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521章 潘公公倒戈向许靖央?

第521章 潘公公倒戈向许靖央?

    守在潘禄海身边的边关军,严阵以待,蓄势待发。

    赵曦瘫坐在雪地里,浑身冷汗,可是思绪却飞快思考。

    潘禄海的性命实则跟她无关,即便死了,也不是她的错!

    但,潘禄海和几个边关军都死在这儿,独独她一个人回去了,该怎么跟许靖央解释?

    以许靖央针对她的态度,岂不是又要说错全在她?

    想到这里,赵曦还算有力的左手拔出佩剑,嘴里喊着:“潘公公,快逃!”

    她举剑冲了过来。

    看似跟北梁残兵扭打在一起,边关军刚要动手,却见那些北梁残兵竟转身就跑。

    赵曦象征性地追了两步,边关军连忙放箭追杀。

    没想到那些北梁残兵身手极好,眨眼间在雪原上跑远了。

    潘禄海急了:“追啊!好歹抓住一个,也好回去交差!”

    赵曦却急忙阻拦:“不可,穷寇莫追。”

    潘禄海瞪着她:“赵束尉,你……”

    “公公别说了,领兵打仗这方面,我比你更有经验,我们七人对他们二十余人,毫无胜算,勇者不该逞匹夫之勇。”

    赵曦此时倒是说的冷静理智。

    潘禄海重重地一哼:“好,我看你回去,怎么跟大将军交代!”

    傍晚。

    许靖央屋内煮茶,脑海里已自动地铺开白猴关外靠近北梁那边的沙盘。

    她的暗骑卫前几日刚给她送来地舆图,绘画的隘口暗路、进攻要道,许靖央来回看了好几遍,终于熟记在脑子里。

    进了北梁的地盘,离朝廷的补给线就愈发远,也意味着,接下来每一场仗,她都要打的谨慎、打的利落。

    许靖央不仅要为自己负责,还要给全营将士们的性命负责。

    正在此时,寒露脚步匆匆进来:“大将军,我们的人假扮成北梁残兵,果真吓得那赵曦慌乱中说出赵晏的名字,还提到了玉笛和面具。”

    许靖央扬起眉梢,若有所思片刻。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将士的禀奏。

    “大将军,潘公公和赵曦两人遇袭,没有接应到物资就回来了,潘公公就在帐外,说有话要禀奏大将军。”

    许靖央意料之中地抿起唇角:“让他进来。”

    这次,是潘禄海独自来的。

    “潘公公,这次莫非又要替赵束尉做说客?”许靖央语气幽幽,“事不过三,本将可给了不少机会。”

    潘禄海脸色有些铁青,不知是不是心中对赵曦有了几分不满,连语气也显得有些强硬,不似以往。

    “大将军,杂家是来请罪的,赵束尉……也受惊了,不适合再去接应物资,还请大将军更换人选!杂家能力不足,没办法督促她。”

    主子的人,潘禄海不好说什么难听的话,但话说到这里,许靖央也听出几分弦外之音。

    许靖央停顿须臾,说道:“潘公公,其实本将也并非严苛至极,听说这次赵曦英勇吓退二十余名北梁残兵,成功将你们几人带回来,也是功劳一件,你无需妄自菲薄。”

    提到这个,潘禄海心中就更犯嘀咕。

    北梁将士以残忍著称,看见大燕的军队,那是恨不得撕下来一块肉。

    二十多个人的小队,即便是残兵,又怎么会放过他们几个人?

    何况当时赵曦扭头就跑,北梁残兵本要杀她,听她说了几句话,就收了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潘禄海心里形成,但是他不敢说。

    只怕主子也被赵曦蒙蔽,若不知就里一直帮赵曦担保,潘禄海只怕自己的小命也搭进去。

    是背叛主子下场严重还是叛国严重,他心里是清楚分量的。

    潘禄海语气更加坚决:“大将军,赵束尉表现并不如意,就算不罚,也不应当有赏。”

    许靖央要的就是他这句话。

    “潘公公,听说你是武安人士?”

    “是,杂家幼年在那儿出生,后来闹饥荒,随母搬迁至京城。”

    他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进宫做太监,换了五文碎银给家中。

    许靖央道:“你出生的时候,武安尚且是我们大燕的疆域,后来二十年前被西越夺去,杀了三万俘虏,其中恐怕都是你的父老乡亲。”

    “本将曾经率领神策军,为争夺武安,打了将近三个月的仗,牺牲的将士们,以万计数。”

    潘禄海不知许靖央为什么忽然要说这个,但如此沉重的话题,他也难免抿紧唇线。

    “大将军,您是巾帼英雄。”

    许靖央话音一转:“当初之所以会被西越夺走武安,是因为守城大将看见西越大军兵临城下,他竟吓得大开城门,不战而降。”

    “西越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武安,而我们大燕为了收复这片失地,耗费了整整十几年,牺牲了四位大将与无数将士的性命。”

    这一瞬,潘禄海沉默无声,那感觉,好似自己被扇了一巴掌。

    他所盘算的那些事,在江山社稷、家国性命之前,显得如此卑劣不堪。

    “潘公公,你身负皇命,本将理解,可一个怯懦无能的将领,只会带来灾难和失败,这就是本将为什么屡次驳回你的奏请。公公此刻,可扪心自问,赵曦能堪大任吗?”

    潘禄海霎那间僵住了。

    他嘴角蠕动两下,沉浸在内宫多年,练就出的人精本性,让他觉得自己应当说点什么。

    可事实就像一座山摆在面前,他不得不承认,许靖央说的,正是他所想。

    许靖央忽然语气微微放低:“当初公公为何会跟着母亲迁往京城,本将往前追溯时间,推断出了原因:那时西越举兵来犯,我大燕颓弱的不堪一击。”

    “武安靠近西越边关,为了躲避战乱,故而令慈将您带走,公公应该是最恨战乱的人才对。”

    潘禄海猛然抬头,看着她喃喃:“将军,杂家……”

    许靖央屈指,在桌子上扣了两下。

    “潘掌印,多余的话不必再说,相信皇上派你来,也不是给本将添乱的。”

    就在这时,韩豹大步进来:“大将军,山上有敌情!”

    许靖央立即起身,拿起佩剑往外走。

    潘禄海追了两步:“大将军!”

    许靖央头也不回:“公公请便。”

    军营里,大家乱中有序,几位主将簇拥着许靖央快速走了。

    可见她在哪儿,主心骨就在哪儿。

    潘禄海顿了片刻,抬手擦去脸上冰凉。

    他一个掌印太监,竟会有被人说哭的这一天!

    他险些忘了,在成为皇宫的奴才之前,他是个饱受战乱之苦、活生生的人。

    潘禄海去了赵曦居住的营地。

    刚走过去,就听见赵曦跟几个边关军说——

    “这次我不要命地护着潘公公他们回来,已经尽力了,大将军待我有偏见,我再怎么努力,恐怕也无济于事,你们知道我的功劳就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