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谍战1937:我的外挂是手机 > 第69章 八桂子弟、山崩不退!狼兵勇悍、一往无前!

第69章 八桂子弟、山崩不退!狼兵勇悍、一往无前!

    轰........................的一声巨响后!

    歌唱声戛然而止,又或许........是融入了更巨大的轰鸣之中。

    团长赵真番拉响了身边最后一箱炸药................

    临淮关,这座淮河上的小小关隘,在这一夜,被栋北军269团全体将士的鲜血彻底染红。他们至死未曾后退一步,用生命践行了洗刷耻辱的誓言!

    次日,三月十九日,清晨。

    临淮关失守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动了第伍战区长官部。

    “什么?114师269团全体殉国?临淮关丢了?!”桂军第31军军长刘毅士接到电报,又惊又怒,一拳砸在桌子上,“狗日的小鬼子!”

    他立刻意识到形势危急。临淮关一失,日军就获得了北上冲击战区侧翼的一个桥头堡,必须不惜代价夺回来!

    “命令!”刘毅士眼中闪过狼一般的凶光,“131师师长戚征道、138师师长莫得宏,立刻集合两个师的部队!

    把咱们的家底都带上!跟老子去把临淮关夺回来!”

    “军座!鬼子刚拿下临淮关,气势正盛,又有坦克重炮,我们是不是.........”一个参谋建议谨慎。

    “放屁!”刘毅士吼道,“第伍战区就是我们桂系的主场!

    李长官把这条线交给我们,守不住,老子没脸见八桂父老!白总长临走前也再三叮嘱要稳住南线!

    丢了临淮关,南线就可能被撕开口子,这个责任谁负得起?告诉弟兄们,此战有进无退!”

    “是!”

    桂军的效率极高。刘毅士深知“狮子搏兔,必用全力”的道理!

    不到一小时,131师和138师主力除留少量部队防守怀远,两个师共1.8万余人,已经完成集结,兵分两路,如同两把尖刀,直插临淮关。

    白天的战场与夜晚截然不同。桂军将士们眼神锐利,行动迅捷,他们沿着交通壕和起伏的地形,快速向临淮关逼近。

    在即将发起进攻前一刻,桂军队伍中传来苍凉悠长的

    ‘马骨胡’、“芦笙”、“蜂鼓”(广茜三种特有乐器)齐鸣之声........

    “八桂子弟!”一名桂军前锋将领带着“浓重”的广茜口音,伴着‘马骨胡’的苍凉悠扬,“芦笙”的歌唱,“蜂鼓”的敲动的鼓点,喊出第一句几十年来桂军决战冲锋的口号。

    “山崩不退!”立即引起全军齐声震天的回应。

    “狼兵勇悍!”

    “一往无前!”

    “杀!杀!杀!..................”

    口号声此起彼伏,气势如虹!

    这是李综任、白重喜为桂军量身定做的冲锋音乐和冲锋口号,极大地激发了这些来自山水之间的子弟兵的凶悍之气。

    临淮关的秋津联队还没来得及巩固阵地,就遭到了“凶如猛虎、恶如狼”的桂军排山倒海般的反扑!

    “射击!挡住他们!”秋津中辅急忙下令。日军的轻重机枪和步枪构成了密集的火力网,炮弹也不断落下。

    但桂军不同于之前的栋北军,他们战术灵活,单兵战斗力极强,尤其擅长山地和近战。

    士兵们利用地形地物,时而匍匐,时而跃进,动作迅猛如“狼”。

    枪法精准,特别是桂军中有大量的老兵,枪法奇准,给日军造成了大量杀伤。

    战斗异常激烈。桂军官兵高呼“八桂子弟.......一往无前”的口号,前仆后继。

    日军虽然占据着关隘和火力优势,但已经与栋北军激动一夜,精疲力竭,突然再遭战力强悍的桂军突袭,攻守之势立即逆转,日军伤亡数字急剧上升。

    桂军一度大占上风,眼见就要一鼓作气的击溃日军重夺临怀关!

    然而,仅仅片刻,日军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显现出来.............航空兵。

    天空中传来了沉闷的引擎轰鸣声。十余架日军九六式轰炸机和九七式战斗机组成的编队出现在战场上空。

    “敌机!隐蔽!”桂军军官声嘶力竭地大喊。

    但已经晚了。炸弹如同下饺子般落下,猛烈爆炸吞噬着进攻的桂军队列。战斗机则俯冲扫射,低空掠过的机炮子弹在地面上打出一排排恐怖的烟尘弹幕。

    桂军缺乏有效的防空武器,顿时伤亡惨重,本来已经快要一鼓作气拿下临淮关的攻势登时为之一挫。

    刘毅士在后方指挥所看得双目喷火,却又无可奈何。“狗日的小鬼子!欺负老子没有飞机是吧?

    告诉弟兄们,操你妈、顶硬上!

    限三十分钟,给我拿下临怀关!”

    接到“死命令”的桂军立即冒着敌机的轰炸,高喊着“小鬼子,操你妈,顶硬上,杀........”

    鏖战20分钟“青天白日旗“终于重新插上了临怀关之上!

    而当桂军“先登”部队在站在临怀关上,看着关内满地的栋北军弟兄的残肢断臂和尸体时,一个个咬牙切齿,目撕欲裂!

    而此时一个士兵含着泪对着在城关上的团长汇报“一座日军临时野战医院内,发现上百名重伤鬼子的........”

    团长含着泪咬着牙,揉着耳朵假装大声说:“你说什么?我听不见,大声点!我耳朵让小鬼子的飞机炸弹聒聋了,听不见,什么?没发现鬼子俘虏?没发现就没发现吧..........”

    士兵当即明白,马上立正,行了个军礼而去,片刻不远处一片带着浓重汽油味的大火“冲天而起”..........

    就在桂军主力被吸引在临淮关苦战之时,另一支日军部队..........隶属于日军骑兵第4旅团的“黑岛骑兵联队”(约950骑,配属骑炮兵和骑机枪中队),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利用淮河沿岸的复杂地形,悄然绕过了主战场。

    他们的目标,是桂军31军因主力反攻临淮关而而被日军侦察机发现,兵力空虚的原防区要点...........怀远镇!

    马蹄声如雷鸣般响起!黑岛骑兵联队联队长黑岛仁大佐高举马刀,率领骑兵集群发起了疯狂的冲锋!

    留守怀远的是138师的一个步兵营和一个师属辎重连,兵力不足五百,且多为非战斗人员。

    面对突然出现的日军精锐骑兵,他们陷入了绝境。

    “弟兄们!我们是八桂狼兵!不能给狼兵丢脸!围成圈!死战到底!”营长抽出手枪,声嘶力竭地喊道。

    桂军士兵们迅速依托镇口的房屋和临时工事,组成了环形防线。步枪、轻机枪喷射出愤怒的火舌,试图阻挡奔腾而来的铁骑。

    但骑兵的速度太快了!日军骑兵先是“炮骑兵”在马背上熟练的操纵着“九二掷弹筒”将桂军的机枪阵地一一打爆,

    随后挥舞着马刀,如同砍瓜切菜般冲入守军阵地。马刀劈砍,血肉横飞!枪声、爆炸声、马蹄声、怒吼声和惨叫声响成一片!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屠杀。留守的桂军官兵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死战不退,用刺刀、用枪托、甚至用牙齿和拳头与日军骑兵搏斗,但实力差距悬殊。

    最终,怀远镇在骑兵联队的铁蹄下失守。留守的桂军官兵几乎全部战死。

    硝烟过后,只剩下五名桂军“军乐手”,二人依旧在那拉着凄凉的“马骨胡”,二人吹着悦耳的“芦笙”,最后一人在拼命忘我的敲击的“蜂鼓”........他们仿佛不知道全营除了他们五人,其他人全部战死了!

    当日军骑兵围住他们时,他们仅仅只是抬了一下头,然后继续着自己的“演奏”,终于等到了他们可以喊口号的“鼓点时”才传来了“最后”五人的齐吼

    “八桂子弟、山崩不退、狼兵勇悍、一往无前!

    轰..................”“蜂鼓”中的炸药最后引爆了!

    傍晚时分,刘毅士军长终于收到了怀远失守的噩耗。

    他呆呆地站在地图前,虽然经过苦战成功夺回了临淮关,但另一支更深的箭头已经刺入了怀远。

    魔都、英租界、圣约翰大学韩振华讲师办公室!

    韩振华利用上课间隙,从早到晚不断的外出去买《申报》、《洋旗报》、《新闻报》、《大美晚报》.........

    几乎把能买的报纸全买了,抓耳挠腮的来回翻遍了所有报纸,也没看到任何“最新战报”,他知道战地记者的报道不可能有那么快来到,但依旧忍不住的去买买买,翻翻翻..........

    到了中午,一衣蓝色女装校服的冯程程来到办公室,脸上带着一丝喜悦的道。

    “振华,爹地想请你今晚去家里吃饭。”

    “哦?你爹地相邀,我一定准时赴约。”韩振华有些心不在焉的答应下来。

    正好他也想从冯敬尧这位消息灵通的青帮大佬口中,侧面了解一下外界局势。

    “嗯,”冯程程点点头,还是补充道,“爹地他............最近好像心事很重,提到两边已经开始‘大打出手’了,...............。”

    “两边已经开始‘大打出手’了?”韩振华闻言窃喜。

    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和掌控感油然而生。

    他故作平静地笑了笑,语气中却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自信:“看来你爹地应该是利用自己庞大的青帮势力提前得到了战场的消息。

    不过程程你放心,邪不压正,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一仗。”

    他差点就想说“我军已经送上了日军的全部计划,晚上,最迟明天你就能看到一个日军联队被重创甚至全歼的.............”,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想到冯敬尧今晚应该是邀请自己去“共饮庆功美酒”。

    等冯程程走后,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忍不住的哼起了前世《沙家浜》的京剧选段:

    锵........锵.........咍...........

    今日痛饮............庆功酒!

    壮志未惆............誓不休。

    来日自当.............显身手,

    甘洒热血.............写春秋!

    啊..............啊啊啊......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