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 第400章 李渊渭南一日游(2)

第400章 李渊渭南一日游(2)

    “修路,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可不少啊。”

    李渊感叹道,“你们县令大人也是下了血本。”

    “所以我们才说县令大人好啊。”小六子肃然起敬,“县令大人一不拿我们一针一线,二不征收徭役,反倒给修路的人工钱,你说他好不好?”

    李渊笑呵呵道:“行行行,你们县令大人好行了吧?”

    “不过,我怎么听说你们县令大人好像从不露面呢?”

    “哪怕遇到案子需要主持公道他也没出现过,基本全是由县衙主簿出面的,去年朝中还有人用这个参过一本呢!”

    “他们懂什么!”小六子气愤道:“县令大人平时多忙啊,哪里有空管这些事!”

    “比起县令大人亲自上堂主持所谓的公道,我们宁愿县令大人不出现,因为我们知道县令大人在做实事,一心为了我们。”

    说着,他顿了顿,“再说了,县令大人并不是不管这些事,一般都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案子大量减少。”

    “怎么个从根本上解决法?”李渊疑惑道。

    “嗯......”小六子想想说:“比如县令大人刚上任那会,直接把恶名远扬的一个大黑帮全抓了,最近更是发出了悬赏,可以举报作奸犯科之人拿赏钱,听说县衙的大牢都装不下了。”

    “昨天当着大家的面杀了一批该死之人呢。”

    原来如此!

    李渊明白了,小六子所说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是用铁血手段清理有罪之人,震慑众人啊。

    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用一举多得来说都没问题。

    接下来,李渊时不时问上一个问题,小六子很耐心地全都回答了。

    走着走着,小六子忽然停下了脚步,指着不远处一座巨大的三层建筑说:“大爷,您看,那是县令大人建造的图书馆,据说里面存放着海量书籍,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见不到的。”

    “今年要开科举,不知道有多少读书人从各方赶过来,就是为了在里面观看书籍。它全天十二个时辰营业,你不管什么时候去,基本上都找不到位置。”

    “我已经看到了。”李渊稍显浑浊的眼睛有些震撼,因为哪怕站在外面,都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里面人挤人的场景。

    这么大一座建筑里面倘若全是这样的话,那起码有几千读书人挤在里面。

    这是何等令人震撼的场景?

    当初科举的时候他都没见过这么多读书人。

    “那进去读书需要什么条件?”李渊侧头询问。

    “什么条件?”小六子不懂了,“为什么还要什么条件?谁都可以去啊。”

    此话一出,不止李渊,一旁的李福顺都震惊了,愕然道:“怎么可能,里面既然存在海量书籍,难道真就一点条件没有便让这群读书人看吗?”

    两人着实有些难以理解。

    在他们看来,书籍都是珍贵的,连普通的书籍都是如此,更别说那些旁人很难接触到的书籍了。

    世家之所以笼络人心,靠的不正是书籍与向上的通道吗?

    这两点陈衍都满足啊,书籍有,关系同样硬,他完全可以借此收拢人心,成为新生的大势力。

    为何不这么做呢?

    李福顺不理解。

    “没什么条件吧。”小六子仔细想了想,“如果说在里面读书一个时辰一文钱也算条件的话。”

    李渊:“......”

    李福顺:“......”

    这下,两人无话可说了。

    一个时辰一文钱,这算个屁的条件。

    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砸下去几十上百贯钱,都找不到读珍贵书籍的门路呢。

    一时无言,两人都在默默消化这个消息。

    片刻之后,李渊皱了皱眉,随即舒展开,像是想通了什么,开怀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小了,是我们小了啊。”

    李福顺不解道:“敢问老爷,什么小了。”

    “唉!”李渊叹息,“是我们格局小了。”

    李福顺能跟在李渊身边,自然不是什么笨人,听到这话,瞬间反应了过来。

    苦笑着摇头,“原来如此,是奴......小的狭隘,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小六子有点听不懂两人的话,但他也没多想,反正自己只需要照顾好客人便好。

    “小六子。”李渊叫了声,“我们能进去看看吗?”

    小六子有点为难:“从前肯定是没问题的,但现在人太多了,挤进去怕是很难。如果您二位不介意的话,进去看看当然没问题。”

    “嗯......那算了吧。”李渊很想进去看看,可一想到自己一把老骨头,万一磕着碰着或许会给自家孙女婿带来不少麻烦,便放弃了。

    “行,那我跟您说说里面的情况好了。”小六子也不想进去,毕竟太挤了,为了满足客人的好奇心,就把里面存在什么,什么布局,有什么规矩统统都告诉了李渊。

    主仆二人听得津津有味,只觉得今天这一趟没白来。

    不久后,他们来到一间店铺前,小六子介绍道:“你们瞧,这是县令大人造出来的蜂窝煤,价格相当便宜,而且可以烧很久。”

    “正是因为有蜂窝煤,我们这个冬天的日子比以往可好过了太多。”

    这次小六子带他们去看了看蜂窝煤,惹得李渊连连赞叹。

    接着,小六子又指着旁边的店铺说:“那是棉衣的店铺,只可惜去年县令大人卖的不多,听说是材料稀少,但有消息称今年大家都可以穿上棉衣。”

    棉衣?

    李渊一听,连忙问:“是不是就是那个有点鼓鼓的,里面塞了一些白色的物品,穿上很暖和的东西?”

    “咦?”小六子惊讶道:“看来大爷您听说过呀。”

    “哼哼。”李渊突然骄傲了起来,“我可不止听说过,我还穿过呢。”

    “那你运气可真好。”小六子羡慕道:“去年我只买到了一件,给我妹妹穿了,我都没有呢。”

    “不过我今年肯定可以穿上。”

    “哈哈,那就提前祝贺你了。”李渊心情很好,拍了拍小六子的肩膀:“走,我们接着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