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荡天下妖魔,收服北俱芦洲妖氛,功劳最大,莫过于真武大帝与曹空。
如今二人受赏得封后,其余诸将,亦一一被封,只是再无他二人之隆重。
此番朝会,便是为了封赏众人,一切流程走完之后,玉帝便宣朝会结束,文武仙神,礼拜玉帝而退,各自散去。
而后,曹空随众人出了灵霄宝殿,竟见殿外有依仗銮舆,尊崇无二,其旁有玉女仙卿相候,其数良多。
真武大帝于旁侧道:
“此为天庭规制,如你我这般,高迁上品天仙位者,当由此依仗銮舆护送上任,此为陛下恩慈。”
曹空这方恍然,心中汗颜,还是自己在山中久了,见识不足,如今得功封赏,方见天庭底蕴规矩。
有仙卿向前,向真武大帝和曹空躬身礼拜。
“大帝(真君),请。”
真武大帝一笑,遂在仙卿的带路下,上了一座八景鸾舆,上有九光华盖。
此为帝王出现时所用的车架依仗,真武如今居大帝之位,永镇北方,高居此座,不足为奇,合乎身份。
至于曹空,则入了一座五景鸾舆,上有七色华盖。
他如今得封玉虚玄御救劫真君,此神名甚高,即在天庭众真君之中,亦为顶格。
玉虚者,既为道脉源流,亦为大罗正统,玄御者,既隐含其镇摄北方玄天妖氛之功绩,又明昭曹空的法性根源,神通道行。
故此能乘此依仗銮舆,只于大帝位格之下。
恰此时,哪吒和马灵耀一同出来,欲恭贺曹空。
恰见曹空端坐銮舆,其身端正,妙法自然,好似本就应该处于此位,尊崇神圣。
饶是哪吒的眼中,都露出艳羡之意:
“曹兄弟升官也太快了,大天尊对其真是恩宠无加,我当初被封三坛海会大神,尚无如此威风。”
马灵耀见此幕,又不禁低头望着自己胸前中的红色琼花,他此番也随真武大帝出征,故得了不少功绩,故得此小红花。
本来马灵耀见此小红花,本来心中还挺喜悦,且又因是个好面的,故将此花别在胸前。
可见曹空的架势,忽觉自己身上的琼花,似乎有些···太寒酸了。
只见马灵耀将胸前红色琼花取下,藏了起来,面容平静道:
“谁让曹兄弟本事大,先护大帝成道,有扫瘴气,且多除妖魔,居功甚伟,有此待遇,不足为奇。”
哪吒似闻到丝丝缕缕的酸味,嘿嘿笑道:“那你怎么不笑啊,不为曹兄弟开心吗?”
马灵耀叹道:“我可不是小肚鸡肠的人,自为曹兄弟开心,可他过的如此之好,故心头的恭贺之情,难免发凉。”
哪吒哈哈大笑,甚为开怀,遂和马灵耀勾肩搭背,约着日后去曹空府上。
而后,五景鸾舆由仙家力士举托,天女仙卿随行,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
一路前行,乃护曹空去往青玄左府之中,各路仙家皆观其气象,有羡有慕者无数。
青玄左府诸真仙,即前来相迎,为其接风洗尘,又护送其至府邸之中,其名曰:玄御殿。
此殿之中,随从侍女众多,不过曹空一人乐的清净,故将此众皆遣散。
而后,繁华散去,唯余曹空一人,他不欲多留,准备下至隐雾山。
却见红衣仙女前来,玉容好似太真娇,万种风流绝妙,手捧一玉盘,盖有锦绣,行动柳腰袅娜。
笑道:“娘娘闻真君高迁,故令我前来相贺,奉九千年蟠桃一枚,此为娘娘心意,望真君务必收下。”
曹空见状,收下玉盘,口中称赞王母恩慈,却见红衣仙女仍不离开,莫名的,心脏一跳,觉手上蟠桃烫手无比。
可没法子,此为王母心意,若是不收,更不合适,只得道:“不知红衣仙女还有何事。”
红衣仙女道:“真君殿中为何空荡,随从侍女何在?”
曹空道:“左右无事,便遣散他们,欲回人间。”
红衣仙女笑道:
“太好了,娘娘言,她向来视真君为己身后辈,喜真君高迁,若真君无事,可去瑶池,既如此,真君便随我前去吧。”
曹空心中不妙更甚,毕竟前两次的遭遇都有些莫名,可话已说到这个份上,于情于理,他若不去,怎么都说不过去。
只得道:“蒙王母娘娘多照料,愿前去瑶池礼拜。”
二人遂去瑶池。
不多时,二人至瑶池宝境,此间不同于先前景象,有一玉桌,上面摆满来龙肝凤髓,玉液琼浆。
曹空目有惊异,发现玉帝竟也在,不由得,心中微微一安。
玉帝既在,那么应当不会出现一些超出他想象的事情来。
而后躬身拜道:“小神拜见陛下,拜见王母娘娘。”
玉帝摆手道:“此非灵霄宝殿,莫要说这等客气话,来坐便是。”
一旁的王母亦颔首,于是曹空与此二位同坐,身姿端正。
王母笑道:“莫要拘谨,寻你前来,无有他事,乃是为你而贺,喜你为人间出力。”
曹空不敢应承,而是道:“此非小神之功,实乃陛下和娘娘之功。”
王母笑吟吟道:“何出此言。”
“若非陛下,小神不能入天庭,不入天庭,便见不到娘娘,见不到娘娘,便无以得观开明天门,
自也取不得如今的成就,故这实乃陛下与娘娘之功。”
如此阿谀奉承之话,王母自是听的不在少数,可人都是有偏好的,比如曹空说出来,王母就喜爱异常。
玉帝则淡淡看了曹空一眼,觉其有某方面的潜质,当然眼神中亦有笑意。
王母雍容一笑:“真是会说话的,惹人喜爱,来,且随我一同用膳。”
玉帝亦道:“且当家宴即可。”
说罢,即动玉筷,其姿态自然而然,曹空见状,亦食面前诸多珍馐佳肴,其滋味自是不需多说,乃胜人间一切。
毕竟天庭众神明中,既有依靠道行成仙的,也有依靠功德成仙的,更有众多特长生。
何为特长生,即以一技艺入道。
如天工府的公输子,后世称之为鲁班,便是以机关术超凡入圣,夺天地之造化,故位列仙班。
而此番“家宴”乃玉帝和王母所用,自是不需多说,乃是于“食”之一道上的超凡入圣者做出来的。
饶是曹空不贪口腹之欲,亦是多吃了几口。
七衣仙女,于旁伺候,轮流托玉盘而来,宴上,玉帝和王母更是闲聊两三言,亦考较曹空。
曹空乃明心见性之辈,又不曾疏忽修行和学习,故答的亦得体。
约半个时辰左右,王母见吃的差不多,即面露一笑,玉手轻拍。
即有红衣仙女入来,以玉盘托金盏,以奉曹空,而后离去,唯留玉帝王母曹空三人。
曹空诧异看着面前金盏,从中察觉出不一样的韵味,似酒非酒,似气非气,望之清澈如青天,更令曹空八风神通有异动。
便在曹空怔怔望向此酒之时,玉帝目中隐隐有怪异之色,投以王母一眼神,王母视而不见。
“不知娘娘此为何意。”
王母娘娘向来大方,曹空猜出,当是给他的,不过必要的流程还要走一下。
王母笑道:“你有大功,说话又好听,故我心甚悦,故以此物赠你,以作嘉奖。
自清浊初开,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故太上道祖解化女娲,补西北天缺,此气即为西北天缺所生,饮之有益道行。”
曹空大为心动,感知此物能增长他的不周风。
遂见王母端起面前玉盏,凤眸含笑,道:
“莫要推迟,你权当此物,我向来视你为自家后辈,你权当是长辈所赐,来且饮此杯。”
见状,曹空连忙端起金盏,道:“小神拜谢娘娘,祝愿娘娘福寿无量,仙寿恒昌,圣体永安。”
说吧,王母饮之,曹空亦饮,一旁的玉帝默不作声。
但见此酒入喉,即化乾气,乃入曹空肝府之中,可曹空还没来得及体悟,即察酒意上头,令人晕晕沉沉,不能自已。
‘不是吧,又来?’
曹空竭力运转法力,欲令己身不醉,可奈何这酒劲实在非同寻常,令他这一身不俗的神通道行,都扛不住。
遂见手中金盏掉下,其头颅低垂,已彻底醉了过去,倒在玉桌之上。
瑶池宝境外,七衣仙女送来灵果灵蔬,可还未进去,即听道:
“先回去吧,无需再送,我与陛下和玉虚玄御救劫真君说说闲话。”
七衣仙女得此令,即离去,至此,瑶池宝境之中,唯有曹空三人。
半响之中,瑶池宝境之中,忽有沉稳声音传出,乃是玉帝所发。
“这不好吧?”
王母其声愉悦,道:“没什么不好,没人看见,太乙救苦天尊不会知道的。”
想了想,又补充道:“知道也无妨,长辈对晚辈做这种事情很正常。”
玉帝沉默,约数十息之后,其声又现。
“给我也撸两下。”
王母回之,其声大大方方。
“随意。”
已经醉倒的曹空:(ω)?
“······”
曹空再度醒来之时,发现自己竟在隐雾山中,红衣仙女于其身旁,见其醒而微惊,眼神飘忽不定。
两人相顾无言,曹空沉吟片刻,道:“红衣仙女,可是你送我回隐雾山。”
红衣仙女闻言,连连点头道:
“对,真君你在瑶池宝境中醉了,王母又知你归家心切,故遣我相送,如今真君既已醒来,我便尽快回去赴命。”
说吧,施之以礼,即驾云登天。
曹空面色怔怔的望其离去,心中升起不对劲的感受。
“怪哉,怎么去瑶池一次就晕一次,不过这次陛下也在,恐只是巧合,毕竟陛下乃为大天尊,其人其行皆正。”
说罢,曹空又心想,日后关于王母给的东西,吃之前需要多斟酌一下。
遂沉吟片刻,寻七宝蒲团而坐,乃察自身肝府之状。
如今酒醉醒来,曹空意识清醒非常,故欲察饮下乾气的作用。
内视己身,之间有丝丝缕缕的乾气,居于肝府西北天缺之位,列于其上。
曹空念动之间,即以神意催动八风神通,取一丝乾气,填入神通之果中,其效显著,顿察不周风,有所增。
遂目有期待,手中诞不周风一缕,其乃劲风,其性极烈,乃因此风五行属金,其性属乾,有天倾西北之能。
故当年老君补天,盖因若不补此天缺,当使得世为之倾,故此风又为杀生之风。
八风之中,当以此风杀力第一。
曹空遂感,如若将体内乾气尽数炼化,当使此风,亦趋于大成之境,
不禁感王母出手之大方,不由得又生出一怪异念头,若是这般,那下次王母再给东西,也不是不能吃。
“都是为了修行,况且我好像也没有出什么问题。”
曹空如是而道。
而后,道人微微调整心态,尝试炼化体内乾气,推算约有十年左右,即能将其尽数化为己身资粮。
而于曹空修行的同时,钦道国中,那慈心救劫真君庙,亦悄无声息的变为了玉虚玄御救劫真君庙。
凡天下供奉此庙之城,皆是如此,如同神迹,且诸多庙祝,皆做奇梦,乃知此真君与真武大帝一同荡魔之事。
一时之间,普天之下,四大部洲,尽数传唱。
这也使得,钦道国中,救劫真君香火再盛数筹,且多有信徒,不远万里来拜。
此番名传天下,不仅大益曹空神道身修行,更使其身旁之人,受益非常。
四狐自是不需多说,乃为救劫真君座下灵狐使,与救劫真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而七狮的九灵商会,亦多受益,乃因从微末之时,商队便多奉救劫真君之神像,传其事迹。
如今人间精怪,凡有些眼力见和根底的,多从凡人国度之中,打听救劫真君事迹。
乃知九灵商会恐抱上了不得了的大腿,对其多礼遇,乃令其畅行无阻。
花果山中,万千猴众,因供此真君,而不为虎豹豺狼所困,逍遥自在,得享乐境。
此间姑且不提。
于此同时,西方灵山大雷音宝刹之间,如来佛祖开孟兰盆会,讲遍诸法,而后有叹。
诸佛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