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回到清朝做买办 > 外滩风云 第39章 其人之药,还之彼身

外滩风云 第39章 其人之药,还之彼身

    陈林和吴健彰没打照面。

    一艘船往颠地洋行去,另一艘往怡和洋行去。

    水面上的风带着潮气,吹得船篷微微晃,两船擦着边驶过,谁也没注意谁。

    珍妮一大早就从胡三那儿得了消息——押送陈林的官船翻了,陈林下落不明。

    她手里的咖啡杯“哐当”一声撞在碟子上,褐色的液体溅出来,烫了手也没察觉。

    那一刻,她突然觉得天都要塌了,眼前阵阵发黑。

    从小,颠地先生就教她:不要对任何人有怜悯心。想把家族生意做大,就得有颗铁做的心脏。除了利益,没什么能打动自己。

    一开始,她的确只看中陈林的能力。

    故意接近,刻意示好,甚至说出自己的身世,装出可怜的样子,再用容貌勾他的同情心,想让他死心塌地帮自己。

    这套路在这个时代,几乎没破绽。

    可她不知道,陈林曾被“捞女”伤得有多深。

    这种伎俩,他再熟悉不过。

    即便如此,陈林还是帮了她——帮她解决了生丝危机。

    陈林是她见过的,能力最强的华人。

    可为什么,听到他失踪的消息,心里会这么难受?

    珍妮站在颠地洋行的临时办公楼外,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工地。

    那栋大楼的外墙已经砌好,工匠们正拿着刷子粉刷水泥,墙角堆着刚到的瓷砖,青灰色的,透着光。

    再过些日子,这些瓷砖会贴满外墙,配上楼上的中式阁楼,雕梁画栋的,该多好看。

    可这些,陈林怕是看不到了。

    “珍妮小姐。”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珍妮猛地转头,双脚像不听使唤似的,朝着声音的方向跑过去。

    下一秒,她一把抱住了来人——是陈林。

    这下轮到陈林尴尬了。

    双手悬在半空,不知道该放哪儿。

    怀里的人软软的,带着淡淡的香水味。

    这该死的双手啊,怎么动不了了。

    他心里挣扎了几秒,最终还是轻轻推开她,往后退了一步。

    珍妮低下头,脸颊绯红,手指绞着裙摆,也觉得尴尬。

    刚才那一下,太冲动了。

    “好久不见。”她小声说,声音还有点发颤。

    “嗯嗯,是挺久的。”陈林点点头,眼神飘向别处。

    其实昨天在江面上,他们隔着甲板还见过一面,只是没说到话。

    “你回来了,生丝的事情就能继续了。”珍妮赶紧转移话题,语气尽量平静,想缓解尴尬。

    “嗯,顾老板讲信用,过几天会派人送货来,让詹姆斯准备好货款就行。”

    陈林顺着她的话往下说,语气也轻松了些。

    “谢谢你去救我。”沉默了几秒,陈林突然小声开口,眼神里带着几分真诚。

    “不用谢,都是合信先生在帮忙,你该谢他。”珍妮摇摇头,声音轻了些,“而且我们终究没帮上什么。”

    “杰克?”就在这时,爱尔兰大汉詹姆斯从洋行里走出来。

    他一眼就看到了陈林,脸上瞬间绽开笑容,嗓门大得能吓飞麻雀。

    “詹姆斯,你好。”陈林转头,脸上露出礼貌的笑。

    “你回来了!真是太棒了!”詹姆斯快步冲过来,一把将陈林抱住,手臂用力,差点把陈林从地上拎起来。

    陈林被勒得闷哼一声,拍了拍他的背,示意他松手。

    既然碰到了詹姆斯,陈林只好跟着上楼,去见颠地先生。

    奇怪的是,颠地先生压根没提昨天的事,只是简单交代了几句生丝的工作,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天气。

    从临时办公楼出来,陈林直奔工地——刚才他把利宾安置在了这儿。

    不过他不是来找利宾的。

    工棚里,胡三泡好了茶水,青花瓷杯摆得整整齐齐。

    韩忠信、孙宝山、李云山三个人坐在长凳上,见陈林进来,立刻站起身。

    “东家,您让俺们找的人都齐了。”韩忠信先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汇报的郑重,“工地这边有五百多工人,您家那边留了两百人。地已经圈好了,胡三让詹姆斯先生找租界官员确认过界限……就是您家的宅基地,有点小。”

    招人和重建陈宅的事,是陈林之前交代的。

    这三个人是建筑公司的发起人,自然担起了主要任务。

    韩忠信心思活络,管公司运营;孙宝山是木工出身,懂技术,负责招工匠;李云山膀大腰圆,力气大,管普通工人,方便以力服人。

    从韩忠信的话来看,这三人配合得还不错。

    “租界以洋泾浜为界,北边归洋人管,浜南还是华界。”陈林指了指工地后面的方向,语气笃定,“老韩,你去把后面的河浜湿地买下来,我家的房子往那边扩。”

    他知道,后世的上海滩早没了洋泾浜,取而代之的是延安东路。

    这条水浜,早晚要被填了。韩忠信却皱起眉,一脸为难:“东家,往水浜扩?这房子该怎么建啊?”

    陈林指了指旁边的钢筋混凝土大楼,笑着解释:“你们忘了?咱们有水泥和钢筋。只要在水浜里插铁筒,把水和淤泥抽干,再打地基……”

    话没说完,韩忠信三人就明白了。

    眼睛一亮,脸上的为难全没了。

    陈林昨晚跟翟老抠商量好了,让他找几个可靠的掌柜来,帮韩忠信他们搭公司框架。

    再过些日子,沪上第一建筑公司就能在租界挂牌,成为第一个专业承建公司。

    有颠地洋行这栋大楼当活招牌,还愁没生意做?

    忙完公司的事,陈林带上利宾,从实验室拿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往领事馆去。

    合信牧师在书房。

    房间不大,靠墙的书架堆得满满当当,全是书,阳光从窗户照进来,在书页上投下光斑。

    利宾一进门,目光就被书架勾住了,脚步都慢了半拍。

    他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书。

    “杰克?”合信看到陈林,眼睛里满是惊讶。

    昨天他亲眼看到陈林被官差带走,还以为凶多吉少。

    “合信先生,谢谢您昨天去救我。”陈林把手里的木盒递过去,语气真诚。

    合信的目光落在木盒上,打开一看,里面是两个精致的陶瓶,白瓷描金,很是好看。

    “这是?”他不在意礼物本身,更好奇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利宾也凑过来看,眼神里满是好奇。

    陈林拿起一个陶瓶,打开塞子,倒出两粒黄色的药丸,放在手心。

    “合信先生,我知道您是出色的医生,还有自己的医院。这是能治疗心绞痛的药丸,对心脏类疾病特别有效。”

    这其实是用稀释的硝酸甘油做的药丸。

    他知道,硝酸甘油要两年后才会被意大利化学家阿斯卡尼奥・苏布雷罗合成,而且那家伙还被炸伤了脸;再过二十年,诺贝尔会让它变稳定,发明无烟火药;至于用来治病,那得是四十年后的事了。

    而现在的西方医生,对心绞痛根本没辙。

    果然,合信的眼睛瞬间亮了。

    他往前凑了凑,语气急切:“这药……经过验证了吗?”

    “是从一个老道士那儿买的,他用了几十年,效果很好。”陈林编了个理由,语气很肯定。

    合信心里一阵激动。

    欧洲人爱吃高热量的东西,得冠心病、心绞痛的人多,还大多是有钱人。

    这药要是真有用,价格能堪比黄金。

    “这药是用什么做的?”他追问,手不自觉地攥紧了。

    陈林摇摇头,故意露出为难的样子:“那老道不肯说,只知道味道特别苦。”

    “能稳定供应吗?”合信又问,眼神里满是期待。

    “应该没问题。”陈林点头,语气笃定。

    一旁的利宾听得云里雾里。

    他觉得陈林说的“老道士”八成是编的——他从小爱看志怪小说,里面总用“老道士”当借口,什么解释不清的,都推给老道士。反正老道士来无影去无踪,没法印证。

    “哦,对了,合信先生,给您介绍个人。”陈林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拉过利宾,笑着介绍,“这位是利宾,学贯中西的学者,我跟您提过的。”

    “合信先生,您好。”利宾赶紧开口,说的是带着苏州口音的英语,虽然有点生硬,但很清楚。

    合信伸手跟他握了握,两人一聊起学术,就停不下来。

    从西方的物理学到东方的儒学,话题一个接一个。

    陈林站在旁边,倒成了陪衬。

    其实他今天带利宾来,有两个目的:一是启动书局的事,有了书局,就能聚集一批学通中西的读书人,这些人会是他的文士班底;二是通过合信,把硝酸甘油片卖出去。

    卖药只是第一步。

    这药是真的有用,能跟合信建立信任,还能让他打开“东药西输”的渠道。

    他真正的目的,不是帮西方人治冠心病——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