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 第349章 史无前例的谢幕!

第349章 史无前例的谢幕!

    没有掌声,没有欢呼,甚至没有议论。

    观众们仿佛被那最后的枪声和接踵而至的死亡与疯狂抽走了所有力气。

    每个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悲剧震撼中无法自拔。

    空气中弥漫着巨大战栗和哀恸。

    《雷雨》那沉重的大幕落下已近半分钟,黎塞留厅内那死寂般的震撼才被第一声迟来的掌声打破。

    “Bravo!”

    “Brava!”

    呼喊声起初是零星的,带着哽咽,随即如同燎原的野火,轰然席卷了整个剧场。

    掌声变得雷鸣般响亮,密集得没有一丝缝隙,中间夹杂着激动万分的喝彩。

    观众们仿佛要将方才观剧时压抑的所有情绪——震惊、恐惧、怜悯、以及对这出伟大悲剧的敬畏——

    全部通过这疯狂的鼓掌和呼喊宣泄出来!

    大幕,在震耳欲聋的声浪中,再次缓缓升起。

    首先出现在舞台上的,是那些饰演仆役和次要角色的演员们。

    他们整齐地站成一排,向台下鞠躬。

    接着,饰演“纪尧姆”和“拉维尔涅”的演员走出,他们的形象虽然令人憎厌此,但此刻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两人深深鞠躬,脸上带着演员脱离角色后的谦逊。

    然后,是饰演“马塞尔”的演员。

    他那充满抗争精神的形象,尤其是与拉维尔涅对峙的悲愤,赢得了许多年轻观众和进步人士的掌声和呼喊。

    真正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饰演“安托万”的年轻演员走出时。

    他那纯真、善良,最终却被无情毁灭的形象,赚取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此刻,女士们一边用力鼓掌,一边用手帕擦拭着眼角,高喊着“Bravo!可怜的安托万!”

    仿佛在哀悼一个真实逝去的生命。

    气氛在“芬妮”和“玛德莱娜”的扮演者出场时变得更加热烈。

    她们脸上还带着未干的泪痕,两人那种在无知懵懂中陷入可怕的命运漩涡的悲剧形象,引发了广泛的同情。

    欢呼声和掌声几乎要掀翻喜剧院的穹顶。

    而当饰演“爱德华”的演员走上台前时,掌声达到了一个新的峰值。

    他将爱德华那在情欲、伦理、绝望中挣扎最终走向毁灭的复杂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观众们用持续不断的、震耳欲聋的“Bravo!”来表达对他演技的最高肯定。

    他甚至不得不连续三次单独走到台前,向不同方向的观众鞠躬致意。

    紧接着,全场瞬间屏息了一瞬——莎拉·伯恩哈特,饰演“玛德莲夫人”的传奇,出现在了舞台上。

    她依旧穿着那身深色的戏服,脸色苍白,眼神似乎还残留着疯狂的余烬。

    她仅仅只是站在那里,微微颔首——

    “Brava!伯恩哈特!”

    “莎拉!万岁!”

    疯狂的欢呼声和掌声如同海啸般爆发,几乎要将她淹没。

    观众们全体起立,包厢里的绅士淑女们也顾不上仪态,探出身子,用力鼓掌。

    鲜花开始从各个方向抛向舞台,娇艳的玫瑰、百合、鸢尾花束,如同雨点般落在她的脚边。

    很快,舞台前缘便被花束铺满,几乎形成了一道花墙,几乎淹没到了她的脚踝。

    这不仅仅是对她今晚演出的赞美,更是对这位舞台皇后无上地位的致敬。

    然而,今晚的荣耀并未止步于演员。

    就在掌声稍歇之际,一个清晰的声音从池座中响起,随即被无数个声音汇成洪流:

    “作者!”

    “作者!”

    呼喊声整齐划一,充满了不容拒绝的热情。

    这是对戏剧灵魂——剧作家——的最高致意。

    在后台,正与激动得语无伦次的埃米尔·佩兰院长站在一起的莱昂纳尔,被这响彻剧院的呼唤弄得有些措手不及。

    刚刚大幕落下的时候,他就悄悄来到后台慰问演员们,现在正准备离去。

    莱昂纳尔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埃米尔·佩兰推向了前台:“去吧,莱昂纳尔!他们在呼唤你!这是你的时刻!”

    一瞬间,莱昂纳尔就暴露在舞台明亮光线下,暴露在近两千双狂热目光的聚焦之下。

    他略显局促地站在明亮的舞台中央,站在一众演员之前,站在那片由鲜花和掌声构成的海洋面前——

    黎塞留厅内出现了今晚最为狂热的一幕!

    全体观众,无一例外,再次起立!

    掌声和欢呼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索雷尔万岁!”

    “Bravo!天才!”

    “《雷雨》万岁!”

    帽子被抛向空中,手杖被举起挥舞,手帕如同白色的蝴蝶在包厢间摇曳。

    几位文学青年,甚至激动地爬上了栏杆,不顾管理人员的劝阻,向着莱昂纳尔大声朗诵起即兴创作的诗句。

    他们赞颂《雷雨》是“撕裂灵魂的杰作”。

    一位衣着华丽的女士,奋力将自己手腕上的一只黄金手镯拽下,扔向了舞台。

    莱昂纳尔站在台上,灯光有些刺眼,台下是沸腾的人海和震耳欲聋的声浪。

    舞台上,演员们也纷纷上前,热情地拥抱他、亲吻他的脸颊。

    莎拉·伯恩哈特紧紧握住他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莱昂纳尔,你创造了奇迹!这是属于你的夜晚!”

    弗朗索瓦·戈蒂耶-吕扎尔什用力拍着他的后背,大声赞叹。

    他只能不断地、深深地鞠躬。

    每一次他直起身,引发的都是新一轮更热烈的欢呼。

    演员们站在他身后,微笑着鼓掌,将这份荣耀完全归于他。

    这时,埃米尔·佩兰才走上舞台,激动地与莱昂纳尔拥抱,然后又与主要演员们逐一拥抱,共同接受观众的致意。

    这场谢幕持续了足足近十五分钟。

    每次大幕刚刚落下,就因为持续的“Rappel(再出来)!”的呼喊而再次升起。

    如此反复了不下五六次,每一次幕布重新拉开,都能引发新一轮的掌声。

    直到演员和作者最后一次鞠躬,大幕终于彻底合拢,不再升起,许多观众仍久久不愿离去。

    他们聚集在剧场内,兴奋地讨论着,回味着,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

    而在后台入口和演员化妆间外,早已挤满了希望能当面表达敬意的观众——

    有上流社会的名流,有评论家,更有狂热的文学青年和戏剧爱好者。

    他们等待着,希望能近距离见到那位年轻的作者,以及那些刚刚奉献了精彩演出的演员们。

    今晚的法兰西喜剧院,不再仅仅是一座剧院,它成了巴黎艺术圣殿的中心。

    莱昂纳尔好不容易结束了应酬,与苏菲、艾丽丝、佩蒂准备乘坐马车离开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喜剧院侧门的街道两旁,竟然聚集了上百名自发前来的人群。

    他们手中举着蜡烛,跳跃的火焰在巴黎的夜风中摇曳,映照着一张张年轻而激动的脸庞。

    当有人喊出“索雷尔先生出来了!”时,人群中爆发出欢呼。

    “献给莱昂纳尔·索雷尔!”

    “《雷雨》洗涤了我们的灵魂!

    “《雷雨》让我们目睹了命运的真容!”

    这自发形成的仪仗队,将今晚的盛况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马车在人群的欢呼和注视下缓缓启动,驶离了依旧喧嚣的黎塞留街。

    莱昂纳尔靠在座椅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疲惫与兴奋交织。

    他知道,今晚只是一个开始。

    明天,巴黎的所有报纸都将被《雷雨》和他名字占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