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203章 新奇的暖意竹楼

第203章 新奇的暖意竹楼

    “哦?秘密结构?”张林木的好奇心彻底被勾起来了,连一向沉稳少言的张秋笙也投来了探究的目光。

    京畿道冬天寒冷,竹楼虽雅致,但保暖性确实是个大问题。

    谢广福指着图纸上二层的部分,特别是那个开阔的露台和巨大的窗户,解释道:

    “你看,我这设计,追求的是‘夏敞冬阖,暖意自生’。”

    “夏敞好理解,”张林木点头,“夏天把门窗、露台都打开,通风纳凉,确实舒服。可这冬天‘阖’起来,竹墙再厚实,它也透风啊!难不成你还能在竹楼里盘炕?”

    “炕倒是不用盘,但有类似的道理。”谢广福笑容得意,手指点向图纸上几个关键部位,“秘密就在这里!”

    “首先,是这‘夹壁’。”他指着外墙和内墙的构造,“内外两层竹墙,中间留出差不多一尺的空隙,这空隙,冬天可不是让它空着的!”

    他看向张秋笙:“秋笙,这就需要你的好手艺了,帮我编一种宽大的、厚实的竹帘,尺寸要刚好能严丝合缝地塞进这夹壁里,等到秋风一起,就把这些特制的厚竹帘一层层塞进去,这相当于给竹楼穿了件厚棉袄!防风保暖的效果,绝不比土坯墙差多少!”

    张秋笙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点头道:“可行。就用老竹黄,编密实些,中间甚至可以夹些干芦苇,更防风保暖。”

    “对喽!”谢广福赞赏地看了他一眼,继续揭秘,“第二,是这‘地火龙’。”

    他指着底层堂屋地面下的构造,“我虽然不盘炕,但我可以在堂屋底下挖一条浅浅的‘之’字形烟道,灶台就设在外面。冬天烧火做饭的烟火,不直接进屋里熏人,而是让它顺着这地下的烟道走一圈,把整个堂屋的地面烘热了,最后烟再从屋后的烟囱出去。这叫‘地暖’!热气从脚下起来,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比烤火盆舒服多了,还没烟气。”

    张林木听得张大了嘴,喃喃道:“地……地暖?这……这法子真是绝了!”他简直闻所未闻。

    “还有第三,”谢广福越说越兴奋,指向二楼那些巨大的窗户和露台的门,“这些门窗,都做成双层!里外两层,中间也留有缝隙。冬天,就把秋笙编的那种细密竹帘放下来,关紧。既透光,又极大地减少了热量散失。而且……”

    他卖了个关子,才说:“等到太阳好的时候,哪怕是大冬天,只要日头足,就把朝南的这面竹帘卷起来,让阳光直接晒进来!这竹楼本身材料吸热就快,阳光一照,里面能比外头暖和好多度!真正是‘向太阳借暖’!等太阳下山前再把帘子放下,保住热气。夏天反过来,用竹帘遮阳,通风透气,又凉快!”

    谢广福总结道:“所以你看,我这竹楼,夏天能完全打开,享受清凉和风景,冬天通过夹壁填充、地火龙取暖、双层门窗保温以及利用日光照晒,能做到温暖如春。既不失竹楼的雅致通透,又解决了这京畿道寒冬保暖难题!这就是我说的‘秘密结构’!”

    张林木听完,半晌没说话,只是用力拍了拍谢广福的肩膀,感慨道:

    “广福兄弟!你这脑子……真是长得跟咱们不一样!这种法子你都能想出来!我老张服了!这竹楼盖起来,绝对是咱桃源村头一份!不,是整个京畿道头一份!”

    张秋笙盯着图纸,眼中充满了跃跃欲试的狂热。

    能参与建造这样一栋巧妙绝伦、充满智慧的竹楼,对他这个篾匠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富吸引力的挑战和学习机会。

    “好!”张林木豪气干云地一挥手,“明天一早,咱们就开工!我老张倒要亲手把这座“暖意竹楼”建起来。

    谢广福看着张家父子被彻底点燃的热情,满意地笑了。

    他的二层竹楼梦,终于要迈出最关键的第一步了。

    而这栋凝聚了现代思维和因地制宜的创意竹楼,必将成为桃源村又一抹亮丽的奇景。

    三个男人围着一张图纸,头碰头地继续讨论起来,时而争论,时而赞同,完全沉浸在了技术的世界里。

    张林木最后有些惋惜:“可惜了,我手里还有谢彪家两个门框今天下午必须得收尾刨光。只能明早再上山,广福兄,你都不知道,我光是听你说这竹屋的结构,兴奋得今晚铁定睡不着觉,恨不得现在就上山砍竹子。”

    “哎呀,没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明天一早,咱们竹林集合!”谢广福一拍大腿,定了下来。

    等谢广福那边和张家父子终于敲定了所有细节,约定好明早开工的时间,心满意足地回过头来时,惊讶地发现,刚才还有些生疏的两个姑娘,此刻已经凑在一起,亲昵地小声说笑着,谢秋芝脚边还放了好几个竹编物件。

    “芝芝,聊什么呢这么开心?该回家啦!”谢广福喊道。

    谢秋芝这才回过神,高兴地抱起她选购的战利品:“爹,谈好啦?你看,我买了图图姐好多好东西!”

    谢广福走过来一看,乐了:“嗬!竹楼还没影儿呢,你这家当倒是置办了不少啊!这又是筐又是篮的……咦,这几个是啥?”

    他指着那个花形盘子和细颈花瓶好奇地问。

    谢秋芝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起来:“爹,这可不是普通的竹编。你看这个,这是竹编的果盘,放些干果蜜饯,又透气又好看!这个呢,是花瓶……哦不,当笔筒也行,插几支野花放在屋里,多雅致!还有这个,小兔子挂件,可以挂在窗边或者床头,多可爱!还有这个灯罩,你看这镂空的花纹,晚上点了灯,光影透出来肯定特别美!”

    谢广福拿起那个灯罩仔细看了看,又看看她兴奋的脸,再看看旁边有些不好意思却眼含期待的小姑娘图图,恍然大悟似的笑道:

    “哦——我明白了!这些都是图图丫头编着玩的‘花样’吧?确实精巧!行,我闺女有眼光!既然你喜欢,那就都买下!林木老哥,秋笙,这些一起算算,多少钱?”

    张林木憨厚地笑道:“嗨,小孩子编着玩的玩意儿,广福兄弟你喜欢就拿去,说什么钱不钱的。”

    “那不行,手艺无价。”谢广福坚持,最后还是塞给张林木一些铜钱,算是结了账。

    父女俩告别了张家,满载而归。

    谢秋芝抱着她那堆心爱的竹编制品,一路上还在跟谢广福兴奋地说着图图的手有多巧,心思有多灵。

    谢广福看着她开心的样子,心里也高兴,觉得这趟来得真值,既解决了暖意竹楼请人的大事,芝丫头好像也找回了一个儿时的伙伴,他真的很久没看到她这么兴奋的说某一件事了。

    上一次她这么高兴,好像是刚学会骑着马奔跑,一回来开心得说了一晚上,说自己有多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