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胡同粮店门口。
一大早队伍就排出了小一里地。
人人拿着户口本、粮本和口袋,一边在寒风里跺脚一边聊着最近的新闻。
“那个什么尼克眼见得就要过来了,可见得是真正服了软。”
“得了吧,没看报纸吗,都说了依然要警惕起来。”
“确实要警惕起来,不然你小子说话的功夫就插队进来,出去!”
“马大爷,别闹,我没插队~。”
“大爷我亲眼看见的。”
“不瞒您说,我昨儿就在这站着了,就是中间去方便了方便。”
“滚蛋,你方便一下就是一整天,去你的吧,整个粮店的粮食都不够你一人塞牙缝的。”
插队的小伙子嬉皮笑脸的抱着头往队伍尾巴上跑去。
路上在排队的几个大爷都“恶狠狠”的要伸脚踹他。
跳脱的年轻人冲到队伍尾巴上,站在一个裹着围巾、狗熊帽的人身后,他又忍不住开始嘀咕。
“我平时咋没发现我们胡同有这么多户呢?等排到我买粮食,可别就剩下大家不要的了。”
前头一个大妈不高兴的扭头骂他。
“我说兵子,你这话怎么说的?”
“还挑三拣四上了,换十年前,你能买到代食粉子都得高兴一星期。”
叫兵子的年轻人吧唧了一下嘴巴。
“您就别提那代食粉子了,您一提我嘴里就满是那个味道,这辈子都忘不了。”
大妈笑了起来。
“今儿你们家是买哪一样?黄的还是白的?”
兵子袖着手在跺脚。
“玉米面吧,我刚看过价了,今儿是一毛二。”
“面粉太贵了,又是一毛九。”
大妈乐呵呵的。
“哟,你们家三个吃公家饭的还买不起,那我们家能买什么去?”
兵子叹了口气。
“还不是一样不够吃,虽然现在比之前那些年是好多了,有票就有粮,但也限额度啊。”
“我每月33斤,但我爸妈都是32斤,哎,乡下的亲戚来一次就得少一半。”
排在大妈前头的两个男人闻言也嘀咕起来。
“说的可不是么,我今儿把本上的粮食买了,明儿就得跑一趟东四,那边私价是公家的两倍,黑着呢!”
“知足吧,60年那会儿黑市都是十倍的。”
兵子踮着脚往队伍前头看,忽然发现排在自己前头这人一直在扭头看自己。
不过这人戴着大围巾和大帽子,他一时间没能认出来。
“同志,你认识我?”
那人摇摇头。
“那你认识我家里人?”
那人点点头。
“贵姓?”
“免贵,我是你姐夫......。”
伊红兵瞪大了眼睛才认出眼前这个高大的男人是自己新鲜出炉的姐夫,胡同里最有名的腕儿---宝根哥。
“哟,哥,恕弟弟我眼拙刚才没认出您来,但您这围巾也太寒碜了!”
“和你以前的气质太不相符……不对,等等,我捋捋啊。”
“能让宝根哥你心甘情愿戴这么丑围巾的估计也只有我姐的吧?”
张宝根微微点头。
伊红兵恍然大悟一跺脚。
“这丑围巾是我姐姐织的?!”
“我就说上个月她怎么那么好心说要给我织一条围巾来着,合着是在拿我练手是吧?怪不得最后我还没看到,我妈说被她不小心给烧了……。”
可惜伊红兵讨好姐夫的话没有获得他姐夫的认同,反而头上挨着他姐夫两下。
“就你小子的欣赏水准,怎么可能欣赏到来这种艺术品?”
张宝根毫不留情地训了他两句,眼睛根本没向旁边窗户玻璃上倒映出的梅子身影看上一眼。
排在张宝根前面的大妈吃惊的看了一眼他的围巾,想捂嘴笑又觉得不太礼貌,只能生硬的转移话题。
“宝根回来啦,什么时候到家的?”
“当年最喜欢钻狗洞的孩子,哎,如今也成了一家之主了……。”
宝根恨不得现场找个狗洞再钻一回。
想笑话我这围巾难看就笑话呗,硬找什么话呀?
粮店那边来了两个职工帮忙,一条队伍立即变成了两条队。
宝根腿长脑子活。
看到粮店里多了人,立即就放弃了原来的位置,果然被他抢到了第二队的第一个。
他手里拿着自己和伊白梅的户口本、粮本,这是他第一次作为一家之主出来买两人的粮食。
感觉还挺特别的!
伊白梅在街道办上班,属于轻度脑力劳动者,定量是三十二进一个月。
而待在特三采购科的张宝根归属重度脑力劳动者,每月口粮标准是三十五斤。
胡同里的邻居们都知道他们两口子的条件好,所以他也没藏着,开口就要了四十斤白面和二十七斤籼米。
“姐夫,你们家专吃大米或者白面啊,我晚上去你们家混一顿行吗?”
伊红兵一点也没客气。
“我们家天天玉米面,我都吃的发酸了。”
“酸死你活该!”
张佳新媳妇儿从旁边的巷口走出来,狠狠的掐了伊红兵几把。
掐得这小子连连赔笑,根本不敢反抗。
今天是张宝根作为一家之主第一次出来给小家庭买粮食,伊白梅自然要跟着好好看看。
既然都遇上了,也没有女婿家吃白面让丈人家吃玉米面的理。
两口子手里也不缺钱,当即贴了点,让伊红兵买的全是白面,可把周围的街坊邻居羡慕得不行。
要是换做别家,少不得会有人心里酸涩得厉害。
可对于宝根大家都心里门清,打小就知道这孩子以后日子肯定是胡同里最好的,早有心理准备。
七十多斤粮食不算重,可小两口非要一起抬着往回走。
这就是仪式感。
才到大院门口,林有声飞快的窜了出来大叫一声。
“哥,快跑~!有当兵的要抓你~!”
张宝根哭笑不得的和院子里几个在等着他的军服男子互相尴尬的对视了几眼。
领头的军人摸摸躲在林有声的头笑了笑,然后向张宝根递出他的证件。
“张宝根同志,我们奉命请你去一个地方参加一个活动,大概三小时左右。方便安排一下么?”
证件没有问题,张宝根也认识眼前的这个人。
在采购科的内部保密培训会上见过,这个人是当时的培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