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学校南区图书馆六楼的606办公室,午后的阳光被厚重的窗帘过滤后,变得温和而朦胧,静静地洒在深色的复合地板上。空气中混合着旧书报特有的油墨味、清茶的淡香,以及一种属于机关单位的、略显滞涩的安静。陈秋铭坐在自己的新办公桌后,背对着窗户,手里拿着一份当天的《龙城日报》,目光落在版面上,却似乎并未真正看进去。他的姿态比在法律系时松弛了一些,但眉宇间那份历经风波后的沉淀感,却愈发明显。
在他左侧靠墙的位置,安河桥正安静地品着杯中的绿茶,他戴着耳机,偶尔在电脑上敲打几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像一尊沉默的雕塑。
而与这静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秋铭对面的李炬。她整个人几乎要从椅子上弹起来,手舞足蹈,唾沫横飞,正激情澎湃地讲述着她生活中的琐碎趣事。
“……我家那个小祖宗,昨天可把我气死了!愣是把我的教案本画满了奥特曼!你说是不是欠揍!”李炬挥舞着手臂,表情夸张,“还有啊,我前两天在网上淘了个宝贝,自动翻书器!以后看书都不用动手了,嘿嘿,科技改变生活啊!”她完全不在意陈秋铭是否回应,话题跳跃得像只撒欢的兔子,转眼又扯到了家务上,“对了对了,秋铭,我必须给你强烈安利一款洗衣液!就我最近用的这个,‘薰衣草至尊净爽型’!洗完那衣服,啧啧,香的嘞!能飘三里地!保证你用了之后再也不想换别的!链接我发你啊?”
陈秋铭从报纸上方抬起眼皮,无奈地看了李炬一眼,嘴角扯出一个勉强的弧度,含糊地应了一声:“嗯,好……”他发现,即使自己全程保持沉默,也丝毫不会影响李炬倾诉的欲望和节奏。而旁边的安河桥显然早已习以为常,彻底将李炬的背景音屏蔽,仿佛置身于另一个维度。这种办公室生态,对习惯了法律系那种要么严肃紧张、要么充满青春躁动的环境的陈秋铭来说,颇为新奇,也带着一丝莫名的荒诞感。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毫不掩饰的敲门声打破了办公室内“和谐”的噪音背景。还没等陈秋铭喊出“请进”,门就被“哐”地一声推开了!
紧接着,一群熟悉的身影如同潮水般涌了进来,瞬间将办公室门口堵得水泄不通!金叶子、祁淇、典晨阳、林晓安、段雪平、诸葛宁静、郑燚、李一泽、宣萱……几乎囊括了法律四班所有的核心骨干。他们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喜悦,眼睛里闪烁着久别重逢的光芒,七嘴八舌地喊道:
“铭哥!”
“我们终于可以来看你了!”
“铭哥!你想死我们了!”
小小的办公室瞬间被青春的气息和喧闹填满,与之前的静谧或李炬的单口相声形成了剧烈的反差。
陈秋铭看着这一张张鲜活而热切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多日来的阴郁似乎都被冲淡了不少。他放下报纸,脸上露出了真切而温暖的笑容,但依旧保持着师长的沉稳,说道:“你们来了啊。”他随即指了指旁边的两位同事,“快,给安老师和李老师问好。”
李炬一看来了这么多熟悉的学生,立刻来了精神,从椅子上跳起来,叉着腰,故意板起脸问道:“是你们这帮小兔崽子啊!还认识我不?”
金叶子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语气亲昵:“李老师!你看你说的,你大一还教过我们呢,我们怎么会不认识您?”
祁淇也用力点头,声音甜糯:“对啊对啊!在认识铭哥之前,我们班最喜欢的老师就是你了!你上课可有意思了!”
李炬一听,立刻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指着陈秋铭,对学生们“控诉”道:“哦!认识他之后,最喜欢的就变成他了,是不是?我就知道!这个混蛋家伙,一来就抢我风头,我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东西……”她虽然是抱怨的语气,但眼里满是笑意。
陈秋铭被她逗乐了,干脆用报纸彻底挡住脸,肩膀微微耸动,对着学生们无声地笑了起来。这轻松的氛围感染了每一个人。
安河桥这时摘下耳机,无奈地看了一眼戏精上身的李炬,出声打断道:“行了李炬,盛馆长可是特意交代过,要我们好好照顾秋铭。你这怎么回事?怎么还骂上了?”
李炬立刻夸张地反驳:“熊猫啊?我还得照顾他?他这么大个人了,还用我照顾?我看是他照顾我还差不多!”她这不着调的话,引得满屋子的人一阵爆笑,连一向清冷的李一泽都忍不住弯起了嘴角。
安河桥站起身,对李炬招招手:“别贫了,你来,我那边有个系统问题要请教你一下。”他这是故意给陈秋铭和学生们创造独处的空间。
李炬虽然话多,但心思通透,立刻会意,一边跟着安河桥往外走,一边还不忘回头对学生们挤眉弄眼:“你们聊,你们聊!我给你们铭哥腾地方!”走到门口,她还特意顺手把门给带上了。
办公室里,终于只剩下陈秋铭和他这群许久未见的“心头肉”们了。没有了外人,气氛更加放松,但也更加真切地流露出了思念。
典晨阳作为班长,第一个开口,语气带着兴奋和求证:“铭哥!系里今天早上宣布集团给你澄清事实的文件了!说你跟女学生那件事完全是子虚乌有,调查清楚了!你知道吗?”
陈秋铭点了点头,神色平静:“我知道。集团纪委的蔡主席亲自来学校宣布的。”
宣萱闻言,眼睛立刻亮了,充满期待地问:“那……铭哥,你是不是可以回去给我们继续当班主任了?我们都盼着你回去呢!”
她这话问出了所有学生的心声,大家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陈秋铭脸上,充满了渴望。
陈秋铭看着他们期盼的眼神,心里微微一酸,但他必须打破他们的幻想。他摇了摇头,语气温和却坚定:“不行。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看着大家瞬间黯淡下去的目光,他解释道:“澄清的,只是作风问题。而且,系里已经正式任命潘主任做你们的班主任了,怎么可能朝令夕改,说换就换回去呢?除非潘主任他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但那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林晓安性格直率,立刻愤愤不平地猜测道:“铭哥,是不是就是老头子在背后给你使坏?你总跟他唱反调,他正好借这个机会把你弄走,然后他来管我们四班,好收拾我们?”
“晓安!不要乱说!”陈秋铭脸色一肃,立刻打断他,语气严肃,“这件事,和潘主任真没有关系。恰恰相反,据我所知,在这次的事情上,他并没少在学校帮我说好话,据理力争。要不是现在情况还不方便回去,我还真想找个机会,当面去谢谢他。”他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潘禹会在此事上的态度,确实让他有些意外,也心生敬意。
金叶子听完陈秋铭的解释,脸上瞬间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失望,她低下头,小声嘟囔道:“我还以为……事情搞清楚了,你就可以回来了呢……”她的声音里带着浓浓的失落和委屈,仿佛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
陈秋铭看着她的样子,心中不忍,转移了话题,问道:“别说我的事了。你们现在怎么样?潘主任带班,还适应吗?”
一提这个,学生们仿佛找到了宣泄口,纷纷开始“诉苦”。
段雪平叹了口气,眉头紧锁:“嗨!别提了!那个老头子,刚开始几天还好,嘴上说着不改变过去铭哥你的管理办法。结果呢?过不了几天就原形毕露了!现在看我们哪儿都不顺眼,整天鸡蛋里挑骨头,找我们毛病!烦都烦死了,我这个生活委员都不想干了!”
典晨阳也一脸疲惫地接口:“是啊铭哥!过去你带的时候,我们班级干部们分工多明确啊!该谁干的活就谁干,各司其职,井井有条。现在倒好,他好像就认识我一个班长了!什么杂七杂八的活都往我头上压!班会记录、课堂考勤、甚至宿舍卫生检查都要我先汇总!我真是当牛做马,快成光杆司令了!”
金叶子也忍不住抱怨道:“就是啊!我明明是班级的团支书,团支部的工作应该我来负责。上次系里布置一个团日活动,他直接就让典晨阳去弄了!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去找他,我说‘潘主任,我才是团支书,团的工作应该我来做,典晨阳去做算怎么回事啊?’真的,当时可生气了!”
祁淇委屈地撅起嘴:“以前铭哥你可看重我了,宣传委员当得有滋有味的。现在……我感觉我就和不存在一样,根本没有任何工作安排给我,好像我这个职务被取消了一样。”
宣萱、诸葛宁静也纷纷附和,表示自己这个组织委员、团支部副书记也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林晓安倒是看得开,他耸耸肩:“这样也行!我就每天喊好‘出早操’的口号就行了,轻松!不像原来,什么事都得帮着铭哥你张罗,操心费力的。现在啊,我才懒得管那些闲事呢。”
李一泽语气淡漠:“我也是,又重新回到了大一那个状态,两耳不闻窗外事,挺好。”
听着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陈秋铭心里明白,这不仅仅是工作方法的差异,更是管理理念和信任度的不同。他不能附和着他们一起批评潘禹会,只能引导他们去适应。他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工作方法和领导风格。潘主任可能更习惯事必躬亲,或者更倾向于通过班长来贯彻他的意图。你们作为班级干部,也要努力去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主动沟通,积极分担。毕竟,班级的工作最终还是要靠大家一起来做。”
他的话音刚落下,办公室门又被推开了,李炬探进头来,看着依然热闹的场面,咋舌道:“嚯!你们还在这唠呢?这都多久了?”
典晨阳笑着回答:“是啊,炬姐!我们和铭哥总有说不完的话,感觉怎么说都说不够!”
李炬看着这一屋子紧紧围绕在陈秋铭身边的年轻人,由衷地感叹了一句:“你们这可真是一个团队啊!凝聚力够强的!”
金叶子立刻骄傲地扬起下巴:“对啊!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团队!法律四班,一个都不能少!”
郑燚看着眼前这温馨的一幕,心中一动,提议道:“既然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差不多都在,机会难得,我们合个影吧?留个纪念!”
“这个主意好!”李炬立刻自告奋勇,“走!我给你们拍!保证把你们拍得帅帅的美美的!”
一行人簇拥着陈秋铭,来到了图书馆一楼宽敞明亮的大厅。以图书馆那巨大的、镌刻着校训的木质标志牌为背景,大家迅速站好了位置。
陈秋铭自然站在了最前面中心的位置。他的左边,站着沉稳干练的郑燚和文静秀气的宣萱;右边,则是笑容灿烂的金叶子和甜美可爱的祁淇。后面一排,从左到右依次是略显书卷气的诸葛宁静,身材高大的典晨阳,气质冷峻的李一泽,微胖黝黑、笑容憨厚的林晓安,以及站得笔直的段雪平。
每个人都看着镜头,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重逢的喜悦和对眼前这个人的深厚情感。尽管背景不再是熟悉的343教室,但那份凝聚在一起的“团队”精神,却丝毫未减。
李炬找好角度,大声喊着:“准备了!一、二、三——茄子!”
“咔嚓!”快门声轻响,定格了这个充满意义的瞬间。
照片很快传到了陈秋铭的手机上。他看着屏幕上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紧密环绕着他的笑脸,心中感慨万千。他打开朋友圈,选中这张照片,配上了一行简短的文字:
「有你们,很值得。」
这条朋友圈一经发出,瞬间爆火,点赞的红心飞速增加,评论区的留言如同潮水般涌来。
「啊啊啊!是铭哥!铭哥发朋友圈了!」
「看到铭哥和叶子她们了!铭哥看起来状态很好!」
「太好了!铭哥没事了!」
「虽然铭哥不能回来,但看到他和叶子她们在一起,我们就放心了!」
「铭哥,我们想你!」
几乎所有的四班同学,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条动态。他们明白,这是陈秋铭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向大家报平安,宣告那场围绕他的污名化风波至少已经部分平息,他与学生们的正常交往不再被视为禁忌。除了那个暂时无法改变的、他不能回来继续担任班主任的事实之外,一切,似乎正在慢慢回归正轨。那条看似简单的朋友圈,像一道温暖的阳光,驱散了笼罩在四班同学心头多日的阴云,也重新连接起了那份一度被迫中断的、深厚的师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