能力。
那本书就是,被称为穿越者三大神书之一的《军地两用人才之友》。
这本书里面分为几个部分,首先就是军事知识,这个都不用多说,里面的军事知识那是相当硬核。
打飞机、打坦克、打空降,还有防原子、防化学武器、坑道战等等内容,都是咱们部队长期作战经验的总结。
除了军事知识,里面还有很多民间实用的救护知识,如骨折包扎、冻伤救治等等。
后面更多的内容是建设国家的实用技能,堪称社会谋生技能大全。
从种粮、种菜、种果树、药材到养殖动物,以及使用工业机械、造房子、打家具、修电器、理头发等生活类技能全部都有。
甚至里面还有摄影、篆刻、做饭、会计、工商经营管理等技能。
后来市面上那么多养龙虾的,养牛蛙的,养鹅肝的,开饭店的,开理发店的都是哪来的技术,根子都在这本书里面呢。
总之,这一套学下来后,妥妥的军地两用人才,扛起枪就是军人,放下枪就能建设国家。
所以,孙志伟招来的可不仅仅是1000名退伍军人,而是1000名多功能复合型人才。
以后的基地扩建,他们自己就能搞定,根本用不上外面的建筑队。
当然了,潜艇基地光有这些水兵肯定不行,还需要更多的地勤人员。
只是现在人员匮乏,只能先凑合着大家自己来,等后面家里派遣更多的人员过来后,用人荒自然会逐步得到解决。
将《企业号》交给战士们后,孙志伟在东南亚打造的永久基地,又拼上了一块重要的蓝图。
半个月后,孙志伟带着潜艇兵们开着《企业号》进行了他们的第一次海试。
第一次驾驶这艘新潜艇,他们也没敢走太远,就围着苏比岛周边转了几圈,描绘了附近的水文数据就算完成了任务。
看着他们的操作虽然还不够熟练,但每个人都严格的执行规章制度,以不犯错为前提,这也明显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
因为潜艇内部每一条规章,都不是随随便便拍着脑袋想出来的。
很多时候,每一条规章的背后,就是一条条逝去的鲜活的生命,对他们发出的最严厉的警告。
其后的几天,孙志伟又带着他们出航了几次,看到他们越来越熟练的操作,他终于放下心来。
马上就要到五月份了,许一民那边,还在等着他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报告》呢。
这是正式任务,还是要抓紧时间完成。
算了算时间,NASA的这个事故报告应该已经成型了。
于是,他在4月底乘坐湾流3直飞佛罗里达州。
佛罗里达州的位置在美国的东南方向,是一个突出海洋的半岛,它左临墨西哥湾,右临大西洋。
佛州的地理环境有点像咱们的江南,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平均海拔不到35米。
17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大约相当于咱们的粤省,其境内有河流1万7116条,湖泊3万多个,还有17个一级自流泉,堪称美国水乡。
佛罗里达州有几个有名的城市,其中首府塔拉哈西,大家可能都没什么印象。
但佛州却有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城市:度假胜地迈阿密。
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部电影,将迈阿密作为拍摄胜地。
阳光、沙滩、棕榈树和比基尼美女,几乎已经成为全世界对迈阿密的固有印象。
而从今年开始,佛州又有一个地点出名了,那是因为一场举世震惊的大爆炸。
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上,有一个隶属于NASA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今年1月28号,‘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火箭升空后的第73秒,‘挑战者号’凌空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无一生还。
这一惨烈的灾难性事故,被发射现场的数千名观众亲眼目睹,并很快传遍了全世界。
这种前所未有的事故立即引起了所有航天国家的警惕,他们纷纷从各种渠道打听事故发生的原因。
国内也在到处打听事故的调查结果,孙志伟显然不是唯一一条情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