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巨大的光影画卷展开,呈现的是关外松锦地区惨烈的攻防战。明军与清军绞杀在一起,烽火连天,杀声震野。
“好!洪承畴这小子,有点本事!”蓝玉看着天幕上明军一度占据上风、士气如虹的景象,忍不住喝彩,“就得这么打!把鞑子的气焰压下去!”
徐达却眉头微蹙,目光如炬地盯着战场态势:“势头虽好,但皇太极绝非易与之辈。此人能忍能狠,诡计多端,绝不会坐视失利。”
他的话音未落,天幕上的画面随之切换。“而另一边,皇太极得知清兵连连失利后心急如焚。尽管身患急病尚未痊愈,但他心系战场局势,毅然决定亲自出征。他日夜兼程五百余里,终于赶到了锦州城北的戚家堡。”
画面中,皇太极面色憔悴,却目光锐利,在侍卫的搀扶下艰难骑马,日夜不停,风尘仆仆地冲向战场。
“五百余里,抱病疾驰……”朱标倒吸一口凉气,“这皇太极,竟有如此魄力!”
朱元璋冷哼一声,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哼,是个狠角色。为了江山,命都可以豁出去。比咱那后世那些只知道坐在深宫里瞎指挥的不肖子孙,强了不止一点半点!” 他虽然痛恨皇太极是敌人,却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枭雄本色。
天幕画面聚焦于戚家堡附近的一处高岗。皇太极不顾病体,强撑着登高望远,极目眺望洪承畴布下的明军大阵。
只见那洪承畴所布下的阵势严整有序,士兵们队列整齐,军旗飘扬,气势颇为不凡。皇太极不禁感叹道:世人皆言洪承畴善于用兵,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啊!我等将士切不可掉以轻心,需得谨慎应对才是。
奉天殿内,众人屏息。洪承畴的布阵确实堪称教科书级别,森严壁垒,杀气腾腾。
“阵势确实严谨,无懈可击……”李善长抚须沉吟,“洪承畴,名不虚传。”
然而,皇太极并未被这表面的强大所震慑。他如同最耐心的猎手,目光如鹰隼般在明军的营垒旌旗间细细扫描,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时间一点点流逝,山岗上的风吹动他的衣袍,他却一动不动,全然沉浸在对战场局势的剖析之中。
突然,朱元璋身后的朱棣猛地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等等!这……这感觉……”
几乎就在他出声的同时,天幕上的皇太极眼中精光一闪,嘴角勾起一抹了然于胸的冷笑。他的目光在明军的阵营上来回扫视,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破绽。原来,明军虽然前方兵力部署雄厚,但后方却存在较大的疏漏。
皇太极心中暗喜,思忖片刻之后,已然想出了破敌之法。他转身面向身后的诸位将领,信心满满地说道:‘诸位将军请看,洪承畴此阵看似强大,实则有前权而无后守。如此一来,正是我军可乘之机,定能一举将其击破!’
“有前权而无后守?!”
这七个字如同一声惊雷,猛然在奉天殿中炸响!
“噗——”正在喝水的冯胜差点一口喷出来,剧烈地咳嗽起来。
耿炳文手里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徐达和李善长猛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震惊和一种荒诞至极的神情。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齐刷刷地转向了燕王朱棣!
朱棣本人更是目瞪口呆,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脸上写满了“见鬼了”的表情。
无他,只因为“有前权而无后守”这七个字,实在是太耳熟了!就在不久之前,通过天幕观看靖难之役时,他们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燕王朱棣在观察李景隆率领的朝廷大军阵势时,做出的评价一模一样!一字不差!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然后,朱元璋爆发出了一阵不知是怒极还是觉得荒谬至极的大笑:“哈哈哈!好!好一个‘有前权而无后守’!老四!你听听!你好好听听!你这看阵法的眼光,倒是找到了隔代传人!还是咱大明的死对头!报应!真是报应啊!哈哈哈!”
朱棣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尴尬得无以复加,他支吾道:“父……父皇……这……这纯属巧合……儿臣……”
“巧合?”朱元璋笑声戛然而止,猛地一拍桌子,吓得朱棣一哆嗦,“哪有这么巧的巧合?!这就是你们这些惯于出奇兵、搞迂回的人看阵法的通病!专找人家屁股后头的空子!李景隆是这么败给你的,看来这洪承畴……哼!”
皇帝的话让所有人悚然一惊。是啊,历史仿佛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昔日朱棣用来评价李景隆的话,今日竟被皇太极原封不动地用在了明军主帅身上!这何尝不是一种天道轮回?只是这报应,却落在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头上!
天幕上,皇太极没有丝毫犹豫。主意已定,皇太极当机立断下达命令。于是,在接下来的二十日一整天里,清军全体将士都在拼命挖掘战壕。
画面中,无数清军士卒如同工蚁般疯狂劳作,铁锹翻飞,泥土四溅。他们从锦州城的西面开始向南推进,穿过松山与杏山之间的狭窄通道,一路挖到了海边的入海口处。短短一天时间内,竟然连续挖出了三道又宽又深的巨大战壕。
三条巨大的壕沟如同黑色的巨蟒,以惊人的速度在大地上蔓延,最终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可怕的包围圈!
“不好!”徐达脸色剧变,猛地站起身,“掘壕围困!这是要彻底断绝明军粮道与退路!好狠毒的策略!好快的速度!”
李善长也骇然道:“一天之内,三道巨壕……这皇太极麾下的士卒,竟是如此悍不畏死,执行力如此恐怖!”
天幕的画面定格在那三道触目惊心的壕沟上,以及被围在核心、似乎尚未完全察觉危机降临的明军营寨。
这些战壕犹如一条条巨龙蜿蜒伸展,将明军紧紧包围其中,彻底切断了他们与后方的所有联系以及粮草物资的供应路线……
奉天殿内,鸦雀无声。刚才还在为朱棣的“隔代传人”而感到荒诞和愤怒的众人,此刻只剩下彻骨的寒意。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洪承畴和他的十几万大军,已经一只脚踏入了绝境。皇太极不仅看出了破绽,更以雷霆万钧之势,将这个破绽变成了致命的绞索!
朱元璋面沉如水,死死盯着那包围圈,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洪承畴……你最好能及时反应过来……否则……”
否则什么,他没有说,但每个人心中都涌起了不祥的预感。一场巨大的灾难,似乎已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