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 第二百六十五章 池中之龙

第二百六十五章 池中之龙

    午后三点的阳光,带着秋日特有的醇厚与温和,透过图书馆六楼小会议室宽大的百叶窗,在光洁的深色会议桌面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空气中漂浮着旧书报刊特有的沉静气息,混合着茶杯里袅袅升起的淡淡水汽和几位老烟枪身上隐约的烟草味,构成了一种机关单位会议室里特有的、略带滞涩却又令人安心的氛围。

    图书馆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即将开始。盛莉馆长端坐在会议桌的主位,她今天穿着一件深灰色的针织衫,显得沉稳干练。陈秋铭、曲永臣、安河桥、李炬,以及十几名干事们,已经按照惯例在会议桌两侧坐定。有人低头翻阅着手中的笔记本,有人小口啜着茶水,还有人,比如李炬,正百无聊赖地转动着手中的笔,目光在会议室里逡巡。

    盛莉轻轻清了清嗓子,会议室里细微的交谈声立刻停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她身上。“同志们,现在开会。”她的声音清晰而平和。

    “今天召集大家,主要有三件事情要向大家通报。”盛莉环视一圈,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笑容,“第一件事,是关于前不久我们图书馆全力组织承办的,集团领导、学校领导和部分知名校友参观校史馆的活动。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了各方的高度评价。”

    她拿起桌上的一份红头文件,向大家展示了一下:“就在今天上午,我们收到了长治集团正式下发的嘉奖文件。文件里,对我们图书馆在此次活动中的出色组织和周到服务提出了通报表扬,并且,”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身旁的陈秋铭和自己身上,“特别对我和秋铭同志,提出了个人嘉奖!”

    “真棒!”坐在对面的李炬第一个忍不住喊了出来,嗓门洪亮,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兴奋,随即用力鼓起掌来。她这一带头,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干事们的脸上也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能得到集团级别的嘉奖,对于图书馆这个常被视为“清水衙门”的部门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荣誉。

    掌声稍歇,盛莉双手虚按,示意大家安静,她看向陈秋铭,语气真诚地说道:“说实话,这次活动能够成功,秋铭的倡议和付出的心血是最关键的。从校史馆前期的整理布展,到参观路线的精心设计,再到讲解内容的打磨提升,几乎都是他一手抓起来的。我啊,很大程度上是跟着沾了光。”

    陈秋铭闻言,连忙摆手,身体微微前倾,对着盛莉和与会的同事们,语气恳切地回应:“馆长,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没有您这位班长的亲自指导,在关键环节上把关定向,没有您出面协调各方资源、大力支持,光靠我一个人,怎么可能完成这么重要的任务?这份嘉奖,是属于我们整个图书馆集体的荣誉,更是您领导有方的结果。”他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谦虚,也充分肯定了盛莉的作用。

    “行了行了!”李炬又插话了,她挥着手,脸上带着促狭的笑容,“你俩就别在这儿互相捧了!听得我牙都酸了!要我说啊,盛馆长,秋铭,你们俩这个班子搭得是真好啊!一个掌舵,一个划桨,配合默契,这才让我们图书馆这艘船,也能开出大风浪来嘛!”

    众人被李炬直白又形象的比喻逗笑了,会议室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盛莉也笑着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在陈秋铭身上,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探究:“是啊,搭班子的确要看缘分和默契。秋铭,那我问你个问题,你可要老实回答我。”

    陈秋铭坐直身体,正色道:“馆长您请问。”

    盛莉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看似随意,眼神却颇为专注:“如果……我是说如果,将来我换个部门当领导,不再是图书馆的馆长了,你还愿不愿意,跟着我过去,继续和我搭班子,一起工作?”

    这个问题有些出乎意料,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好奇地看向陈秋铭,连一向话多的李炬也闭上了嘴,竖起了耳朵。

    陈秋铭愣了一下,随即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用一种带着江湖义气般的爽快语气回答道:“看您说的!盛馆长,您可是我走上领导岗位后的第一个‘班长’啊!对我有知遇之恩,工作上更是给了我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只要您不嫌弃我能力有限,我当然愿意誓死相随!您去哪儿,只要需要我,我就跟到哪儿!”

    他的回答斩钉截铁,没有一丝犹豫,眼神清澈而坚定。

    “好!同志们可都听到了啊!”盛莉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甚至带着点“计谋得逞”意味的笑容,她环顾四周,提高了声音,“到时候要是秋铭同志耍赖,不认账,咱们图书馆在座的各位同事,可都得站出来,替我作证啊!”

    “没问题!”

    “我们都听见了!”

    “陈主任一看就是说话算话的人!”

    同事们纷纷笑着起哄,会议室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陈秋铭也被这气氛感染,笑着连连点头:“不会耍赖的,肯定不会。”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并未完全当真,只当是盛莉一时兴起的玩笑话。毕竟,自己刚提副处级不久,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心主任的位置上还没坐热,哪那么容易说调动就调动呢?高校的人事变动,尤其是中层干部,通常都有着复杂的程序和考量。

    待笑声平息,盛莉收敛了笑容,进入了第二项议题:“好了,说第二件事。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对我们档案管理工作的极大肯定。”她拿起另一份文件,“经过省档案协会的严格评审,我们龙城大学的档案管理工作,以规范的管理、创新的思路和显著的成效,被评为‘全省高校档案工作优秀单位’!”

    她顿了顿,让这个消息在与会者心中沉淀了一下,果然,台下响起了低低的惊叹和交头接耳声。这无疑是图书馆,特别是新成立的档案管理中心,获得的又一项重磅荣誉。

    “同时,”盛莉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宣布骄傲的意味,“下一年度,省里将会按照最高档次,向我们学校拨发档案管理专项补助资金!这对于我们改善档案保管条件、推进数字化建设,将是巨大的支持!”她看向陈秋铭,目光中充满了赞赏,“而且,在此次评选中,陈秋铭同志因其突出的个人贡献,被评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个人’!让我们再次向他表示祝贺!”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比上一次更加由衷和持久。曲永臣侧过头,对身旁的安河桥低声感叹,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的佩服:“秋铭真是一刻也不闲着,真棒啊!没想到,在我们图书馆这样一个容易被边缘化的部门,他硬是能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做出这么漂亮的成绩!真不简单啊!”

    安河桥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眼神复杂,既有对同事的敬佩,也有一丝对自己未来的思索。

    盛莉似乎听到了曲永臣的低语,她等掌声稍歇,半是认真半是调侃地对着陈秋铭说道:“秋铭啊,你现在可是名声在外了。我听说,连集团总部那边都有人注意到了你,说不定啊,哪天就要把你这条‘真龙’,从我们图书馆这个小池子里给请走了呢!到时候,我们想留都留不住喽!”

    陈秋铭闻言,脸上露出无奈的笑容,连忙表态,语气真诚:“馆长,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那些都是没影儿的事。我觉得在图书馆工作就挺好,安静,能沉下心来做点实事。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把工作做好。”他的话语中没有丝毫的虚情假意,对于此刻的他而言,经历了之前的波澜,图书馆这片相对宁静的土壤,确实让他感到安心和踏实。

    盛莉看着他,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道:“好,那我们就说第三件事。这件事,我们要把掌声和祝贺,送给我们身边的另一位同事。”

    所有人的目光都好奇地投了过来。

    盛莉目光转向安河桥,脸上带着真诚的祝福:“我们要祝贺安河桥同志!学校刚刚下发文件,任命安河桥同志为法律系副主任!”

    “法律系副主任?”陈秋铭惊讶地脱口而出,这个任命确实有些突然,“那……那潘禹会呢?”

    盛莉解释道:“潘禹会已经被学校任命为后勤处副处长了,听说主要分管伙食科的工作。以后食堂、餐饮这些,都归老潘负责了。”

    这个消息让在座的不少人都愣了一下,随即,陈秋铭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他点了点头,用一种带着几分了然和戏谑的语气评价道:“这样啊……那我看,学校领导这次可真是知人善任,终于把潘主任摆在了最适合他、最能发挥他‘特长’的岗位上了。”

    他这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共鸣。会议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意味深长的低笑声,连盛莉都忍不住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意。

    “不过,”盛莉补充道,收敛了笑容,“潘禹会同志暂时还保留着法律系分党委副书记的职务。因为他手里还带着两个班级,现在又临近期末,学校考虑到频繁更换班主任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复习和考试,所以决定暂时维持现状,等下学期再行调整。”

    陈秋铭听了,点了点头:“这样啊……看来学校考虑得还是很周到的。”他心里明白,这恐怕也是给潘禹会一个体面的过渡期。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随即推开。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何双胜和江芸,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

    盛莉连忙站起身,脸上带着些许意外和恭敬:“何书记!江主任!您们来了?不是说……会议结束后我再带安河桥同志过去见您吗?怎么还劳烦您亲自过来了?”

    何双胜笑容满面,步伐稳健地走到会议桌前,他先是对着盛莉和在座的各位点了点头,然后目光直接落在了安河桥身上,语气热络地说道:“盛莉同志,不用那么客气了!我这人啊,有点等不及了!听说任命文件一下,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过来,亲自接安河桥同志过去报到!我们学工队伍,又增添了一员得力干将,这是大喜事啊!”

    安河桥赶紧站起身,面对何双胜,他显得有些激动,又有些感慨,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复杂地说道:“何书记,看您说的……您忘了吗?我原来就是从法律系出来的,只不过……后来和朱构闹了些不愉快,才调到了图书馆。现在,这也算是……回归了吧。”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唏嘘。

    何双胜闻言,用力拍了拍安河桥的肩膀,声音洪亮,带着一种惩恶扬善的痛快:“哎!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朱构?他不是已经进去了吗?你要记住那句话,老话说的好——好人有好报,坏人好不了!好人就算一时遭受了挫折,受了点委屈,那也没什么,只要坚持本心,努力做事,总会有好结果的!反过来,那些坏人,就算一时得势,张牙舞爪,最终啊,也绝对没有好下场!这是历史的规律!”他的话掷地有声,仿佛不仅仅是对安河桥说的,也是对在场所有人说的。

    一旁的江芸也走上前,微笑着向安河桥伸出手:“安河桥同志,欢迎你回法律系工作。以后,我们就是搭档了,希望能合作愉快。”

    安河桥连忙双手握住江芸的手,态度恭敬:“谢谢江主任!以后还请您多多指导,多多包涵!我一定尽快熟悉情况,努力做好工作。”

    盛莉看着这一幕,笑着对江芸打趣道:“江芸啊,你看这事儿巧的。之前呢,我从你们法律系,领回来一个陈秋铭,现在可好,你这又从我们图书馆,领走一个安河桥。咱俩这算不算是……扯平了?”

    她这番风趣的类比,顿时引得会议室里众人再次哄堂大笑,连何双胜和江芸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气氛融洽而热烈,充满了人事变动带来的新鲜感与对未来的期待。

    会议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同事们纷纷向安河桥表示祝贺,并帮忙收拾他留在信息科的个人物品。陈秋铭也上前与安河桥用力握了握手,送上了真诚的祝福。

    待人群散去,陈秋铭想了想,转身来到了盛莉的馆长办公室。

    门虚掩着,他轻轻敲了敲,然后推门进去。盛莉正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在翻阅,眉头微蹙,似乎正在思考。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盛姐,学习呢?”陈秋铭轻声打招呼,走了过去。

    盛莉抬起头,见是他,脸上露出了笑容,将手中的书放下。陈秋铭瞥见书名是《高校纪检工作参考》。

    “是啊,”盛莉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一丝感慨,“业务这东西啊,时间长不碰,就容易生疏。放下容易,想再捡起来,可就难了。”她指了指那本书,“你看,我这也就是小半年时间没干纪检业务,现在再看这些条文和案例,有些细节都不敢叫准了,还得重新熟悉。”

    陈秋铭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理解地点点头。他联想起盛莉刚刚在会上说自己要去别的部门当领导,现在又准备捡起纪检业务,会不会是朱构被拿下了,她又要重返学校纪委了呢。

    “秋铭,你找我有事?”盛莉将书推到一边,身体微微前倾,关切地问道。

    “嗯,盛姐,是这样的。”陈秋铭回过思绪,“我想向您请一周时间的假,打算回趟林县老家。家里那边……有点事情需要我回去处理一下。”他的语气很平常,但眼神里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或许与之前黎晓知的婚讯有关,或许只是单纯的思乡,或许两者皆有。

    盛莉几乎没有犹豫,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啊!校庆这件大事已经圆满结束了,这学期也快到尾声了。到了期末,主要是教学部门和学生口那边忙,我们图书馆这边,业务相对清闲一些,无非就是把来上自习的学生们服务好,维持好秩序就行了。馆里有我和永臣盯着,档案那边那几个小同志被你带得也都成手了,你放心回去处理家事就好。”

    陈秋铭心里一松,感激地说道:“那就太感谢盛姐了。我也会向分管我们的延武刚校长再报备一下。”

    “嗯,应该的。”盛莉点点头,她看着陈秋铭,目光中带着一种超越上下级的关切和期许,意味深长地说道:“秋铭啊,回去好好休息一下,也顺便……整理一下心情。我总觉得,等这次回来,说不定,就要准备迎接新的工作挑战了。”

    她的话说得有些模糊,但结合之前会议上关于调动的玩笑,以及她重新翻阅纪检书籍的举动,陈秋铭心中微微一动,似乎捕捉到了某种暗示,但又不能完全确定。他点了点头,没有多问,只是郑重地说道:“我明白了,盛姐。谢谢您。”

    离开盛莉的办公室,陈秋铭走在图书馆安静而漫长的走廊里,窗外的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安河桥的调离,潘禹会的“转岗”,盛莉若有所指的话语……这一切都仿佛在预示着,龙城大学的人事格局,正在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而他自己,在这股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变化中,又将走向何方?回林县老家这一周,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处理家事,也是一个让自己沉淀思考、看清前路的契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