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打的好。”已将指挥部,从吉林搬到蛟河的薛岳一口气拿到了好几封捷报。
先是张树森,常饶臣和吴泰勋率领骑兵旅炸毁了鬼子的交通补给线,然后又是二十六的几支雪橇连纷纷立功,给鬼子的几支辎重部队修理的非常惨。
薛岳放下电报,心情大好,对正在指挥部内的梁忠甲和赵家祥说道“梁兄是怎么想到训练这么一支队伍的?”
梁忠甲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哈哈一笑“也是之前的灵感,我和老赵常年驻守在极北苏俄边境线那里,一到冬天就是漫天的大雪,有一次我看见战士们在大雪里走路行进都非常困难,就突发奇想,训练战士们滑雪橇。本来是想着要是再和苏俄人干起来,这一招会是奇招,没想到没用在苏俄人身上,用在小鬼子身上了。”
“没错。”赵家祥也补充道“后来我俩给杨副司令发过电报,想要一些适合这些雪橇连队的武器,结果杨副司令就特批给了我们四百支猎雪枪,正好装备了三个雪橇连。就是这些士兵培养极其不易,光是熟悉使用雪橇,就得在冰天雪地的黑龙江练上一年,平时还要练习狙击技术,算得上是老梁的杀手锏了,这四百人可是平时被老梁宝贝的很啊。”
“司令。”第三集团军参谋吴逸志从外面拿着一份资历步履生风的走了进来“目前的伤亡统计出来了。”
“梁旅长,赵旅长。”吴逸志很客气的和这两位在海拉尔战役中立有卓著功勋的旅长打了声招呼。
其实吴逸志自己本身也是粤系当中相当有名望的将领,性格慎思,务实,谨慎,长期作为薛岳身边辅佐的参谋,他不擅长张扬,面对复杂的战局也总是能冷静的判断。
“老吴啊,说吧。”薛岳说道。
吴逸志展开资料沉声说道“从开战开始,截止到昨天,也就是1931年12月3日。已经接战的九旅佟麟阁部伤亡一千七百人,十一旅赵登禹部两千人,十九旅肖远光部一千人。十六旅欧震部六百人,十七旅吴起伟部七百人。二十旅冯占海部一千人,二十一旅黄显声部一千人。骑兵第三第四旅共三百人。总计八千三百人,预计日寇伤亡不会低于五千人。”
薛岳艰难的点点头“第八,第十两个师团果然不是好对付的,还有板垣征四郎那个老鬼子,就属他打的凶悍。”
吴逸志接着说道“敦化前线的赵登禹,佟麟阁,肖远光三位将军来电表示将与阵地共存亡。目前日军的进攻势头,较之前几日,已有减弱迹象,一是因为部队劳师远征,逐渐疲劳。二是因为东北的寒冬让他们极为不适,减员严重。
三是因为我军频繁袭击日军的后勤补给线,让他们的武器兵员补给都出现了中断,而在朝鲜的盖马高原,金九的游击队也在不停的袭击着日方的后方,导致他们不得不保留一定的兵力守护每个城市,难以集中全力进攻敦化。”
“司令,要不让我的二十六旅去替换一下赵登禹吧?”梁忠甲有些摩拳擦掌的说道“赵登禹的十一旅不过八千人的队伍,十几天的时间便折损两千,这是相当程度的减员了,怕是一些主力连队都快打光了。”
薛岳本也想对敦化加强了部署,于是他点点头“梁旅长,那就请你派遣一个主力团,去敦化帮助一下十一旅吧。”
“没问题。”梁忠甲拍拍胸脯“让我的一团和炮团去吧。我是万人大旅,两个团凑个四千人,肯定能对敦化的防守起到帮助。”
薛岳没有在说话,而是点点头。
得到了薛岳的允准,梁忠甲兴致勃勃的就离开了指挥部,赵家祥也一同告辞。
二人走后,吴逸志走到薛岳的身前轻声说道“伯陵,目前我们第三集团军没有一兵一卒补充,眼前因为有寒冬相伴,确实还能坚持得住,但我军各旅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冻伤的减员,虽然相比日本要少很多,但是时间一长,怕也难以坚持。”
“我不能和总司令张这个嘴啊。”薛岳摇摇头“我们第三集团军属于各个战场上最具有天时地利的战线了,听说邻葛公在盖州已经到了和日本鬼子人命相换的程度,每天伤亡都是巨大,纯粹是拿人命换时间,看看谁先扛不住。葫芦岛,凤城那边也是血战不断,我作为新任的吉林军区司令员和第三集团军司令更应该给汉卿总司令分忧了。”
“彼以国士之礼待之,当以国士之志报之。”吴逸志点点头道“我也只是想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毕竟你初任司令一职,得把手下的人心给聚拢住了。”
“恩,我明白。老吴。”薛岳知道,吴逸志是替自己担心,怕麾下的部队认为薛岳只顾自己的脸面,不管底下部队的死活。
“哎。”吴逸志感慨道“这一场惊世大战不知该怎么收尾,听说小鬼子的外交使者直接拒绝的国联组织的远东事务小组的调停,当着英美法三国大使的面宣布退出了国联,这是打算不受国际约束,要和我们死磕到底了。”
“小鬼子现在就像个赌徒一样。”薛岳试着解析日本人的行为思想“本以为可以轻松赢下一场赌局,没想到我们手里的牌不是小瘪三,而是同花顺,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现在他们骑虎难下,众叛亲离,这样下去,最后只能成就我们东北军的不世名声。”
“战争是残酷的,但也是最快说服一个国家,遵循己方理念的方式。”吴逸志凝眸沉声道“三千年读史,无非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总归诗酒田园。等到打跑了小鬼子,我还是要回到广东生活的,这边的天气太冷了,不适合我。”
“确实,太冷了。”薛岳附和了一句,随后又笑道“凛冬已至,就让这寒冷的冬天将入侵者全部埋葬在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