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 第278章 谁在挑事(2.6k)

第278章 谁在挑事(2.6k)

    如来佛祖之叹,微不可查,却为众佛所知。

    东来佛祖问道:“世尊为何有此叹。”

    如来佛祖道:

    “此孟兰盆会召开多时,故外界之事,尔等自然不知,我有慧眼一双,能遍观宇宙,察三界四大部洲之事,

    故得知,天庭拔除天下妖氛,其中两人居功甚伟,一人乃统摄真武之位,永镇北方,另一者惊才绝艳,当为此元会翘楚。”

    观世音菩萨亦有一双慧眼,合掌问道:“可是天庭之中,雷部东极青玄府内,慈心救劫真君。”

    如来佛祖颔首:“正是,此真君如今得封,唤为玉虚玄御救劫真君。”

    观世音菩萨笑道:“确为此元会翘楚,令人赞叹。”

    众佛诸菩萨道:“世尊,如此翘楚,何不入我佛门,为其再加一尊位,此先例非是无有。”

    如来佛祖慧眼观之,东来佛祖即弥勒菩萨的声音最大,笑的最开怀。

    如来佛祖道:“缘法未至。”

    遂开善口,讲述大法,宣扬正果,有天龙围绕,花雨缤纷。

    众佛诸菩萨等众,即细听佛法。

    ······

    五庄观中,镇元大仙授众弟子早课,有晨钟响彻,乃早课结束。

    镇元大仙遂身形消于原地,众弟子散去。

    可下一刻,其身形竟出现至门口,乃望得南赡部洲,有位格极尊者开辟道场,是为真武,坐观北方,永镇妖魔。

    又心有所感,掐指而算,便知灵霄宝殿中,唱名之事。

    遂面露笑意,乃为曹空而喜。

    恰此时,众弟子各自散去,乃施玄法离去,除却清风明月,无人步行。

    只见清风拉着明月,笑谈待会该去吃些什么,什么样的酱菜好吃。

    二人走至门口,忽的发现镇元大仙屹立此处,吓了一跳。

    而此时,镇元大仙面上笑容消散,心中想着,修道不足千年,即立下如此功绩,造福苍生和天下修行人的曹空。

    再看看都快上千岁了,口中还念着吃食的清风,顿时气结,恨铁不成钢。

    “清风,既喜吃食,便去灶房为师兄弟们做一年的饭,另外,观中日后打扫之事,也由你负责,不得动用法术。”

    清风顿显苦瓜脸,却也不敢狡辩,又看旁边偷笑的明月,说道:

    “师父,不是我挑事嗷,明月才是吃饭最积极的,连吃带拿,有时半夜都会摸去灶台,我就是被他带坏的。”

    明月面色惊恐,看向清风,若不是镇元子当面,恐已口吐方言之芬芳。

    不是他挑事?这就是挑事!

    “很好,以后观中十年的打扫和灶台之事,就由你二人负责了。”

    清风明月:o(╥﹏╥)o

    ······

    数月后,南赡部洲与西牛贺洲交界处,乃有一山,其名为五行山。

    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一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由山神土地看管。

    此时正值日落,有一少年郎砍柴欲归,乃因走岔了路,故兜兜转转来至此山。

    忽有声起来,颇有喜悦,似是久不见生人,只为说话。

    “小孩,如今天将晚矣,怎还不出山,莫不怕山中有虎狼将你吃了。”

    那少年郎十来岁大小,闻言一慌,可少年郎向不喜口中服输,于是大声道:

    “我才不怕!村里的伯伯们说了,若真遇上虎狼妖魔,只管诵荡魔天尊神名,也能喊救劫真君,他二位爷爷,只会显化来救。”

    孙悟空闻言,听荡魔天尊而陌生,又闻救劫真君而惊喜。

    道:“竟有这般人物,来来来,小孩,过来与我讲讲。”

    那少年郎闻言,近前而看,借着日落余晖,看清孙悟空,笑道:“我听村里的伯伯们说过你,你是那神猴。”

    孙悟空大笑道:

    “不错不错,俺老孙就是那神猴,你若和我说说那什么荡魔天尊和救劫真君,我便与你说说齐天大圣的故事,如何。”

    少年郎向崇这二尊神明,听神猴亦感兴趣,即笑说此事。

    乃说书人口口相传,村里大人听后,亦讲给孩子们听,当然,多有支零破碎。

    不过饶是如此,孙悟空依旧听的津津有味。

    脑海之中,亦闪过曹空面容,既为其如今三界称名而喜,又不禁为己身囚于此地数百年而暗自感伤。

    如今身在樊笼里,不知何时年月,能得复返自然。

    “不好!”

    少年郎惊叫一声,孙悟空摸不清头脑:“如何不好。”

    “光顾和你说,我忘了回家,完了,如今夜色已黑,我回不去了,爹爹该担心死了。”

    孙悟空嘿嘿一笑:“不怕,俺老孙有法子。”

    少年郎疑惑看着,遂见孙悟空,好似报菜名一样念叨。

    “五方揭谛,山神土地,速来见我速来见我,若不见我,我就还念。”

    五方揭谛看孙悟空这撒泼模样,没法子,只得传音问道:“大圣所为何。”

    孙悟空一笑:“这少年郎给我讲故事,晚回家中,你们乃佛门中人,当发慈悲心,送其归家。”

    五方揭谛之责,乃为看守孙悟空,故只要这位不生乱,适当的要求他们也能应许,遂称了声好,便欲运法力将其送回。

    “等一下。”孙悟空又大喝一声,五方揭谛正摸不清头脑。

    原是孙悟空看少年郎衣衫多有补丁,又窥其正是读书好年龄,却手满老茧,当知其家境不宽裕。

    他努努嘴,指向旁边的一颗桃树:

    “小孩,俺老孙没能和你说齐天大圣的故事,也不亏待你,我这旁边树上的桃子,你可摘去一半,之后我送你回家。”

    少年郎惊喜,依其言从,摘桃小半数,而后便感天旋地转,再睁眼,竟已至家中,引以为奇遇。

    ······

    隐雾山中,诸多好友于此山中相聚。

    七狮、柳仙、山神皆抽出时间,齐至此间。

    曹空亦乐得热闹,设宴款待。

    七狮等人倒好说,知曹空性格,故也随意,笑而恭喜,真情实意。

    黄狮道:“曹空兄弟,自真武大帝荡魔之事传开之后,我这商队,在西牛贺洲行商,可谓畅行无阻,

    凡所遇见有根底的精怪,没少跟我打听你,不过你放心,我自说商队崇信救劫真君,并未透露你的半点事情,

    不过近日,我察积雷山的老狐王,在与我交易之时,多有让利,这老狐王可心思玲珑的很,恐有所猜测。”

    曹空心中一动,闻言一笑:“无妨,我等向来身正,有何顾虑之说,今日相聚难得,且来相饮。”

    众皆大笑,饮美酒,食灵果,气氛欢快。

    当然,有时望向曹空,仍不免心中惊叹,眸中浮现回忆之色。

    他们与曹空相识于微末,比起那些天上只知曹空神通广大的仙神们。

    他们可是更知曹空是如何自山中微末走至如今名满三界。

    黄狮更是追忆曹空当年来豹头山之景,当年身影乃与眼前道人重合,心中感叹万千。

    有感而发道:“曹兄弟,从当年山中生灵,走至如今的玉虚玄御真君,这一路来,不容易吧。”

    曹空闻言,面有错愕,而后沉吟道:“这一路走来~很难吗?”

    其言语轻描淡写至极,好似此番成就,如同水到渠成。

    众人闻之,面色精彩至极,觉心中有说不上的感受,觉此语令人深受打击,笑捶曹空肩膀。

    “好啊,竟说出如此令人神共愤之话,学到了,当浮一大白!”

    曹空大笑,举杯回敬。

    数日后,曹空送走众人,复而归山。

    仙路漫漫,如有好友相伴,方不显孤单,唯愿故友长存。

    又数月,曹空依旧于山中静修,体内乾气,又被炼化少许,不周风有长。

    且因北俱芦洲一行,令他见以往不曾见之景色,故补全天地数,使法力道行和诸神通有长,如今静修,尽数化作资粮。

    一日,见一猿猴,于山中摘果,望两块红股,不禁一笑,忆起故猴,心生闲思。

    如今真武荡魔已过,西游之事,也当快了吧?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