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李云龙政委,祁同伟他爷 > 第263章 常委会上来了个年轻人

第263章 常委会上来了个年轻人

    汉东省委常委会会议室。

    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跺一跺脚,能让汉东省抖三抖的权力核心。

    但此刻,这些大佬们的脸上,却写满了同一种情绪——混杂着震惊、忌惮与茫然的复杂。

    省委书记赵华民的脸,却平静得吓人。

    他没有让秘书代劳,而是亲手将祁同伟那份报告的复印件,一份一份,摆在每一位常委的面前。

    纸张在死寂的会议室里,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打磨着在场每个人的神经。

    “同志们,关于绿藤案后,我省干部队伍的重建问题。”

    赵华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我这里有一个设立临时领导小组的方案。大家……议一议吧。”

    “议一议”。

    这三个字,从省委书记的嘴里说出来,轻飘飘的,却比泰山还重。

    满室皆寂。

    当常委们看清报告上那两个权力大得没边,几乎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临时小组”。

    以及后面跟着的那两个让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空气,在这一瞬间彻底凝固。

    高育良?

    李达康?

    一个是在汉东大学的象牙塔里,快被所有人忘干净的老学究。

    另一个是在林城那个穷地方,出了名的“政治刺头”、“GDP疯子”。

    用这种骇人听闻的方式,把这两个人推到如此生杀予夺的位置上?

    这不是在提拔干部!

    坐在赵华民斜对面,一直闭目养神的省委组织部长钱天立,慢悠悠地睁开了眼睛。

    他缓缓摘下了鼻梁上的老花镜。

    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从自己那身笔挺中山装的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块洁白的绒布。

    他开始擦拭镜片。

    动作很慢,一丝不苟。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心,都跟着他擦拭的节奏,一点点提到了嗓子眼。

    谁都知道,这位在汉东官场经营了几十年,门生故吏遍布全省的“老部长”,要发难了。

    果然,钱天立擦完了镜片,不紧不慢地重新戴上,然后喉咙里发出一声轻咳。

    “咳。”

    这一声,像是信号。

    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赵书记,各位同志,我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他的语速很慢,带着一种老派干部特有的沉稳,但每个字都精准地敲在众人最敏感的心弦上。

    钱天立扶了扶眼镜,他那隐藏在厚厚镜片后的眼皮抬了抬,不经意地扫过坐在会议桌最末端,仅仅是列席会议的祁同伟。

    那一下,带着审视,带着不屑,更带着一种长辈看胡闹晚辈的轻蔑。

    “成立临时机构,应对紧急情况,这个我完全理解。我们党在历史上,也有过很多成功的先例。”

    他先是轻飘飘地肯定了一句,摆出了自己无比客观公允的姿态。

    “但是!”

    突然,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了八度!

    “这两个小组的授权,是不是太大了?这等于是在咱们省委和京州市委的头上,又各自架设了两个‘太上皇’啊!”

    “太上皇”三个字,如同惊雷,在会议室里炸响!

    几位资历较老的常委,脸色当场就变了。

    “这不符合我们的组织原则,也极容易造成权力运行的混乱!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钱天立的声音越来越严厉,句句诛心。

    他的火力更猛了,直接对准了报告上的人选。

    “再者说,高育良教授,我个人是很尊重他的学术成就的。但是他镇得住场子吗?下面那些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油条,会服他一个教书先生吗?”

    “还有那个李达康同志!在林城搞经济是一把好手,这点我承认。但他那个又臭又硬的脾气,给他这么大的自主权,万一他把京州搞得更乱,这个责任,谁来负?”

    他的每一句质问,都精准地射向了方案最柔软的腹部。

    “合规性”和“风险性”。

    这两顶大帽子,是官僚体系中,扼杀一切激进改革的无上法宝。

    钱天立的话,立刻引起了连锁反应。

    几位原本就心存疑虑的老派常委,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一位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更是感觉后背一阵发凉,内心警铃大作。

    “老钱说得对啊!这他娘的哪里是重建,这分明是赵书记和那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毛头小子,想安插自己人,搞权力独裁!”

    “今天能以‘重建’的名义成立这两个小组,明天是不是就能以‘发展经济’、‘深化改革’的名'义,成立更多的小组?”

    “那我们这些常委手里的权力,不就全都被架空了吗?这绝对不行!”

    另一个常委也坐不住了,他清了清嗓子,附和道。

    “钱部长的顾虑,也是我的顾虑。程序,是我们工作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乱了程序啊!”

    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会议室里,泾渭分明地分裂成了两个阵营。

    一边,是面色平静,但态度明确的省委书记赵华民,和他身后那个从头到尾都面无表情的年轻人。

    另一边,则是以组织部长钱天立为首,代表着汉东旧有利益格局和官场传统的庞大势力。

    矛盾被彻底公开化。

    这是一场新旧势力的正面碰撞。

    这是决定汉东未来十年权力格局走向的关键一战。

    如果钱天立在这场博弈中占了上风,那么祁同伟这份石破天惊的改革方案,就将被釜底抽薪,胎死腹中。

    而力排众议,强行推动此事的赵华民,其省委书记的权威,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损害。

    整个会议室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压得人喘不过气。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那最终的对决。

    赵华民的脸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没有去看咄咄逼人的钱天立,也没有去看那些附和的墙头草。

    他的头缓缓转动,所有人的视线都跟着他移动。

    最后,那道汇集了全省最高权力的视线,越过了一众省部级大员,落在了会议桌的尽头。

    落在了那个从始至终都保持着沉默的年轻人身上。

    祁同伟。

    现在,轮到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