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睁开眼睛,林序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他快步走向办公桌,打开电脑,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尽全力试图将江星野传输给他的,有关“拼图实验”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
虽然说自己进入高维空间时,这部分信息是像信息流一样直接“流入”自己的大脑的,但在回到三维世界之后,想要取出这部分信息,却仍然只能依赖传统的记忆导出方式。
同时,信息在自己大脑中的存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大脑的功能性。
如果时间拖得太久,该忘还是会忘的。
所以,他必须要尽快。
花了足足一个小时,林序终于把“拼图实验”的技术框架全部输出完毕。
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填充、数据修正工作。
这部分内容倒是可以慢慢来,不用急于一时了。
推开键盘,林序长舒了一口气,一遍活动着略有些酸痛的手腕,一边从头到尾复盘着“平图实验”的全部细节。
不得不说,这是个惊人的计划。
它的设想大胆到了极限,但它的逻辑又同样严密到了极限。
那个宗教世界的人类,除了在“信仰”上的差别之外,对高维世界的认知发展,与自己所在的命运石主世界其实并无太大差别。
在最开始,他们也一样认为,升维的关键是维持稳定的“高维通道”,是建立“限制器”,去限制时间碎片崩溃带来的影响。
他们也认为,所谓的“高维适应性”问题,不过是升维过程中的一个小小障碍,跟“升维途径”的问题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但很快,就跟命运石主世界的所有人一样,他们也最终确定,高维适应性问题,正是整个升维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所谓的升维,也不过不切实际的妄想。
于是,他们选择了孤注一掷,用一张一张的拼图,去测试边界的特性。
他们首先建立的是大规模的限制器阵列,通过限制器带来的时空对称性破缺特性首先稳定了区域内的时空结构。
而在建造限制器阵列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就是所谓的“闭环反馈系统”。
一套限制器阵列与单独的限制器不同。
单独的限制器,基本上可以说是利用受拓扑保护的真空态壁垒来维持已经创造的时间碎片的稳定,这个过程是精巧的、平衡的、也是稳定的。
它的规模很小,与外界基本隔绝,收到的不可控干扰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它很安全、也很可靠。
但,当一个限制器装置,转化成“限制器阵列”时,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过大的规模让限制器的运作无时无刻不承受巨量的干扰,而想要解决这种干扰,是不可能依靠建立围墙一样的“隔绝”的。
唯一的方法只有一个。
建立一套庞大的闭环反馈稳定系统。
这套反馈系统必须要能够实时监测限制器阵列内部微弱的时间流速率和量子态,同时又不能引起其坍缩。
而要做到这一点.
同样只有唯一的一个方案。
零作用测量。
当梳理到这一层时,林序的后背几乎冒出了冷汗。
当然,并不是那种“惊悚”的冷汗。
而是一种因为巨大的震撼,感受到了强烈共鸣所引发的战栗。
自己所在的世界,与那个所谓的宗教文明所在的世界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式、完全不同的社会结构。
但在最终,在有关高维的一切技术上,都做到了殊途同归。
他们使用零作用测量方案来监测限制器阵列,而己方则是使用这种方案来为CKC晶体测试开路。
隔着无数星河,或许在世界末日到来之前都无法相见的两个文明,在共同的灾难面前,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这不得不说,也是一种独属于人类的浪漫。
林序轻轻捏了捏眉心,随后,他继续向下看去。
在解决了反馈系统的问题之后,宗教世界的人们还引入了一套“能量偿还系统”,用于向他们所在的边界区域输送能量。
而在输送能量的过程中,他们便可以实时监测边界带来的映射变化。
到这一步,技术难度反而相对较低了。
毕竟,这个操作的本质,无非就是反复试错而已。
只要拥有一台足够强力的量子计算机、并且将这台计算机调试到适合用于记录测试结果的状态上,整个测试工作,基本就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反而是在于这样的“隔离测试”带来的“拼图效应”。
世界被撕裂是必然的结果,怎么去应对这种撕裂,就成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
但命运石主世界与那个宗教世界的差别在于,命运石主世界用更快的速度开发出了阿库别瑞技术,这个世界有足够的事件去进行星际殖民和设施建设。
或许,我们不需要把“拼图”放在地球上。
而是可以放在更远的异星,尽可能减弱割裂带来的影响。
不过当然,这个问题,自己暂时倒是也没有那么急着需要去考虑。
想到这里,林序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随后,他果断把整理后的文档打包,直接上传给了协调小组的专家组。
而在上传完毕之后,他自己则是重新拿出了笔记本,开始记录这一次从跃升时代世界获取的线索。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所谓的边界幽魂并不是一个实体存在,而是某种拓扑缺陷,或者叫‘编码缺陷’,秦士忠与便捷幽魂的沟通,实质是与他自己的镜像沟通。】
【第二,与边界幽魂的沟通确实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种规则可以被理解为程序中允许被输入的‘合法值’,只有在输入合法值时,程序才能得到正确的反馈,否则有可能引发不可控的后果】
【第三,边界问题是通往高维适应的必经之路,理解边界,才能理解高维。如果已经存在一个稳定的缺陷可以作为‘插值’引用,对边界编码体系进行解码的难度可能大幅降低】
写完所有线索,林序在最后一行上标注了一个红圈。
不得不说,虽然秦士忠这个人,无论是从他的行为上,还是从他的“野心”上,都给人一种“上不得台面”的感觉,但他的手里,确实掌握着能够影响人类文明后续发展的关键线索。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相当清晰了。
如何促使秦士忠交出他所掌握的信息?
或者,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与他达成可靠的合作?
其实如果实在互信的前提下,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放他进入高维通道,按照己方的要求通过“边界幽魂”传递特定的信息,从而获取到有序的反馈,为解码工作提供支持。
但问题是,秦士忠肯定是不信任官方的,而自己也不见得有多信任他。
如果真的把他放进了高维通道,他反手来一个同归于尽怎么办?
“修改数字”这种事情,他可是真的能做得到,也能干得出来的。
林序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为什么不能所有人都是张黎明呢?
张黎明这小子虽然有点过于极端,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只要能够用绝对正确的理论说服他,那他也一定会不计代价的协助、合作。
可惜,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复杂的。
人性,也同样是复杂的。
交给秦风他们去考虑吧。
如果信任的问题最终无法解决,那唯一的办法也就只能是
继续推动“高维前哨”计划,尝试去找到贺奇骏,由他来承担这个关键责任了。
急不来的!
“啪!”
林序合上了笔记本,伸了个懒腰。
眼看又到了吃饭时间,他正打算出门去找江星野,但也就在这时,他的保密机突然响了起来。
接起电话,那头传来了张黎明的声音。
“林总,你在办公室吗?”
“.这个称呼你别瞎叫,以我现在的身份,你这么叫,有点那啥。”
“呸呸呸!”
电话那头的张黎明连忙呸了几口,紧接着问道:
“你在办公室吗?我过来找你?”
“在,你过来吧。”
“等我两分钟!”
啪地一声,电话挂断。
林序走出休息室,才刚倒上水喝了一口,办公室的门,已经被敲响。
“进来。”
大门打开,张黎明的脸出现在了门口。
“林工!”
他的脸上挂着激动的神色,没等林序回答,他便继续开口问道:
“那个有关‘拼图实验’的架构,是完整的吗?”
“我的意思是,你能确定那就是最终版本的方案吗?”
这话问的,啥意思?
林序愣了一愣,随后点头回答道:
“基本上已经可以确认是最终方案了。”
“即使不是最终方案,也已经很接近。”
“框架上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最多会有一些细节上的调整。”
“明白,明白!”
张黎明连连点头。
紧接着,他开口问道: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你知道如果最终,拼图实验方案,真的是建立在这个技术框架上实现的,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什么?”
林序一脸的莫名其妙。
他完全搞不懂张黎明在说什么-——从这套技术方案中,他看到了别的东西?
还是说,这套方案还有自己没注意到,但确实存在的其他可能性?
但似乎也不应该啊。
整套方案的框架完全是固定的,它的技术逻辑很清晰,下限很高,但同时,上限也已经锁死了。
这要是还能受启发、提出一个连自己都没想到的更强的方案,那张黎明这个人,也是真的神人了。
看着林序一脸懵懂的表情,张黎明痛心疾首地说道:
“你怎么还没反应过来啊?”
“你难道还没发现,这件事情有多不可思议吗?”
“不可思议?”
林序更懵了。
建造限制器、推动人类走向升维这一点本身就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吧?
但好像,此时的张黎明,是另有所指?
“你指的具体是哪一方面?”
林序皱眉问道:
“是技术本身,还是”
“是技术的利用率。”
张黎明直截了当地说道:
“在提出‘拼图实验’方案之前-——甚至在真正注意到高维适应性问题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发了许多种不同的技术。”
“CKC负能量聚变,超光速航行,限制器,时间碎片制造,零作用测量.”
“这些技术每一个都是相互关联的,但却又不是严格关联。”
“很多种技术,或许在我们当时看来,是没有必要,或者低优先级的。”
“但是现在,在这个拼图实验的方案中,所有的技术,全部都被应用到了同一个目标里去!”
“你就不觉得,这个技术利用率,有点高到离谱了吗?”
“我甚至在怀疑一个问题。”
“到底是这些技术恰好满足了拼图实验的要求,还是先有了拼图实验,我们才逆向开发出了其他技术。”
“因为所有技术的开放都堪称‘恰到好处’,没有任何一项技术,是多余的!”
“这难道还不够不可思议吗?”
嘶.
张黎明的话音落下,林序也是终于反应了过来。
确实,这项计划中,现存技术的利用率实在有点太高了。
这.合理吗?
如果不合理,那这样的状况,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看向张黎明,眼神里满是疑惑。
他知道,张黎明一定是已经有了某种猜想,才会急不可待地跑过来找自己。
但他的猜想,是什么?
而这时的张黎明也不再卖关子了。
他稍稍喘了口气,随后快速说道:
“我认为,极有可能,我们所使用的一切技术、我们现在选择的发展路径,也是存在某种先验的逻辑的。”
“我不知道你是否对这些技术的选择和发展有感知,但很明显,在你、在花粉的协助下,我们已经做出了最优解。”
“而这一点.意义非常重大。”
“如果这个计划的技术框架能被公开,那么,我有理由相信,整个世界所有的学者、决策者,都会做出跟我一样的判断。”
“那就是,蝴蝶做出了最优解。”
“林工,不管你是怎么做出的选择,但从这一刻起,你的权威性已经完全建立了。”
“你的最后一个漏洞,已经被补上了。”
“接下来,你想要走到什么高度、想要选择什么位置.”
“只取决于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