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训说完,静静地看着面前几人。
不料所有人都低着头,一言不发。
很明显,他们此时的沉默震耳欲聋!
以至于郭宗训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当然,他也能理解:
毕竟自己让他们放弃现在安稳的状态,潜入幽州,去执行秘密任务,这对他们而言无异于送死!
毕竟幽州城内是什么情况,大家都两眼一抹黑,根本不清楚。
而且现在又是大战在即,想潜入辽国南京所在的幽州城本身就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
更何况还得去执行自己那个“疯狂”甚至是“异想天开”的计划!
说实在的,即便换作他,他也未必愿意去,除非是打小日子这种能上族谱的事……
其实他完全可以直接以太子的身份给他们下死命令。
可毕竟这帮人都是他好不容易培养的心腹,多少有些不忍。
但这件事必须要有人去做!
让韩通进攻涿州是一条腿,潜入幽州执行秘密任务则是另一条腿,只有保证这两条腿健在,他的计划才能走起来,甚至跑起来。
一时间,郭宗训也不禁有些犹豫:到底要不要给他们下死命令?
算了,还是按照老办法,先许以高官厚禄,然后点兵点将吧!
这个五代乱世,能有多少人会心甘情愿为了家国大义赴死?
也难怪,朝廷换得都比翻书快,哪还有什么家国大义……
然而。
就在郭宗训刚要再次开口时,却见所有人竟像是约好了似的,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不约而同地说道:“属下愿往……”
郭宗训一怔:
什么情况?
我还没许以高官厚禄呢?
你们怎么就全愿意去了……
于是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们可要考虑清楚了,本宫也不能保证计划一定能成功……”
此时,王著率先开口道:“殿下如此信任我等,我等早已决定誓死效忠殿下!”
“况且殿下天纵奇才,就算最后计划不能成功,也肯定是我等能力不足!”
“请殿下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所托……”
见状,其余人纷纷异口同声地说道:“请殿下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所托……”
郭宗训还是有点懵!
虽然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心腹,可这次任务很有可能是有去无回啊,可他们竟还能如此忠心,甚至明知会死还全都义无反顾……
一瞬间,他心中不禁涌上一股感动:
看来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这些人当真不负“心腹”二字!
想到此,他不禁正色道:“卿不负我,我定不负卿……”
经过慎重的讨论,最终,除了曹彬、郑起,其余心腹几乎倾巢而出。
就连降将姚内斌也加入了这次行动。
更是从皇子行营的那些甲士中挑选了一百多人,组成了特别行动组。
郭宗训给这个行动组起名为“龙影卫”!
只是此刻,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多年以后,这个龙影卫,将成为天下最大的情报机构……
与此同时。
殿前都指挥使的营帐内,骤然响起了一道惊呼声:
“什么?”
“兄长,你疯了吗?”
“韩通抢走你多少功劳?”
“你还让他去打涿州?”
“你可是这次奇袭幽州的总指挥,这白捡的功劳凭什么给他?”
“侍卫司里的韩令坤、高怀德、张令铎哪个不行?为何要给他……”
赵大只是瞥了他一眼,甚至都懒得说话。
赵匡义却仍不罢休,继续道:“你难道忘了上次他和太子害得我们负荆请罪吗?”
“还有那晚宴席快结束的时候,他小人得志,非让我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他道歉,还不依不饶……”
赵匡胤怒道:“够了!”
“你是忘了我说的话吗?”
“我说过今后所有事都用不着你操心,你给我安静地听着就行了,再多嘴,就给我滚出去!”
见赵匡义明显不服,赵普连忙抢先开口,不给赵匡义激怒赵大的机会:
“明公,您不是已经安排好了吗?”
“为何突然作出调整,让韩通去攻打涿州?”
赵大叹了口气,道:“太子让他来求我……”
赵大将事情原委都讲了出来,明显看到赵普与赵匡义二人的眼睛都瞪大了。
赵匡义还想说话,但不待他开口,便迎来了兄长赵大恶狠狠的一瞪,当即委屈地闭上了嘴,脸都涨红了!
赵普捋了捋胡须,思忖道:“果然!”
“太子果然知道了您与其他将领私交的事……”
赵匡义实在憋不住了:“我早就说他肯定知道了这件事,他肯定在暗中调查这件事!”
“大哥,我们真的不能再这么被动下去了,那小子现在已经是太子了,而且你刚刚都说是符家人在告诉他的。”
“那也就是说,针对我们的可不只是太子,还有符家!”
“他们若是真的联合起来针对我们,就算大哥你的能成功突袭幽州,拿到北伐首功,又有什么用?”
“你要是拿到首功,只怕他们会更加针对你,等北伐一结束,他们肯定会更加想方设法地针对你!”
“别忘了,我们始终是经不起查的!”
“还是听我一句劝吧,太子才是最大的威胁,索性直接除掉他……”
话音未落,赵大突然大喝道:
“滚!”
“滚出去!”
“没我的命令,不许你进营帐一步……”
赵匡义被赵大突然的发作吓懵了!
看了看兄长赵大,又看了看赵普。
原以为赵普会帮他说话,可不曾想,赵普只是一味摇头叹息、沉默不言。
只是这个沉默对他赵匡义而言,当真是震耳欲聋。
“看什么看,还不滚出去……”
见兄长赵大再次怒喝,他胸中顿时涌起克制不住的邪火,怒道:“滚就滚,你的事以后谁爱管谁管!”
“到时候你最好别求我管……”
说着,他气鼓鼓地拂袖而去。
离开营帐,他抬头看向已然暗淡的天空,盯着天空中的那朵孤云发呆。
心中怆然,可泪滴却始终倔强地挂在眼角。
他实在是搞不懂,原本一向对自己十分温和、十分包容的兄长,怎么这段时间动不动就向自己大发雷霆?
以前,就算他出错主意了,兄长也都是谆谆教诲,从不动怒,更不会责罚自己。
可现在,不是让自己下跪,就是让自己滚,甚至还用皮鞭抽自己!
这到底是为什么?
兄长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太子郭宗训!
没错,都怪他!
都是因为他的出现,兄长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他若不随军北伐,又哪来这么多事?
一念至此,他抬手揉了揉眼睛,等眼睛再次睁开时,已然充满了森然的寒意:
兄长,从今以后你做你的,我做我的!
我倒要看看,到底谁是对的……
神童是吧?
太子是吧?
你给我等着……
营帐内。
赵普看向面色阴沉的赵匡胤,叹息道:“明公,何至于此啊……”
“衙内虽然冲动了些,但毕竟年轻!”
“而且他说的也不无道理,如果韩通说的是真的,那我的局面就更危险了……”
赵匡胤突然打断道:“可谁能保证韩通说的是真的?”
顿了顿,他又道:“则平,你不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吗?”
闻言,赵普脸色骤变,当即凝眉思索了起来。
片刻后方才深深看向赵匡胤,点点头,开口道:“的确很奇怪!”
“首先,我们要判断韩通有没有说谎……”
赵匡胤摇头道:“吾观其言行,不似说谎。”
“嗯,明公向来慧眼如炬,且那韩通城府不深,定然不可能骗得了明公的。”
“既然他说的是真的,那就不得不考虑韩通真的只是为了借太子那把梯子往上爬才出卖太子,还是这一切都是太子故意让他这么说的!”
赵匡义再次点头:“不愧是则平,一针见血!”
“可惜廷宜完全沉不住气,动不动就……”
说到此,他再次叹了口气。
赵普也跟着叹了口气:“衙内也才二十岁,终究会成长的!”
见赵匡胤不说话,于是他又回到正题上,继续分析道:
“如果只是韩通为了向上爬才泄露这个消息给明公,那说明这件事是真的,符家与太子估计已经联合起来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们手中应该是没有实际证据,也不一定知道明公结义的事情!”
“但我们还是不得不防,毕竟符家的实力可不容小觑,再加上太子这么快的成长速度!”
“这种情况下,衙内之前的话还真的很有道理,等北伐结束,他们肯定会更加针对您……”
赵匡胤没有说话,看了眼赵普后,便端起案上的茶杯,若有所思地抿了一口。
这才缓缓开口道:“可如果是太子故意让他这么说的呢?”
赵普捋了捋胡须,思忖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反而是好事!”
“这就说明太子是在试探您,甚至是在故意挑拨您与符家的关系……”
说到此,赵普皱了皱眉,疑惑地看向赵匡胤:
“说来也奇怪,北伐之前我们才私下商议过,若此次北伐能再进一步,就让衙内与符家联姻。”
“可现在偏偏出现了这样的事情……”
赵匡胤叹了口气,喃喃道:“是啊,自从太子跟随陛下北伐,我们便诸事不顺。”
“不过谁能想到,六岁的太子,竟能有如此深沉的心思,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说到此,他再次看向赵普:“你觉得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做?”
赵普深深看向赵匡胤,挑了挑眉:“以属下看,真相到底如何,暂时无法知晓。”
“但明公答应韩通是对的,如此一来说不定可以通过韩通来继续打探太子的虚实。”
“而接下来,明公更要抓紧时间,做好万全准备,务必确保成功突袭幽州,拿下此次北伐的首功!”
“只有如此,到时不论进退,都能多一分保障……”
赵匡胤点点头,眼里的欣赏都快溢了出来:“知我者则平也!”
说罢,他便缓缓起身,往外走去:“你先休息,我得再去确认一下各项部署,明日便要开始行动了……”
赵普恭敬行了一礼,看着赵匡胤离去的背影,不禁暗自叹息:
明公啊明公!
你说太子心思深沉,你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你明明都已经心有定计了,偏偏还要问我的看法……
唉!
一个是六岁神童太子,一个是当世不二人杰!
只怕早晚都会刀兵相向……
他知道,在明公看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先立功,最好能当上殿前都点检。
到时候如果等到了天时,以殿前都点检的身份再进一步,自然要比现在稳妥得多。
就算天时不来,他也可以退一步!
而有了北伐首功,若再能当上殿前度点检,就算他向陛下主动坦白、俯首认罪,陛下只怕也不得不顾忌他身上的功劳与职务,所以也是最稳妥的。
一念至此,他的目光骤然变得坚定了起来,喃喃道:
“明公放心,此次北伐过后,殿前都点检必定是你的!”
“则平也绝不会让你退那一步……”
……………………………………
说明:
符家第三女是赵匡义的“懿德皇后”,历史上虽然没有二人准确的结婚时间,但据历史资料推测:
很有可能是在柴荣死后,赵匡胤当上了殿前度点检,为了拉拢绑定符氏一族的力量,故而让赵匡义与符家第三女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