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闭上眼睛,但那眼皮却一直抖动,根本不能停歇。
“袁谭呢?”
“生死未卜。”
“生死未卜,那就是死了?”
“就怕他还活着。”
“……”
当着父亲的面,说不希望他的儿子活着。
若非袁绍理解许攸的意思,怕是当场就要发作。
“是啊,就怕他还活着。”
最怕的事情,就是袁谭再次被刘邈生俘。
上次袁谭被俘,其身份不过是袁家长子,而袁绍与刘邈虽已经成为割据诸侯,但多少还算是大汉同僚,讲究几分体面。
可这一次,袁谭可是以大赵秦王的身份被俘去的。
这样的人,这样的身份若是落到刘邈手中,天知道刘邈能够做出些什么事来!
经过与刘邈的几次交锋,对于刘邈的下限,袁绍一向不敢高估……
也正是因为如此,许攸才说需要袁绍明文发布诏书,立袁尚为储君。
不然的话,对于大赵而言,那后果实在太过可怕!
袁绍深吸几口浊气,却更觉心中压抑。
“刘邈,刘邈……”
“难道,大汉的气数,终究还没有走尽吗?”
袁绍此时低下头去,看着自己被药材裹住的足部,终究还是发出犹如老牛一样低沉哀伤的悲叹。
“朕,难道会成为第二个王莽不成?”
“……”
许攸矗立旁侧,始终不语。
该说的,他已经都和袁绍说的明白。
剩下的,就要让袁绍自己去接受此事。
————
彭城。
以周瑜为首的大汉将领比袁绍还要提前一日得知袁谭战败的消息。
“万岁!”
“大汉万胜!!”
“胜可知,而不可为啊!”
在一片欢呼中,鲁肃此时感触最深。
“当初我去邺城的时候被当地官吏索贿,那时候我便知道,无论袁绍的势力到了怎样的地步,兵力到了怎样的数量,他都不可能成为天命之人。”
“如今看来,却与我当年预料的一般无二!”
听闻鲁肃之言,其余大汉文武也是频频点头。
胶东之战。
刘邈努力了吗?
毫无疑问努力了。
但是刘邈真的有做什么吗?
刘邈没有逼迫袁谭去放任乌桓骑兵劫掠;没有与邺城那边取得联系,要截断袁谭粮草,但就是这样不曾做过的事情,却反倒是赢来了这样一场将局势彻底改变的战役……
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矣!
不过相比于复盘战事,彭城诸将无疑还有另外的大事要做——
“袁谭战败,袁绍看似手中还有二十万的大军,但其实已经是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周瑜兴致勃勃!
“现在袁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在彭城和我们死磕!”
“而如今彭城固若金汤,可以说胜势已经彻底偏向了大汉!”
相比于周瑜的自信,鲁肃却还是有几分担忧。
“若是袁绍察觉不对,选择后撤该怎么办?”
“不会的。”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随军而来的大汉三公陈瑀。
陈瑀为陈球之子,与袁绍、袁术都颇为熟悉。
“袁绍那样的人,所考虑的从来都是自己。”
“如今称帝,对他而言,便是朕即国家。”
“若是寻常之人,在知道自己此战胜算已经极为渺茫时,多半会选择撤军,保存力量,以求再战;但袁绍那样的人,却绝对不可能将基业托付给别人,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也不可能……加上他已是命不久矣,所以他此战是不会退的。”
如果说曹操是霸道,那袁绍就是骄傲。
骄傲的生,骄傲的死。
哪怕还有一丝机会,袁绍都不会去选择相信他人。
哪怕他知道,若是进攻彭城再败,那整个大赵的国祚都将摇摇欲坠,他也依旧会发动进攻。
若是没有这样的志气,袁绍也不可能走到今天,成为颠倒社稷的天子霸主!
还有一些了解袁绍的,也跟着陈瑀的话附和。
袁绍,是不可能退的。
他若是退了,那他也就不再是袁绍!
鲁肃听过这些话,心中也是稍安一些。
只要袁绍不退,那在彭城等着他的,就只会是一个死局!
不过当他看到陈瑀的表情时,却是稍稍一愣。
陈瑀眉眼间,俨然是有股哀伤。
为袁绍哀伤?
那显然不可能。
既然不是袁绍……
“司空可是在心忧陈登陈元龙?”
听到鲁肃戳破自己的心思,陈瑀也没有隐瞒,大大方方的点头。
“元龙毕竟是我从兄之子,他虽做出大逆不道之事,但毕竟有几分血脉……我想去一趟即墨,好好安葬。”
本来热闹的汉军营帐忽然冷却。
但凡熟悉刘邈的,都知道陈登在青州做的事情,都是触及了天子逆鳞。
也就刘邈不去侮辱死者,不然将陈登挖出来扒皮抽筋也不是没可能。
陈瑀若是冒然前去,定然会惹得刘邈不满。
而且陈登之事,干系其实很大。
别的不说。
以后徐州、青州的士人,还可信呼?
徐州、青州的士人,还尊大汉呼?
不过陈瑀毕竟是三公,众人也不好阻拦,只是要他好好问过刘邈再做行动。
陈瑀思索一番,也是给刘邈写去一封信。
刘邈的回信来的很快——
“去!”
就一个字,甚至刘邈连字都懒得写,只是让斥候带了个口信而已。
陈瑀听后,莞尔一笑,当即收拾行囊,往胶东而去。
路上有熟人遇见陈瑀,忍不住好奇问道:“陈登陈元龙是大汉的叛徒,您为何要前往祭拜他呢?难道是因为他和您有血亲吗?”
陈瑀回答道:“人并非只有一面。陈登这一次确实是和袁谭勾结,荼毒青州百姓;但他在担任典农校尉时,却也让徐州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怎么能够因为一件事就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呢?”
这些话后来流传出去,也是被一些士子奉为经典,成为一些新观念的启蒙之言。
而陈登的家人在知道这件事后,也是主动将自己的地契私籍送到当地官府,不敢继续藏匿土地人口……
关中,长安。
自曹操抵达此处后,便立即平定了因为刘邈而起的几件叛乱,让关中重新恢复宁静。
同时,曹操又主动开放了关中的几处关卡,重新与西凉、南阳进行贸易,如此政令,让曹操在关中的声望大涨!也让曹操取代袁谭获得了关中豪族的支持!
加上钟繇、夏侯惇为其保存的军队,此时的曹操几乎已经彻底掌控关中!
袁谭唯一留下的印迹,大概就是镇守此地的郭淮。
不过郭淮显然也是独木难支。
他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曹操的礼物,同时曹操还隔三差五就请他一起喝酒,底线正在曹操的试探下一步一步被突破。
这日曹操又请郭淮饮酒,但郭淮一落座,便察觉到今日的气氛好像有些不太对劲。
“敢问曹公,是发生了何事?”
曹操在郭淮进来前,一直都是在思索什么事情。
如今听到郭淮之言,猝不及防之下却是连手臂都是一抖,将杯中美酒洒晃出去许多。
郭淮看到能让一向镇定的曹操都出现这等反应,心中不由更加好奇:“敢问曹公,究竟是发生了何事?”
何事……
曹操轻轻一叹,语气说不上沉重,却也绝对说不上喜悦。
“山东传来消息,刘邈领军突袭青州,大败袁谭,将其部尽数歼灭,同时袁谭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瞬间!
郭淮仿佛觉得有一双大手捏住自己的脖颈,让自己无法呼吸!
“消息准确吗?”
“不会错的,无论是中原还是邺城都传来了消息。”
郭淮此时面色苍白,动作也是有些手足无措。
而曹操好像没看到一样,只是端起酒杯,口中碎碎念着些什么话——
“刘仲山,好一个刘仲山……”
“仗能打成这样,我都不知道是要夸你真的是能征善战,还是单纯的运气使然?”
曹操隐约觉得胶东一战有些不对劲。
无论是邺城还是袁绍那边,似乎都在有意隐瞒一些东西。
但对于曹操而言,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今刘邈真的战胜了袁谭。
既然刘邈拿走了袁谭的夫人,那自己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拿走袁谭的其他东西了……
“伯济!”
曹操双眼忽然通红,语气也是不自觉悲痛起来!
“我知你一时接受不了这些,但如今殿下确实已经战败!”
“眼下你我能做的,就是继续经营好关中,等待殿下归来。”
“毕竟,殿下也是我的女婿,是我的血亲啊!”
郭淮见曹操竟然哭的不能自已,赶紧上前扶住曹操:“曹公莫要太过神伤!”
“殿下乃是袁氏贵胄,自有齐天洪福!”
“只是如今战败,恐怕将来争储之事更加困难……曹公说的不错,我等需为殿下好好经营关中,让殿下将来还有一战之力!”
郭淮在袁谭战败之后,终于是放下了自己的矜持和坚持。
他伏倒在地——
“如今殿下不在,关中大小事宜,都还要曹公定夺!还请曹公勿要伤心过度!”
“若是曹公需要差遣,那尽管吩咐便是。我郭淮一定万死不辞!”
曹操强行压住自己翘起的嘴角,上前扶住郭淮:“伯济这是哪里的话?”
“为殿下守护关中,自然少不得伯济出力!”
“共勉!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