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集团大楼,顶层办公室。
窗外是莫斯科灰蒙蒙的冬日天空,室内却暖意融融。
秦远闲来无事,正静静翻看着斌子前不久从国内带回来的那套66年版《毛选》。
红宝书沉甸甸的,纸张已略微泛黄,散发着独特的油墨和岁月气息。
前段时间,他系统性地精读了大量医学书籍,在成就点那近乎“醍醐灌顶”的加持下,相关领域的知识与理解飞速成长。
而且,他还特地去了医院进行学习了一段时间,收获颇丰。
空出来的时间,他就把此前从国内买过来的《赤脚医生手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以及《民兵训练手册》给翻了一遍。
结果,越看越有味道,反复研读之下,他终于明白这三本书为什么被人称为穿越必备宝典。
内容全是干货,而且深入浅出到了炸裂的程度,书籍的作者生怕别人看不懂,将复杂的知识拆解得清晰明了,涵盖生存、建设、防御的方方面面。
他甚至觉得,若真有人带着这三本书穿越到近代,凭借其中的知识,真有可能割据一方,慢慢发展起来。
由此,他自然想到了与这三本书齐名,甚至被誉为“屠龙术”的《毛选》。
过去,他只闻其名,自觉门槛太高,且为生存奔波,从未真正静心阅读。
当初购买全集,也多是怀着一种瞻仰与收藏的心态,束之高阁。
可看完那三本“生存指南”后,他心中萌生了强烈的冲动,想看看这传说中的“屠龙术”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智慧。
于是趁着斌子回国调集物资的空隙,他就让斌子帮他带了66年版本,也是原始文献和历史语境最全的版本。
上面不但记录了全部的内容没有删减,还有大量的注释。
上个星期斌子从国内押送着物资回苏联之后,便将这六卷书籍带了过来。
即便有系统辅助理解,啃完这六卷雄文也花了他将近一个星期。
此刻,他正重复翻阅着《反对本本主义》这一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本本主义脱离了实际’……
这些振聋发聩的语句在他脑中回响。
结合眼前苏联正在发生的、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失败案例,他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髓,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体悟。
戈氏、叶氏等人,何尝不是陷入了某种脱离国情的“本本主义”?
他放下书,拿起娜塔莎和易笑迪联合呈上的远东集团年度财务报表。
这份厚厚的文件,清晰地展示了他在这片即将倾覆的帝国废墟上,攫取到的惊人财富清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东-波罗的海饮品集团】。
在成功整合波罗的海啤酒厂、吞并奥恰科夫饮料厂及哈巴罗夫斯克的格瓦斯原浆厂后,一个横跨苏联的饮品巨头已然成型。
旗下拥有“远东格瓦斯”、“远东可乐”、“沙皇格瓦斯”以及“波罗的海”系列啤酒等众多品牌,稳坐苏联饮品行业的头把交椅。
西方资本给这家集团的估值是10亿美元,并有多家机构表达入股意向。
但在秦远看来,这个估值被严重低估了。
且不说其在苏联市场的垄断性占有率,即便联盟崩溃,远东集团铺设到各加盟国的销售渠道和经销商网络不会随之瓦解。
混乱,反而会加速它对同类中小厂商的吞并。
更何况,在他的蓝图里,不久的将来,“波罗的海”啤酒将强势进入中国市场。
仅凭这一点,其潜在价值就不可估量。
而在过去几月,除了整合现有产业,规模最大、也最为隐秘的行动,无疑是针对社会工人派系资产的疯狂收购与变现。
看不上的零碎资产直接抛售回笼资金,看得上的则被整合进远东集团的庞大体系。
而其中最让秦远感到意外的,是报表上新增的一个分类——【远东酒店】。
他看着那后面标注的价值总额——十五亿美元,甚至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名下所属:一百七十六家三星级宾馆,二十一家四星级酒店,还有五家顶级疗养院。
“我们名下什么时候多了这么多酒店?估值比饮品集团还高?这也是西方资本评的?”
秦远带着疑惑,立刻将易笑迪叫了过来。
易笑迪显然早有准备,正色解释道:“秦总,事情是这样的。社会工人派系过去几十年在苏联各大风景区和中心城市,积累了大量的优质房产,地理位置极佳。”
“这些资产通过……某些渠道转到我们手上后,引来了英国汇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的注意。他们旗下都有成熟的酒店业务,希望能与我们合作,共同开发这些物业。”
“目前初步评估,能达到三星标准的有176家,四星21家。那五家疗养院,都位于黑海、高加索等顶级风景区,汇丰的人考察后认为极具开发成高端度假地的潜力。”
易笑迪顿了顿,“本来要专题向您汇报,但近期事务繁杂,耽搁了。”
秦远这下子听明白了,苏联特权阶级兴起之后,尤其是勋宗时代,给官僚的福利是相当的优厚。
各种高级别的招待所,疗养院是纷纷出炉。
现在社会工人派系解散,这些资产在安全委员会的暗箱操作下,逐步以“相对公平”的卢布价格卖给了远东集团。
这些资产,毫无疑问可以直接被改造成与西方相匹配的“星级酒店”。
无论是所在地理位置地皮的价格,还是这些酒店本身的价格,都吸引到了这些西方资本。
有法国兴业和法国巴黎银行的撮合,有这个估值并不是难事。
毕竟资本最擅长的就是画饼。
饼画好了,他们才能用这个项目去套更大的资金。
“这个项目可以深入接触。‘远东酒店’,名字不错。以后我们旗下所有此类资产,统一启用这个品牌。”
秦远迅速决策,他要培育属于自己的高端酒店系产业。
“明白,秦总,我们的人一直在和他们三家接触,只要苏联的事情尘埃落定,远东酒店的估值还有可能进一步提升。”
易笑迪点点头。
他现在来苏联这么久了,很清楚这些西方资本家对于这个国家资产的窥视。
而在秦远看来,与这些西方资本大财团合作,叶氏这些自诩为民主派的人士,为了顾忌他在西方那边的评价,以及为了从这些银行中获得大量的贷款。
即便是以后意识到了这些房产的重大价值,也只能捏着鼻子承认现有的事实。
秦远的目光继续投注在那份年度财务报表之上。
只见上面还多了一个新的分类。
【重资产】
这里罗列着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伏尔加汽车新厂、新西伯利亚化工厂等庞然大物。
它们代表着资本密集型的投入,固定资产比率极高。
他的目光尤其停留在“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上。
经过三个月的运作,这家万人大厂已深陷“贷款换股份”的合同陷阱,资不抵债。
远东国际银行以债权人的身份,用极低的价格将其持有的51%股权转让给了远东集团。
至此,这家苏联工业的骄傲,正式改姓“秦”。
这也标志着,“贷款换股份”这套合法掠夺的模式被彻底验证可行。
在当下苏联一片混乱、等待最终审判的时刻,这套模式将成为他收割国有资产的终极大杀器。
为此,他早已为这套模式选好了目标对象。
一个是后世以坚固闻名的“亚速钢铁厂”,另一个,则是能让所有寡头疯狂的黑色黄金——“西伯利亚石油”!
他清楚地记得,前一世,别列佐夫斯基联合斯摩棱斯基等人,就是通过类似的抵押拍卖,蛇吞象般拿下了“西伯利亚石油”公司51%的控股权。
这家公司石油开采量全俄第六,储备量第八,估值是个天文数字。
其股东名单里还包括美国波士顿银行等国际巨头。
想到即将与这些未来的金融寡头、国际资本大鳄在同一片战场上角逐、厮杀,秦远非但没有畏惧,反而感到一股热血沸腾的兴奋感。
这才是真正波澜壮阔的商战!
也就在这时,一行只有他能看见的、闪耀着暗金色光芒的系统提示,毫无征兆地跳了出来,悬浮在视野中央:
【恭喜你获得成就:北方帝国的掘金人,在您的挖金之下,深入了苏联的骨髓,产业遍布各地,世之奇伟,掘金之人】
【目前你的财富榜排名为:NO.1】
秦远握着财务报表的手微微一顿,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复杂难明的弧度。
掘金人……这个称号,还真是贴切啊。
只不过,他掘走的,又何止是黄金?
ps:还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