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文娱:1990 > 第414章 鸡毛杀青

第414章 鸡毛杀青

    张延原本以为还要过一段时间,谈判组那边才会给出反应。

    谁知道转过天下午,那位副组长就又把他喊到了办公室里。

    看对方笑吟吟的样子,张延忙问:“领导,是不是事情有眉目了?”

    “差不多吧。”

    副组长嘿笑道:“今天上午连着几个电话打到谈判组,你张总的动员能力不小啊。”

    “啊?”

    张延愣了一下,忙撇清道:“领导,您可别千万别误会,这本就是合则两利的事儿,我没必要再去托关系卖人情。”

    副组长盯着张延看了一会儿,又笑道:“倒也是,那‘出国闯荡去纽约、衣锦还乡回津门’的顺口溜,才一天时间就传的到处都是,津门那边会主动支持你也正常。”

    此后这件事一路绿灯。

    谈判组挑了一个国营企业的广告、一个合资企业的广告,张延也趁机塞了个圆梦一直想拿下,但谈了许久也没谈妥的大单。

    然后他就带着三个合同回了津门,让公司加班加点的拍摄贴片广告。

    而等把差事分派下去之后,他和陈虹又去参加了《一地鸡毛》的杀青宴。

    这这部剧是5月底开机的,到现在拍了两个半个月,李兵兵的戏份早就拍完了,不过她并没有离开。

    而是继续留在剧组打零工,顺带还在张延的安排下接了两个广告,虽然都不是都什么大活儿,但加起来也拿了一万三。

    算上两人在剧组攒下的,把张延的欠债还完之后,还凑了八千多寄回了家里。

    也正因此,姐妹俩虽被冷落了一个多月,再看到张延仍是两眼放光,恨不能一左一右抱住张延的大腿。

    不过剧组里面等级森严,可不是谁想往前凑,就能往前凑的——再加上还有几个老演员在,姐俩就更是只能望梅止渴了。

    这时一只手忽然在两人眼前晃了晃,旋即就听牛丽笑道:“你们收着点儿,小心被陈总抓了包。”

    李兵兵和李鳕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你瞎说什么呢,老板来了还不兴我们看两眼啊?”

    “呵呵~”

    牛丽回以哂笑,别人怎么想的她不清楚,但作为冰雪姐妹在剧组最好的朋友,她敢百分百确定,这姐妹俩跟张总关系不一般。

    否则谁会找没名气的人去拍广告,而且还给那么高的酬劳?

    当然最重要的是,牛丽确认这她们出身都不如自己,根本就没这个人脉和财力。

    两个年轻姑娘突然变得很有钱【衣服、BB机】,还遇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在别的行当或许还有其它可能,但在娱乐圈……

    所以她盯着姐妹俩,真心实意的道:“我现在也是圆梦的签约艺人了,以后再有什么好路子,你们可千万拉我一把。”

    “呃~”

    冰雪姐妹都听懂了她话里未尽之言,毕竟牛丽平常对这种事从不讳言,而且态度表现的相当明显。

    不过……

    跟她更熟的李鳕,小声道:“你们家不是条件不错嘛,为什么还要……”

    “我图名啊!”

    牛丽坦然道:“我们家算是条件还可以,但也没办法把我捧成明星。”

    说着,她看向了张延的方向,含糊道:“但那位就不一样了。”

    冰雪姐妹再次交换了一下眼神,李鳕的表情有些纠结,而李兵兵则是透着坚决——坚决的拒绝。

    虽然刚进影视圈没多久,但李兵兵也已经发现了业界僧多粥少的现状,张总手上的资源虽多,可也不够这么多女人分的。

    她又不像陈总那样稳坐钓鱼台,才不会主动给自己增加竞争对手呢!

    与此同时。

    张国利和陈道铭正跟张延讨论《阳光》拿奖的事,像他们这样对未来有追求的演员,对奖项的渴望一点都不比陈虹差。

    而这次夏宇拿到威尼斯影帝,让他们的心态颇不平衡。

    这‘影帝’不是应该以演技水准来定吗,给一刚成年的小屁孩……他懂什么叫表演吗?!

    两人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言语里透着不服不忿,其中陈道铭的酸劲儿尤甚。

    “世道真是不一样了。”

    他感慨道:“搁我们刚入行那时候,除了儿童剧的特型演员,谁不得磨个几年才能获得认可?哪像现在,小年轻们随随便便就能闹个大新闻。”

    张延没接他这茬,而是岔开话题问张国利:“张导,你要不要先休息几天,然后……”

    “不用!”

    张国利断然拒绝:“本来我准备的就晚,更不用说还是自导自演,这要再不抓紧时间怎么服众?”

    论导演方面的才华,张国利可能比不上冯晓刚,但他这份精力也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听说他最近白天拍戏,晚上就跟宰相刘罗锅的编剧煲电话粥,经常熬到半夜一两点,第二天早上起来照常拍戏,什么都不耽误。

    这马上四十岁的人了……

    张延感觉自己到这岁数,怕是未必赶得上对方。

    他又追问:“张国君后来没闹情绪吧?其它演员选的怎么样了?”

    “情绪是有,但没冲我来。”

    张国利笑道:“他那样的人我见的多了,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变通,但做事情特别认真,也不会因为情绪就耽误了正事儿。”

    所以说人性是复杂的。

    站在张延的角度,张国君的强势做法完全不可接受,但秉公而论,他确实是希望能把电视剧拍好,而不是一心想着争权夺利。

    “现在就几个配角没定下来了。”

    这时邓洁接茬道:“张国君没推荐,我和国利也没看好的人,可能需要张总你亲自点将了。”

    “是吗?”

    张延闻言有些好奇:“是什么角色这么难产?”

    邓洁笑道:“一个是剧里戏份不少的银红,一个是让乾隆皇帝从此不早朝的江妃,还有一个就是我身边的大丫鬟,后来给刘墉做了小妾的嫣翠了。”

    这三个角色按说都不难选。

    张延立刻就意识到,这不是角色难找,而是特意给自己留了‘发挥’的空间。

    “江妃就从舞蹈团选人吧。”

    替王璐瑶争取了戏份最少的角色,张延又看向了陈虹:“剩下两个角色,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他最近没什么要捧的人——李兵兵开学才大二,这两个角色肯定接不了。

    再说陈虹现如今是正式的老板娘了,张延肯定得征询她的意见。

    陈虹护着肚子笑道:“还是你定吧,我最近来公司少,一时也想不起谁更合适——对了,你记得先把《奔腾年代》的主演挑出来,别到时候撞了档期。”

    说到《奔腾年代》的主演,张延就有些头疼,正因为这是专门针对年轻演员写的本子,现在竞争那叫一个激烈。

    中戏、北电、上戏的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中戏因为人数最多,甚至还有内斗的迹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