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顶级背景,你们还敢欺负我? > 第309章 372份答卷只取两人!

第309章 372份答卷只取两人!

    外面办公区里,胡涛他们正假装在工作,实则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用眼角的余光偷瞄着这边。

    看到林默出来,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胡涛第一个迎了上去,小心翼翼地问道:“默哥,怎么了?是不是……没有满意的?”

    林默看着他,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

    他摇了摇头。

    胡涛看着林默那副捡到宝的表情,心里的好奇简直快要爆炸了。

    “默哥,怎么了?是不是……有满意的了?”

    林默抬起头,脸上的笑容灿烂得晃眼,他扬了扬手里那张薄薄的纸。

    “找到了一个。”

    “一个?”胡涛愣了一下,“三百多份里,就一个?”

    林默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他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一丝显而易见的惋惜。

    “暂时,只有一个还算是满意的。”

    他把秦依的那份答卷小心地放到一边,仿佛那是什么绝密文件。

    “一个脑子正常的。”

    这话一出,胡涛他们面面相觑。

    这话要是传出去,帝都律师界怕不是要地震。三百多个行业精英,在他林默眼里,竟然只有一个“脑子正常”的。

    “行了,别围着了。”林默摆摆手,重新坐回椅子上,指了指那堆积如山的文件夹,“我再看看,万一还有漏网之鱼呢?”

    “你们该干嘛干嘛去,看着我影响我思路。”

    胡涛撇撇嘴,还想说点什么,却被周叙白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众人只好压下心里的好奇,纷纷散去,回到了自己的工位上。

    偌大的会议室,又只剩下了林默一个人。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耐着性子,重新拿起那个厚厚的文件夹。

    希望还在。

    万一呢?

    万一还有个惊喜藏在这些废纸堆里?

    他继续翻阅。

    “……建议引入‘监督创作’概念,将AI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使用者作为其监护人,享有版权并承担全部责任……”

    “换汤不换药。”林默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这跟把AI当成工具的说法,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个更“法律”的词。

    没意思。

    下一份。

    “……AI创作物的版权归属问题,应由市场决定。科技公司、使用者、平台方可以通过自由协商,签订协议来划分利益。法律不应过度干预,以免扼杀技术创新……”

    林默直接把这份扔到了一边。

    “放屁。”

    典型的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天真得可笑。

    资本的贪婪是没有边界的,当没有法律约束时,市场只会变成一个比谁更无耻的斗兽场。

    林默翻看的速度越来越快,脸上的失望也越来越浓。

    这些答案,就像是一篇篇标准的法考八股文,结构完整,论证严谨,但就是没有灵魂。

    他们都在用过去的尺子,去量未来的世界。

    思维的惰性,比身体的疲惫更让人绝望。

    林默有些烦躁地揉了揉太阳穴,正准备彻底放弃,将剩下的东西全部当成废纸处理掉时,他的指尖,又被一份奇特的答卷吸引了。

    这份答卷不厚,但也不是一页纸。

    它由三页A4纸钉在一起,第一页是文字概述,后面两页,竟然是手绘的流程图和架构图。

    字迹遒劲有力,线条清晰,逻辑分明。

    在这个人均用ViSiO画图的年代,竟然还有人手绘流程图来阐述法律观点?

    这复古的风格,反而让林默提起了一丝兴趣。

    他将这份答卷抽了出来。

    标题很直接——《关于AI生成内容版权登记与追责体系的构想》。

    很务实,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

    林默的目光落在了第一页的文字上。

    “核心观点:我们不应该试图将AI这种全新的事物,硬塞进诞生于工业时代的《著作权法》框架里。这就像试图用马车的交规去管理汽车一样荒谬。”

    “法律需要做的,不是削足适履,而是另起炉灶。”

    “我建议,建立一个独立于现有知识产权体系之外的,全新的‘AIGC(AI生成内容)存证与登记平台’。”

    看到这里,林默的眼睛亮了。

    另起炉灶!

    终于有人敢说出这句话了!

    他迫不及待地翻到后面两页的流程图。

    第一张图,画的是“登记流程”。

    使用者通过平台上传AI生成的作品,同时提交关键的prOmpt(指令)、生成参数、以及明确的“权利与责任声明”。

    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为这份提交记录生成一个独一无二、不可篡改的“哈希时间戳”。

    这份记录,就是作品的“电子出生证明”。

    “漂亮!”林默忍不住低声赞叹。

    他想到了,但没这个答卷想得这么细致。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存证问题,釜底抽薪,直接断绝了后续的权属纠纷。

    他接着看第二张图,标题是“权利与责任模型”。

    这张图更有意思。

    作者提出了一个“分层权利”模型。

    默认情况下,所有AI生成内容,版权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但一旦通过平台登记,创作者就获得了一个有时限的“独占使用权”,比如三到五年。在这个期限内,他可以像传统版权一样进行商业授权和维权。

    而作为对价,这位登记的创作者,也必须成为该作品的“唯一法律责任人”。

    作品侵权了,他赔钱。

    作品违法了,他担责。

    这个模型,完美地平衡了“鼓励创新”和“风险控制”。

    你想要权利?可以,那就承担起责任。

    你不想担责?也行,那就放弃独占的权利,让它回归公共。

    把选择权,交还给了创作者自己。

    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构想,这简直就是一个可以落地的产品方案!

    这个方案,比秦依那个“责任决定权利”的观点,更加深入,更加具体,也更具有颠覆性!

    如果说秦依是那个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那这份答卷的作者,就是那个已经把缝纫机和设计图都准备好,要给皇帝做一件新衣服的裁缝!

    战略家和工程师!

    林默的心脏“砰砰”地跳了起来。

    他迅速翻回到第一页,找到了答卷末尾的署名。

    ——赵廷峰。

    林默愣了一下。

    这个名字,他有印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