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 第239章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第239章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花旗银行莫斯科分行,威廉姆斯看着手下送来的最新情报,上面罗列着远东集团近期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收购动向。

    他双眼瞪大,目光之中尽是不敢置信。

    “他哪来的这么多钱?!”

    “在我们的诉讼压力下,他怎么可能还有余力进行如此疯狂的扩张?!”

    “这个中国人,他是个疯子吗?!”

    他无法理解,这种违背所有商业逻辑的行为,为何能持续发生。

    一旁的分析师面色凝重,小心翼翼地回答:“行长,根据我们多方核实的情报,远东集团的这些收购,大多是在当地市政府的主动邀请和强力支持下进行的,条件优厚得惊人。”

    “而且,”

    分析师顿了顿,指向简报上的资金流向分析,“他们巧妙地利用了远东国际银行和莫斯科国立银行的联动。”

    “通过反复抵押、循环贷款的复杂金融操作,从这两家银行,套取了大笔资金。”

    “随着远东国际银行的分行网络在苏联境内疯狂扩张,它们吸纳的海量卢布存款,如今都变成了远东集团攻城略地的弹药。”

    威廉姆斯按了按自己的脑袋,难以理解:“难道……难道苏联政府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允许他们这样肆无忌惮地撬动国家的根基?”

    分析师无奈道:“行长,先不说现在戈氏推行的经济改革,在政策层面为这种行为打开了大门,允许甚至鼓励将国有资产‘优化’给私人。”

    “其次,也是更关键的,远东集团的手段非常高明。”

    “他们的一部分收购完全符合国家推行的私有化政策,另一部分则隐藏在银行间正常的抵押贷款业务之下,以光明正大、无可指摘的商业形式,逐步蚕食这些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苏联当下的许多执政者非但无法有效管束,反而……乐见其成。”

    “因为……”

    分析师的声音低了下去,“因为这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一直在推动和期望看到的‘私有化’结果。”

    威廉姆斯听到这,有些愕然。

    他们西方资本处心积虑推动苏联经济私有化,试图打开掠夺的大门。

    结果现在,被一个中国人以更凶猛、更高效的姿态冲了进去,大肆攫取着最肥美的果实。

    这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不过威廉姆斯却也是知道,他们花旗银行在这场苏联私有化的浪潮中,并不是没有成果。

    一方面,他们在大肆吸储。

    而后利用这些卢布,购买各色企业债券,已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再就是,作为犹太财团之一。

    花旗银行对于本地犹太资本的支持,也已经在生根发芽。

    只不过,他们这些成绩与秦远相比,那是相形见绌许多了。

    深吸一口气,他心道:所幸.

    那个中国人再厉害,也绝对不可能洞悉,苏联政局正在发生的暗流。

    更不可能知道,CIA那份绝密评估中预测的四种未来。

    他们花旗银行,乃至整个西方资本阵营,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并非与远东国际银行在具体项目上纠缠。

    而是耐心等待,等待那瓜熟蒂落、大局抵定的历史性时刻。

    与此同时。

    在莫斯科国立银行雅科夫的行长办公室里,也正在发生着一场关于未来的谈话。

    “叶卡捷琳娜,我必须承认,这个秦远是我见过最大胆,也最聪明的商人。”

    雅科夫毫不掩饰他的赞叹:“他这套‘贷款换股份’和资本循环的游戏,简直玩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但是……”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这样的人,要么是我们俱乐部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笔投资,要么……未来某一天,可能会成为我们最危险的敌人。”

    “他的野心和手段,让我感到不安。”

    叶卡捷琳娜轻轻一笑:“雅科夫,你多虑了。”

    “你知道为什么俱乐部里越来越多的人,从一开始的怀疑转变为现在的认可甚至支持秦远吗?”

    “因为他是一名中国人。”

    “一个外国人在我们苏联的土地上,就像无根的浮萍,他翻不了天。”

    叶卡捷琳娜的语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笃定。

    她心里清楚,如果是一个苏联人展现出秦远这般可怕的手腕和能力,她晚上绝对会睡不着觉,时刻担心被反噬。

    但,对于一个中国人。

    她却没有这种担心。

    一个外来者要想在这片土地上聚集并守住如此庞大的财富,就必须有所依附。

    而他们这个盘踞在苏联权力与财富顶端的俱乐部,就是他必须紧紧抱住的最粗壮的大腿。

    只不过,当下的秦远所展现出的能力,已经足够让其从一个简单的白手套升级成利益核心了。

    当然,这一切,都要在苏联政局不出现大的变化之下才能建立。

    因为,他们的权力,他们的规则,都与当下的体制所维系。

    而一旦,这个根本被动摇了

    那他们就真得担心了。

    失去了控制这头猛虎的缰绳,那还有谁能够对其进行束缚?

    不过,现实之中却是没有这种担忧。

    根据她的情报,目前苏联内的两大势力已经在缔结“新盟约”的意见上达成了一致。

    戈氏和叶氏都已经同意,可以放任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

    其他加盟国也将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但大家将共同维系一个比过去松散、却仍保留超级大国地位的新联盟体系。

    这一点,两方都已经表达了认可。

    就连最不确定的基辅方面,也在八月初传来了积极信号。

    原则上同意在八月二十日这一天,与所有加盟国一起签订新的盟约。

    缔结一个全新的苏联。

    正是抱着这样的期望,似乎一下子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一般。

    大多数人都得到了他们想得到的东西。

    各大加盟国拿到了比以往更大的自主权,除了外交、军事等等权利之外,经济自主了,而且还能在苏联这个大国余荫之下享受该有的超级大国待遇。

    全苏联市场共通,资源、能源共通,携手发展。

    而闹得最凶的波罗的海三国,也能彻底独立出去,不受干扰,苏联内部也减少了不和谐的声音。

    叶氏和各大加盟国的执政人,走上台前,彻底打开了通往苏联最高权力的途径。

    中亚五大斯坦国,也能继续吃着联盟的红利。

    苏联境内的工厂厂长和新进崛起的私营企业家,也在这场私有化变革之中,获取到了相当丰厚的回报。

    而欧美这些国家,看到了苏联这个巨人的削弱。

    相比于过去,是断不可能再十指同心。

    反而会因为市场的开放,私有化经济,西方资本的进入。

    慢慢侵蚀腐化这个庞大的国度。

    似乎,这一切,让所有人都满意了。

    妥协与均衡,果然是这个世界最高明的政治艺术。

    正是在这种看似和谐,一切美好的氛围下。

    戈氏心情舒畅地带着家人,离开了莫斯科的权力漩涡,前往科尔米雅的福罗斯别墅度假,享受着黑海之滨难得的宁静。

    海风吹着挺舒服,太阳下山把天边都给照金了。

    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那么充满希望。

    只是谁也不会想到,这短暂的安静啊,其实就是场大风暴开始前的前奏。

    因为,当绝大多数人都满意于妥协的结果时,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愿意接受这个“均衡”的艺术。

    八月中旬,响起了枪声!

    砰!

    所有幻想与伪装,在这瞬间,被击得粉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