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 第518章:“沉睡”的国之瑰宝

第518章:“沉睡”的国之瑰宝

    元勋苏醒事件,在国内高层引起的震动是难以估量的。

    这不仅仅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勋奇迹般地重获新生。

    更是龙河大学,乃至何宇本人,向整个龙国高层进行的一次最直观、最无可辩驳的实力展示。

    何宇和龙河大学“国之重器”的地位,再也无人可以质疑,更无人可以动摇。

    所有针对龙河大学的资源倾斜和绿灯,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落实。

    夜深人静。

    龙河大学,校长办公室内,只亮着一盏孤灯。

    何宇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城市的璀璨灯火在他脚下铺陈开来,延伸至遥远的天际线。

    他的脑海中,却反复回荡着元勋那双充满欣慰和激动的眼睛。

    老人离开疗养院前,紧紧握着他的手,将那个一直随身携带的密码箱,郑重地交到了他的面前。

    “孩子,这是我这条老命换来的‘成果’,现在,它是你的了。”

    那句话的分量,此刻依旧压在何宇的心头。

    他转过身,视线落向办公桌。

    灯光下,那个军绿色的合金密码箱静静躺着,像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

    箱体是上个世纪的军工产物,通体由厚重的特种合金打造,表面的军绿色喷漆早已斑驳,露出下面金属的冷硬色泽。

    几道深刻的划痕横贯箱体,无声诉说着它曾经经历过的峥嵘岁月。

    何宇走到桌前,手指轻轻拂过箱子冰冷的表面。

    它的密码锁结构极其繁复,并非现代的电子锁,而是一种由多个转盘、推杆、卡榫构成的纯机械联动装置。

    在那个没有集成电路的年代,这是智慧与精工所能达到的巅峰。

    他伸出手,指尖触碰到第一个冰冷的金属转盘。

    按照元勋告知的那个极其繁琐的顺序,他的手指开始稳定而精确地动作。

    向左三圈,停在刻度“甲”。

    向右五圈半,对准字符“乾”。

    食指按下侧面的一个隐藏推杆,第二层转盘应声弹出。

    转动、按压、归位。

    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分毫不差,顺序、圈数、力度,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失误,都会导致内部机括的永久性锁死。

    安静的办公室内,只听得见金属机件之间轻微而悦耳的摩擦声,以及何宇自己沉稳的心跳。

    终于,在完成最后一个步骤后。

    “咔哒。”

    一声清脆的机括弹开声,在死寂的房间里骤然响起。

    锁,开了。

    何宇停顿了片刻,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他缓缓抬起手,搭在箱盖的边缘,用力向上掀开。

    箱盖开启的瞬间,一股浓重的、尘封已久的气味扑面而来。

    那不是金钱的铜臭,也不是权力的腐朽,而是一种混杂着陈年纸张、干涸墨水与淡淡机油的独特味道。

    那是属于一个激情燃烧、用算盘丈量宇宙的时代的,独有气息。

    箱内没有金银珠宝,没有秘密文件,甚至没有一枚元ax勋的功勋章。

    只有一叠叠码放得整整齐齐,边缘已经泛黄卷曲的……纯手绘工程图纸。

    何宇的瞳孔,在那一瞬间猛地收缩。

    他伸出手,动作轻柔得仿佛在触碰一件绝世的瓷器,从最上面拿起一张图纸。

    纸张的质地是一种极其坚韧的特种绘图纸,但岁月依旧在上面留下了痕迹,触感干而脆。

    图纸上的内容,让他的心跳开始失序。

    那上面没有一行电脑打印的字符,所有的线条、数据、标注,全都是用老式的鸭嘴笔和墨水,以一种近乎偏执的精度,一笔一划手绘上去的。

    线条的粗细代表着不同的结构层级,标注的字体工整到堪比印刷,每一个数据都清晰无比。

    这是一种现代工程师已经无法想象的工作方式。

    图纸的标题,是用最严谨的仿宋体手写的——

    《“昆仑”级垂直起降空天战机·引擎推力矢量概念图(手稿)》

    何宇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他立刻翻开第二张。

    《“长城”计划·天基动能武器·固态线圈炮原型设计》

    第三张。

    《“女娲”项目·可控核聚变小型化反应堆理论模型》

    第四张。

    《“东风”系列·全球快速打击高超音速飞行器气动布局》

    ……

    何宇的心跳,从最开始的失序,逐渐转为一种擂鼓般的轰鸣。

    他的手在微微发颤。

    这些图纸的设计极其精妙,充满了上世纪中叶那种天才般的、奔放不羁的工业想象力。它们的设计理念,与现代工业体系截然不同,仿佛走向了另一条完全相异的科技进化路线。

    一种更加纯粹、更加机械、更加暴力美学的路线。

    他猛地站起身,带着一种近乎朝圣的急切,将这些图纸一张张地送入办公室角落里的高精度扫描仪。

    “【盘古】!”

    他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启动最高权限分析,解构这些图纸背后的所有理论基础!”

    “指令收到。”

    【盘古】系统的冰冷电子音响起。

    “正在扫描……正在建立三维结构模型……”

    主服务器的指示灯由蓝色瞬间转为代表极限运算的赤红色。

    办公室的主屏幕上,那些泛黄的线条被瞬间数字化,重构成一个个精密复杂的三维模型。

    无数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在屏幕两侧疯狂刷过,每一个字符都在进行着亿万次的碰撞与验算。

    分析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

    在这一个小时里,何宇没有坐下,只是站在屏幕前,一动不动地看着那些失落的构想在数字世界中重获新生。

    终于,数据流停止了滚动。

    【盘古】系统那冰冷的电子音,最终念出了分析报告的结论,每一个字都敲击在何宇的神经上。

    “报告:图纸理论模型全部成立,逻辑自洽,无悖论。”

    “报告:该系列图纸,代表了一条已‘失落’的科技树分支。若能实现,其核心产品的性能,将超越现代同类技术一个代差。”

    何宇胸口一阵起伏,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能复现吗?”

    “复现可能性:0.001%。”

    【盘古】的回答冰冷而残酷,像一把淬了冰的利刃,瞬间刺穿了何宇心中刚刚燃起的火焰。

    “原因。”他的声音有些干涩。

    “该科技树依赖的工业基础并不存在。”

    【盘古】的回答不带任何感情,同时在屏幕上调出了详细的物性要求和工艺流程。

    一幅幅三维动画开始在屏幕上演。

    “图纸所需核心材料【钨-铼-碳化锇三相合金】,其要求的‘梯度晶格’结构,当前冶金技术无法实现。”

    屏幕上,一个复杂的金属晶格模型在旋转,标注着现代技术无法企及的原子键合角度。

    “图纸所需核心工艺【超高压非线性热处理】,其工艺曲线要求在0.01秒内完成三万摄氏度的温差变化并施加特定的变频磁场,当前工业设备无法满足。”

    屏幕上,一块虚拟的金属部件在模拟环境中瞬间由白炽变为暗红,其内部的应力变化用彩色光谱标注,复杂得令人头皮发麻。

    “图纸所需核心加工技术【百万吨级超精度冷锻】,其公差要求达到原子级,当前无可替代工艺。”

    ……

    一条条,一款款。

    【盘古】在屏幕上列出的每一项“灭绝”的技术,都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何宇沉默了。

    他缓缓走回办公桌前,伸出手,再次抚摸着那些泛黄的图纸。

    它们不再仅仅是图纸。

    它们是一张张来自上一个时代的绝世食谱,上面详细记载着一道道足以让人“飞升”的珍馐。

    然而,食谱上所需的所有“食材”,都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灭绝了。

    这,是来自上个世纪的、最天才的遗产。

    也是最沉重的……遗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