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 第525章 岁月静好,有你同行

第525章 岁月静好,有你同行

    一旦有了清晰的思路,动起笔来就快了许多。

    白天,刘清明在卫生部的办公室里,一边处理着手头的公务,一边争分夺秒地在网上搜集着各种资料。

    晚上回到家,他便一头扎进资料里,继续奋笔疾书。

    客厅的灯光柔和,苏清璇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来,轻轻放在他手边。

    她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丈夫专注的侧脸。

    灯光下,他紧锁的眉头,还有那在键盘上飞快跳跃的手指,都透着一股让她心安的力量。

    “在忙那个光刻机的材料?”苏清璇轻声问。

    刘清明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过身,接过牛奶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入胃里。

    “嗯,越写越觉得这事儿难。”

    “我听说了,《瓦森纳协定》的新一轮谈判马上要开始了。”苏清璇在他身边坐下,“我们台里驻欧洲的记者站,最近的报道重点也都在这上面。”

    刘清明有些意外地看着她。

    “这事你也知道?”

    苏清璇轻轻捶了他一下,带着几分娇嗔。

    “喂,你爱人好歹也是研究生毕业好吗?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花瓶。”

    刘清明乐了,故意做出一副夸张的表情。

    “哎呀,你不说我都忘了。我爱人不光是个高干,还是个高知,这下好紧张。”

    苏清璇美目流转,红唇轻咬,嗔怪地白了他一眼。

    “紧张什么呀?”

    刘清明一本正经地比划着。

    “我以为自己已经很努力地爬到了半山腰,结果你‘竦’地一下,又给我拔高了五千米。”

    苏清璇被他逗得一愣。

    “那怎么样?”

    “那就是,我抬头一看,得,前面还有八千米要爬。”刘清明感叹道。

    苏清璇“扑嗤”一声笑了出来,灯光下,那笑容明媚得让刘清明看得有些发直。

    她收敛了笑意,轻轻地说:“夫君,你已经登顶了。我不管再拔多高,都会和你一起。”

    这句话,温柔中充满了坚定。

    刘清明伸出手,拉过她微凉的手掌握在掌心,眼神顺着她纤细的手臂,一路向上,最终停留在她微微泛红的脸上。

    丈夫灼热的注视,让苏清璇的心里小鹿乱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刘清明却没有下一步的动作,只是把她轻轻拉进了自己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头顶。

    “媳妇儿,我喜欢你在前面带着我跑。”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满足的喟叹。

    “这样会让我的奋斗有个明确的目标。每当我想懈怠的时候,一想到你还在前面等我,我就浑身充满了干劲。这样我们两个就会不断地进步,就像……妈和爸那样。”

    苏清璇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心里被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填满。

    “夫君,你不能再夸我了。”

    她的声音有些发闷。

    “长这么大,只有你这么看重我,会让我……让我感觉到不真实。”

    刘清明的手指在她柔顺的秀发间轻轻穿梭,温热的气息打在她的耳畔,有些痒。

    他的声音里透着浓浓的爱意。

    “媳妇儿,那是我舔得好。你看,我都已经是你的人了,你还是那么不自信,这只能说明,我做得还不够好。”

    苏清璇舒服地闭上眼,贪婪地闻着他身上熟悉的气息,脸颊发烫。

    她喃喃说道:“没有人比你做得更好。你那么优秀,优秀到……让我自惭形秽。”

    “胡说。”刘清明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媳妇儿,有句话你听过吧?最幸福的夫妻,就是丈夫伟岸如山,妻子心智如孩。可你一直在努力,这说明我们还有改进的空间。我也会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让你满意的。”

    苏清璇的声音越来越低,几乎细不可闻。

    “我很满意呢。”

    刘清明笑了笑,低头亲了一下她的额头。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

    “媳妇儿,你的笔电能上网吗?”

    “嗯。”

    “那我用一下可以吗?我的资料都在单位的电脑里,有些东西不方便带回来。”

    “你用,我在一旁陪你。”苏清璇说着,就要从他怀里起来。

    刘清明放开她,将放在旁边矮几上的笔记本电脑移到自己面前。

    这是一台经典的IBM ThinkPad T30。

    在2003年,这绝对是笔记本电脑里的王者。

    这是IBM公司在02年推出的主力机型,售价高达三万多块,也是IBM个人电脑部门最后的辉煌。

    明年,这个创造了无数经典的部门,就将整体出售给国内的某想。

    那次震惊中外的并购案,也正是华夏企业出海大潮中,一朵相当引人注目的浪花。

    整个笔记本电脑的设计,充分体现了IBM的工程师理念。

    坚固的机身,内置了完整的防滚架,可以保证它从高处跌落而不会损伤内部的核心硬件。

    代价就是,它的重量也相当可观,在便携性上要稍差一些。

    刘清明打开A面,B面上那个标志性的“小红点”指点杆赫然在目。

    电脑已经开机了,他用手指在触摸板上按了两下,屏幕便亮了起来,直接进入了桌面。

    苏清璇竟然连开机密码都没有设置。

    桌面上,一个微软的办公文档还开着。

    看来,妻子也把工作带回了家里。

    刘清明小心地将她的文档保存好,然后关掉。

    他在桌面找到了那个蓝绿相间的MSN小人图标,双击点开。

    软件启动后,右下角立刻弹出了消息提示。

    是鸿飞公司驻德国的那位“漫步者”。

    对方已经将他需要的资料发了过来。

    一份名单,上面罗列了几个在德国当地比较出名的商业咨询公司,后面还附上了详细的联系方式。

    刘清明立刻回复表示了感谢。

    “刘先生客气了。这些只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可靠的公司,但未必适合你们的需求。”

    对方很快回复。

    “明白。我会让我的同事尽快和他们取得联系。一旦达成交易,承诺的报酬会立刻支付。”

    “好的。如果对以上公司不满意,等你们到了德国,我还可以为你们介绍别的公司。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独特的渠道,需要面谈之后才能确定。”

    刘清明劈啪打字:“再次感谢。也欢迎你在合适的时候来华夏做客,我一定会热情接待。”

    “很乐意。”

    对方愉快地答应下来。

    苏清璇已经从他怀里坐起来,好奇地看着他和一个陌生的ID聊天。

    他们两人用的都是繁体字。

    对方的IP地址显示,他此刻正在德国的耶拿。

    她没有出声打扰,只是安静地看着丈夫熟练地打字,处理着她看不太懂,但感觉很厉害的事情。

    刘清明结束了与对方的对话,正准备关闭聊天窗口。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新的好友申请出现在提示栏中。

    刘清明点开一看,申请人的头像是张扬的烈焰红唇,昵称只有一个字:娴。

    他回头对妻子说了一句:“云州那个呆商。”

    然后,他通过了对方的好友申请。

    对话框刚刚弹出,一行字就跳了出来。

    于惠娴:“刘主任,你问的事情有眉目了。”

    刘清明有些惊讶。

    “这么快?”

    于惠娴发过来一个得意的表情。

    “刘主任你的事情,我自然要上心。”

    妻子在旁,刘清明怕她胡说八道,赶紧把话题拉回正轨。

    “怎么回事?”

    “这件事,是积架公司在背后推动的。”

    于惠娴打字飞快:“他们最早接触的,是两家日本公司。”

    刘清明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灵活而修长。

    “尼康和佳能?”

    “对。”于惠娴回复,“但是,日方认为采用这项全新的浸没式技术,有一定的冒险性,而且前期的投入资金过大,便否决了合作提议。”

    “然后,积架公司就派了技术长王坚去了欧洲,寻找新的、有意向的合作方。”

    刘清明的心跳开始加速。

    “有进展吗?”

    “欧洲一些老牌的光学巨头,也有和日本人相同的顾虑。我打听了一下,目前明确表示出兴趣的有两家。”

    “一家是德国的蔡司,另一家,是荷兰的阿斯麦。”

    “王坚现在就在德国,阿斯麦公司的代表也已经赶过去了。”

    刘清明的手指停在了键盘上。

    来了!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打字。

    “德国哪里?”

    “蔡司的总部,一座叫做奥伯科亨的小城。”

    刘清明立刻追问。

    “能不能马上联系到王坚本人?”

    于惠娴发过来一个无奈的表情。

    “刘主任,这件事,实际上是积架公司的内部商业决策。他们和阿斯麦公司在近两年合作比较紧密。原因是他们不想在核心的光源和镜头技术上,被尼康和佳能两家日本公司彻底绑架,所以有意寻找,或者说扶持一个更有优势的合作方。”

    “阿斯麦公司的实力虽然比较弱,但船小好调头。他们没有那么多历史包袱,也愿意在新技术上,与积架公司一起赌一把。”

    刘清明看明白了。

    这就是典型的以夷制夷,利用欧洲人来制衡日本人。

    “直说吧,怎么才能把这个项目,拉到清江来。”

    屏幕那头,于惠娴似乎被他这句直白的话给惊到了,沉默了许久。

    “刘主任,这个难度……也太高了吧。”

    “你可以开价。”刘清明打出这四个字。

    “刘主任,我很爱钱,如果有可能,我一定不会推辞。”于惠娴的回复也变得严肃起来,“但这件事,不光是钱的问题。”

    “国内目前,根本没有合适的相关专业人才。这一点,积架公司的人在内部评估时,有过明确的答复。他们认为,大陆地区在半导体领域的人才储备,至少落后世界水准二十年。”

    刘清明的手指微微一顿。

    “除了人才和资金,是不是还有政治风险?”

    “对。”于惠娴承认了,“西方有个《瓦森纳协定》,我不想明说,你应该知道。”

    刘清明打出一行字。

    “所以,你们鸿飞不想跟是吧?”

    这一次,于惠娴没有打字。

    她只在屏幕上,打出了一长串的省略号。

    “…………”

    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

    “知道了,谢谢你。”刘清明回复。

    “你还不死心?”于惠娴反问。

    “我还是想试一试。”

    “我看不到一点成功的可能。”

    “那就更无所谓了。”刘清明打字道,“死马当活马医呗。就算最后不成,我也没什么损失。”

    屏幕那头,于惠娴应该是在笑。

    她发过来一个俏皮的表情。

    “好吧,你想怎么做?”

    “帮我打听一下,他们与阿斯麦公司,具体谈到哪一步了。”

    于惠娴的回答很快:“我只知道,阿斯麦公司很有诚意,但是,他们没钱。”

    “他们的主要股东里有美国资本,应该是在和美国股东进行紧急磋商。但对方还在犹豫,毕竟是全新的技术,需要的资金量不小。”

    刘清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这就好。

    只要还没谈成,就还有机会。

    他很清楚,历史上,阿斯麦正是在明年,也就是2004年,成功造出了全球第一台浸没式光刻机样机,从此一飞冲天,奠定了未来几十年的霸主地位。

    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于总,这件事还请你继续费心,我想知道他们的进展。”

    “刘主任,换了别人我不会答应,但是你......”

    刘清明无奈地打了几个字:“于总,别吊我胃口。”

    “我真想知道,这种情况下,你还能怎么做,我答应你了。”

    刘清明赶紧打出“谢谢”两个字。

    关掉MSN,刘清明没有立刻继续工作。

    他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睛,脑子里飞快地梳理着刚刚得到的信息。

    积架、王坚、蔡司、阿斯麦……

    一个个关键的名字,一条条关键的线索,在他脑中交织成一张复杂的大网。

    了解了这一切,刘清明对于自己的判断。

    又有了新的认识。

    于惠娴的话非但没有打倒他。

    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心志。

    无非是赌一把。

    输了不过回到原点。

    这有什么不敢赌的?

    看着丈夫坚毅的眼神。

    苏清璇没有打扰他,只是默默地收拾了一下桌子,然后拿起自己的书,坐在一旁的沙发上,就着落地灯的光,安静地看了起来。

    房间里,只剩下笔记本电脑散热风扇轻微的嗡嗡声。

    两个人,一张矮桌,一盏落地灯。

    岁月静好,有你同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