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宫城之外。
百官正各自散去。
十八公子胡亥落在人群稍后处,脸上挂着一贯的,略显轻浮的笑容。
正与几位宗室子弟随口闲谈着方才朝会上关于互市的赏赐。
仿佛对那场决定帝国未来人才格局的科举大事毫不在意。
然而,当他转身走向自己车驾的那一刻,脸上所有伪装的笑意瞬间褪得干干净净。
只剩下一种冰冷的阴沉。
那双遗传自始皇的深邃眼眸里,翻涌着嫉妒、怨毒与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他弯腰钻进装饰华丽的马车。
车厢内早已有一名身着不起眼灰衣,面容模糊如同阴影般的男子垂手恭候。
车帘落下,隔绝了外界所有的光线与声音。
胡亥甚至没有看那名罗网杀手一眼。
他靠在柔软的锦垫上,手指无意识地用力捻着腰间玉佩的流苏,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都听见了?”
胡亥的声音又轻又冷,像毒蛇吐信。
“我那好六哥,如今可是风光无限啊……”
“父皇竟将科举这等大事,都交到了他和李斯手里。”
那灰衣人头颅垂得更低,声音沙哑毫无起伏。
“是,殿下。”
“陛下明旨,由丞相与六公子共同统筹。”
“共同统筹……哼,好一个共同统筹!”
胡亥从鼻子里发出一声极轻的冷哼,嘴角扯出一个扭曲的弧度。
“这是多大的权柄?”
“天下士子的前程,几乎就握在他们二人掌中!”
“真是天赐的良机……”
他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而贪婪,里面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算计光芒。
“这对他赢子夜是良机,对我胡亥……又何尝不是?”
他低声自语,仿佛在咀嚼着某种美味的毒药。
“万人赴考,鱼龙混杂……这里面,有多少空子可钻?”
“若是运作得当,足以让他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他顿了顿,呼吸微微急促,另一个念头让他眼中爆发出更炽热的光彩。
“而且……那些落选的,失意的,怀才不遇的……”
“里面难道就没有可造之材?”
“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一个赏识他们的‘明主’……”
他几乎要笑出声来,仿佛已经看到无数士子投入他的门下。
猛地!
他收束了所有外露的情绪,只剩下冰冷的指令。
他转向那名如同雕像般的灰衣人,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带着狠戾。
“去。”
“给本公子盯紧了。”
“丞相府,六公子府……”
“他们二人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尤其是关于科举的每一个细节,一字不落,都给本公子报上来!”
“诺。”
灰衣人没有任何疑问,只是干脆地应声,身影如同融入阴影的墨汁,悄无声息地退出了马车。
车厢内,只剩下胡亥一人。
他缓缓靠回垫子,脸上重新浮现那种惯有的天真又带点残忍的笑容。
只是眼底深处的寒冰,足以冻彻人心!
他轻轻哼起一支不成调的小曲,手指在膝盖上悠闲地敲打着。
……
夜色深沉。
六公子府邸的书房却灯火通明。
不同于寻常宴饮的喧闹,此处气氛严肃凝重!
三张漆案呈“品”字形摆放。
赢子夜独坐主位,李斯与萧何分坐左右下首。
案上虽置有精致肴馔,却无人真正大快朵颐,更多的是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烛火摇曳,映照着三人神色各异的脸庞。
赢子夜端起酒樽,并未饮用,只是指尖缓缓摩挲着冰凉的青铜器壁,目光扫过李斯与萧何,开门见山。
“父皇将科举重担交予我等,此乃国本,不容有失。”
“今日请二位前来,便是要敲定诸多细节,务求周密,堵住一切漏洞。”
他声音平稳,却自带一股令人心凛的威势。
李斯正襟危坐,神色肃然!
“殿下所言极是,臣等自当竭尽全力。”
萧何则微微躬身,姿态谦恭却目光湛然,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与专注。
赢子夜放下酒樽,屈指列出要点。
“其一,万名士子不日将涌入咸阳。”
“人多必杂,难保没有六国余孽,居心叵测之徒或江湖宵小混迹其中。”
“咸阳安防,必须加强。”
“此事,本公子会与卫尉、中尉府协调,增派巡防,严查户籍路引。”
“但明面上的盘查,恐有疏漏,暗中的监察……”
他目光微转,看向窗外浓重的夜色,虽未明言,李斯与萧何皆心知肚明。
那必是出动“暗河”之时!
“其二。”
赢子夜继续道:“士子之中,必有贫寒之士,盘缠耗尽,无处栖身。”
“若令其流落街头,有损帝国颜面,亦易生事端。”
“本公子意,可在兴修考院之外,另设一些简易工棚。”
“允这些贫寒士子以工代赈,参与些搬运、清扫之类的轻省劳作,换取食宿之资。”
“此举既可解其困厄,亦能彰显朝廷恤士之恩。”
萧何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立刻补充道:“殿下仁德!”
“此举大善。”
“下官可具体经办,定将此事安排妥当,既不让士子感到折辱,又能切实助其渡过难关。”
他心中暗赞。
公子思虑果然周详,此举不仅能收买寒门士子之心,更能将大量人员纳入管理范围,减少不可控因素!
赢子夜颔首,认可了萧何的请缨。
随即语气骤然转冷,如同寒冰。
“其三,亦是重中之重——”
“防舞弊!!!”
“科举之弊,首在徇私!”
“此乃寒门士子最为痛恨之处,亦是最易被有心人利用,结党营私,买卖功名的捷径!”
“审阅考官之人选,必须慎之又慎!”
李斯眉头紧锁,沉声道:“殿下所虑甚是。”
“阅卷官不仅需学问渊博,更需品行端方,且最好与朝中各派系牵连不深,方能保证公允。”
“臣初步思忖,或可从博士宫中遴选部分资深博士,他们常年埋首典籍,相对超然。”
“此外,各地郡守推荐的几位以刚正著称的老贤,亦可考量。”
萧何沉吟片刻,也谨慎开口。
“下官以为,除却学问品行,阅卷官之家族背景,门生故旧亦需细查,避免同年、同乡、姻亲等关系影响判断。”
“或可效仿秦律‘连坐’之法,数名阅卷官同阅一卷,相互监督!”
“若一人舞弊而他人未举发,则同罪论处,以增其相互惕厉之心!”
“可。”
赢子夜对两人的建议表示认可。
“此事便由丞相与萧何共同拟定一份详尽的阅卷官遴选,监督章程,三日后呈报于本公子。”
他话锋一转,目光如炬,看向二人。
“其四,便是出题。”
“考题乃科举之根,绝不容丝毫泄露。”
“今日请萧何来,正为此事。”
“丞相,萧何,你二人皆乃干吏,识人甚广。”
“依你们之见,朝中或地方,有哪些大才,可担此出题重任?”
“而且,此人需得三样!”
“一,学识渊博,贯通百家尤其深谙秦法。”
“二,心思缜密,守口如瓶。”
“三,最好……并无太显赫之家族牵绊!”
李斯与萧何顿时陷入沉思,烛火噼啪作响,室内一片寂静。
这举荐责任重大,若所荐之人出了纰漏,举荐者亦要受牵连!
良久,李斯率先开口,说出几个名字。
皆是学问深厚却官职不显,或因性格耿直而不得升迁的官员。
萧何稍后补充了几人,其中甚至包括一位因著述秦律释义而小有名气,却因身体孱弱一直在家休养的退隐老吏。
赢子夜静静听着,将每一个名字记于心中。
待二人说完,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寒光。
“好。”
“便从这些名单中最终核定三人,负责出题。”
“然,为保万无一失……”
他声音陡然森冷。
“自其接下旨意,踏入出题之地起,直至考试全部结束,期间,他们不得与外界有任何接触!”
“饮食起居,皆由专人负责。”
李斯与萧何闻言,心中皆是一凛!!
“殿下之意是……软禁?”
李斯试探问道:“非是软禁,是护卫,亦是隔绝。”
赢子夜纠正道,语气不容置疑。
“此事,交由暗河办理。”
“出题之地,选在城外隐秘别院。”
“暗河之人会全程‘护卫’,就连他们的饭食,也由暗河亲信送入。”
“期间,一只飞鸟也不得随意进出!!!”
萧何倒吸一口凉气,暗道公子手段果然狠辣周密,如此一来,泄题之虑几乎可杜绝。
李斯则是面色凝重,缓缓点头。
“虽不近人情,然……为国选材,不得不如此。”
“臣无异议。”
随后,话题又转向考院的建造,士子登记造册的流程,试卷的印制保管,考场的布置规则等等庞杂琐碎的细节。
三人就着烛光,一项项推敲,时而争论,时而沉思,时而达成一致。
赢子夜每每能一针见血指出关键。
李斯则以其丰富的政务经验提供执行方案,萧何则从基层实际和防弊角度查漏补缺。
窗外天色由墨黑转为深蓝。
继而透出些许熹微晨光……
整整一夜!
书房内的灯火未熄,低沉的商议声也几乎未曾断绝。
直至所有大的框架和关键细节都已敲定,李斯与萧何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告退!
走出书房。
清晨的冷风一吹,李斯不禁打了个寒颤1
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脸上带着深深的倦容,更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肩上。
此事若成,他李斯之名将随科举制青史留芳!!
若稍有差池……
他不敢细想,只能暗自咬牙,务必全力以赴。
而一旁的萧何,虽然同样疲惫,眼底却燃烧着两簇兴奋的火焰。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依旧亮着灯火的书房,心中澎湃难平。
如此重大的国策,公子竟让他参与核心筹划,与丞相李斯同席论事!!
这是何等信任!
何等机遇!
他紧紧攥了攥袖中的手指,暗自发誓,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将公子交代的每一件事都办得滴水不漏。
两人怀着截然不同的心境,踏着晨曦,各自离去。
身后。
公子府的书房内。
赢子夜独自站在窗前,望着渐渐苏醒的咸阳城。
目光幽深,不知又在谋划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