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风拂过应天府,龙江码头的冰层早已消融,江水裹挟着碎冰向东流去,却挡不住码头上热火朝天的景象。
十二位即将远赴美洲的藩王身着常服,站在各自的福船旁,脸上满是按捺不住的兴奋——他们脚下的船只吃水极深,船舱里装满了粮食、种子、农具,还有重金聘请的工匠、儒生与护卫,这些都是他们在朱高炽指点下,用金银财宝换来的“班底资本”。
楚王朱桢正指挥着手下将最后一批铁匠工具搬上船,见朱榑带着一队商贾赶来,笑着打趣:“老七,你这是把江南的绸缎商都拐来了?”
朱榑拍了拍腰间的钱袋,得意道:“这些商贾手里有门路,到了美洲能帮我打通商路,可比带些金银管用多了!”
不远处,代王朱桂正检查着招募的山西矿工,这些人个个身强力壮,手里握着特制的采矿工具,是他未来开发美洲银矿的核心力量。
朱高炽与朱雄英站在码头高处,看着诸王有条不紊地筹备,时不时上前指点——先是叮嘱朱桢要在旧金山湾先建防御工事,提醒朱桂多带些玉米种子以备不时之需,又给朱柏画了简易的山地防御图。
“到了美洲,若是遇到土著部落,先礼后兵,能收服就收服,莫要轻易动武,”朱高炽拍了拍朱柏的肩膀,“邻近的王叔们要相互照应,真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就发信号给水师,朝廷会派船支援。”
诸王纷纷点头,将叮嘱一一记在心里。
兴奋之余,他们心中也多了几分惶恐——美洲毕竟是万里之外的陌生土地,没人知道等待他们的是肥沃的平原,还是险恶的丛林;是温顺的土著,还是凶猛的野兽。
朱檀握着玉米种子的手微微收紧,他虽然激动不已,却从未在蛮荒之地开垦过;朱楩望着无边无际的江面,忍不住想起京城的繁华,心中竟生出几分不舍。
吉时一到,远处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朱元璋身着龙袍,率着文武百官缓步走来。
码头上瞬间安静下来,诸王齐齐转身,躬身行礼:“儿臣(臣等)参见陛下!”
朱元璋抬手示意众人起身,目光扫过眼前的十五位藩王——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站在最前,他们是此次带领诸王开拓美洲的核心;身后的十二位藩王虽面带紧张,却难掩眼中的锐气。
朱元璋心中百感交集,既有身为父亲的骄傲——这些儿子们即将远赴海外,为大明开拓疆土;又有难以言说的不舍——这一去,山高水远,再见不知是何年。
“今日送你们启程,朕只有几句话要叮嘱,”朱元璋的声音透过春风传遍码头,带着几分沙哑却格外坚定,“到了美洲,先安定封地,开垦荒地、修建城池,让跟着你们的百姓能安居乐业。当地的土著部落,能收服就收服,给他们粮食、种子,教他们耕种、织布,让他们知道大明的仁德;若是遇到顽抗的,也莫要手软,该强硬时就得强硬。”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每一位藩王身上:“你们十五人,虽各有封地,却都是朱家子孙,是大明的藩王!若是哪一位遇到危险,邻近的兄弟要第一时间出兵相助;若是遇到连你们都解决不了的麻烦,就立刻向朝廷求援——水师的战船会随时待命,朝廷的粮草、兵器也会源源不断地送过去。记住,你们不是孤军奋战,身后有大明,有朕!”
诸王听着这番满是关切的嘱托,眼眶不由得红了。
朱樉想起出发前马皇后拉着他的手,虚弱地叮嘱“照顾好弟弟们”;朱棡想起昨夜朱元璋悄悄派人送来的护身符,上面还带着父亲的体温;朱朱棣望着朱元璋鬓边的白发,想起小时候父亲教他骑马射箭的模样——这一别,或许就是天人永隔,再也见不到年迈的父亲,见不到病重的母亲。
“儿臣……遵旨!”朱樉率先开口,声音哽咽得不成样子。
其余藩王也跟着应和,有的低下头抹眼泪,有的别过脸望着江面,强忍着不让眼泪落下。
连素来大大咧咧的朱桂,此刻也红了眼眶,攥紧了拳头,心中暗下决心——到了美洲,定要好好开拓,不辜负父皇和母后的期望。
朱元璋看着儿子们落泪的模样,心中也泛起酸楚,却强装镇定地说:“都别哭了!你们是大明的藩王,是去开拓疆土的,不是去哭鼻子的!将来在美洲站稳了脚跟,多给朕和你们母亲写写信,说说美洲的情况,让我们也放心。”
太子朱标走上前,递给每位藩王一个锦盒:“这里面是美洲堪舆图,还有水师的联络信号图。到了美洲,若是粮食不够,就先种土豆、番薯与玉米这些作物,它们耐旱高产,能解燃眉之急;若是需要支援,就按信号图发信号,水师会第一时间赶到。”
朱高炽也上前,提醒道:“诸位王叔,这张图上标注了已探明的矿产、港口和适合耕种的平原,还有土著部落的分布。你们到了之后,可以按图规划封地,若是遇到新的情况,就记录下来,将来传给后续的藩王。”
吉时已至,水师将领高声禀报:“陛下,船队准备就绪,可随时启航!”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挥了挥手:“出发吧!朕等着你们在美洲传来的好消息,等着你们为大明开拓更广阔的疆土!”
诸王再次躬身行礼,齐声高呼:“儿臣定不负父皇厚望!不负大明!”
随后,他们转身登上各自的福船。朱樉、朱棡、朱棣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码头上的朱元璋和文武百官,眼中满是不舍,却还是坚定地挥手告别。
随着水师将领一声令下,船队缓缓启航。
福船的风帆渐渐升起,在春风中展开,如同展翅的雄鹰。
码头上,朱元璋一直望着船队远去的方向,直到船只变成江面上的小黑点,再也看不见,才缓缓转身。
他的背比刚才更佝偻了些,眼角的泪痕在阳光下格外明显——他知道,这些儿子们此去,将在万里之外的美洲,为大明书写新的篇章,只是这份骨肉分离的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文武百官也纷纷散去,码头渐渐恢复了平静,只留下江风吹过的声音。
朱高炽站在朱元璋身后,看着他落寞的背影,心中也泛起感慨——这些藩王远赴美洲,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前程,更是为了大明的未来。
他们带去的,不仅是粮食和工具,更是大明的文明与希望,将来在美洲的土地上,定会生根发芽,开出灿烂的花朵。
远处的江面上,船队正朝着东海的方向驶去,朝着未知却充满希望的美洲大陆驶去。
十五位藩王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应天府,心中虽有不舍,却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盼。
此次远航,将是他们人生的新起点,也是大明开拓海外的新开端——在那片广袤的新大陆上,他们将用双手建起城池,用智慧收服土著,用勇气抵御危险,终将为大明,为老朱家,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