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 第259章 明日决战

第259章 明日决战

    十日之后,原本平静的萨尔浒谷地就被一股肃杀之气彻底笼罩。

    晨曦尚未穿透云层,苏子河两岸已被连绵的营帐覆盖,西侧明军的红色营垒如一条巨龙,从山脚下蜿蜒至河边,连绵十余里,每座营帐前都插着“明”字的红底日月大旗。

    营墙由夯土与木栅构筑,鹿角拒马层层叠叠,营内军容鼎盛,士卒巡弋森然,辅兵们穿梭其间,或搬运粮草,或擦拭兵器,一切井然有序。

    东侧,后金的八旗大营以努尔哈赤的金顶大帐为核心,各色旗帜,正黄、镶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正白、镶白,按序扎营。

    帐篷多为毛毡所制,骑兵们牵着战马在营外遛圈,马蹄声踏碎晨雾,其间夹杂着朝鲜火枪手和被强征来的各部族仆从军营地,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数十万大军在此对垒,旌旗蔽日,甲胄映霜,连苏子河的水流都似被这股肃杀之气凝滞,唯有风穿过山梁时,卷起的旌旗猎猎声,昭示着一场大战已箭在弦上。

    双方的斥候频出,在这片狭隘的土地上搜集着对方的情报。

    辰时刚过,后金主营帐内,努尔哈赤正盘膝坐在铺着虎皮的矮榻上,手中捏着几张刚送来的情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面色凝重地听着斥候的回报。

    “禀大汗,明军主力确已尽出!其中军大营依山傍水,旌旗无数,营垒坚固,望之绵延十数里,兵力恐近二十万,其两翼亦有大量骑兵游弋戒备!”

    努尔哈赤挥退斥候,心中盘算。近二十万正面之敌,加之还需分兵驻守关隘、防范蒙古,这确是小皇帝能动用的全部家当了。

    他心中那份因黄台吉被扣而产生的不安,稍稍被这“确切”情报压下几分。

    决战,似乎正按照他的预想进行。

    帐内的代善、阿济格、额亦都等人闻言,脸色均有些轻松下来。

    代善上前一步,朗声道:“父汗,明军虽多,却多是新练之兵,而我女真不满万,满万当无敌,何况我军七万八旗精锐齐出,必定经不住我八旗铁骑的冲锋。再加上朝鲜一万火枪手和三万各族青壮,总兵力也有十一万,此战必胜!”

    努尔哈赤瞥了他一眼,只是缓缓放下谍报:“明军势大,且有火炮之利,不可轻敌。传我命令,各旗加紧戒备,再派斥候探查明军的粮草通道,另外派使者宣战,索还四贝勒,明日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明军西侧的望敌台上,朱由校正凭栏远眺。这座望敌台是辅兵连夜用夯土与木石筑成,高达三丈,四周围着木栏,站在上面可将整个谷地尽收眼底。

    他身着一身御制环臂甲,甲片上铭刻的龙云纹饰在晨光中隐隐流动,身旁的黄台吉则脸色苍白,双手不自觉地攥紧。

    连日来,朱由校刻意命他随军同行,目睹明军开赴战场的全程,那是一种足以摧毁任何敌人信心的景象。

    十数万大军行军,队列却依旧严整,除了脚步声、马蹄声和车轮碾过冻土的轰鸣,几乎听不到多余的喧哗。

    每一名士兵的眼神都坚定而炽热,当他们望向望楼上的皇帝时,那种近乎狂热的崇拜和信任,让黄台吉从心底感到寒意。更令他绝望的是那数以千计的被骡马拖拽着的火炮——那些被称为“野战炮”和“红衣大炮”的重型火炮,被井然有序地部署在前沿和阵中。

    “怎么样?”朱由校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地仿佛在闲聊,“黄台吉,看了这几日,现在还觉得你父汗能赢吗?还觉得你八旗铁骑,天下无敌吗?”

    黄台吉嘴唇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他的手在袖中微微颤抖。

    他知道,自己看到了明军最核心的机密,看到了这支军队真正可怕的内核,不仅仅是装备,更是那种难以理解的纪律、信念和组织度。

    而自己看到的越多,活命的可能就越小。这位大明皇帝留着他性命,不是为了谈判,只是为了让他亲眼见证后金的覆灭。

    就在这时,一骑后金使者高举白旗,驰至明军阵前,用生硬的汉语高喊:“大金大汗有言: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请大明皇帝信守承诺,放归我四贝勒!”

    望楼上的朱由校闻言,轻笑一声,声音通过身旁力士清晰地传了下去:“回去告诉努尔哈赤,黄台吉在朕这里好得很,有酒有肉。想要人?可以。打赢了朕,朕自然客客气气送他回去。若是输了…”

    朱由校顿了顿,语气转冷,“…就让他给你们全族准备好棺材吧,回去告诉努尔哈赤,明日辰时,萨尔浒谷地,朕与他一决胜负!”

    是夜,努尔哈赤金顶大帐内灯火通明。听完使者的回报,帐内诸贝勒大臣无不愤慨。

    努尔哈赤的七子阿巴泰率先吼道:“父汗!明狗欺人太甚!不若趁夜派精锐突袭其营,搅乱其阵脚!”

    努尔哈赤目光投向代善:“代善,你以为如何?”

    代善出列,他虽心中暗喜黄台吉被扣,但更知军情重大,沉吟道:“回父汗,儿臣白日仔细观察过明军营寨。其营盘扎得极稳,壕沟、拒马、哨塔一应俱全,灯火通明,巡哨队伍交错不息,戒备极其森严。

    我军虽擅夜战,然敌有备如此,视线不清,恐难奏效,若中埋伏,反损锐气。”

    努尔哈赤缓缓点头,他何尝不知:“罢了。传令下去,全军饱食酣睡,养精蓄锐,明日拂晓造饭,辰时…决战!”

    翌日,卯时。苍凉的号角声与沉闷的战鼓声几乎同时从山谷两端响起,打破了黎明最后的寂静。

    滚滚炊烟从两大营盘中升起,无数士卒沉默地咀嚼着可能是此生最后一顿餐食。

    随后,金属的碰撞声、军官的喝令声、战马的嘶鸣声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预示着死亡的帷幕正缓缓拉开。

    巨大的军阵在宽阔的谷地中缓缓展开,彼此逼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