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 第517章:元勋的苏醒与“国家宝藏”

第517章:元勋的苏醒与“国家宝藏”

    解决了史密斯这个潜藏在暗处的最大威胁,何宇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稍稍放松。

    全球的“积分竞赛”因为以斯国的“公开处刑”而变得更加谨慎和规范,所有人都意识到,那双悬于天空的眼睛,并非毫无底线。

    【海神之盾】的部署也在按部就班地筹备中。

    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何宇终于有时间,去处理那件被他“量化”过的、龙国国内的“小事”。

    【希望之城】,最高级别的特护病房。

    这里不像任何一家医院。

    没有消毒水的味道,只有经过多层过滤后,带着一丝金属质感的纯净空气。

    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手术台,只有一台精密到宛如艺术品的、正在低功率运转的【羲和】光刻机。

    当然,这并非用于雕刻芯片。

    这是【羲和】光刻机的生物医疗衍生版本。

    在【盘古】系统的精确引导下,一束比发丝还要细万倍的、经过特殊调制的能量光束,正在对林卫国元勋那受损的大脑神经,进行着纳米级别的“修复”与“重联”。

    屏幕上,放大了亿万倍的神经元结构图谱清晰可见。

    那些因脑溢血而坏死的细胞组织,在能量光束的照射下,被一种温和但不可逆的方式分解、汽化,然后被微型循环系统吸走。

    紧接着,光束的波长与能量发生瞬时改变。

    它开始刺激周边健康的干细胞,诱导其分化、再生。

    那些断裂的神经突触,被重新“焊接”。

    这是一个无法用任何现有医学理论解释的奇迹。

    一场持续了整整七十二小时的、堪称“逆转生死”的精微手术。

    手术结束后的第三天。

    病房内,元勋的孙女林晓,正趴在病床边浅浅睡去。

    她已经守了太久太久。

    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眼眶下是浓重的青黑色,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阳光,透过特制的单向玻璃窗,洒在了老人那张苍白但已恢复血色的脸上。

    老人的眼皮,忽然轻轻颤动了一下。

    极轻微的动作,却打破了房间内凝滞的寂静。

    随即,他那双紧闭了数月之久的眼睛,缓缓地……睁开了。

    眼球最先转动,带着一丝长久休眠后的僵硬。

    起初是迷茫。

    浑浊的视野里,只有一片模糊的光影。

    但很快,那双眼睛就重新恢复了老一辈军人特有的清明与锐利。

    他看清了天花板上柔和的无影灯。

    看清了身边那些安静运转、显示着平稳生命体征的仪器。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趴在床边、睡梦中依旧紧蹙眉头的孙女脸上。

    老人干裂的嘴唇蠕动了一下,似乎想发出声音,但喉咙里只有气流通过的嘶嘶声。

    他尝试着抬起手,却发现身体根本不听使唤。

    但他没有放弃。

    那股刻在骨子里的、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开始与这具沉睡已久的身体进行对抗。

    “晓……晓……”

    终于,两个干涩的音节,从他的喉咙深处挤了出来。

    声音不大,却无比清晰。

    “哇——!”

    林晓的身体猛地一颤,像是被电流击中。

    她豁然抬头,正对上老人那双已经睁开的眼睛。

    她愣住了。

    大脑一片空白。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止。

    下一秒,积蓄了数月的担忧、恐惧、绝望,混合着此刻巨大的惊喜与狂喜,轰然爆发。

    惊天动地的哭声响彻了整个楼层。

    “爷爷!”

    “爷爷您醒了!!”

    闻讯赶来的华天、负责治疗的专家团队,以及几位一直等候在外的国家高层领导,几乎是同一时间涌入了病房。

    当看到林元勋真的苏醒过来,并且在那双清醒的眼睛注视下,正在尝试着活动自己的手指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摘下眼镜,用手背用力擦拭着眼角。

    几位身居高位的领导,眼眶通红,彼此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激动。

    奇迹。

    一个由龙河大学、由何宇亲手缔造的、活生生的奇迹,就摆在他们眼前。

    一周后。

    身体基本康复、已经可以下地行走的林元勋,在家人的搀扶下,拒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

    他执意来到了龙河大学。

    在何宇的办公室里,这位为龙国奉献了一生的老人,没有说太多感谢的话。

    他只是用那双经历过战火与风霜的眼睛,深深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那目光里,有审视,有欣慰,更有如释重负的托付。

    “好……好样的,孩子。”

    简单的五个字,却重逾千钧。

    随即,他对着身后的警卫员点了点头。

    警卫员走上前,将一个早已尘封、布满了岁月痕迹的军绿色密码箱,轻轻放在了何宇面前的桌子上。

    箱子的金属边角已经磨损,露出了内里的铁灰色,表面还有几道深深的划痕。

    “当年,国家把命还给了我。”

    老人伸出手,轻轻抚摸着箱子冰冷的表面。

    “今天,我把这个,交给你。”

    老人用微微颤抖的手,在老式的转盘密码锁上,输入了一组数字。

    咔哒。

    一声清脆的解锁声。

    他打开了箱子。

    里面没有金银珠宝,没有功勋奖章。

    只有一叠叠已经泛黄、但保存得极其完好的图纸,被分门别类地装在牛皮纸袋里。

    一股陈旧纸张与墨水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

    那是独属于上一个时代的气息。

    “我当年……主管过一段时间的国防科工委。”老人抚摸着那些图纸,眼中充满了回忆与遗憾,“这里面,是我们当年……最大胆的梦。”

    何宇伸出手,从最上面拿过一张。

    图纸的质地很脆,边缘已经有些毛糙。

    但上面的线条、数据、标注,却依旧清晰。

    那是用最严谨的工程笔,一笔一划手绘出来的。

    图纸的标题,让何宇的瞳孔骤然一缩——

    《“昆仑”级垂直起降空天战机·引擎推力矢量概念图(手稿)》。

    “还有这个。”

    老人又颤巍巍地拿出一份。

    《“长城”计划·天基动能武器·固态线圈炮原型设计》。

    何宇的心跳,开始加速。

    他一张张翻阅下去。

    《“女娲”项目·可控核聚变小型化反应堆理论模型》

    《“东风”系列·全球快速打击高超音速飞行器气动布局》

    ……

    每一份图纸,都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构想。

    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超级工程。

    “我们有最好的想法,最好的……理论。”

    老人的声音变得低沉,充满了无尽的遗憾。

    “但是,材料跟不上,工艺跟不上,算力……更是天方夜谭。一个最简单的气动模型,需要我们几十个专家用算盘打上三个月。”

    “最后,项目只能全部中断,图纸封存。”

    老人将沉重的密码箱,用尽全身力气,亲手推到了何宇的面前。

    他的手,按在了何宇的手背上。

    老人的手很干,布满皱纹,却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力量。

    “这些‘失落的图纸’,是我们那一代人……给国家留下的‘宝藏’。”

    “它们等了太久,现在,终于找到了能让它们……重见天日的主人。”

    何宇郑重地接过了这个箱子。

    入手,是一个沉甸甸的物理重量。

    但何宇感受到的,是另一种更无法估量的重量。

    他知道,这不仅是图纸。

    这是一个国家几代科研人员,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心血与传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