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河沿岸,一栋七层高的俄式老建筑静静矗立。
这里并不起眼,与红场、克宫周边的喧嚣保持着一段微妙的距离。
秦远将远东集团的总部设在此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里,正是后世莫斯科新CBD的核心区域,什么莫斯科河观景大厦、联邦大厦、水银大厦都将在此拔地而起,地皮升值潜力无可估量。
更重要的是,这里远离政治风暴的中心。
无论是即将到来的八月变故,还是年底的种种纷争,其漩涡核心都在红场与克宫。
选择这里,既能作壁上观,避开不必要的波及。
又能潜心发展,专注吞下那些即将被摆上货架的优质资产。
相比之下,如今鱼龙混杂、空间有限的契科夫旅馆,已然无法容纳日益庞大的远东集团。
此刻,在这栋新总部的顶层会议室里,远东集团的核心骨干济济一堂。
负责金融命脉的潘石屹、掌管“一只蚂蚁”市场的斌子、主导轻工业展销的王功泉、统辖物流车队的刚子、负责安保的武卫国与刘军、维系各大渠道的陈建华与王海洋……
所有中方核心悉数到场。
而远东集团内的苏联人,也并不少。
比如饮料生产线总经理伊万、被任命为集团首席财务官(CFO)的伊莲娜,以及几位从校园渠道网时期就追随至今、如今已分散在各条业务线担任要职的苏联老成员。
会议室内气氛严肃而热烈。
潘石屹首先汇报,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秦总,截至昨日收盘,我们远东国际银行的总吸储量已经达到三十二亿六千五百万卢布!”
“得益于我们独特的吸储策略,成果远超预期。”
“我认为,是时候对这笔庞大的资金池进行有效配置了。”
“说说你的想法。”秦远颔首。
“我建议,可以动用其中约三分之一的资金,大量收购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苏联国家债券'。”
秦远没有立刻同意,而是问道:“为什么你会想着购买这些债券?”
潘石屹推了推眼镜,不慌不忙道:“秦总,在我看来,这些债券的实际价值,远被当前市场低估了。”
“国际金融界虽然在集体唱衰,但这些债券背后关联的,是遍布苏联各大领域的实体工厂,其潜在价值巨大。”
秦远看向潘石屹的目光中,欣赏之色愈发浓厚。
仅仅来到苏联几个月,就能透过迷雾,看到被刻意打压的债券的真正价值,这份金融嗅觉堪称天赋异禀。
他当然清楚潘石屹判断的正确性。
1990年戈氏推行的“500天计划”。
目的就是将苏联的国有企业转变为可交易的有价证券,并强行推进私有化,迫使苏联迈入了所谓的“公平自由市场”。
然而,这些看似引人向往的债券实则成了摧毁苏联经济的致命武器。
外资银行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凭借先进的经营管理和私人银行服务,轻松击倒了排队等候的苏联国有银行,大量吸引了企业和民众的存款。
而这些银行家们又通过“灰色回扣”等手段,从苏联的中央银行和国有银行大肆抽取卢布。
当苏联人民沉浸在手中债券的欢欣时,国际金融界却纷纷发布唱衰卢布及苏联国企的“研究报告”。
国企债券的价格如同过山车一般急速下跌,民众的恐慌情绪开始蔓延,纷纷抛售手中债券。
潘石屹能在这个节点看到机会,而非盲目跟风唱衰,证明他已具备了顶尖金融操盘手的潜质。
“很好的洞察力。”秦远肯定了潘石屹的判断,“之前那一百五十亿卢布贷款,虽然部分已投入伏尔加新厂,但剩余资金,连同新吸储的部分,我授权你全权负责,尽可能多地吸纳市面上的优质债券。”
他话锋一转,强调道:“不过,你的工作重心,必须同时放在全国分行的快速搭建上。”
“这件事,你和伊莲娜、易笑迪协同推进。”
“明白,秦总!”潘石屹郑重应下。
这时,易笑迪出声补充道:“秦总,我认为现在也是发行我们‘伏尔加-奇瑞汽车债券’的最佳时机。”
“西方资本正在疯狂扫货,我们可以将汽车债券包装成优质投资品投入市场,既能融资,也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潘石屹略有顾虑:“现在因为我们银行的冲击,西方资本对我们颇有微词,他们还会接手我们的债券吗?”
“这……”易笑迪一时不敢断定。
秦远却淡然一笑,语气笃定:“放心。在足够的利益面前,那些西方银行家,连出卖绞死自己的绳索都愿意帮忙报价。”
他看向一旁沉稳的王功泉,“功泉,汽车债券的发行和宣传工作,就交给你来牵头。立刻组建团队,与我们的汽车项目宣传形成共振,把声势造起来!”
“是,秦总,保证完成任务!”王功泉立刻起身。
“石屹,”秦远的指令继续下达,“除去收购债券和必要的储备金,你准备好剩余的资金,亲自带团队去一趟圣彼得堡。”
潘石屹立刻起身领命,但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秦总,我们这次的目标是?”
“波罗的海啤酒厂。”秦远清晰地吐出这个名字。
“啤酒厂?”
会议室内瞬间震动了。
所有人,除了伊莲娜外,都一脸的惊奇。
收购酒厂,这意味着远东集团将正式进军利润丰厚的酒精饮品领域。
但更让他们惊讶的是秦远对这家厂的描述。
经济效益比较差.
啤酒厂能经济效益差?
在场的,尤其是远东饮料总经理伊万,心中更是巨震。
他太清楚“波罗的海”这个品牌在东欧市场的号召力了,这样的优质厂子,怎么可能被归为“效益差”而出售?
唯一的解释,就是秦总已经通过某些特殊的渠道,提前锁定了这份“馈赠”。
伊万看向秦远的目光,充满了敬畏。
而就在这时,秦远的目光也投向了他,以及陈建华。
“伊万,你作为远东饮料的负责人,要有接管新生产线、整合资源的准备。”
“是。”伊万立刻严阵以待。
秦远的命令一道接着一道:“建华,向前负责的媒体营销那边不断停你要多盯着点。”
“接下来,要重点宣传‘远东集团多元化发展,进军食品饮品行业,保障民生’的故事。
“是!”
会议室内,众人齐声应是。
而随着,远东集团的快速行动。
秦远坐镇莫斯科,心中也是波澜壮阔。
此刻,他亲眼见证着苏联这头巨人的大厦将倾。
此刻,他正吃着这头巨人身上的血肉,满嘴流油。
在他的蓝图里,一个轮廓清晰的商业帝国已然显现。
以远东国际银行为心脏,贪婪地吸食着苏联民间的卢布资本。
以伏尔加-奇瑞汽车联盟为门面,用“15亿美元”和“未来蓝图”讲述动人的故事,吸引西方高端资金和市场的关注。
最终目的,则是利用汇聚而来的巨量资本,在这场史无前例的饕餮盛宴中,以近乎掠夺式的低价,鲸吞那些被贱卖的优质实体资产。
银行、汽车、市场、饮料、服装……
所有的布局,此刻都一一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