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286章、獬豸惊天

第286章、獬豸惊天

    送走三位持令御史,朝廷大佬们全部五味杂陈。

    赃款归公变奖金,廉政部这十三个小官全部要疯,他们绝对会像疯狗一样乱咬人。只要被盯上,贿赂都难,你的财产可全是他们的。

    朱慈炅这套用文官打文官,绝对比太祖爷的剥皮揎草威慑力还大。查你的人清楚你全部的手段,而且文官一旦进入廉政部,他们的成分就马上变得可疑,因为利益已经不同了。

    下朝后,大部分人都走了,只有孙承宗,刘一燝和钱士升陪着朱慈炅回到了御书房。

    朱慈炅走在最前面,刘若愚将他扶上御座,御案上还有未干的墨迹和朱慈炅极少使用的大号斗笔。

    朱慈炅顺手拿过廉政部送来的文书,目光停留在首页的名字上,眼神中带着五分讥笑五分嘲讽,这是一个奇葩的官员。

    这位刑部郎中名叫宫行述,武进人,师从东林大贤良师钱一本,关键是他只是一个举人。如果朱慈炅没有来南京,可能他一辈子也就在南刑部混到大明玩完。

    宫大人的主业可并不是当官,官身只是掩盖他政治掮客的外衣。

    这是大明一个悠久的职业,上承徐阶徐阁老重用的邵芳邵大侠,下启被朱慈炅弄去劳改了的那位原本可以决定首辅的白衣宰相张溥。

    一切都怪小皇帝,把南京刑部这么低调的衙门也弄得鸡飞狗跳的了,宫大人也要被迫执法,没主持几项工作就被派到湖广处理沐世子的翻船案。

    本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原则,宫大人又非常作死的给朱慈炅上了一本查无实据,怀疑白银被江水冲进大海的结案报告。

    这白纸黑字的东西太考验皇帝智商了,直接惹得朱慈炅暴怒,然后他就被拿下了。獬豸卫都是锦衣卫精锐转来的,厂卫那套手段加上朱慈炅指点的水刑,他们娴熟得很。

    宫大人只坚持了大半天的职业操守,然后就戴罪立功,转为污点证人,直接供出一大帮南京官员的贪污罪行。

    这可把廉政部忙坏了!

    差点导致整个南京留都停摆的大案居然只是因为一个五品郎中,这事之前谁敢信。

    孙承宗终于还是主动认怂了。

    “陛下,这件事影响实在太大,不能让他们毫无限制的追查下去了。老臣建议北京涉案那几个人抓完就算了,再查下去,朝堂都没法运作了。

    陛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廉政部几百几千两都上纲上线,老臣很担心如此放任鼓励他们,大明会无官可用啊。”

    朱慈炅嘴角还留着讥讽,但心里其实也完全没有把握,几天时间就暴出来一百多人,照这个架势,大明真的要没人了。

    他歪着头反问。

    “孙次辅,一个人几千,一万人是多少?况且贪污上万的人好像也不少。天天都在喊没钱,难道你们不觉得这样下去,大明都要没了吗?

    大明无官可用?大明都蚀没了,还要大明官做什么?有人说,大明要亡于三大殿,父皇何其无辜啊!”

    刘一燝面沉似水,没有看孙承宗笑话,也主动开口劝谏。

    “陛下,老臣不反对反腐,但是不能这样搞突击似的反腐。钱抑之留对,就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补充新官员了,涉及的人太多了,而且刚任命的人,廉政部也马上查到他头上。

    陛下,廉政部现在这样搞得人心惶惶的,真的不利大局啊。执政之要在于稳中求进,政治清明绝对不是搞一两次突击式肃贪能够达成的,长期稳定才更重要。”

    朱慈炅一脸无辜。

    “刘先生,朕开始也没有想到会这样。朕只是不忿那个姓宫的混蛋那所谓的结案报告,让獬豸卫追查了一下他,朕也没有想到他会捅出这么多事。

    朕还奇怪他哪里来的狗胆敢公然忽悠朕,没想到是有护官符啊。呵呵,敢动他,他就可以马上拖上百官员一起下水,真是好手段啊。

    听獬豸卫说,他手上竟然还有证据。人家现在是廉政部的宝贝疙瘩,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着,朕都不得不佩服。

    你们想杀他吗?反正朕是不敢的。《通报》都报了三天了,听说老百姓都说不要杀他,人家是廉政先锋。”

    孙承宗和刘一燝对视一眼,他们留下来的真正目的达不成了。

    皇帝不动手,他们其实也能收拾,但政治风险太大,就算他们动手,也是要朱慈炅默许,否则就要赔上政治生命和一生清誉,这狗东西他配吗?

    孙承宗更是憋得慌,小皇帝叫他次辅,叫刘一燝先生,跟自己说话针尖对麦芒的,跟刘一燝说话多少还有点解释意味。

    孙承宗决定不跟小娃娃计较,

    “文渊阁的一致意见都是要暂时中止廉政部的调查,老臣刚刚跟襄王周王交流过,两位亲王的意思,也是觉得这个搞下去,会对社稷不利。

    宫行述该不该死,需要廉政部自己裁决,内阁可以不插手。但是篓子太大了,老臣等就是有三头六臂也补不上的。陛下能明白老臣的意思吗?”

    刘一燝不经意的撞了一下孙承宗,脸露笑意。

    “孙阁老的意思是内阁是做出了深思熟虑才来求见陛下的,陛下博览宫中藏书,想必陛下也明白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的道理。

    政治清明是大家的理想,可是行政中总免不了要想现实低头的。

    南直现在有很多事务,比如陛下关心的夏收夏种,商税核查审计等等,户部现在也几乎中断了。

    还有运河上漕帮问题,民工之间的地域冲突等,刑部也抽不出人手管理。大理院虽然还运作正常,但也积压了大量案件。

    这些问题都堆到内阁来了,内阁也只能做出妥协的决定。当然,如果陛下有更好的办法,老臣等也一定遵照执行。”

    同样是内阁逼宫,看看孙承宗的模样和刘一燝的模样。可朱慈炅继位一年多了,也算饱受打击了,这点抗压能力还是有的。

    “朕可答应过,廉政部虽然隶属督政院,但他们是独立运作,不受干涉的。朕也没道理出尔反尔,况且,楚王可未必会听朕的。”

    刘一燝听出朱慈炅态度软化,连忙笑道。

    “陛下,楚王会听你的,陛下也是可以停了他的俸禄的。”

    朱慈炅瘪嘴摇头。

    “朕可不敢,母后——圣母会打我的。你看嘛,大明到处都是人情世故,人家楚王也有圣母作大后台的。

    诸位先生不是言传身教吗,朕还不是一样要跟大家学学,先搞清楚对方出自何门何派再说。圣母的背景太硬了,后天就是她大寿,朕可不敢惹她生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