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看起来像是没有关联的突发情况。
但实际上,只要站在一个总览的角度去看待,就会发现每件大事相互之间都有关系。
刘备要搞唯才是举,策试取才,必定会受到最激烈的反扑,刘备自己也有心理准备。
而青州三个方向同时有贼人举事,这当然不是什么意外。
虽然目前还没得到确切的情报,无法确定幕后是谁搞事情,但全都自称天子,那就多半和各地豪门脱不了关系。
——刘备要断名士垄断官位的根,名士自然也会试图断刘备施政的根。
天子,就是刘备施政的根。
刘协颁布的诏令是最正统的法理,那么反对派就必定会扰乱这个法理。
哪怕是谋反,哪怕是拉着整个天下陪葬。
其实这也正常,当初刘宏建立鸿都门学,召寒门中擅文、赋者待制鸿都门内,试图以天子门生取士,照样受到了猛烈反扑——鸿都门学建立仅三年后就毁于永乐宫火灾。
(注:鸿都门是北宫的东门,也就是永乐宫的东大门。182年雒阳火灾,永乐宫署被烧,雒阳粮食断绝,天下道路封阻,漕运不入京,全都是史实。在这场火灾前,蔡邕等人曾不断上书抨击鸿都门学。而火灾之后鸿都门学就不复存在了,也再没有以鸿都门学授官的记录。)
鸿都门学并不算刨名士的根,只是增加了个天子取士的渠道,刘宏当时还是实权天子,但仍然发生了火烧北宫以粮食胁迫皇帝的事儿。
刘宏在西园养狗官,给狗窝挂三公府的牌子,这可真不是为了侮辱百官……
说实话,刘宏那时候能忍下来,没有因怨发狂大肆杀人,就已经是很有自制力了。
而现在的刘协,接手一个天下大乱的帝国,政望当然没法与当时的刘宏相比。
且稷下学宫涉及的后果更严重,出现三路自称天子的贼人,刘备也不觉得奇怪。
贾诩也显得很平静。
毕竟刘备不是刘宏——刘备现在能调动的兵力,可比当初的刘宏多得多。
一路从雒阳过来,刘备在陈留等地吸收了关东军的不少残兵余部,兵力和将领都挺足的。
目前刘备的本部已有六千战兵。
这六千人都可以视为刘备的家兵,装备极好,且可以随意调派,反正全都是刘备的私兵。
其中,赵云领着的“玄甲骑”已经扩充到八百,这是私兵中最精锐的部分,也是刘备的卫队。
张飞的“武锋营”也已经扩充到了一千二。
关羽没有另外建营号,因为他领的是刘备的中军。
卞秉领后军五百人,同时也管理辅兵屯田事务——辅兵是不脱产的,属于民兵,数量很多,这也是没通过武选的新兵必经之路,不计算在战兵之内。
另外还有几百人被分派给了左沅、卞姬等作为卫队,实际指挥官是左沅本人。
张白骑将冥卒补充到了一百人,仍然是“百骑”,通常跟着贾诩。
除了本部之外,还有僚属兵马,合计也有五千多。
牵招、张郃、白垚、张饶、太史慈等各领其部。
这些就不是私兵了,而是右将军府的兵马。
这一万一千人是直属于刘备的兵马,实际出兵作战时,视出兵距离远近会加派辅兵和民夫。
如果全力动员,刘备能动员出三万人马。
(注:如果出兵比较远,出动五千战兵,需要的辅兵和民夫就得上万,合计得有一万五千人马。战兵数量不代表全部兵力,但战斗力大多依靠战兵。)
同时,徐荣有一千五百精兵——徐荣目前因战功升为了后中郎将,是天子之将,其部队属于中央禁军序列。
折冲校尉徐晃领一千八百白波军——现在也成了中央军。
张辽还有五百人马,这也是投效天子的。
——兵马是不缺的,将领也够多,虽然看起来只占据青州一州之地,但刘备可不是当年的小角色了。
为了应对三面来敌,刘备让徐荣领军去平原平叛,白垚、张郃各领本部与徐荣一同进军冀州。
太史慈则搭乘管亥船队,向北在渤海湾寻找登陆点,以便随时夹击。
徐州方面,诏令陶谦平定下邳阙宣叛乱,并让驻兵琅琊的臧霸南下支援。
泰山这边,以徐晃为将,张饶支援。
同时,刘备让牵招把掌玺官的职务移交给了简雍,并任命牵招为护乌桓中郎将,前往幽州管理军务,免得幽州生乱导致外族有机可乘。
刘备本部没有出兵,但张飞驻扎到了济南西部要道历城,关羽领军两千驻扎到了临淄南部的般阳。
临淄留了包括赵云在内的三千精锐作为机动部队。
一系列军事调动后,刘备仍然镇定自若的举办了策试。
第一场策试参与的人不算太多,大概有六百人应试,能进入面试阶段的也只有三十余人。
因为目前大多数学生还不适应这种无视经义只考实务的方式。
但即便如此,刘备还是从面试的人里发现了良才。
此人参考的题目是军事战策,策论相当专业,但其家人明细中却什么也没写。
“颍川徐庶……徐元直。”
刘备看着眼前还有些青涩的年轻人:“这不是你的本名吧……为何不写家人背景?”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刘备上辈子就知道徐庶不是其本名——这是徐庶杀人潜逃之后改的名字。
“……某本名徐福,曾为友复仇杀人……得友人相救后,自觉武艺不如策谋,听闻稷下学宫复建,便来了青州求学。”
徐庶倒是挺老实的:“听闻将军也曾为友复仇,想来不至于论我之罪……但我也不敢将家母之名附于我这个罪人之旁,请将军见谅。”
“你的策论我看了……但我想问个与策论无关之事。”
刘备点头,也不再追问别的,毕竟这是面试:“今我开策试取士,本意唯才是举,你今因策试而起,当知此事之利。但此事必会招致门阀反对,乃至青州三面皆有贼僭越叛乱……想必你也明白这是为什么。
“青州一州施行尚且如此,若是推行天下,恐天下皆反。元直,你可有方略将此唯才是举之策推行天下?”
这个问题连贾诩都没法回答……若是面对其它人,刘备当然不会问这么难的问题。
但谁让徐庶跑来考公务员呢。
徐庶考虑了很久,眉头皱成了‘川’字。
“将军,唯才是举侵占豪门荐官之利,此生死之决,徐某无能,无方略使得天下豪门不反。”
斟酌很长时间后,徐庶才开口回答:“但若只问如何推行天下,徐某倒是有策……将军,豪强门阀亦各有私心,或可将稷下学宫之名赠于各州强豪开办新官学,但每个州只能设一个官学……让强豪在各州争夺官学开办之权,或可以策试资格使其各自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