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唐末从军行 > 第608章 中原合纵连横

第608章 中原合纵连横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玮荣凄凄惨惨的踏上回返上京的道路,而幽州诸将却是喜笑颜开。

    还是大王厉害,那玮荣在渤海国内,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结果,蹦的再高,大王一个巴掌下来,直接把他拍到地上去。

    其实,陈从进一开始没打算对渤海这么苛刻,奈何这个玮荣蹦跶的太厉害了,以己度人,陈从进是到现在还没想明白这货究竟是打的什么主意。

    要是隐忍,那就一忍到底,要是不想忍了,那就硬气些,直接带兵开战,就是死,也不失为一英雄,结果这个玮荣选的路子,那是慧眼识珠,挑了一个最坏的选择。

    而玮荣带着三万渤海大军,浩浩荡荡而来,走的时候,却只带着五百余骑护卫着他回返上京。

    三万渤海军悉数被幽州军收缴了兵械,陈从进命王猛,从这三万渤海军里头,遴选身材高大,勇壮之士,另立一军。

    玮荣为了充面子,带来的渤海军,装备不错,兵员素质也还可以,王猛粗略的逛了一圈后,回去告诉陈从进,王猛认为,这群渤海兵还可以,听命令,一点都不跋扈,就是缺了些血气。

    渤海国的军队,为何战力孱弱,其核心的根由就是缺少血气,要是换作中原各地的藩镇兵,老大投降了,对面不发赏就算了,还敢收缴大家伙的武器,这是想干什么?

    到时候随便来个有点威望的军官一鼓动,说不定数万大军直接暴动了,哪里会像这群渤海兵,这么的乖巧。

    而这,其实也是以文御武的弊端所在,渤海号称海东盛国,文化昌盛,从上到下,皆以儒治国。

    虽然这么办,统治阶级比较稳固,但是官员对于军伍之事,就没那么重视了,这是全方位的轻视,从装备到军中的伙食,钱粮待遇,社会地位,方方面面的不上心,系统性的问题,这也难怪军队战力不强。

    不过,这样的兵,对陈从进而言,比起内地军州的跋扈武夫,那已经是神仙一样的兵了,这么乖巧,只要把家眷迁过来,再把士兵的待遇提高一点,当个二线兵种,还是绰绰有余的。

    此番北巡,耗时四个月,陈从进认为这一次北巡,作用还是很大的,稳固了奚,契丹,并强力敲打了渤海国,又加深了和新罗之间的联系,对于后方的隐患,已经降到了最低。

    在敲打完渤海国后,陈从进率众班师回返幽州,今年应该是不会再大举用兵,但是政治上的攻势,却不能停止。

    只要拿下成德王瑢,河北之地,就尽归己手,王瑢处在自己的包围圈中,王瑢固然是很恐惧,但是因为成德镇的存在,陈从进不得不在义武,义昌,魏博,乃至昭义等地方部署军队,防备成德。

    而在陈从进回返幽州的途中,中原之地,又传来了最新的军报,在六月初时,朱温和徐州时溥,撕毁和约,再次交兵。

    但这一次,并不是时溥主动挑起的战事,在宿州刺史张友,兵败涣水河后,退守宿州,朱温兵围宿州,一时间难以攻克。

    因此,在时溥敬献钱粮,甲具后,朱温答应了时溥的求和,随后退兵回返汴州。

    而在其后,朱温又驱逐了李罕之,夺下河阳,但由于河阳过于残破,朱温又表河南尹张全义为河阳节度使。

    朱温的战略形势,至此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朱瑄两兄弟和时溥又结成了盟约,共抗朱温。

    朱温决定要彻底覆灭朱瑄,朱瑾,只是这个时候,陈从进又给朱瑄塞了近两万河阳,昭义降兵,极大的补充了朱瑄的军力。

    对朱瑄而言,军兵吃人,军纪不好,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能打,一切都好说,当然,刚刚接收降军,朱瑄也知道,军队编制不全,士兵还没适应。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朱瑄一方面笼络降军,一方面加紧重整编制,所以,难得这个铁头娃没有主动挑衅,反而是听从了陈从进的建议,坚守城池,不和朱温再打野战。

    而朱温权衡利弊后,认为朱瑄短时间内无法攻灭,因此,他决定先攻时溥,不说灭了时溥,至少要将感化军的实力,大大削弱,好让自己进攻朱瑄时,时溥不会过来捣乱。

    至于说,刚刚谈好了和平协议,转头就撕毁,这事对朱温而言,完全没有心理压力,朱温的目标很明确,协议,只是在对自己有利的时候遵守,没有利益,那就是废纸一张。

    同时,朱温又联络了孙儒,邀其共同出兵,孙儒从扬州出兵,进攻泗洲,濠州,而朱温则从宋州出兵,沿汴水直攻徐州。

    孙儒此时还是牛气的很,在收到朱温的书信后,十分得意的对左右言道:“朱三,一乡野匹夫,借势窃据中原,便自以为雄,今日竟也卑辞求我!”

    不过,鄙视归鄙视,孙儒把扬州祸祸了一通后,对于泗,濠二州,他还是很想要的,于是,孙儒答应了朱温的请求,从扬州大举出兵,出兵人数在四万上下。

    在龙纪元年,六月初,感化之地,大战再起,时溥见两面强敌进攻,那是怒不可遏,他和孙儒签过和约,也和朱温签过和约,结果这两人皆是翻脸不认人的无耻之徒。

    时溥距离上次兵败,才几个月的时间,实力哪这么快恢复,况且孙儒和朱温都不是善茬,时溥觉得自己可能要遭,于是急遣数路信使,为自己寻求盟友。

    一路奔赴泰宁,求见朱瑾,请求出兵驰援,一路则去平卢求王敬武,也是请求出兵,另一路则奔赴幽州,请陈从进发兵南下中原,迫使朱温回师。

    正所谓,病急乱投医,时溥还派人去关中,请求朝廷说和,让朱温退兵,同时,时溥还派了数队人马,潜入东南之地,联络杨行密,董昌等,趁孙儒出兵之际,攻取苏,常,润等军州。

    一时间,从北到南,各藩镇之间,颇像春秋战国时,使团四出合纵连横的景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