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323章 :重塑金身

第323章 :重塑金身

    这小小的华亭驿站便如一个缩影,映照出整个大明官道之上,正在上演的一场雷霆风暴。

    李子成之流的吸血臭虫,尚在为自己的黄粱美梦破碎而哭天抢地,却不知他们那点子贪墨来的身家性命,在那位年轻帝王的心中,不过是扫清棋盘时,随手拂去的一点尘埃罢了。

    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华亭驿站正堂之内,朱由检并未急着启程。

    御座之下,毕自严与田尔耕坐得安然,李若琏则是垂手侍立,神情恭谨却又不失干练。

    而在右首坐着的,则是三位瞧着更为年轻一些的文臣。

    为首的是户部左侍郎崔尔进,他神色凝重,手中握着一卷文书,显然是有备而来。

    另两位,则是国子监祭酒倪元璐与翰林院侍讲学士黄道周。

    这几位,都是当今天子最为信重之人。

    崔尔进、倪元璐、黄道周三人更是自京师始,便一路追随圣驾南下。

    这一路上,两个多月的光景里头,旁人只道他们是随驾的文墨词臣,却不知,他们几乎什么旁的事务都未曾料理,只一门心思地在行营的马车上,在临时的驻地里,与皇帝陛下,以及户部尚书毕自严等人日夜不休地反复推敲,商议着一桩石破天惊的大事——那便是,如何将这刚刚从烂泥里头拔出来的漕运与驿站给彻底地脱胎换骨,重塑金身!

    今日,在这华亭驿站,便是这数月筹谋到了最后一锤定音的时刻。

    堂内气氛肃穆,朱由检目光沉静地扫过众人开口了:

    “漕弊、驿弊,朕以雷霆手段扫之,其间人头滚滚,血流成河,非朕好杀,实乃病入膏肓,非用猛药不可,破而后立,废而后兴!

    如今,这盘根错节的烂疮既已被朕亲手剜去,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在这白地之上建起一座前所未有之高楼,便是我君臣今日所需议定之大事。”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崔尔进、倪元璐、黄道周三人身上,继续道:“昔日,漕运、驿传,分属不同衙门,遇事则互相推诿,遇利则彼此争抢,政出多门,效率低下,此弊朕深恶之。如今,既然这两个摊子都已在朕手中,便不必再走那设立什么‘联席衙门’,彼此协调的老路了。”

    皇帝的声音带着决断:

    “朕意已决,将原漕运、天下驿站,并其所有之人、财、物,尽数整合,成立一个全新的衙门!”

    他一字一顿地说出了那个在他心中,已经酝酿了许久的名字:

    “此衙门,便名为——大明皇家运输总局!”

    此言一出,田尔耕与李若琏二人,脸上虽未动声色,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们只知皇帝要整顿漕运驿站,却未曾想,竟是要将这两个庞大的系统捏合成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衙门!

    这手笔,这气魄!

    而毕自严、崔尔进、倪元璐、黄道周四人则并无多少惊讶之色。

    因为这个石破天惊的名字,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庞大构想,他们早已在这两个多月里与皇帝反复商议、推演了无数遍。

    他们所等待的,便是今日,这最后由天子金口玉言敲定下来的一刻。

    朱由检看着众人的神情,继续说道:“今日,朕便要将此事,彻底定下。稍后便拟旨,昭告天下!如今,秦良玉、张维贤所率的兵马尚在各大漕运码头、水陆驿站驻扎。

    便让他们继续待着,待到这总局的架子初步搭起,各处交接整合清楚为止。

    这期间,有谁不服,有谁敢阳奉阴违,便不必再与他多费口舌,直接送他到地府去说理吧!”

    “朕没有那么多功,与那些个心怀鬼胎之辈慢慢磨牙。”

    此话一出,便是傻子也听出了其中那毫不掩饰的杀伐之气。

    众人心中皆是一凛,这才真正明白了皇帝要办成此事的决心,是何等的坚定,何等的不容动摇!

    谁敢在此事上作梗,便是与天子为敌,与这煌煌大势为敌!

    眼见气氛已然烘托到位,朱由检便向毕自严递了个眼色。

    户部尚书毕自严心领神会,他站起身来对着御座深揖一躬,而后转向众人,手中那卷文书也随之展开。

    毕自严直接开门见山,将这数月来君臣几人集思广益,反复商讨之后所拟定的“大明皇家运输总局”的章程,给一一道来。

    “启奏陛下,诸位同僚,”毕自严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遵照圣意,臣等所拟之‘大明皇家运输总局’,其要义,在于‘统合’与‘效能’二词。其最终之定位,乃是——”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念道:

    “统管全国水、陆、讯息、乃至钱粮流转之超级国营总办衙门。”

    “此衙门将不再是一个单靠朝廷钱粮供养的官署。它要以国用为要,以营利为本,效仿天下那些大商号的经营之法,事事精打细算。它的职分,不单是为朝廷传递军情政令、转运官物兵粮,更要盘活天下货殖,沟通南北商货,为国库开辟新的财源!”

    “盈利”、“商贾之法”、“开源创收”,这些个词儿从一个户部尚书的嘴里说出来,这在场的人,都听出了其中划时的意思!

    毕自严没有停顿,继续宣讲那早已烂熟于心的组织架构:

    “此‘大明皇家运输总局’,臣等拟,设一‘总办’之职,品秩为正一品。此职位高权重,事关国计民生,非有大才干、大魄力,且深得陛下信重者,不能担之。”

    他的目光,转向了户部左侍郎崔尔进。

    “陛下圣心独断,已钦点户部左侍郎崔尔进出任此职。崔侍郎将脱离户部,不再受六部节制,直接向陛下本人奏事负责。”

    崔尔进闻言浑身一震,连忙出列,跪倒在地,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臣崔尔进,何德何能,敢当此重任!臣惶恐!”

    他虽早已隐隐猜到,这一路上,皇帝对他委以重任,不断垂询,必有大用。

    可当这副担子,这副前无古人的“总办”之职真正落到他肩上之时,他仍旧感到了那泰山压顶一般的重量与荣耀!

    朱由检淡淡一笑,虚扶一把:“崔爱卿不必过谦。这些时日你在户部辅佐毕尚书梳理江南财税,朕都看在眼里。你有才干,有冲劲,最要紧的是还有一颗肯为国任事,不畏艰难之心。这总办之职非你莫属。起来吧,日后,朕的江山社稷,可就多了一副要靠你来挑的担子了。”

    崔尔进听得热血沸腾,重重叩首,哽咽道:“臣,必不负陛下天恩!”

    毕自严待崔尔进起身归位,这才继续道:

    “总办之下,另设两名协办,亦即副总办,品秩为从二品。此二人将分别掌管水路与陆路两大摊子,以确保专业之人办专业之事,彼此分工,又相互协作。”

    他的目光,又分别落在了倪元璐和黄道周的身上。

    “经臣等商议,恭请圣裁。拟由国子监祭酒倪元璐,出任协办,专管水路之事。由翰林侍讲学士黄道周,出任协办,专管陆路之事。”

    倪元璐与黄道周二人闻言皆是大惊失色!

    他们虽一路追随,参与了这总局的谋划,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皇帝竟会将如此重要的实权职位直接授予他们二人!

    他们一个是国子监祭酒,一个是翰林学士,都是清贵之职,却与这等具体的行政事务相去甚远。他们原以为自己不过是充当个参谋的角色出出主意罢了。

    可如今,这协办的官帽竟是实打实地要戴在他们头上了!

    这简直是破格提拔,是天大的恩宠!

    两人几乎是同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心潮起伏,澎湃难当,一时之间竟是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连连叩首谢恩。

    朱由检看着他们二人,笑道:“二位皆是胸中有丘壑,腹内有经纶。朕要的不单单是能吏,更是有远见,有格局的能臣。这水陆运输看似是俗务,实则关乎天下民生,关乎我大明国运之流转。朕将此重任托付于二位,便是希望二位能以圣贤之学,为这俗务注入一股清气,一片公心。切莫让这刚刚扫干净的院子,又长出新的杂草来。”

    倪、黄二人,听得是热泪盈眶,再次叩首道:“陛下知遇之恩,臣等万死难报!”

    待三人谢恩已毕,毕自严这才开始讲解总局之下的具体司职划分:

    “总局之下,初拟设三大司,分掌其事。”

    “其一,为水路运输司。其职责,乃是负责大运河、长江、黄河、珠江等所有内河航道,以及我大明沿海之航线。专司大宗货物之运输。譬如漕粮、棉花、煤炭、官盐、矿石、木材等等。此事业部之长官,称为‘漕运司司长’,品秩为正三品。”

    “其二,为陆路运输司。其职责,又可细分为三。其一,为快速邮递,专司军情敕令、紧急公文、加密信函之传递,此为重中之重,不容有失。其二,为商业快递,专司民间包裹、高价值商品之运输。其三则是承运那些必须由陆路转运的漕粮、棉花、煤炭等,以及开设客运服务。此外,该司还将负责全国物流信息的收集、分析与调度。此事业司之长官,称为‘陆运司司长’,品秩亦为正三品。”

    “其三,为仓储司司长。其职责,乃是统一规划、建设、并管理全国所有新设的‘水陆联运综合枢纽’,以及各级仓库。确保货物存放安全,调度有序。其长官,便称‘仓储司司长’,品秩同为从三品。”

    毕自严将这一整套经过数月打磨,清晰无比的组织架构一气呵成地讲了出来。

    这套架构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又彼此关联,形成一个整体,远非昔日那臃肿混乱的衙门可比。

    朱由检听罢,满意地点了点头,沉声道:“善!就这么办!此架构,朕准了!”

    皇帝一拍御座扶手,此事,便算是板上钉钉,再无更改的余地。

    众人心中都是一阵激荡。

    可就在此时,皇帝却微微皱起了眉头,仿佛在思索着什么。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过了一会儿,忽然开口道:“毕爱卿所拟之章程,已然甚为周详。然,朕思之,尚有一处,可为补充。”

    众人闻言,皆是精神一振,连忙洗耳恭听。

    只听皇帝缓缓说道:“这运输总局既要经手货物,便必有银钱往来。无论是运费之收缴,还是商贾之保价,乃至日后薪酬之发放皆是数目庞大。若依旧沿用旧法,以现银交割,一来转运不便,二来亦易生贪腐。朕以为,可于此总局之内,再增设一协同机构。”

    众人屏息凝神,不知陛下又有何等神来之笔。

    朱由检一字一句地说道:

    “此机构,可名为‘大明宝钞总行派驻处’!”

    “其职责便是在这运输总局将来遍布全国的各级网点之内,皆设立专门的柜台。一应负责所有运输业务的款项收付、汇兑往来、保价理赔,甚至是为那些个与总局有长期往来的可靠商户提供小额放贷。总局内部人员的薪酬,亦可由此处直接划拨发放。”

    “至于此派驻处之关系,”皇帝的眼中闪烁着众人难以理解的深邃光芒,“其人事与业务皆归属宝钞总行垂直管理,运输总局不得干涉。但是,它又必须无条件地配合运输总局的一切业务流程。总局为其提供屋舍场地、安全护卫,而宝钞总行则为总局提供这便捷的银钱服务!”

    几人瞬间便明白了皇帝这一“派驻处”的妙处所在!

    这何止是妙,这简直是逆天之举!

    如此一来,运输总局的庞大现金流便尽数纳入了宝钞总行的体系之内。

    而宝钞总行则借助运输总局遍布全国的网点,将其金融服务的触角深入到了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这不仅仅是方便了运输业务,这更是将商业的血脉——银钱与物流的脉络,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那汇兑、那贷款、那保价……这其中又能衍生出多少商机,又能为国库带来多少无可估量的收益!

    毕自严等人只觉得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们看着御座之上那位一脸平静的年轻天子,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皇帝陛下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