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明州,空气中已浮动着初夏的燥热。
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主干道拓宽,高楼拔地而起,曾经脏乱差的城中村片区被崭新的社区取代,商业街也开始热闹起来。
统计数据也显示,明州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
然而,郑仪的目光并没有一直盯着那些漂亮的数字。
办公桌上摊开的,除了城投集团二期规划方案,还有几份刚送来的内部简报和舆情分析。
焦点不再仅仅是光鲜的Gdp和宏伟的蓝图。
而是……一些看似不起眼,却触及城市发展根本的问题。
一份来自市教育局的汇报材料显示,随着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明州。
他们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流汗出力,但他们的子女,却因为户籍、居住证、社保缴纳年限等等条件限制,难以进入公立学校就读。
而民办学校的资源有限,费用也高,许多工人家庭负担不起,或者因为证件不全无法办理入学手续。
简报旁,还有一份来自人社局的调研报告,反映了部分行业、特别是建筑、服务业等领域,存在用工不规范、劳动保障不到位、甚至拖欠工资等现象。
另一份材料则提到了随着几个大型产业园区的建设和招商,企业普遍反映技术工人短缺,但与此同时,本地一些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却又面临就业难的困境。
舆情分析则捕捉到网络上开始出现一些声音,质疑明州的城市发展是否真正惠及了所有建设者。
虽然声量还不大,但指向性很明确。
郑仪的眉头微微蹙起。
“秘书长,城投集团的陈总到了。”
秘书周扬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请他进来。”
陈默很快走了进来,依旧是那副沉稳干练的样子。
“秘书长。”
“坐。”
郑仪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将桌上的几份材料推到他面前。
“你先看看这个。”
陈默拿起材料,快速浏览起来。
他的表情也逐渐变得凝重。
看完后,他放下材料,看向郑仪。
“秘书长,这些问题……我也有所察觉。”
陈默坦诚地说道。
“二期规划启动后,我们集团的用工量也大幅增加。虽然我们严格要求合作的施工单位规范用工,但一些分包队伍,确实可能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这些问题……确实超出了我们城投集团一家能够解决的范围,但……对整个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郑仪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陈默啊,你说得对。”
“这些问题的根本,确实不完全是规划本身的技术缺陷,更多是……顶层设计、制度衔接、社会治理层面的系统性不足。”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推卸责任。”
郑仪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我们的城市更新,目的是什么?”
“不仅仅是盖新房子,修宽马路,搞活商业。”
“归根结底,是要提升这座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吸引力和……人的幸福感!”
“如果我们的发展,是以一部分人的基本权益受损为代价,如果我们的繁荣,无法让所有参与建设者共享成果,如果我们的教育、社会保障体系,跟不上城市扩张的步伐……”
“那么,这种发展,就是无用的发展!甚至是……危险的发展!”
“它会在看似光鲜的表面下,积累矛盾,制造裂痕。最终,可能反过来吞噬掉我们所有的努力!”
陈默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秘书长,我完全赞同您的判断。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且需要尽快拿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嗯。”
郑仪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车流和人流。
“城市,说到底是人的城市。”
“规划可以画在图纸上,高楼可以建在地上,但如果人心散了,根基就不稳了。”
他转过身,看向陈默。
“城投集团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不能只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你们接触一线最多,了解的情况也最真实。”
“我要求你们,立刻对集团自身及所有合作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和整改!坚决杜绝拖欠工资、不规范用工等现象!城投集团要带头做表率!”
“是!秘书长,我们马上部署落实!”
陈默立刻应道。
“但这还不够。”
郑仪走回办公桌。
“这需要跨部门的协同。”
他拿起内线电话,对周扬吩咐道:
“周扬,通知教育局、人社局、公安局、卫健委、几个重点区的负责人,还有……发改委、财政局的主要领导,明天上午九点,到这边开个专题会。”
“议题就定为:‘研究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新市民服务管理与人力资源保障问题’。”
“让他们都带着问题和初步想法来。”
“是,秘书长!”
放下电话,郑仪对陈默说:
“明天的会,你也参加。”
“把你们城投集团遇到的具体问题、用工管理的经验教训,以及你们对解决这些系统性问题的建议,都准备一下。”
“我们要把这个问题,摆在桌面上,好好研究一下。”
“好的,秘书长!”
陈默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但同时也涌起一股干劲。
第二天上午九点,郑仪的办公室旁边的会议室里,坐满了相关部门的一把手或主要副职。
郑仪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进入主题。
他将昨天给陈默看的那几份材料的核心内容,以及城投集团反映的一些具体情况,向与会人员做了通报。
然后,他抛出了一个问题:
“各位,情况大家都了解了。”
“我不想听套话,也不想听抱怨。”
“我就想听听,在你们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能做什么?有什么具体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需要哪些政策支持?部门之间如何配合?”
他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从教育局开始吧。”
被点名的教育局长清了清嗓子,显得有些紧张。
“秘书长,关于随迁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我们确实压力很大。”
“主要是学位紧张,尤其是优质学位。新建学校的进度,跟不上人口流入的速度。”
“另外,入学条件门槛也比较高,主要是居住证年限、社保缴纳证明这些,很多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确实很难满足。”
“我们也在研究,是否可以适当放宽条件,或者采取积分入学等更灵活的方式。但这也涉及到财政投入、师资配备等一系列问题……”
接着,人社局局长发言,谈到了劳动监察力量不足、部分企业规避监管、职业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
公安、卫健等部门也分别就居住证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明等具体环节存在的堵点做了说明。
发改委和财政局的领导则从宏观规划和资金保障的角度,谈到了面临的制约。
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难处,也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想法。
但听起来,似乎都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跨部门的协同方案。
郑仪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直到所有人都发言完毕,他才缓缓开口。
“各位说的困难,我都理解。”
“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资源,都需要过程。”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无所作为!更不能因为问题复杂,就互相推诿!”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用更高质量的发展来解决!”
“我们搞城市更新,建设‘新明州’,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数据好看?还是为了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包括为我们流汗出力的建设者,都能有尊严地生活,有希望地奋斗?”
郑仪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果连最基本的子女教育、劳动报酬、职业发展都保障不了,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谈‘吸引力’?谈‘幸福感’?”
“这些问题,已经不是某个部门单独能够解决的了。它考验的是我们市委市政府整体的执政能力和为民情怀!”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每一位负责人。
“我今天把大家叫来,不是来听你们诉苦的,是来解决问题的!”
“我的要求只有一个:解决问题!”
“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需要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
“谁要是敢在这件事情上偷奸耍滑,给我演戏,搞形式主义……”
郑仪停顿了一下,那严肃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每个人的心头。
“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
“该调整的调整,该问责的问责!”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郑仪话语中的决心和分量。
“下面,我说几条原则性意见,大家围绕这些,再深入讨论具体方案。”
郑仪开始部署。
“第一,关于随迁子女入学问题。教育局牵头,公安、人社、卫健配合,一周内拿出一个‘简化程序、降低门槛、扩大供给’的专项方案!”
“新建学校规划要加快!现有学位要挖潜!入学条件要实事求是,不能搞‘一刀切’!对于那些为明州建设做出贡献的务工人员,他们的子女入学,要给予倾斜!”
“第二,关于劳动权益保障。人社局牵头,公安、住建、总工会参与,立即开展一次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整治拖欠工资、不签合同、不缴社保等突出问题!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企业形成震慑!”
“同时,要探索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比如工资专用账户、工资保证金等,从源头上预防欠薪!”
“第三,关于新市民服务管理。由发改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研究制定一个全面的‘新市民融入计划’。不仅要解决眼前的入学、就业问题,还要考虑他们的居住、医疗、文化娱乐等长远需求,让他们真正在明州扎下根,成为‘新明州人’!”
“财政局要做好资金保障预案!该花的钱,一分不能省!”
郑仪一条条部署下去,思路清晰,措施具体。
“各部门按照这个方向,散会后立刻组织力量,细化方案!”
“三天后,我要听你们的详细汇报!”
“有没有问题?!”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