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乾清宫时,午后的阳光透过宫墙洒在青石板上,映得地上的积雪泛着微光。
太子标走在朱高炽身侧,忽然想起财报里未提及的琉璃制品,忍不住问道:“高炽,如今工业区的匠人早已掌握了成熟的琉璃烧制工艺,想要多少便能烧多少,这东西若是推入南洋市场,跟抢钱没什么区别,为何不将它也纳入贸易清单?”
朱高炽脚步一顿,转头看向太子标,眼中带着几分笑意:“丧标,不是不纳入,是还没到时候。”
他伸手拂去落在肩头的碎雪,继续往前走,“你看现在南洋的贸易,丝绸、瓷器、茶叶已是供不应求,雪糖、雪盐更是被王公贵族疯抢,单是这几样,就已经让大明赚得盆满钵满。若是此刻急着把琉璃制品推出去,一来会让南洋商贾觉得咱们急于圈钱,反而可能压价;二来,物以稀为贵,一下子把好东西都拿出来,后续就没了吸引他们的筹码。”
朱雄英跟在两人身后,闻言也点了点头:“高炽说得对。圈钱得一波一波来,就像钓鱼,不能一次把鱼饵都撒完!现在先让南洋各国习惯用高价买咱们的货物,等他们离不开大明商品时,再把琉璃拿出来,到时候才能卖上更高的价钱。”
太子标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可琉璃制品成本低、产量高,若是能早点推出,岂不是能更快充盈国库?”
“丧标别急,”朱高炽笑着解释,“咱们的目标可不止南洋这一块市场。您忘了,马六甲港口如今名声在外,商船往来不断,用不了多久,西方那些商贾肯定会闻风而来。他们那边的贵族,素来喜欢奇珍异宝,琉璃制品晶莹剔透,正好合他们的胃口。而且,西方各国可比南洋富庶得多,他们手里的黄金、白银才是咱们真正要收割的目标。”
没错,朱高炽一直的目标都是西方诸国,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狠狠收割他们一番怎么能行呢?
这话让太子标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把琉璃制品留着,专门卖给西方商贾?”
“正是。”朱高炽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南洋各国虽也有财富,但比起西方诸国,还是差了些。咱们现在在南洋赚的钱,更多是为了稳固商路、建设港口;等西方商贾来了,才是真正‘狠赚’的时候!到时候,不仅是琉璃,咱们还能把改良后的丝绸、精致的瓷器,甚至是雪糖、雪盐,都按更高的价格卖给他们。毕竟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从未见过的稀罕物,就算价格翻几番,他们也会争相购买。”
朱雄英补充道:“而且,咱们还能从西方商贾那里换些咱们没有的东西。比如他们那边的香料、宝石,还有一些农作物种子,都能引进大明,丰富咱们的物产。这样一来,既赚了他们的钱,又能补充咱们的资源,岂不是两全其美?”
太子标闻言,彻底明白了朱高炽的心思,忍不住赞叹道:“还是你们兄弟俩考虑得周全。跟西方诸国比起来,南洋各国确实穷了些,不过他们的特产也不错,像胡椒、橡胶、象牙这些,都是大明稀缺的东西!咱们现在不急于收割他们,留着他们的家底,让他们能持续跟咱们通商,一波接一波地赚,才是长久之计。”
三人边说边走到宫门口,朱高炽望着远处往来的商旅,眼中满是憧憬:“等马六甲港口的贸易再稳定些,咱们就派水师去西洋海域巡航,一方面保护商船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吸引更多西方商贾前来。到时候,大明的货物会通过马六甲港口,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而西方的黄金白银,也会像流水一样涌入大明的国库。”
“那时候,咱们就能有更多的钱用于建设了。”朱雄英接过话茬,“可以扩充水师,打造更先进的战船;可以在美洲建设更多的据点,支援藩王们开拓;还可以在各地修建水利、兴办学校,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
太子标看着两个充满朝气的子侄,心中满是欣慰。
他想起马皇后生前常说的话,说朱高炽和朱雄英是大明的未来,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这两个孩子不仅有开拓的勇气,还有长远的谋略,有他们在,大明的江山定会越来越稳固,越来越强盛。
“好!”太子标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语气坚定,“后续南洋贸易的事,就按你们的想法来。户部那边,我会让他们全力配合,无论是资金调配还是物资供应,都不会出问题。咱们就等着西方商贾送钱上门,到时候好好收割他们一波!”
朱高炽和朱雄英相视一笑,眼中满是自信。
阳光渐渐西斜,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宫道的青石板上,仿佛预示着大明未来的道路,将在他们的携手努力下,走向一片光明与繁荣。
离开皇宫后,朱高炽立刻让人去工业区传信,让匠人继续改进琉璃烧制工艺,不仅要提高产量,还要设计出更精美的样式,为将来开拓西方市场做准备;朱雄英则去了水师衙门,吩咐将领加强马六甲港口的巡逻,确保商路安全,同时密切关注西方商船的动向,一旦有消息,立刻上报。
而此时的马六甲港口,早已是一派繁忙景象。
港口内桅杆如林,数十艘大明商船首尾相接,船工们光着膀子喊着号子,将一捆捆蜀锦、一箱箱青花瓷、一袋袋茶叶从船舱里搬上岸,码头上的搬运车来回穿梭,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轱辘轱辘”的声响。
岸边的集市更是人声鼎沸,南洋各国的商贾挤满了摊位前:占城商人捧着一匹云锦,对着阳光细细查看织纹,身旁的伙计正与大明商贩讨价还价;爪哇王公的使者围着装满雪糖的陶罐,捏起一粒尝过便立刻拍板订购,生怕慢了一步被人抢去;暹罗的船主则拉着水师将领,打听下一批雪盐到货的时间,身后跟着的随从正清点着装满白银的木箱。
港口外的海面上,大明水师的战船分列两侧,船舷上的火炮闪着冷光,水师士兵手持长枪站在甲板上,警惕地注视着往来船只。
偶尔有南洋小国的渔船靠近,水师士兵便会上前查验,确认无异常后才放行。
远处的海面上,几艘巡逻的快船正穿梭往来,守护着这片从清晨到深夜都不曾停歇的繁荣贸易之地,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咸腥味、茶叶的清香与商贾们的谈笑声,交织成一幅热闹的通商画卷。
谁也不知道,用不了多久,这里将迎来西方的商贾,而大明,也将借着这片港口,开启收割西方财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