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徵一听,脸上瞬间焕发出由衷的敬意和喜悦,立刻上前,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宋临风和李墨文的手。
“宋教授,李教授,我是谢徵。二位先生能不顾舟车劳顿,毅然前来,我代表国家,代表外交部,感谢二位的深明大义!”
他的话语因激动而有些微颤,这两位老专家的到来,无疑是雪中送炭。
宋临风神色平和,回握住谢徵的手:“谢部长言重了。守护国宝,本就是我辈职责。份内之事,义不容辞。”
李墨文也点头道:“祖国有难,我等必归!”
短短的几句话,代表着一个华国人对祖国的深沉热爱。
不论发生过什么,华国人热爱祖国的这一腔热血永不会变。
沈云栀接着将刘父刘母引到身前,介绍道:“爸,这两位就是刘辉明……不,是山本浩一的养父母,刘有田伯伯和王秀珍伯母。他们不顾伤心,亲自前来,就是为了当面揭穿那个忘恩负义之人的真面目。”
谢徵点了点头,对他们表示感谢:“刘大哥,王大嫂,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能来,你们的到来,对我们至关重要!”
接着谢徵又带他们去看了王行云。
躺在床上的王行云看到两位老友,挣扎着想坐起来,眼眶湿润:“老宋,老李……你们来了,我就……我就放心了!”
谢徵感慨万分,用力拍了拍宋临风和李墨文的肩膀:“好!好!太好了!感谢你们!危难时刻,方见赤子之心!这份对国家、对民族文化的忠诚,是山本浩一那种卑劣之徒永远无法理解的!”
他转头看向王行云,笑着说道:“你们要是不来,老王他可是准备拼着这条命,明天也要上场啊!”
宋临风和李墨文看向病榻上的老友,又是心疼又是敬佩:“你这老家伙……放心吧,接下来交给我们。”
形势瞬间逆转,谢徵心中大定,立刻与众人商议明日对策。
说起第二天的比赛,最终决定由宋临风出场比赛,因为他和山本浩一同属于莫景贤的弟子,并且是山本浩一的大师兄,论壁画他绝不输于山本浩一。
第二天,香江国际会议中心大厅内,镁光灯闪烁不停,人头攒动。
一场关乎文化主权的特殊“比赛”即将在这里上演。
山本浩一早早到场,他穿着考究的和服,面带自信从容的微笑,不断向周围的媒体记者挥手致意,姿态做足。
“各位媒体朋友,”他对着话筒,声音洪亮,带着毫不掩饰的倨傲。
“文化交流需要真诚,而非固执。我很遗憾,直到此刻,仍未看到华国方面有够分量的壁画专家出场。如果贵国确实人才凋零,难以为继,现在认输,并公开承认敦煌壁画的文化正统在我目本,还为时未晚。这,也是为了壁画艺术能更好地在世界上‘发扬光大’。”
这番拉满仇恨的言论,引得现场一片骚动,华国代表团成员个个面露怒容。
“谁说我华国无人?”
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现场的嘈杂。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华国代表团中,一位身着半旧中山装、面容清癯却目光如炬的男人,缓步走出。
他步履从容,径直来到画案之前,与山本浩一相对而立。
正是宋临风。
他平静地看向脸色骤然剧变的山本浩一,缓缓开口:“我,宋临风,师从莫景贤先生。今日,代表师门,代表华国,与你切磋。”
山本浩一看到宋临风的那一刻,脸上的倨傲消失不见,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尽管宋临风比当年看起来苍老了许多,但那眼神、那气度,他绝不会认错!
松本不是信誓旦旦地说已经处理掉华国带来的专家了吗?宋临风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宋临风无视他失态的神色,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山本先生,请开始吧。”
这句“山本先生”说的有些讽刺,因为宋临风就是故意讥讽山本浩一的。
一个目本人被华国人救了养在华国这么多年,如今却要偷走华国的瑰宝,真是白眼狼!
比赛在一种极其诡异的气氛中开始。
山本浩一方寸大乱,他太清楚宋临风的实力了,当年在研究所,自己就始终被这位师兄压过一头,师父莫景贤也最看重他,常赞其“心有灵犀,笔有古意”。
此时此刻他只能拼命安慰自己,宋临风被下放多年,技艺定然生疏了!
然而,随着宋临风运笔勾勒,流畅而精准的线条,沉稳而典雅的设色,逐渐在画纸上呈现出一幅气韵生动的飞天图。
那深厚的功力,非但没有退步,反而因岁月的沉淀更添几分凝练与超然。
反观山本浩一,这些年虽说他一直勤加练习,可是手下败将终究是手下败将……
高下立判!
时间一到,无需评委,两幅作品并置,优劣一目了然。
在场的媒体记者和嘉宾们纷纷将镜头对准宋临风那幅堪称完美的作品。
宋临风并未看向自己的画,而是看向面色惨白的山本浩一,声音清晰地透过话筒传遍全场:
“刘辉明,不,或许我该称呼你现在的名字——山本浩一。你输了。”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敲打在对方心上:“师父在世时曾多次点评你的画,说你‘技法虽巧,然心浮气躁,过于追求形似而失其神髓,线描之力,尤欠火候’……看来这么多年过去,你这个毛病,依旧没改。”
【应一些读者的反馈,我在第250章、251章新加了8000字关于丁振飞找到女儿的剧情。感兴趣的读者宝宝可以回去看看,不感兴趣的也可以不看,对于主线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