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 第一卷 第423章 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联络员,郑浩

第一卷 第423章 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联络员,郑浩

    城里的年味还没散尽,郑浩就提着简单的行李,揣着一张城投集团项目协调员的普通工牌,踏上了前往县里的班车。

    郑仪的安排很巧妙。

    城投集团第二阶段规划铺开,必然要向县区延伸。

    按照“成熟一个,推开一个”的原则,首先选定了几个基础较好、积极性高的县区作为试点。

    郑浩搭上了城投集团的“顺风车”,被安排到了临川县。

    没有欢送,没有接待。

    郑浩自己找到县政府报到,被安排在县住建局下属的一个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当一名普通的联络员。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城投集团与县里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的沟通协调,上传下达。

    说白了,就是个跑腿传话的。

    办公室在县政府大楼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总共三个人,一个主任,一个副主任,再加他这个新来的“兵”。

    主任姓王,是个快退休的老同志,脾气有点急,但人很实在。

    副主任姓李,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有点谢顶,总是笑眯眯的,但办起事来很麻利。

    没人知道他是郑副书记的亲弟弟。

    只当他是个刚从学校毕业、托了点关系塞进来的年轻人。

    王主任对他不冷不热,交代了几句工作范围和注意事项,就让他自己去熟悉情况了。

    没人知道他的背景,只当他是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

    郑浩也没把自己当回事。

    每天早早到办公室,扫地、打水、整理文件。

    然后跟着王主任或李副主任跑街道、下社区。

    拿着厚厚的改造方案和规划图,跟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开会,解释政策,听取意见,调解纠纷……

    活儿琐碎,也累人。

    今天跟着王主任去协调一个小区停车位改造的事情,就被几个情绪激动的大爷大妈围住,唾沫星子都快喷到脸上了。

    “凭什么要动我们的绿地?那是我们一点点种起来的!”

    “就是!你们就知道拆拆建建!问过我们老百姓的意见吗?”

    郑浩陪着笑脸,耐心解释:

    “大爷大妈,您们别急。我们这次改造,不是要减少绿地,而是通过重新规划,把一些边角地、废弃地利用起来,增加停车位,缓解大家的停车难问题……”

    “我们不需要停车位!我们需要绿地!空气!”

    “对!改善环境不是你们说了算!是我们住在这里的人说了算!”

    “对对对,您们说得对!”

    郑浩连忙说道。

    “所以我们这不是来跟大家商量了吗?您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

    “我们没什么想法!就是不准动我们的绿地!”

    “……”

    明天跟着李副主任去检查几个已经开工的工地。

    戴着安全帽,踩着泥泞,查看施工进度和质量……

    跟施工方、监理方沟通,处理各种突发问题。

    比如今天,一个工地因为施工噪音和扬尘问题,被附近居民投诉了。

    郑浩就得跑去了解情况,跟施工队沟通,尽量调整施工时间,采取降尘措施……

    活儿干得不少,气也没少受。

    有时候,一天跑下来,嗓子都哑了,腿也快断了。

    晚上回到租住的简陋房间,累得倒头就睡。

    第二天天不亮又得爬起来。

    有时候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晚上回到住处,累得连饭都不想煮,就泡碗面对付一下。

    苦吗?

    是真苦。

    跟他在京城大学里那种单纯的学习生活,完全是两个世界。

    这里没有风花雪月,没有高谈阔论。

    只有具体的矛盾、具体的问题、具体的人。

    这种苦,是他在书本上、在象牙塔里永远体会不到的。

    但郑浩咬着牙,一声不吭地扛着。

    他心里憋着一股劲。

    他就是要看看,自己能不能吃得了这份苦,能不能在基层扎下根。

    他不想靠着哥哥的关系,他要靠自己,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真正地……做点事情。

    就这样,郑浩不声不吭地干了一个多月。

    直到这天,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这间略显拥挤和杂乱的办公室里。

    是县住建局的马副局长。

    马副局长是来检查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展的。

    王主任和李副主任连忙迎了上去,陪着笑脸汇报工作。

    郑浩则默默地站在一旁,给领导们倒水。

    马副局长听着汇报,目光却时不时地瞟向正在角落里认真整理资料的郑浩。

    这是他第三次来了。

    每次来,都会看到这个年轻人。

    第一次,他刚来没几天,在办公室里帮忙核对数据,很认真。

    第二次,他跟王主任从社区回来,满头大汗,衣服上还沾着灰。

    这是第三次,他在默默地整理文件,神情专注。

    马副局长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好奇。

    “老王,那个年轻人……是你们新来的?”

    马副局长指了指郑浩,问道。

    王主任连忙回答:

    “是的,马局。是小郑,郑浩,城投集团派下来的项目协调员,刚来一个多月。”

    “哦?城投集团派下来的?”

    马副局长若有所思。

    城投集团现在可是市里的“红人”,权力很大。

    能派下来的人,想必也不是等闲之辈。

    “小伙子怎么样?工作还适应吗?”

    马副局长随口问道。

    “挺好!挺好!”

    王主任连忙说道,虽然心里觉得郑浩就是个刚毕业的学生娃,但当着领导的面,自然要捡好听的说。

    “小郑踏实肯干,不怕苦不怕累,跟着我们跑社区、下工地,从来没叫过一声苦。学习能力也强,很多事情一点就透。”

    旁边的李副主任也附和道:

    “是啊,马局。小郑确实不错,有眼力见,干活也麻利。”

    马副局长点了点头。

    他正好缺个得力的年轻人。

    局里最近响应市委“新明州建设”的号召,要对接不少前来寻求合作的企业。

    应酬多,材料也多。

    他身边那几个老同志,办事还行,但酒量一般,写材料也慢,更别说应对那些精明的企业老板了。

    尤其是……最近有个从省城来的女老板,姓苏,三十岁出头,风韵犹存,精明干练,一直在跟他谈一个旧城改造的合作项目。

    这个苏总,好像……特别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

    几次饭局上,都半开玩笑地说马副局长身边“阳气不足”,“都是些老腊肉,聊不到一块去”。

    话里话外,似乎是想让马副局长带个年轻点的、有活力的下属作陪。

    马副局长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既要年轻,要懂点业务,要会来事,酒量还不能太差,最好还能写点材料……

    眼前这个郑浩,看着挺顺眼,又是城投集团下来的,对业务应该熟悉……

    简直就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马副局长心里打定了主意。

    他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对王主任说道:

    “老王啊,你们办公室最近工作量大,人手紧张,我知道。”

    “不过呢,局里最近工作也多,特别是对接企业这块,任务很重。”

    “我看小郑这小伙子不错,是块好材料。放在你们这里跑跑腿,有点大材小用了。”

    王主任心里咯噔一下,听这意思,马局是要挖人?

    他有点不舍。

    郑浩虽然年轻,但确实好用,任劳任怨,还不挑活儿。

    “马局,我们这边……”

    王主任想争取一下。

    马副局长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这样吧,老王。”

    “小郑我先借调到局办公室帮帮忙,主要协助我处理一些企业对接和材料撰写的工作。”

    “你们这边要是有什么急事,需要他帮忙的,随时叫他回来。”

    马副局长话说得客气,但语气却是不容置疑。

    王主任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点头答应。

    “好的,马局,我们一定配合。”

    马副局长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朝郑浩招了招手。

    “小郑,你过来一下。”

    郑浩刚才一直在旁边听着,心里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他连忙放下手中的文件,走到马副局长面前。

    “马局。”

    “小郑啊,”

    马副局长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

    “局里最近工作比较忙,特别是企业对接这一块,缺人手。”

    “我看你年轻,有干劲,又是城投集团下来的,对业务熟悉。”

    “从明天开始,你就先到局办公室报道,协助我处理一些工作。”

    “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郑浩心里快速权衡着。

    去局办公室,接触的面更广,肯定能学到更多东西。

    但应酬也会更多,可能更复杂。

    不过,既然是马副局长亲自点名,他也没有拒绝的余地。

    “谢谢马局信任!我一定努力学习,好好工作!”

    郑浩立刻表态,声音洪亮,姿态端正。

    “好!年轻人就要有这股劲头!”

    马副局长拍了拍郑浩的肩膀,显得十分满意。

    “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早上八点半,准时到局办公室找我。”

    “是!马局!”

    马副局长又交代了几句,便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