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武夫,有一个是一个,皆是野心勃勃之辈,孙儒准备继续北上,而在南面的杨行密和钱谬在偷他的屁股。
    这事孙儒自然是知道的,苏,常,润三州的丢失,在孙儒看来,那就是芝麻绿豆大的事,他孙儒连东都洛阳都能一把火烧了,这几个州郡又算的了什么。
    而对孙儒而言,南面的钱谬和杨行密,那就两个小偷小摸一样的人物,孙儒根本没把这两人放在眼里。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孙儒还是下令,调刘建锋,马殷二将,率军一万两千余众,先击杨行密,再攻钱谬,毕竟,万一杨行密胆大包天,渡江进攻扬州,那对孙儒而言,也是一件坏事。
    而此时杨行密还不知道孙儒已经调兵回师,如果知道,恐怕杨行密也不会和钱谬再度爆发大战了。
    杨行密与钱谬,在苏州,无锡一带,接连爆发数场冲突,而钱谬是被逐渐压制到苏州城下,毕竟,杨行密的兵力优势还是强了许多。
    但就在决战即将开打时,一道极为重要的消息,打乱了钱谬的所有计划,让他无心再和杨行密进行决战。
    钱谬的后方出了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董昌,在十月十一日,董昌派人传信,信中说,有相士言,其祖坟,有帝王之气!
    当然,董昌在信里也没那么直白,他的意思是,他自己也觉得这是江湖术士想要骗钱的把戏,董昌来信的意思,是想问问钱谬的想法。
    而钱谬当即回信,言,此术士,心怀不轨,当斩之,以震宵小。
    但急信回去没两天,董昌的信又过来了,信中言,此人非江湖术士,有仙气护体,刀枪不入,仙师有言,董昌之面相,贵不可言,受上天庇护。
    这封信可把钱谬整的吓一跳,同时,从后方陆陆续续传过来的消息,都在证实,老大董昌真的想当皇帝了。
    越州城中,流言四起,今日说,越州城有帝王气,有人亲眼所见,金乌从衙府中飞起,伴随的还有电闪雷鸣之声,连那道闪电都是紫色的。
    隔天又有谶言出,什么李氏木,已凋枯,董家火,照天衢,什么江南之龙,非池中物,一飞冲天,四海景从。
    这些消息,有的是杭州的官吏紧急送来的,有的是董昌自己派人来报,董昌的意思,钱谬很清楚,他就是想让自己,上书附和。
    但钱谬知道,董昌要是敢这么干,那是必死无疑的,没看到占据长安的李克用也对天子恭恭敬敬的。
    雄据北方的陈从进,现在也依然对大唐俯首称臣,董昌何德何能,竟然敢升起称帝的野心。
    莫不是他觉得朝廷被李克用把控手中,天子又年幼,这天下就会是他的?
    钱谬对大唐还能不能撑下去,又能撑多久,他不知道,但他知道,无论如何,帝位也不是董昌所能觊觎的。
    就在钱谬犹豫不决,不知该不该和杨行密决战之时,董昌派使者而言,其言,越州城中,有谶语言“会稽山,出天子,应在昌,当此时。”
    又有老翁言“欲知天子名,日从日上生”
    无数的谶语,在越州的大街小巷上传播,在这个时间段,越州城中,最时髦的话,莫过于说一些似懂非懂的谶语了。
    董昌使者言,越州万千百姓,皆焚香高呼,董帅当为天子,而董昌派使者前来,是让钱谬奔赴越州,参加大越国的开国,以及董昌的登基仪式。
    气氛都烘托到这个份上了,钱谬哪里还有心思和杨行密争夺苏州,这仗是打不下去了,他再不回去,怕是老巢杭州就要没了。
    于是,钱谬放弃苏州,撤军回到杭州,而在撤军的途中,钱谬连连写信,劝诫董昌,千万不要造反称帝。
    不过,这么多人劝进,董昌那是心痒难耐,董昌自认为自己对大唐够可以了,结果只是求一个区区的越王之位,长安朝廷都不给自己。
    本来董昌没打算这么快就当皇帝的,他派人去成都,求见田令孜,请封自己为越王,田令孜礼物收了,也答应的好好的。
    结果是诏书都没来的及发,该死的王建就叛乱了,直接把田令孜给砍了,成都小朝廷直接覆灭了。
    这给董昌气的,大骂王建,就不能晚几天造反吗?好歹让册封的诏书送出来啊。
    这么一来二去的,董昌是彻底恨上了长安朝廷,本着朝廷不给,他自己要的原则,董昌在越州城中,公然以越王自居。
    一开始,董昌还以为朝廷会有什么举动,比如下诏斥责之类的,结果是长安朝廷就跟没看见一样。
    这样的举动,也让董昌更加看不起朝廷了,越王的滋味享受过了,没过几个月,董昌野心暴涨,他已经想体验一下,天子是什么味道。
    而下定决心的董昌,对于钱谬的劝告,那是根本不带听的,钱谬是苦口婆心的劝道:“与其做闭户天子,不如做开门节度使。”
    这话,董昌是直接当成耳旁风,于是,在龙纪元年十一月初二,就在长安覆灭成都小朝廷后,改元大赦天下的同一年,董昌在越州称帝了。
    大唐真的是多灾多难,按下葫芦浮起瓢,这头小朝廷刚灭,那边又有人称帝了,虽然说,如今的大唐是只剩下一个招牌。但是不管是在朝廷看来最跋扈的疆臣陈从进,他都没造反,一个犄角旮旯的董昌,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称帝,着实是令人意想不到。
    在十一月初二,董昌登基称帝,自号“圣人”,并建国号大越,改元顺天,制天子印玺,并设置百官,擢李邈,蒋瑰,杜郢,李瑜等人为宰相,以吴瑶等人为翰林学士,李畅之等人为大将军。
    同时,董昌下圣旨,升手下头号大将钱镠,为两浙都指挥使,统筹大越国兵马。
    对于自己称帝的功臣,董昌加封应智,王温,巫韩媪等人为国师,并下令“全国上下”都要给这些人设生祠。
    在外人看来,这是沐猴而冠的行为,但是在董昌自己的眼中,这分明就是一场规模浩大,庄严肃穆的登基大典,是他大越国一统寰宇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